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制裁韩国美国不介入?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制裁韩国,而美国在这件事上选择不介入,这背后可能有什么考量。

首先,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9年夏天。那阵子,日韩关系突然进入了“寒冬”,日本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收紧了对韩国出口的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管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这三种东西,对于韩国在半导体制造这个核心产业上至关重要。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三星和SK海力士这两家巨头,它们的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日本进口的材料。

日本这么做,背后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韩国法院在2018年裁定,要求日本企业赔偿二战期间被强征的韩国劳工。这桩事儿从历史层面讲,触动了许多韩国民众的神经,也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敏感点。日本方面认为,战后赔偿问题在1965年两国邦交正常化条约以及后续协议中已经“完全且最终”地解决了,韩国法院的裁决违反了国际法。所以,日本的制裁措施,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是对韩国司法裁决的一种反制。他们认为,在历史问题上韩国没有给日本一个满意的交代之前,他们没法安心继续在敏感技术领域对韩国进行“信任输出”。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一般来说,日韩美三国都被视为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尤其是在遏制朝鲜、应对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下,日韩两国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对美国至关重要。我们经常能听到“美日韩同盟”这样的说法。在很多国际场合,尤其是在安全领域,这三国是紧密协作的。

所以,当2019年日韩关系急转直下,尤其是日本祭出经济制裁这种“大招”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美国会出面调解,劝说日本放宽制裁,或者至少充当一个和事佬,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毕竟,一个闹别扭的日韩,对美国的地区战略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

然而,事实却是,美国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像大家期待的那样,积极地介入并强力干预。具体来说,美国政府的表态非常谨慎,基本上是强调“希望日韩两国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并没有明确支持哪一方,也没有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取消制裁,也没有强行要求韩国在法律问题上让步。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选择不介入,或者说不那么“强力”地介入呢?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尊重主权和盟友关系边界: 美国虽然是盟主,但也不能事事都插手干预盟友之间的具体事务,尤其是在这种带有历史遗留问题和法律争议的场合。日韩两国都有自己的主权,日本作为主权国家采取经济措施,美国直接干预可能会被视为干涉内政,这对于美国维护其在全球的盟友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公平性”是有损的。美国更倾向于让盟友自己去磨合和解决分歧,显示出对盟友自主性的尊重。

2. 避免被卷入历史纠纷的核心: 二战劳工赔偿问题非常敏感,涉及到历史认知和民族感情,这是日韩两国之间非常棘手且根深蒂固的矛盾。美国如果贸然介入,很容易被卷入这场历史漩涡,站在哪一边都会得罪另一方。即使美国强行调解,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加剧矛盾。美国可能认为,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比美国强行介入可能造成的损害要小。

3. 对日韩国内政治的考量: 在当时,日本政府将其采取的措施解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国内有其支持基础。韩国国内对于日本的经济措施也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制的声音。美国如果过于偏袒任何一方,都可能在对方国内引发负面反应,影响其对美关系。美国可能觉得,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公开站队,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被卷入到日韩国内政治的泥潭中。

4. 有限的战略压力转移: 尽管日韩关系紧张对美国不利,但也有观点认为,美国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这种矛盾的存在,以避免日韩过于紧密地“抱团”,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领域。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性的分析,但美国在战略上常常会寻求平衡。不过,在日韩关系紧张到影响自身核心战略利益时,美国还是会施加一定的协调压力。只不过,在2019年的情况,可能美国认为还没到“动用最终手段”的时候。

5. 希望通过非强制性方式促成对话: 美国虽然没有强制介入,但他们也一直在发挥“劝说”和“鼓励对话”的作用。他们希望日韩两国能够认识到,长期的紧张关系对双方乃至地区稳定都不利,最终还是需要坐下来谈。美国可能认为,自己不直接下场,更能促使双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寻求解决方案。

结果和影响呢?

美国的不介入,客观上给日韩两国留下了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韩国在制裁下确实承受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在半导体供应链方面。国内很多人也呼吁政府要硬气回应,但也有声音认为应该寻求对话。最终,到了2020年末到2022年,随着韩国政府和舆论的调整,以及美国政府的“鼓励”,日韩在一些问题上又开始缓和关系,包括在历史赔偿问题上找到了新的解决思路(韩国国内的一些财团先行赔付,然后向日本企业索赔)。尽管历史遗留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但至少在经济和安全合作方面,两国又重新回到了相对稳定的轨道上。

总的来说,看待日本制裁韩国而美国不介入这件事,需要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问题交织的事件。美国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了一种相对谨慎、不强硬介入的策略,更多是扮演一个“鼓励对话”的角色,而非直接的“仲裁者”。这种策略既是对盟友主权的尊重,也是对复杂历史矛盾的回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两国自行解决问题的空间。最终的结果也表明,这种“旁观但不放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日韩关系的后续缓和创造了条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就告诉你,文书记只要就对北问题尽量把川普讨好他绝对不会有事(川普本身就是个好大喜功的主,这就意味着在北问题有很大忽悠的空间)。有人问那川普不问铁杆亲美的韩国右派的处境了么?川普他会管这个?去年6月份的时候自韩党(前身是朴槿惠所在的“新世界党”)时任党首洪准杓就朝美会谈问题说川普被北边耍了,结果川普不闻不问。去年7月15日的时候洪准杓实在忍不了干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时候就直接开骂川普说他就是个“把外交看成商业交易的人”、“目前为止我对此仍然感到费解,根本没想象过美国政府会帮助韩国左派政府(ps:此处指代文在寅的共同民主党政府,考虑到川普政权是一个保守派政权,这种做法当然令人费解)。”洪准杓以及一堆韩国保守派支持者都对此表示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感”。除却对北问题,关于驻军费用的要价问题还有贸易开放之类的问题,其他事情川普才不会多过问,川普对文在寅挑动日韩政争不过问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对,不过问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其实如果要不是2月25日河内朝美会谈失败,按照文书记的尿性的话是肯定会发动一次大规模反右运动的,只不过因为会谈失败所以使得文书记在之后的3.1运动100周年讲话上在对日问题上和声细气(当然之后李胜利事件案发,文书记又试图借这个机会集火保守派以及司法部门,也没成功)。


另外美国这边各类阵营势力实际上对日本都保有不同程度的恶感,对于美国自由派以及左派而言,日本长期保守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氛围实际上令他们从意识形态上对日本就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更不用说安倍最近几年对于日本自由民主体制的冲击以及破坏更加深了这种厌恶感。至于美国右翼,除却某些类似于4chan这样的网络论坛的右翼民粹(这些人在安倍宣布开放移民之后纷纷对安倍脱粉),主流右翼往往也是私下鼓吹遏制日本的论调的(别忘了,当年日本1970-1980年代经济崛起的时候,美国这边尤其是共和党这边也没少有人鼓吹“日本威胁论”,而做为“城下之盟”的《广场协议》实际上就是里根政权摁着自民党的头逼迫他们签订这种屈辱的双边贸易协议,川普当时也是在那些鼓吹贸易问题对日强硬的保守派群体里头的一分子),并且这种论调往往还能够借助亨廷顿之流的“文明冲突论”的论调上升为“文明冲突”(甚至于“黄白战争”)的高度,两者对于安倍背后的日本保守派势力试图突破和平宪法以彻底打破战后体制的做法都有不同程度的警惕(实际上和平宪法第九条恰恰恐怕就是给美国在日驻军提供一个合宪性的理由,也是镇住日本保守派的五指山)。这次日韩政争里头舆论普遍对韩国的做法表示不满,实际上某种程度也是对战后秩序以及竭力维持战后秩序的战后自由——左派(或曰“护宪左派”,现在这些人的代表恐怕就是立民、代代木、社民三大左系党以及《朝日新闻》之流的自由派媒体),以及对美的一种政治示威,日本人其实心里头很清楚日韩政争中美国人实际偏向谁。对韩制裁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2019.7.20更新

听到文在寅建议自己拿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高兴坏了——观察者网

我就说文书记把川普迷的五迷三道的……


2019.7.22更新

Trump’s approach to North Korea wins him an unlikely fan base: South Korean liberals

《洛杉矶时报》今年2月25号登的文章,看来川普喜欢文在寅以及韩国自由派政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制裁韩国,而美国在这件事上选择不介入,这背后可能有什么考量。首先,得把时间线拉回到2019年夏天。那阵子,日韩关系突然进入了“寒冬”,日本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收紧了对韩国出口的三种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管制:氟化氢、氟聚酰亚胺和光刻胶。这三种东西,对于韩国在半导体制造这个核心产业上至关.............
  • 回答
    神户制钢所,一个在日本工业界赫赫有名的百年企业,却在2017年年底爆出惊天丑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为了让铝制品和铜制品通过客户的质量检测,大规模篡改了材料的强度数据。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不合格”的产品早已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等对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这件事的曝光,无疑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制造业领域投.............
  • 回答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长期造假事件是日本制造业信任体系崩塌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影响之深远,暴露出的问题之复杂,令人扼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爆发与揭露:神户制钢的造假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系统性问题。事件于2017年10月被公之于众,最初是公司承认其员工长.............
  • 回答
    日本政府近期为宣传福岛核电站核处理水排海计划,推出了一款名为“理科君”的吉祥物,形象为一个拟人化的氚原子。这个吉祥物的出现,无疑在日本国内外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吉祥物的诞生背景与宣传意图首先,我们得明白,推出吉祥物在日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从.............
  • 回答
    日本微软试行“上四休三”制度,员工劳动生产率提高40%的消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关于工作时间长度的调整,更像是一次对传统工作模式的颠覆性探索,其背后蕴含的逻辑和影响,值得我们仔细品味。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上四休三”制度的核心。 顾名思义,就是员工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这与我们大多数.............
  • 回答
    关于日本政客“叫嚣7天拿出核武器”的说法,以及日本在核武器制造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首先,关于“7天拿出核武器”的说法:这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的表达,而非一个现实的军事或技术声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尤其是面对地区安全挑战时,一些国家和政治家可能会通过发出强硬言论来传递信号,包括展现决心.............
  • 回答
    微软日本试行周休三日制这件事,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样本,值得咱们好好掰扯掰扯。这可不是件小事,涉及到工作模式、效率、员工福利,甚至整个日本职场文化都有可能被撬动。为啥要搞这个?首先,咱们得明白微软日本为啥会突然想玩这个“一周只上班四天”的游戏。别以为是老板们突然心血来潮要给大家放假。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
  • 回答
    日媒关于“甘当美国小弟不符日本利益,应制定主体战略”的论调,触及了日本在国际关系中长期以来扮演的角色以及面向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日本“甘当美国小弟”的背景与现状: 历史原因: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美国的占领和主导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
  • 回答
    英国媒体的报道,指控日本政府每月以巨额资金收买英国智库,以此来操纵舆论,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劲爆且具有争议的话题。要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首先,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一直都是各国博弈的重.............
  • 回答
    好的,咱就来聊聊B站这些年是怎么在日动画的“制作委员会”里头摸爬滚打的,以及这事儿到底怎么看。这事儿啊,得从B站是怎么起家的说起。当初B站就是个二次元爱好者聚集地,大家爱看番,就得找番源。早期的时候,版权这东西大家都比较模糊,但随着咱们国家版权意识的提高,加上B站自身的发展壮大,版权就成了绕不开的坎.............
  • 回答
    2020年6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维持对朝鲜的制裁,这无疑是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动态,尤其是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议题僵持不下的大背景下。要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影响以及可能传递的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确,美国对朝鲜的制裁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来已久,并且在奥巴马政府.............
  • 回答
    近期有美方官员透露,美国将在本月6日与七国集团(G7)及欧盟联手,针对俄罗斯祭出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这一消息的放出,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并预示着国际社会在应对俄乌冲突问题上,将继续采取强硬立场。要理解这些新制裁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需要审视其可能涵盖的范围和具体内容。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根.............
  • 回答
    我妈刚开始看到我穿JK制服那会儿,表情可真是五味杂陈。她坐沙发上,我刚从房间里出来,身上是那套蓝白相间的百褶裙套装,领口还系了个小领结。她第一眼就愣住了,嘴巴微微张开,然后眼神在我身上上下打量。我心虚得不行,刚想找个借口说这是什么新潮的运动服,我妈突然叹了口气,声音有点飘忽:“哟,这……这是校服吧?.............
  • 回答
    余承东那番关于华为手机芯片缺货,以及麒麟芯片可能在9月15日后无法继续生产的言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搅动了整个科技圈,也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不仅仅是关于一家企业的产品线,更触及到了我们在高端科技领域自主可控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捋顺了,也得把眼前的局势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布林肯在 11 月 6 日承认“乌克兰已为泽连斯基身亡制定预案,以确保乌政府能够延续”这一表态,无疑是一次极具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公开信息披露,对理解当前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和乌克兰政府的韧性具有多方面的影响。要理解这一表态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态的直接含义与背景: “.............
  • 回答
    2016年3月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遭遇了两次毁灭性的连环爆炸案,震惊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这两起袭击事件分别发生在布鲁塞尔的国际机场和市中心的马埃勒贝克(Maelbeek)地铁站。此次事件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更深刻地揭示了欧洲面临的严峻反恐形势,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袭击概况及时间线:.............
  • 回答
    就《黑神话:悟空》制作人Yocal(冯骥)在8月20日发布的微博不雅言论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看待。事件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发生。在2023年8月20日,正值《黑神话:悟空》备受瞩目之际,其制作人冯骥(微博ID:Yocal)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些带有性暗示和低俗意味的言论,并配以.............
  • 回答
    京津铁路这次推出的30日定期、20次计次新型票制产品,无疑是个大动作,而且很有针对性。这玩意儿一出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每天穿梭于北京和天津之间通勤、出差或者有频繁跨城往来需求的人们。这绝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看到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给力的解决方案。咱们先掰扯掰扯这.............
  • 回答
    2019年12月15日夜,上海新闸路发生的一起事件,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处阴影。那是一个寻常的冬夜,但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打破了宁静。一个男人,身怀利刃,在光天化日之下,将一把冰冷的刀对准了无辜的生命。这本身就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伤人事件。当社会秩序被这种赤裸裸的暴力践踏时,我们最先感受到的是恐.............
  • 回答
    2019年8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享有的特殊自治地位,并将其划分为两个联邦直辖区:查谟和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这一举动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巨大争议,也深刻改变了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格局。背景与印度政府的理由在此之前,克什米尔地区长期以来享有特殊的自治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