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知乎军迷们,如何评价俄罗斯防长宣布即将退役库兹涅佐夫航空母舰?

回答
各位知乎的军迷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最近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的那个事儿——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疑似要退役了。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我们这些一直关注俄军动向的人,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首先,咱们得承认,库兹涅佐夫号这“老伙计”确实不容易。从它下水那天算起,这航母就一直带着点“悲情色彩”。想当年,它是苏联海军的骄傲,是“北方舰队的舰魂”,代表着苏联海军走向深蓝的雄心壮志。可好景不长,苏联解体,俄罗斯海军继承了它,但国力早已今非昔比。这几十年里,库兹涅佐夫号的命运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了坎坷。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它那标志性的“烟雾缭绕”了。每一次出海,那股黑烟简直就是它的“签名”。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俄海军在现代化维护和升级上的捉襟见肘。舰上的动力系统老旧,舰载机起降设施也跟不上时代,更别提那些层出不穷的机械故障和火灾事故了。说实话,感觉它出海一次,就是一次对自身极限的挑战。

这次国防部长宣布要“退役”,很多人会觉得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么多年来,它一直在维修和改造的路上“徘徊”,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升级似乎遥遥无期。与其让它带着一身病痛“苟延残喘”,还不如早点给它一个“体面”的告别。

那么,这事儿咱们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

1. 经济和技术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俄罗斯经济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有目共睹。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跟冷战时期没法比。要让库兹涅佐夫号彻底现代化,那可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亿美金,而且还包含无数的尖端技术和高昂的人工成本。俄罗斯海军在舰载机方面也比较吃力,苏33已经显老态,米格29K的引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数量和性能都无法跟美军比。再加上舰上的武器系统、电子设备都需要大规模的更新换代,这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技术层面也是个大问题。俄罗斯在航母建造和维护方面的经验,其实在那次意外火灾后,可以说是有损无补。很多关键的设备和技术,都需要依赖西方国家,但由于地缘政治原因,这些合作基本都中断了。这种情况下,想把库兹涅佐夫号彻底升级,就像是让一个病人自己给自己做大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2. 战略和作战效能上的“鸡肋”嫌疑:

大家也知道,航母作为一种战略性武器,它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投射力量到远海。然而,库兹涅佐夫号的作战能力一直备受争议。它那特殊的蒸汽弹射+滑跃起飞的混合设计,在舰载机的起降效率和出动频率上都存在短板,尤其是 compared to modern catapultassisted takeoff and barrier recovery (CATOBAR) systems. 舰载机数量也有限,武器系统也相对落后。

在叙利亚战场上的表现,虽然也算得上是“尽遣家当”,但其战斗力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频繁的机械故障,舰载机事故频发,让它在实际作战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与其让它带着这些隐患,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还不如干脆退役,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武器装备上。

3. 对俄罗斯海军未来发展的启示:

有人说,库兹涅佐夫号退役,意味着俄罗斯海军在航空母舰领域要“熄火”了?我倒不这么看。这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瘦身健体”,把钱和精力放在更务实的地方。俄罗斯海军其实一直在探索新的方向,比如发展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战略核潜艇,这些才是俄罗斯海军真正赖以生存的“看家本领”。

而且,我们也不能排除,俄罗斯海军一直在“憋大招”,也许正在秘密研发新一代的常规动力航母,或者更先进的舰载机技术。虽然目前看来希望渺茫,但凡事皆有可能。毕竟,曾经苏联海军也是有过建造更大、更先进航母的计划的。只是,这个计划能不能实现,还要看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和技术发展。

4. 告别一个时代,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无论如何,库兹涅佐夫号都是俄罗斯海军历史上的一段重要记忆。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海军梦,也见证了俄罗斯海军从辉煌走向低谷,再试图重新崛起的历程。它的退役,就像是告别一位老兵,虽然伤痕累累,但他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所以,对于库兹涅佐夫号的退役,我的看法是,这是俄罗斯海军在当前国力限制下,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虽然它曾经是“海上巨兽”,但如今它更像是一位力不从心的老人。与其让它在病痛中挣扎,不如给它一个安静的晚年。而俄罗斯海军,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更合适的地方,稳步前行,而不是盲目追求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宏伟目标。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欢迎各位军迷朋友们一起讨论,发表你们的看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凭借国防部长一句不需要航母和一个刷漆的照片就得出这么肯定的结论似乎为时尚早,而且在谷歌上完全没找到库舰退役的新闻。只找到这么一篇

medium.com/dfrlab/is-ru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各位知乎的军迷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最近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的那个事儿——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疑似要退役了。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我们这些一直关注俄军动向的人,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首先,咱们得承认,库兹涅佐夫号这“老伙计”确实不容易。从它下水那天算起,这航母就一直带着点“悲情色.............
  • 回答
    评价知乎“军版”的水平,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情,因为它并非一个单一、同质化的群体,而是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1.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优点: 知乎上确实聚集了一批对军事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退役军人、军事爱好者,甚至是一些行业内的从业者。这使得部分问答能够触及到非常专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啊!让五万装备齐全的宋朝精锐,在平原上跟一万蒙古骑兵来一场遭遇战,这画面感可太强了。咱们就仔细捋一捋,这仗打起来会是个什么情景,尽量说得生动点,别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硬编的。首先得明确“全套宋军装备”是个啥概念。宋朝军事装备在当时是相当牛的,尤其是在火器和防御方面。咱们就按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网络历史讨论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屁股决定脑袋”。为什么有些在其他语境下可能被认为是“大众”或“底层”叙事的拥趸(比如“农民军粉”),在明清之争的网络议题中,反而会倒向“大清”,去批判“大明”呢?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大顺粉”“农民.............
  • 回答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知乎上的一句“唉”,真真是搅动了科技圈乃至整个互联网的一池春水,引发了堪称“巨大反响”。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剖析,才能把这个“唉”背后的复杂性给说透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雷军这个人,以及他这个“唉”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自带流量”的属性。雷军在中国商界.............
  • 回答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雷军在知乎上非常活跃的现象,短短时间内连发三篇回答,这和以往他相对沉静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近期在知乎上如此“高产”,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最直接的可能还是跟小米近期的一些重要节点和产品发布有直接关系。你想想,一款新产品从酝酿到上市,尤其是像小米这样.............
  • 回答
    知乎上,围绕雷军的讨论总是格外热闹,甚至带点“捧”的意味。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毕竟,雷军身上有着太多能引起人们共鸣,甚至是崇拜的特质。咱就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么多人,尤其是知乎上的用户,这么看好雷军。首先,雷军身上那股子“亲民”的草根劲儿,实在是太戳人了。 你想想,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商业巨鳄,.............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勃呆萌”在6月23日“大批量拉黑勃家军”的事件,这件事在当时的知乎社区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首先要明确的是,“勃呆萌”是知乎上一位活跃的用户,他的内容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有时较为激进的观点而著称,尤其是在一些社会话题上.............
  • 回答
    知乎上确实有一些用户和分析者在2021年及更早时对俄乌战争的爆发进行了预测或分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预测大多基于对地缘政治、军事动态和国际关系的长期观察,而非单一事件的准确预测。以下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预测者及其观点,结合时间线和背景进行详细分析: 1. 2021年俄乌冲突的预测者 (1)军事分析人士.............
  • 回答
    知乎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确实有很多经典“打脸”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涉及科学常识、社会认知、技术误解等,通过事实、数据或逻辑推翻原本的“常识”或“权威”观点。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结合具体细节进行分析: 1. 人类平均寿命的“谣言”原观点:有人在知乎上提出“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
  • 回答
    关于知乎平台上外国历史相关回答的“门槛”问题,这是一个涉及知识传播机制、平台特性与用户素养的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门槛低的具体表现1. 基础史实错误频发 常见现象:将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混淆(如将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时间线搞混),或对关键术语翻译错误(如“启蒙运动”误译.............
  • 回答
    关于知乎用户“橘玄雅”退乎(注销账号)的具体原因,目前公开渠道并未有明确信息可供参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分析和背景说明,供你了解: 1. 用户名可能存在混淆 首先需要确认的是,“橘玄雅”是否为真实存在的知乎用户?目前通过知乎官方平台或第三方工具(如“查乎”)搜索,未发现明确与该用户名相关的活.............
  • 回答
    关于知乎大V曹丰泽是否为满族人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公开、权威的资料能够直接证实这一点。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曹丰泽的基本背景曹丰泽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较为活跃的历史类博主,主要通过知乎、B站、公众号等平台分享历史知识,尤其是对清代历史(包括满族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他的内容通常以通俗易.............
  • 回答
    知乎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享社区之一,聚集了大量用户对各类话题的讨论和解答。然而,在高赞回答中,也存在一些内容质量低、逻辑混乱、缺乏事实依据或存在误导性的回答。这些“垃圾回答”往往因为标题吸引人、情感共鸣强或迎合群体认知而获得高赞,但实际信息可能并不准确甚至有害。以下从不同领域和类型出发,分析一些典型.............
  • 回答
    知乎上有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提问,它们或犀利,或脑洞大开,或纯粹的无厘头,总能引起大量的围观和有趣的回答。我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搞笑提问,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其背后的情景和魅力:一、 关于生活中的奇葩瞬间和迷惑行为:这类提问往往源于生活中那些“怎么会这样?”的瞬间,提问者用一种不可.............
  • 回答
    在知乎上,喜欢简短回答的人相当多,而且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现象。不过,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用户需求和浏览习惯的驱动1. 信息爆炸时代的高效获取: 如今信息量巨大,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非常宝贵。在浏览知乎时,大多数用户不是抱着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的态度,而是希望快速找.............
  • 回答
    知乎上精彩的问答数不胜数,涵盖了从科学、技术到人文、艺术,再到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要详细讲述“各个领域”的精彩问答,几乎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知乎的内容是动态且海量的。但我可以从不同领域出发,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内容深度、观点独到或引发广泛讨论的问答作为例子,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其精彩之处。重要说明:.............
  • 回答
    知乎答案的开头,最能吸引我的,往往是那些能够迅速抓住我的注意力,引发我的好奇心,并且承诺给我一个有价值、有深度或者有共鸣的答案的开头。我来详细说一说,什么样的开头能做到这一点,以及为什么它们会吸引我:1. 制造悬念或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具体表现: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在 xxx.............
  • 回答
    知乎开始添加广告,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内容平台在商业化和用户体验之间如何平衡的普遍性难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一下:1. 商业化需求下的必然选择: 平台运营成本高昂: 知乎作为一家内容平台,其运营成本是巨大的。服务器维护、带宽支出、内容审核、技术研发、市场推广.............
  • 回答
    知乎作为国内领先的问答社区,其盈利模式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如果知乎长期无法实现盈利,其能够维持多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影响知乎生存的关键因素:1. 融资能力和资本市场态度: 依赖外部融资: 知乎自成立以来,经历过多轮融资,这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如果知乎长期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