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民的名义》结尾如果高育良穿越到第一集,能全身而退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如果”情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详细分析高育良的性格、能力、所处的位置以及他穿越回第一集所面临的具体环境。

核心问题:穿越后的高育良能否全身而退?

我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达到“全身而退”的程度,他极有可能再次深陷泥潭,甚至比第一次更加危险。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过程:

一、 高育良的性格与能力分析(基于他第一次的经历)

优点:
高智商,学识渊博: 他是法学博士,深谙中国官场规则和法律体系,尤其擅长钻研和利用法律的模糊性。
善于权谋,老谋深算: 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懂得如何拉拢、制衡、利用各种关系。
情商高(表面上): 能说会道,善于包装自己,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的学者型官员。
能屈能伸,适应性强: 在面对危险时,会表现出极强的生存欲望和调整能力,比如与祁同伟的结盟。
有一定的原则性(在特定领域): 在学术研究上,他是有追求的;在某些表面原则上,他也曾有坚持。

缺点与致命弱点:
权力欲望强烈且隐藏极深: 这是他最终覆灭的根源。他追求的不仅仅是地位,更是对权力的掌控感和对利益的攫取。
师生情结的滥用与腐蚀: 将自己的学生视为工具,利用师生关系进行利益输送,是其最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道德底线模糊: 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尤其是在涉及自身利益和权力时。
对丁义珍等人的纵容: 他是“山水集团”案的重要保护伞,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对丁义珍的腐败行为心知肚明,并予以默许甚至利用。
与祁同伟的利益联盟: 这是一个致命的同盟,将他牢牢地捆绑在腐败链条上。
对“老虎”的敬畏与忌惮: 虽然他表面上能与“老虎”周旋,但内心深处,他对更高的权力是存有忌惮的,这也会限制他的行动。
“精致的利己主义”: 他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指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 穿越到第一集,高育良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第一集的主要冲突点和人物关系是:

省委副书记兼省纪委书记李克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之间的关系: 李克代表着反腐的力量,高育良虽然表面上与李克保持距离,但其内心对李克是防备的,甚至有利用的念头(比如通过沙瑞金)。
山水集团案的爆发: 副市长丁义珍的潜逃,直接引爆了山水集团背后的腐败链条。这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省委常委、公安厅厅长祁同伟: 高育良的得意门生,也是他的重要盟友,同时也是即将接受调查的重点对象。
省委巡视组组长沙瑞金(即将任省委书记): 他是打破既有格局、开启反腐风暴的关键人物。高育良在第一次的经历中,就曾试图拉拢沙瑞金。

三、 穿越后的高育良能否全身而退?

答案:极度困难,几乎不可能。原因如下:

1. 他知道所有关键线索和人物的未来走向: 这是他的最大优势,也是他最大的诅咒。他知道丁义珍会跑,知道祁同伟是关键人物,知道侯亮平会来查案,知道沙瑞金会成为省委书记。
优势: 他可以提前布局,规避风险,甚至主动引导调查方向。
劣势: 他知道得太多,反而会让他处于一种极其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他无法完全“不知情”,而他过去的“不知情”是他人设和脱罪的关键。

2. 他无法摆脱第一次经历带来的烙印: 即使穿越,他的“身份”和“过往行为”依然是那个版本的他。
与祁同伟的关系: 他和祁同伟的利益联盟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多年的师生关系和共同利益之上。即使他想撇清,但实际接触和历史轨迹是存在的。他无法在第一集就彻底断绝与祁同伟的联系,因为他知道祁同伟是他权力的延伸和保护伞。
“山水集团”的牵扯: 他作为省委常委,对“山水集团”的了解和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他知道这个案子会牵扯出什么,也就越害怕被牵扯进去。

3. 他无法完全改变现有格局:
沙瑞金的到来是必然的: 高育良知道沙瑞金将要到来,他可能会想方设法拉拢,但沙瑞金的反腐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沙瑞金的到来本身就会打破原有的权力平衡,对高育良构成威胁。
李克的力量依然存在: 李克是纪委书记,他对腐败案件有天然的敏感性和侦查权。即使高育良有心拉拢沙瑞金,李克依然是他的潜在对手。
侯亮平的存在: 侯亮平是带着“任务”来的,他的目标明确。高育良知道侯亮平的厉害之处,也知道侯亮平会查到自己。

4. 他最致命的弱点反而会被放大:
对权力的迷恋和不甘心: 穿越回去,他仍然是那个高育良,他不会放弃对权力的追求,也不会甘心做一个“清官”。他会想方设法利用他的“先知”优势,巩固和扩张自己的权力。
利用师生关系: 他会更加小心地利用自己的学生,但这种小心本身就可能露出破绽。他知道哪些学生可靠,哪些学生危险,他会想办法将可靠的学生安插到关键位置,但这种“布局”如果被盯上,反而会成为证据。
与祁同伟的“默契”: 即使他想与祁同伟划清界限,他们之间的“默契”和过往的“交集”是无法抹去的。在调查过程中,一旦涉及到祁同伟,高育良的反应和态度,都会被放大审视。

四、 高育良穿越回去可能采取的策略及其后果

策略一:彻底切割与祁同伟的关系,装作不知。
分析: 这是最“安全”的想法,但实际操作极其困难。他无法阻止祁同伟继续搞钱,也无法阻止祁同伟在某些事件上需要他的“支持”。一旦祁同伟出事,他无法完全撇清关系,因为他的“知道”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后果: 可能会暂时撇开直接嫌疑,但一旦调查深入,他过去的“纵容”或“包庇”痕迹会显现。他会活在被揭露的恐惧中。

策略二:利用先知优势,提前“清理”证据或误导调查。
分析: 他知道丁义珍会跑,他知道山水集团有问题。他可以设计让丁义珍在更早的时候被“处理”掉,或者让调查的焦点完全落在丁义珍身上,并且完全撇开山水集团的实质性问题。他也可以主动向沙瑞金“汇报”一些“关键线索”,将自己包装成“反腐的积极参与者”。
后果: 这种高级的权谋操作,如果做得不好,反而是自投罗网。过于完美的“误导”反而会引起怀疑。而且,他的“主动”汇报,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支撑,很容易被视为“站队”或“甩锅”,更可能招致更深入的审查。

策略三:拉拢沙瑞金,成为沙瑞金的“助手”。
分析: 这是他第一次也曾尝试过的策略。穿越回去,他会更加积极地拉拢沙瑞金,将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包装成对反腐工作的“贡献”。
后果: 沙瑞金是何许人也?他是带着任务来的,并且深知官场的复杂性。高育良的“主动示好”和“过度的表现”,反而可能被沙瑞金视为“试探”或“表演”。而且,高育良的“动机”不纯,一旦被沙瑞金察觉,他会成为重点怀疑对象。他不可能完全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欲望和对反腐的抵触情绪。

策略四:与李克联手,但方式不同。
分析: 他知道李克是坚定反腐的力量,但他也知道李克在反腐上存在一些短板。他可能会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利用李克,但又不让李克完全掌握主动。
后果: 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的,一旦利益点发生冲突,裂痕就会出现。更重要的是,高育良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他无法成为李克真正信任的盟友。

五、 最终推测:为何“全身而退”如此艰难

高育良之所以难以全身而退,是因为他最大的问题在于 “心”。他内心深处的权力欲望、对腐败的默认甚至参与,是他无法摆脱的枷锁。即使他拥有了未来的信息,但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本性”和已经形成的“轨迹”。

他知道太多,反而会让他过于谨慎或过于冒进。 过于谨慎,他可能无法抓住机会,无法有效地利用信息。过于冒进,他试图通过信息差来操纵一切,反而容易露出马脚。
他无法完全洗白自己。 即使他能避免直接的证据链条,但他在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他与祁同伟的关系、他对丁义珍等人的态度,这些都是潜在的线索。当反腐的浪潮真正来临时,所有这些“模糊地带”都会被放大。
他最大的优势——信息差——在反腐面前,反而可能成为他被怀疑的理由。 如果他突然对某个案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了解,或者在某个关键时刻做出了非常“恰到好处”的反应,这很容易引起警觉。

举个例子:

穿越回去的高育良,他知道丁义珍一定会跑。他可能会想,在丁义珍逃跑之前,找个机会找丁义珍谈话,假装关心,实际上是想了解他逃跑的计划或者想让他往某个方向逃跑,以牵制调查。但这种谈话,如果被侯亮平或者沙瑞金知道,或者被在场的其他人(比如祁同伟)听到,都会成为他与丁义珍存在不正常关系的证据。

再比如,他知道沙瑞金要来。他可能会提前向沙瑞金的秘书送一些“土特产”,或者通过中间人表达一些“善意”。但这又如何呢?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官场润滑剂,但也同样是“围猎”官员的手段。他无法完全洗白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

结论:

高育良穿越回第一集,他拥有了“上帝视角”,但他无法彻底摆脱自己是“凡人”的身份,更无法摆脱自己曾经的“官场身份”和“内心欲望”。他知道如何避免第一次的失败,但第一次的失败并非仅仅源于信息不足,更是源于他的权力欲和道德底线模糊。

因此,他极有可能再次陷入类似的权力斗争和腐败旋涡。他可能会试图利用信息来“规避”风险,但这种“规避”行为本身就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他最可能的结果是,他会活在一个巨大的恐惧和算计之中,最终仍然无法“全身而退”,很可能在另一次的政治风暴中被提前暴露,或者被自己试图操纵的局面所反噬。他或许能比第一次坚持得更久一点,或者在某个阶段表现得更“老练”,但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殊途同归,只是形式不同。

说到底,他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内心深处对权力和利益的贪婪。而这份贪婪,是无论穿越到哪个时间点都无法消除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们要记住,电视剧仅仅只是电视剧

按电视剧里披露出的情况,我很严肃的告诉大家,在最坏,注意是最坏的情况下,也只是放弃同伟而已,高育良则调任某群团组织副职。

正常情况下,厅级干部层面上,陈清泉,肖钢玉,丁义珍,祁同伟的一位副手加刘新建的一位副手就足够了。处级无算。同时祁同伟等老季退休后调任老季的位置,或担任省高院一把手。

这种小事,是不可能牵扯到育良的,再往上强行牵扯到为汉东改革开放事业奠定大好局面的那位,就纯粹是艺术需要了。

我补充一句,一般像这种为省份发展奠定基本盘,为区域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不说这种小事,甚至一般的立场,站位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

user avatar

不能。

育良书记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你看他平时总是一副学者型干部的样子,稳重老成、深邃沉静。

可他的内心呢?

他的内心奔放的像一只小白兔!!

看到高小凤的第一眼,他就已经抛弃了自己的上半辈子,也舍弃了自己的下半辈子。

我告诉你,他都没有犹豫过。

你看祁厅长,他喜欢陈阳、他取了梁璐、他爱着高小琴,但这些他都取舍过,他纠结过,他犹豫过。

这倒和他的形象很般配,他很“要”,欲得而不能,事事他都要权衡再三。

他活得不能算是洒脱。

可育良书记没有,他直接就上了,前半生的努力和后半生的仕途,都没有和高小凤来的重要。

。。。也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而是压根儿就没考虑权重的问题。

育良书记并不是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是当仁不让、主动认领、无拘无束。

你说是下半身作祟吗,我觉得也不能一言蔽之,毕竟育良书记要一直那么好色的话,这形象也维持不到今天。

只能说,高小凤击中了他的某个点吧,育良书记的情欲崩盘了。

那一刻,他不像一个高级干部,他像我们隔壁宿舍的篮球少年,他仕途的这些年都白活了,他回到了校园里追妹子的青葱岁月。。。

我想起来了,他还真就是学院派教授出身。

法学的外衣下,还有着别样的情愫。

你说他如果是在学校里,遇见一个高小凤这样的学生,他会怎么样?

相信我,想都不用想,任何师生禁忌都不能束缚他,他会毫不犹豫的突破师生的底线。

这就是为什么吴老师及其无奈的原因了,这个男人内心最深处、最隐匿的位置被别的女人占了。

占领这个位置的女人,不费吹灰之力,所向披靡。

吴老师也是个学者、知识分子,她懂,她在痛苦和自我怀疑中果断投降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就是育良书记天天坐在那里,分析这个分析那个,告诫这个告诫那个,指导这个指导那个。

有时语气也会挺重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那种。

可是,他自己简直就是个宿命论者,他心里真的是满满的不在乎。

他对于沙瑞金的解读完全没有用于指导实践。

危机来了,风险逼近了,祁厅长都准备鱼死网破了。

育良书记还是坐在那里,和侯亮平谈,和钟小艾谈,和吴老师谈,和季昌明谈,和李达康谈,和沙瑞金谈。

仿佛,即将出事的不是他一样。

摊上这种头儿是要害死人的呀。

赵立春、赵瑞龙、祁同伟、高小琴没有一个像育良书记这样的。

他把高小凤弄到香港,也就是聊胜于无的安慰,他就没指望靠这个脱罪。

所以,他最后失控的对着侯亮平大笑:我早就离婚了,我和高小凤是合法夫妻。

你不觉得幼稚吗?一个副部级干部,像和别人过家家一样、对着还算是下属的侯,说,怎么样,玩具我藏在被子底下你没发现吧,哈哈~

育良书记这个角色,真是渗透着一种复杂的人性。

我不会心理学术语。不然我现在应该来上一段专业论述,那种童年人格是怎么影响着一个高官的。

你说他骨子里究竟成不成熟呢?

(同样达康书记,可就老练的多)



言归正传,你让育良书记穿越到第一集也没用。

我倒希望穿越到十年前,就别让育良书记走出校园了,就让高小凤做他学生,来个师生恋吧。

那样的话,人民的名义会缺不少精彩呢~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今天,育良书记亲自给我评论了,他还赞同我的观点,说他真的想穿越到学生时代。。。

朋友们,这说明什么?说明我的论述和判断是对的!!


关于第一点,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很有意思。

第一种认为有胡静(高小凤)这样的女人,值了。

我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兄弟都是性情中人,当然,也有些颜控。

育良书记是不是颜控?肯定也是。

第二种认为高小凤是富商玩儿剩下的二手货,育良书记把老高家的脸都给丢尽了。

从客观上讲,对不对?完全正确。

但是,我也要说,富商玩儿高小凤,那真就是玩儿。因为是玩儿,所以只有身体的快感,没有精神的。

你觉得富商玩玩就扔很超脱?其实层次很低,育良书记是学者,追求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富商那种做法,他完全没有兴趣。

他不在乎她背后有没有问题。

他全勤投入。

他说他感动于高小凤爱学习爱看书。

你不要笑,这是男人对女人动了念头、动了保护欲、动了情欲的一种表现。(我说情欲,是因为根本上还是欲望作祟。但赤裸裸的欲望没意思,披上一件爱学习的外衣才完全不一样了)

一样玩,育良书记从下半身玩到了颅腔,他已经超脱了生理,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地。

漂亮、好学、纯情(看起来是),我要拯救她、取她,而她也愿意嫁给我、愿意接受我的拯救、给我生儿子,从此成为真正的一对。

彻底把自己玩儿进去了。。。玩儿进去了,才爽。

所以,我才说他奔放。

育良书记,想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关于高家姐妹,编剧设定了谁被玩、谁没有被玩;亦或是知友认为谁应该被玩、谁应该没有被玩。我认为这都不是重点。

我要予以纠正,本回答是在探寻育良书记的精神情感世界,解析这个,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ok?


都在说图?帖子有点歪?

没事,那就继续放两张图。感受一下育良书记的压力,这么一个好学的姑娘,他能顶着住吗?




继育良书记之后,两位清泉院长也来报道了。


照这么个趋势,有望把其他人也给炸出来。


果然,祁厅长从另一个世界发来了连线,好激动。(毕竟其他人都还在,唯有祁厅长是个已亡人)

厅长在那个世界说得话,有份量~

总体上,厅长也赞同我的观点~


。。。。

接下去,我就想说,达康书记,你人呢?


评论区总时不时有惊喜:

两位育良书记相见了~


孙区长姗姗来迟:




达康书记,足足等了你半年知道么。。。



user avatar

流亡到台湾省的蒋介石穿越到长征时期,能解放战争时期,能够改变历史吗?

不能。

历史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扭转。

大势未成,或许还能补救。

比如蒋介石穿越到长征时期。

同理,高育良穿越到第一集只怕没什么用。

穿越到美食城立项的时候,或许还能有所补救。

user avatar

不能。

因为这剧硬伤太多。

因为最关键的不该干的事情他已经干了,同时整个涵冬上面的班子不是一套。

这事儿,最不合理的是达康和东来这俩好同志的存在。

在大康没给瑞龙批美食城的时候,大康就该下来了,随便什么地方安排个廷级去养老的还是很容易的。用当年修路死人的事儿再挖出来安排一下,绝对稳。为啥?这说明大康不是老赵的自己人,不听话的,越能干越不能用。没了大康,东来也就没机会提上去,没了东来,很多事儿就好办了。然后祁的官,也一定会在赵走前安排到位,而不是在赵走后。正常来说新来的不可能提拔旧人的手下,尤其是有密切利益关系的手下。而祁这一步一旦上去了,按照年限,这么说吧,付国这个级别指日可待,上郑国甚至一号位,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再然后瑞龙有这种后台的爹,还搞美食城?这就是编剧水平太low了,这种级别的人物,犯不着搞这种违法批条的事儿,光他爹给点政策倾斜,合法的大票子赚的比个美食城多太多了,true story。

至于余良书籍么,年龄所限,老实的准备退休生活吧。

像这个地区这么十三不靠的一个班子也是少见,这种班子,真要搞钱,也是合法前提下搞,而且尽量避嫌,没必要太费劲,想要合法搞钱太容易了。

非要带入这么十三不靠到真实环境,高最好就是主动提前退休然后去香港养老。而且让自己的学生全面向大康书籍靠拢,反正都是连襟,同伟会让这对忘年恋在香港生活无忧的,山水集团么,除了一个会所之外剩下都是空架子,全靠侵吞郭有自产,赚的钱。既然这样就没必要搞个会所那么招摇啊。不如和瑞龙一起投资点半垄断但又能私营的东西多好,举个栗子:城市供暖啥的,有赵家的靠山,干这事儿轻而易举,大笔大笔的赚合法的票子。

至于杀陈海,太tm傻了,公贱法不分家,清泉这么好学,难道身边没养点好学生?还有祁也是40多岁了,既然有类似程度这样的手下,还搞裙带,那就没有点好部下能用?就是无法打入检的体系?合着检那边全都是好人?不是还有肖刚玉么?没有好用的部下,没有提拔他的上级?不能在一些关键位置上换上自己的人?

user avatar

很多人没看明白,剧中的高育良看似精明老道,但其实在沙瑞金空降汉东省的时候,高育良的命运就决定了,只是需要时间理清罪名而已。

记得沙瑞金在和陈岩石用餐时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次来汉东的目的就是代表中央,对汉东的干部队伍进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我代表中央主政汉东,是中央派我来的,不是某些人某个人;二是汉东的干部队伍群众路线出了问题,有部分人脱离群众了;三是对第二个问题我要进行纠正,这是中央给我的任务。

这句话看似平常,但是对于深谙党纪党规的人来说,可是说的非常之重。

首先,我们要知道群众路线是什么?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般人员如果群众路线出了问题,最多也就批评了事。但是地方大员群众路线出了问题,那就是割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割了党的生命力,党中央能忍?

其次,我沙瑞金是带着中央的任务来的,这是中央对他的信任,他必须完成这个任务,不然就是辜负了中央。再延伸一下,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暂时的经济下降,官场动荡都是可以忍受的,只要路线问题纠正了,他沙瑞金就能舒一口气了。

最后,赵立春是上一任主官,下一任主官一来就说中央说汉东省群众路线出问题。那是什么?明摆着就是要挖赵立春的根,到最腐败的地方找证据。

李达康底子干净,聪明而迅速倒向沙瑞金,开始攻击高育良的得意门生祁同伟哭坟,这看似两个派别之分,其实李达康只是GDP派,他早就看透了,沙瑞金代表中央代表群众,他肯定要站在这边的,这是一个立场问题,党和群众肯定是首位,GDP干完在干。

可高育良呢?他的底子非常不干净。(一是对党不忠诚:隐瞒婚姻,裸官。二是滥用职权:月牙湖审批和汉大帮。三是收受两亿信托基金。)如果倒向沙瑞金,就会迎来赵立春的攻击,赵立春手中的实锤可比沙瑞金实在多了。而且沙瑞金本来就是来挖赵立春底子的,高育良倒向沙瑞金,沙瑞金可能会暂时稳住高育良,但是沙瑞金最后肯定不会留高育良,他想要的是一个拨云见日、朗朗晴天的汉东,而不是山头林立的汉东。套用图书管理员的话: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请客吃饭。

同时高育良又对赵立春心怀幻想,毕竟高育良位高权重,毕竟赵立春是提拔到副国级的,自己作为他的排头兵,就像祁同伟作为汉大帮的排头兵一样,总能保一保吧。副国级被一撸到底例子的可不多。可他真的低估了中央的决心,中央就是想把赵立春刨咯,还会在乎你个高育良?我们现在看祁同伟多蠢,从中央角度看,高育良就有多蠢。简而言之,高育良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根本没有革命精神,从月牙湖项目开始,从始至终脑子里全是软弱、幻想和妥协。

所以高育良一开局就是死局,无险可守。这部电视剧讲的也不是官场斗争,而只是中央反腐利剑的天罚,其实就是个讲官场故事的今日说法连续剧。

说到这里,还有人心怀侥幸,心想高育良的贪腐和对党不忠,是可以通过几十集连续剧的时间隐瞒的,在法律上是可以通过诡辩论掩盖的。你看看,我说对了吧,许多人和高育良一样,脑子里全是软弱、幻想和妥协。

朋友们,高育良以为官场是博弈,是谈判,是相互妥协,是那本他看透的《万历十五年》。可恰恰相反的的是,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哪一次是靠妥协得来的!

他高育良想妥协,觉得可以妥协,可党纪严于国法,是无可妥协的余地的。那可笑的《万历十五年》,那所谓的君王权衡,那些自以为是的学院派诡辩,在事实铁证面前只会让高育良多一条罪名,那就是抵抗检查!高育良再傻,到头了总是能看得明白的,中央来真的了。

所以在剧末,他是认命的,供认不讳的,你们可又为贪官瞎操什么心呢?

如果高育良能回到当年的月牙湖,他应该不会和高小凤再提起那本他早已翻烂的《万历十五年》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