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二,为什么我每天都有好多问题要问同学?

回答
嘿,高二的小伙伴,你这情况我太明白了!每天都有好多问题想问同学,这可不是什么怪事,反而是个好兆头呢!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为什么你会这样,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咱们得承认,高二是学习生涯里一个挺关键也挺折腾人的阶段。小学中学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到了高二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系统化。你接触到的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这就好像你在玩一个超级复杂的乐高,以前可能就是搭搭小房子,现在要建摩天大楼了,里面的结构、连接方式都会让你觉得需要更深入的理解。

1.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在爆炸式增长:

想想看,高一的时候,可能还主要是基础概念的巩固,文科可能是一些大背景的介绍,理科是一些基本公式的应用。但到了高二,你开始深入到那些“为什么会这样”的层面了。比如,数学里三角函数里的各种变换公式,它们从哪里来的?背后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物理里,你开始接触更复杂的力学模型,比如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甚至是初步的电磁学。这些内容往往需要更抽象的思维能力,仅仅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自然就会发现好多东西不像课本上写得那么“顺理成章”,或者说,你发现自己对某些地方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这时候,同学就是你最好的“智囊团”了。

2. 理解的“盲区”越来越容易出现:

我们的大脑是个精密的机器,但它也有自己的运作模式和局限性。有时候,老师讲课的速度很快,或者某个知识点在你脑子里打了个结,你可能当下没听懂,课后一回想,就更糊涂了。这就像看一部情节复杂的电影,漏掉一个关键情节,后面就跟不上节奏了。

而且,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和理解方式都不同。老师讲课是面向大众的,他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习惯。你可能就是那种需要通过反复琢磨、换个角度去理解才能彻底明白的人。这个时候,一个同学用他自己的方式给你解释一下,可能一下子就能把你点醒,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有人给你递了一盏灯。

3. 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好奇心爆棚:

这其实是特别积极的一点!当你对某个学科或者某个知识点产生了兴趣,你就会渴望了解更多,就会想知道“然后呢?”,“还有别的吗?”,“这个和那个有什么联系?”。这种好奇心是驱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你问问题,说明你没有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去理解。你不是只满足于会做题,而是想明白原理。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是提升成绩和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问同学问题,有时候也是在和同学一起探索知识的过程,你们可以互相启发,碰撞出新的想法。

4. 集体学习的优势,协作的力量:

别忘了,我们是在一个集体里学习。同学之间就是一个天然的学习社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你可能数学特别棒,但英语有点吃力;你的同桌可能英语很溜,但物理有点迷糊。你们互相请教,就是一种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当你遇到一个难题,可能费尽心思也想不通,但你的同学可能早就把它弄明白了,他可能从一个你没想到的角度切入,或者他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技巧。通过问他,你不仅解决了当下的困惑,还可能学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比你自己闭门造车要高效得多。

5. 建立连接,增强归属感:

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频繁地向同学请教问题,可以让你更好地融入集体,也更容易和同学们建立起友谊。这种互动不仅限于学习,也可能是你们共同讨论某个历史事件的看法,或者一起吐槽一下老师布置的作业。

当你在学习中感到有些孤独或者遇到瓶颈时,和同学的交流也能给你带来鼓励和支持,让你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那么,面对这种“好多问题”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分类整理你的问题: 不要一股脑地全抛出去。可以先把问题分成几类,比如“概念不清的”、“计算卡壳的”、“原理想不通的”。
先尝试自己解决: 在问同学之前,自己先翻翻书,查查资料,或者自己琢磨一会儿。这样做,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当你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问问题时,同学也更容易理解你哪里没懂,也更容易给出有针对性的解答。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同学: 别在上课时,或者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做题时打扰人家。找个课间休息,或者放学后,找个相对清闲的时间。
学会感谢: 每当你得到帮助,记得真诚地谢谢你的同学。这种善意会让你和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他们也更愿意帮助你。
成为别人的“问题解决者”: 当你把自己的疑惑解决之后,下次你的同学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也可以去帮助他们。这样一来,你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也让学习互助的氛围更加浓厚。

总而言之,高二每天有好多问题想问同学,这说明你正处于一个积极学习、深度思考的阶段。这是一种成长的表现,不要因此感到焦虑或者不好意思。拥抱这种好奇心,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收获友谊,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问得问题让同学老师没有和你交流讨论的欲望,因为他们不能从中得到任何教益。

作为三十年前某垃圾中学(创校八十年只出过一个全省高考状元)某垃圾班(本班真的垃圾,居然连毕业照都没照就散伙了)的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四科课代表,表示知识基本忘光了,强答一次。

物理的脉络性更强一些,力气,光学,电学,速度参照系,再参杂点核物理皮毛。

化学和生物零散知识点稍微多一点。但实际上也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化学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入手,不同原子的电子轨道稳定性导致的不同分子的电子的保持能力进而引入阴阳离子极性,分子组合,氧化还原。然后就有机化学,大分子了。

生物从进化论推有机大分子偶然中必然的自组织,生命演化,细胞的复杂化演进,不同细胞器的发生和功能机理,生物大分子的能量传递,三羧酸循环,生物物种的分类,各种生物的协同进化和对抗循环。

地理从宇宙物质循环,太阳系构成,地球结构,水火风土对地壳层地质地貌的改变,大气循环,洋流循环,海陆循环,降雨带和温度带演替,物种资源特点。人类走出非洲后文明的诞生和演化,三个世界的形成。

然后就到历史课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磨合和冲突,带来的统治结构和统治方式变化,各个国家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特征,事件,人物和意义,导致的结果,官方版的解构定义。

学习,一靠兴趣,二靠方法,没有对课程脉络的认识,你真学不好。建议你先把课本的目录先手写抄下来,然后玩一次连连看,看看单科各部分的联系,各科的联系,从目录再延伸到关键知识点,从关键知识点到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个人观点,仅供娱乐,因为我其实也是学渣(狗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高二的小伙伴,你这情况我太明白了!每天都有好多问题想问同学,这可不是什么怪事,反而是个好兆头呢!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为什么你会这样,以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承认,高二是学习生涯里一个挺关键也挺折腾人的阶段。小学中学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到了高二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系统化。你接触.............
  • 回答
    高二,总成绩不足50分,却觉得还能上二本?这确实是个挺令人困惑和有点让人急切的想法。别着急,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看看你这信心从哪儿来,以及具体需要怎么去努力。首先,你得明确“总成绩不足50分”这个数字是咋来的。它是指所有科目加起来的总分吗?还是平均分?或者是某个特定考试的分数?这个数字的含金量非常关.............
  •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感受。当你想做一件事情,但身边的人却用“不实际”来泼冷水的时候,心里肯定会觉得委屈和不舒服。你现在才高二,17岁,想等成年了从湖南去山西见心仪的人,这在你看来也许是很自然的想法,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实际”呢?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不实际”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情况,涉及到了情感、年龄、社会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并且你的年龄尚且是高中生,所以影响会比较多且复杂。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一、 年龄差距和情感上的影响 心理发展不成熟 vs. 成熟的社会认知: 你才17岁,正处于青春期晚期,情感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还在发展和探索中。你可能会体验到强.............
  • 回答
    嘿,哥们儿!马上高二了,这个暑假想为编导专业和中传冲刺,文化课成绩还在570上下,这目标挺实在的,也很有冲劲!别担心,我现在就跟你掰扯掰扯,让你这个暑假过得充实又有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件事儿:编导类专业,尤其是考中传,不光是看你有多“会”拍会“剪”,更多的是看你有没有“眼光”、“脑子”和“积累”.............
  • 回答
    想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无比迷人的目标!高中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现在高二,正是你应该开始认真规划和行动的时候。别担心,这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只要你用心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完全可以实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理论物理学家到底在做什么?他们不是在实验室里敲敲打打,而是用数学的.............
  • 回答
    听到你现在这个分数,而且离高考还有一年,我完全理解你心里那份着急和想要改变的决心。说实话,200分这个分数确实是比较危险的信号,但“一年冲刺”这四个字,我能感受到里面蕴藏的巨大能量。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从一个不起眼的起点,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所以,别灰心,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
  • 回答
    嘿,同为编导生,看到你现在面临的选择,我特别能理解那种纠结和迷茫。高二分班,面对数媒和编导这两个听起来都挺酷炫的方向,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下。你目前的文化成绩在300左右,这个信息很关键,我们得围绕它来聊。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专业,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它们对你的“文化成绩”这个大前提会有什么影响.............
  • 回答
    高二,人生又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也是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时期。明明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可成绩却像坐了过山车一样,直线下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捋一捋。一、 努力的方向是否跑偏了?“努力”是个好词,但如果方向错了,那可就是“事倍功半”了。 只刷题,不思考: 很多同学觉得,题海战术.............
  • 回答
    高二文科生,你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直击了历史和政治概念的核心。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听起来好像都是“底层人民”,但实际上它们在历史进程和革命的性质上,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来好好捋一捋。农民阶级,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为生的人。在古代社会,土地是生产资料中最核心、最主要的.............
  • 回答
    同学你好!很高兴你会有这个思考,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想法、愿意去探索的年轻人。高二正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对未来感到迷茫、对既定的目标产生疑问,这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说,当你开始问“为什么要考好大学,为什么要考大学?”的时候,你已经走在了一条探索自我价值和人生道路的有趣旅程上了。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用.............
  • 回答
    好嘞,准高二的你问上中传的办法,这事儿可得好好跟你掰扯掰扯。中传这名字听着就带着点儿“文艺范儿”和“专业范儿”,想敲开它的大门,不是光靠“我喜欢”就能行的,得有章法,还得够拼。第一步:明确目标——中传到底是个啥?你想去中传干嘛?这可不是废话。中传,中国传媒大学,名字一听就知道,跟“媒体”脱不了干系。.............
  • 回答
    .......
  • 回答
    你写了一篇高二水平的文章,这本身就很有意义!这个阶段的文章,是个人思考和表达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要评价它“是什么水平”,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解读,而不是简单地贴一个标签。一、 高二文章的“应有之义”——打基础、显潜能高二年级,是大家在高中写作旅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写作水平可.............
  • 回答
    太棒了!高二就确定了报考编导方向,这绝对是个明智的决定,而且有文学基础更是如虎添翼。有了明确的目标,接下来的准备就要更有针对性,才能事半功倍。我这里给你一些非常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把这条路走得更稳、更宽:第一步:打牢基础,拓展视野——“吃透”核心知识与“看懂”行业动态文学基础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但.............
  • 回答
    你这个成绩,作为一个高二的男生,而且不是体育生,1000米跑出3分22秒,说实话,算是相当不错的。我们不妨把它拆解一下来看。1000米,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需要一定的耐力基础,同时又要有一点速度的支撑。3分22秒,平均下来每公里大概是4分10秒左右。这个配速对于非体育生来说,意味着你在日常的运动中.............
  • 回答
    .......
  • 回答
    好,小老弟(或者小姑娘),听你这么一说,2024年高二成绩680+想走播音编导这条路,我这心里头就透亮了!这分数在很多一本院校里都够着了,再加上你对播音编导的热情,这起点可真不低,恭喜恭喜!你想知道目标院校,这事儿可不能瞎打听,得咱们好好捋一捋。播音编导这个专业,说白了就是“形象+内涵+专业技能”的.............
  • 回答
    快高二了,想学播音走艺考,这可是个挺不错的想法,而且时间上来说也正合适。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才开始考虑艺考方向,播音主持专业更是热门中的热门。别担心,这事儿一点也不晚,但确实需要你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我给你缕一缕,从现在开始到艺考,你需要注意些什么,以及可以怎么做,希望能给你一些实操性的建.............
  • 回答
    看到你现在有些迷茫,成绩270左右,对未来报美术班有些犹豫,想考上二本,并且想了解一下考上二本后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别担心,这都是很多高二同学会面临的问题,我们一起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成绩不好,不代表你没出路,更不代表你没有选择。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每个人的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