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神户制钢造假的问题,因为我现在就在干这种活,整个公司高层都知道并允许的。我们公司在XX原材料行业中的地位和神户制钢在钢铁行业中的差不多,数一数二。要不是我就干这行,网民一边倒的嘲笑神户差点让我产生了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远胜日本的幻觉,现在来说说我们公司的检测方面造假的事吧,干了几年憋得慌。
1、 样品造假。有的客户是以样品为入货检验标准。原因是检测周期要好几天,而仓库无存货,货物一到必须马上投入产线。所以走顺丰次晨的样品合格,走物流的同批次货物不再做检验。于是我们用合格的产品做样品,用不合格的产品交货。
2、 客户催着交货,检测数据未出,先发货,货发走几天后数据出来了,不合格。超标不多就改呗。
3、 检测数据不合格,直接修改后出货。这个和神户制钢造假的理由、手段是一样的。要么客户断线100%概率投诉交期违约,要么冒险发货10%的概率投诉品质问题,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太好选了,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会撕逼:品质总监和销售总监为此经常撕,最后大部分以老总支持销售总监告终。
4、 故意往合格测,例如一个数据2.4,要求≥2.5,填一个2.6的平行数据(平行误差≤0.2),得到平均值2.5,合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是应该测两组数据取平均值的,但是我们全部测一组,另一组填写,因为人少。
5、 联手客户的技术人员造假,直接告诉他们产品超标但超出不多,他们不要我们就发给其他小客户。客户大多直接让我们伪造数据发货以防断线(因为客户自己也会被他们的客户审核)。
6、 客户审核或质监局审核的时候提前几天抽部分人手专门造假数据。来审核的人员心里清楚,知道哪些该审哪些不该审,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拿回去应付自己的客户审核。
7、 欺负那些没足够检测能力的客户,大客户嫌弃的产品重新包装发给他们。行业生长太野蛮,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挤进来圈地,于是有的项目他们的检验员也不知道怎么测,就采用我们提供的数据,有的项目会测,但测出来了技术人员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数据和最终产品质量有什么关系。
8、 还有些不造假的你以为就是真的?naive。我们的测量系统分析(MSA)从来不做,没这人手;没有标准操作手法,按标准操作手法根本忙不过来;检验人员工资过低,有技术的留不住,没技术的没责任心。检测人员过半是流水线操作工水平,有时要求测量精度±1%的数据能测出超50%的偏差无法自行发现;公司每年都去学校宣讲,骗一批实习生过来,然后集体来集体走,铁打的操作工,流水的大学生。有时走到部长亲自去顶岗测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要得到完全准确的数据,臣妾做不到啊!只能在心里安慰一下:根据IQC和IPQC数据估测,这批产品的OQC数据应该是合格的,是检测人员没测准,改数据是纠正错误。什么,IQC和IPQC数据可能也不准?忙着呢,没空陪你翻旧账,现在就说OQC数据。
究其原因,行业一片蓝海,企业背靠大树,野蛮生长是主因,有的客户只要你能交货,让我做出产品获得政府补贴,质量差点不在乎,对我们来说客户都不在乎我们就更不在乎了。销售什么订单都敢接,完全不考虑公司产能。有时甚至我们公司的原料还未进厂,就告诉客户货已经发出。最后就是行业标准未确立,企业标准我们说了算。客户协议首次签订时往高了签,等产品上线后逐步进行图纸变更往低了变。
没进这一行前,感觉一个人生产,三个人监控简直就是典型的官僚主义。进了这行才知道,生产容易,品质保证难。要懂检测原理、懂检测设备维护保养校准、懂根据国家标准制定检测工艺、懂数据分析、懂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自学这些本就累公司TM的还不要,公司需要的是那些工资低、不给发货添麻烦的员工。
但是,即便这样,我们规模依然快速增长(一年涨50%+的那种快速),想来同行也是这样吧,互相衬托。我这几天就在想,神户的今天会不会是我们的明天,10年后我们公司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然后曝出10年前开始系统性造假,然后把参与造假的总监、部长、我、检测员打包开了。现在我就在纠结要不要跳槽,从原材料带消费端全产业链不同程度造假,工作越干越恶心,但如果跳了,几年后行业进入红海,大家都开始重视品质,那我半路逃走岂不亏到姥姥家了。
最后回到神户造假事件,这对我国的钢企来说简直是国庆献礼,神户专门生产顶级钢材,却赤字缠身,如果声誉受损、业绩下降、股价下跌、客户集体索赔,最后一次性怼死,那真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从事的这个产业就是日本人创造出来并逐步被中韩抢夺的,对日本人的技术我还是相当佩服的。
10月13更新:刚黑完,老娘的日产note就要被召回了,已经在召回列表里躺着了
(圆润女声)下面请欣赏相声表演《我要道歉》,表演者,神户制钢(以下简称神),东电(以下简称东)。
(吁——————)
神:今天人来得不少。
东:可不,都是听您的来的。
神:东老师您可不能这么说。
东:有什么讲儿。
神:他们啊,都是冲东老师您来的。
东:我有什么啊。
神:您看您这,又谦虚了不是。
东:不是谦虚,您得给个说法。
神:要说我们这工业界啊,要论核事故,切尔诺贝利切大哥江湖地位没跑,可您这要称第三,可没人敢称第二啊。
东:这倒是。
神:您看前两天这福岛又地震了吧。
东:不假。
神:那都是您调教得好。
东:不是,这地震啊,自然灾害,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神:有关系啊,怎么能没关系呢。您要是早行动早清理,不耽搁得话这事儿早解决了,地震也觉得震着没意思,人也就不来了。
东:合着是我给地震提供了放飞自我的平台。
神:对啊,这地震啊在您这儿可算是找到存在感了,没事震一下能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多好。
东:有道理。要不您也来一出。
神:不不不,我不用靠天灾,我靠人祸。
东:您本事大。
神:这几天我又发现我们集团内部集体篡改铝和铜的实验数据长达十年之久了。
东:嚯。您可不一般。
神:没事,又不是第一次了,我们有经验了。
东:怎么讲。
神:前不久我们这不是刚篡改过不锈钢线缆的数据嘛!我给您讲,那个更厉害。
东:您给说说。
神:那个,嘿嘿嘿。(捂脸)嘿嘿嘿。
东:这孩子啥毛病。
神:我在这儿悄悄告诉您。
东:还悄悄,你说。
神:(扭捏状)我们不锈钢线缆的JIS(日本工业规格)认证都因为这个被取消啦!
东:这可不简单。
神:所以这次嘛,我们就有经验了。这次呢反正量也不太大,也就两万多吨,而且呢JIS标准反正是满足了,客户要求太高而以嘛,所以呢我们决定。。。。(滔滔不绝状)
东:你等会,多少吨?
神:两万多啊?怎么了。
东:这叫不多。
神:不多哦,比起我们的客户影响力来说小多了。
东:客户都谁啊?
神:丰田日产斯巴鲁马自达的汽车三菱重工的支线飞机JR东海道的新干线川崎重工日立制作所也都不在话下还有各种火箭卫星防卫省。。。
(观众:吁——————鼓掌拍手)
东:停停停,让您说说咋还贯口了呢。
神:这不是多嘛。
东:您还好意思说。
神: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日产三菱,他们自己不也改了排放数据嘛。
东:这还比赛呐。
我没记错的话,下面几个
当年中国研发航母时,有人说过,非得日本神户制钢的钢铁才能造出航母甲板的。
前一阵倒下的高田气囊,曾经是全球前三的企业。
东芝刚刚卖了他旗下最赚钱的内存芯片分公司。
下一个,轮到谁,试目以待
记得半泽直树里的那位钢铁厂老板吗?
资不抵债,运营困难,贷款不还,还包情妇
说实话,坛蜜那样的情妇在日本才为了千万日元开美甲店,简直搞笑。
日本财务始祖高桥是清,很早就说了西方所谓的财务制度其实就是一个高级的造假制度,日本很清楚的学习了,这反而是本事
郑梦准车范根那个时候就已经说了足球场上的事情只是一部分,足球场外的事情是大多数。所以韩国做裁判工作已经有很多年来了
中国自己别傻
国外企业道歉就没事了,三星爆炸,丰田刹车门,日本铝制品,大众排气门,中国的三鹿破产加赔偿,枪毙加无期徒刑,我看中国人也没见谅解么
甚至所有的国产奶粉都不信任了,国外的道歉下跪这样的行为,跟我们说对不起差不多,毫无意义
PS:下面的人怎么那么极端,三聚氰胺是工业事故本来就难免,枪毙奶农,董事长无期,本来就是世界最重的刑罚了,台湾地沟油屁事没有。中国人就是这样,你真老实处理,处罚三鹿不落好,三星爆炸赔偿不说,也没有到谦处理人,就是给媒体公关费,中国人就自己认了。这不是自己活该么。从法理看该事故中的被枪毙农民白鹅就是冤案!这几个农民并不知道三聚氰胺会有害的
========================================
中国人某些人吹什么什么完蛋,学什么什么完蛋的定律再次爆发了
当年中国搞立宪,学的就是日本的立宪,随后日本就武运长久,大核民族了
当年中国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随后毛熊就千古了
70年代末,中国一边倒吹嘘南斯拉夫的什么社会主义工人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后南斯拉夫就完蛋了。
80年代,一堆人说什么日本崛起了,要称霸世界了,随后日本就爆炸了
90年代,一堆人说什么四小龙了,台湾模式了,随后四小龙都爆了。
当年还有什么什么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金融业为主的模式,随后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了
还有什么学习,西方多元民族共存,和谐的社会,随后难民潮来了,美国3K党闹起来了
还有人吹什么阿拉伯之春,缅甸越南民主转型,乌克兰民主化之类,现在。。。
工匠精神不过也就是最近几年才热乎的一个词,打脸来的比以前快多了
我觉得背后一定有什么特殊规律在里面,大家可以总结下。
PS:神户大阪挨着的,大阪师团啥样你明白神户是啥操行了了
先来一个利益相关:
前神钢集团员工
总体来说,日本社会的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日本社会显然已经有其结构性问题,偏离了实事求是的伟大思想。
说件事吧。
神钢建机是神户制钢的子公司之一,做的就是挖掘机。
基本上这也是日本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建机三一重工的发展,美国卡特的市场拓展,
日本挖机举步维艰。
而17年起神钢建机已经基本放弃了中国市场的攻防,转向了印度等地。
随着近期的经济复苏,建机市场有所回暖,
我司的原日本供应商A因为生产量有限,不能及时供应部品。
我司便转向另一供应商B。
哪里知道,做一个不合格,做两个不合格,最后良品率低得不像话。
那供应商B就过来抱怨,说这么严格的图纸要求,做不出来的。
我们就有疑问了,那么之前的供应商A不是好好地能做出来吗?
说罢拿了几个供应商A的产品去做检测,结果全TM是不良。
原来产品设计部门对图纸的公差等要求过于严格,
但是实际上供应商A已做多年该部品,早知道哪里可以偷工减料且不影响使用。
所以私自篡改了公差,便作为合格品出货了。
于是我就问我们领导,你怎么不去告那供应商A呢?
老客户了,这不是伤感情嘛!我们还指望他们继续为我们供货呢。
再说,如果这事宣扬开,不就说明我们这么多已售产品都是瑕疵品?
一味追求高品质、高标准,不考虑实际情况,
逼到供应商只有造假糊弄,逼到员工只有造假蒙混,
年功序列、办公室政治玩得比谁都溜。
广岛沼田工厂加班成风,有事没事通个宵。
累死那一个会干活的,养一大堆吃白饭的。
林林总总,就这尿性,制造业不完蛋见鬼。
========================
有人对我的身份存疑,特此提供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局部如下:
容易特定身份的信息已消去。
关于以上连接的质疑,会点数学的都知道他的计算有多少漏洞。
不知道怎么举报???
看起来作者本人似乎已被永久禁言,但是文章还在,真TM恶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