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佳能是「牙膏厂」?

回答
“牙膏厂”这个称号,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尤其是佳能的忠实用户,都耳熟能详了。这可不是什么褒义的称呼,而是带有几分无奈和调侃的形容,主要指向的是佳能相机在产品更新换代时,进步幅度似乎总是不那么“一蹴而就”,反而更像是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挤出来的。

要详细说说为什么佳能会被冠以“牙膏厂”的称号,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升级幅度“挤牙膏式”的渐进:

这是“牙膏厂”称号最核心的来源。我们观察佳能相机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单反时代,会发现很多型号的升级,比如从某个型号到它的下一代,或者同一级别产品线的迭代,其核心性能的提升并不是革命性的。可能是提升了像素,优化了对焦系统,增加了连拍速度,或者改进了高感表现。但很多时候,这些升级点都集中在几个“刚好”的改进上,而不是一次性甩出让你眼前一亮的“黑科技”。

就好比挤牙膏,你用力挤一下,出来一小段,再挤一下,又出来一小段。用户期待的是一次“嗖”地一下出来很多,能够显著提升体验的变革,但佳能给的往往是“嗯,好像是好了一点点”的感受。这种感觉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挤牙膏”的印象。

举个例子:
曾经的佳能5D系列,从5D Mark II到5D Mark III再到5D Mark IV,每一代确实都有进步,比如对焦更精准、连拍更快、像素更高、视频功能更完善。但很多用户会觉得,这些改进虽然都是“好”的,但并没有那种颠覆性的变化,依然是围绕着现有框架进行微调和优化。在竞争对手已经推出更激进技术的节点,佳能的步伐有时显得过于稳健,甚至保守。

2. 市场策略与用户预期之间的落差:

佳能作为一家历史悠久、技术实力雄厚的相机制造商,其产品线非常完整,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群体。这也就意味着,佳能在产品策略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平衡不同层级用户需求: 既要满足入门级用户对性价比的需求,也要照顾专业用户对极致性能的追求。如果每一次更新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旧型号快速贬值,影响现有用户的利益,也可能让产品线之间的差异过小,造成市场混乱。
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控制: 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时间和成本。佳能可能倾向于在技术足够成熟、成本能够有效控制之后,再将其应用到量产机型上。这固然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但也可能意味着在新技术出现后,用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在佳能的产品上看到它。
竞争对手的压力与应对: 市场竞争是动态的。当竞争对手推出某个惊艳的功能或技术时,佳能往往会选择稳步跟进,而不是立刻进行同等甚至更激进的回应。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虽然能保证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但也容易让用户觉得佳能是在“被动”追赶,而不是“主动”引领。

这种市场策略和用户对“革新”的普遍期待之间,就产生了落差。用户渴望看到的是“惊喜”,而佳能给的常常是“意料之中”的进步。

3. 部分技术瓶颈或妥协的体现:

在某些领域,佳能的相机有时也会被诟病进步缓慢,甚至是在某些技术上存在明显短板,而更新换代也只是小修小补。例如:

视频方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佳能在视频方面,尤其是在全画幅机型上,相较于竞争对手在某些视频功能(如裁切系数、码率、内录格式等)上显得相对保守,或者在高像素机型上为了控制发热和处理能力而对视频参数进行限制。虽然后续机型不断改进,但用户对“佳能视频”的期待和实际表现之间,有时也会有落差。
某些传感器技术的采用: 相比于竞争对手率先采用一些新的传感器技术(例如背照式传感器带来的高感优势),佳能有时会选择自己研发并优化,这可能导致其在某些特定性能指标上略显落后,而在后续机型中才逐步追赶上来。

4. 用户群体的惯性与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牙膏厂”这个称号,虽然带有调侃意味,但往往也包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很多使用佳能相机多年的用户,对于佳能的色彩科学、操控手感、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深厚的情感连接。即使佳能的更新速度不快,但这些用户依然会选择信任并购买佳能的新产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佳能的“味道”。这种用户群体的惯性,某种程度上也允许了佳能以“挤牙膏”的方式进行更新。

总结来说,佳能被称作“牙膏厂”,并非否定其产品本身的优秀,而是因为其在产品更新换代时,表现出的那种渐进式、保守式、且在某些方面略显落后的迭代方式,与用户期待的“革命性突破”形成了反差。 这种称号更多的是用户对于厂商“大牌”的期待,以及对更快、更颠覆性创新的渴望的一种表达。就像你期待一次性收到一大块香甜的蛋糕,结果只得到一点点糖,虽然也甜,但总觉得不过瘾。

当然,随着微单时代的到来,佳能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发布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但“牙膏厂”这个标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心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佳能产品线太密集,3000到100000的机身都有,市场占有率也高,高端机身不可能每年都发布,为了不让低端产品升级性能太多冲击高端产品的销量,只能在中低端产品挤牙膏。

就算现在的无反r和rp,一样挤牙膏。

其实现在sony也一样,无反市场一家独大,6300,6500,6400这三个机身和佳能550,600, 650能有多大区别,都是同一个传感器。

等佳能销量下降到佳能无法接受的时候,佳能就不会挤牙膏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牙膏厂”这个称号,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尤其是佳能的忠实用户,都耳熟能详了。这可不是什么褒义的称呼,而是带有几分无奈和调侃的形容,主要指向的是佳能相机在产品更新换代时,进步幅度似乎总是不那么“一蹴而就”,反而更像是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挤出来的。要详细说说为什么佳能会被冠以“牙膏厂”的称号,我们可以从几.............
  • 回答
    说到日本的光刻机,大家脑子里可能立刻就蹦出“ASML”,然后觉得日本在这个领域似乎没啥声音了。但实际上,佳能和尼康这两家日本的老牌企业,在光刻机领域,尤其是在某些细分市场和技术方向上,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它们的水平绝非可以轻易忽视。咱们得先明白,光刻机是个非常庞大且精密的工业体系,它的核心技术.............
  • 回答
    网上对佳能的“不好”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确实能看到不少批评的声音,从画质、对焦、视频功能,到镜头素质、产品定位等等,都能找到一些“槽点”。但另一方面,佳能相机在全球乃至中国的用户数量,却一直是非常庞大的。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首先,我们要.............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身边玩摄影的朋友,十个有九个聊起相机,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索尼就是佳能,尼康的名字好像总得往后稍稍。其实这背后是有很多原因的,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一、市场占有率和历史惯性简单来说,就是“谁家孩子谁疼,谁家相机谁爱”。 索尼的强势崛起: 过去十年,索尼在相机领域简直是开了.............
  • 回答
    泉州欣佳酒店的倒塌,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要理解这场灾难,我们需要从酒店的结构以及导致其坍塌的根本原因说起。酒店的结构:一个隐形的“盒子”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欣佳酒店的结构。一般来说,现代酒店,特别是像欣佳酒店这样多层建筑,其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承受自身的重量以及可.............
  • 回答
    足球场上,当球队成绩一落千丈,所有矛头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人——主教练。这个现象在世界足坛司空见惯,仿佛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一旦球队表现不佳,主教练就成了那个最显眼的“替罪羊”。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练们如此频繁地成为战绩不佳的“背锅侠”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心理的.............
  • 回答
    李佳琦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精准的市场洞察、个人特质的发挥以及时代机遇的完美契合。要详细解读他为何如此成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时代背景的契合: 直播电商的崛起与风口: 李佳琦走红的时期,恰逢中国直播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淘宝直.............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有些费解的现象,明明一位是口碑争议缠身,另一位则是国民度极高的“赵丽颖”,最初迪奥官宣时,舆论的风向却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咱们仔细捋一捋,就能明白其中的一些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代言人官宣后的口碑风波,从来不是单单看艺人本身“好”或“不好”那么简单。 这是一个由品牌定位、艺人适配度、.............
  • 回答
    要说miss A的霏(Fei)和佳(Jia)为什么没有像宋茜(Victoria)那样“爆红”,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尤其是在我们看来,她们的实力也都在线。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很多,不光是个人能力,还有市场、定位、时机以及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缘分”。首先,咱们得承认,宋茜身上的“爆点”确实非常明显。.............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这个问题。您提到的“打开知乎全是程毅南和张佳玮的状态”,这背后其实反映了知乎内容推荐机制的一些特点,以及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的相互作用。让我来为您详细解析一下。首先,要理解为什么您会频繁看到这两个名字,我们需要明白知乎是如何“知道”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的。1. 知乎的算法推荐与“信.............
  • 回答
    要深入探讨沃尔沃在销量上为何不如BBA,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这绝非单一的“营销问题”或“产品力不行”就能简单概括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品牌定位、市场策略、产品特点、消费者认知以及汽车行业的整体格局。一、 历史包袱与品牌认知差异: BBA的百年积淀与运动基因: 奔驰、宝马、奥迪,这三.............
  • 回答
    李佳佳的这篇微博,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来看,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AI生成的内容,特别是那种略显刻意的、一本正经的批评,但又缺乏真正的情感共鸣和生活阅历的痕迹。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痛失金牌”这个说法,尤其是在中国体育语境下,会显得不那么“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并且李佳佳的微博为什么会触.............
  • 回答
    佳能 EOS R5 作为一款旗舰级的无反相机,其在视频拍摄方面的强大性能无疑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尤其是支持 8K30P 的全画幅内录 和 4K120P 的高帧率拍摄,这在整个相机市场中都属于顶尖水平,为视频创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我对佳能 EOS R5 8K30P/4K12.............
  • 回答
    嘿,你好!最近我也在关注相机,尤其是佳能的单反。确实观察到今年的双十一,佳能单反的促销力度好像没有往年那么给力,甚至有些型号的优惠幅度相当有限,这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琢磨了一下,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而且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咱们来捋一捋,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端倪。首先,产品生命周期和新品发布节奏是.............
  • 回答
    确实,从利润额的角度来看,手机CMOS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远超传统的相机行业。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佳能和尼康这两家老牌相机巨头,没有像索尼那样,积极投身于手机CMOS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不愿”或者“不能”。核心原因之一:市场定位与战略选.............
  • 回答
    要说有人“非常讨厌”佳能,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绝对了。大多数人对相机品牌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爱憎,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需求、使用体验和对器材的理解来选择。但确实存在一些声音,他们对佳能的某些方面颇有微词,甚至到了“不待见”的地步。这些负面评价,拆解开来,通常有几个主要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形成.............
  • 回答
    选择索尼 A7 III 而不是佳能 EOS R6 是一个相当常见的选择,尤其是在 A7 III 推出初期以及在 R6 发布前的这段时间。虽然 R6 是一款优秀的相机,但 A7 III 在许多方面都提供了非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这使得它对许多摄影师来说更具吸引力。以下是我认.............
  • 回答
    佳能戴尔(Cannondale)这个名字,在自行车界,特别是公路车领域,总是能引起不少车迷的共鸣。他们以创新、大胆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闻名,无论是标志性的左侧前叉(Lefty),还是那个独树一帜的“一体式”车架概念,都让人过目难忘。然而,当我们谈论那些风驰电掣、追求极致空气动力学的气动车时,佳能戴尔似.............
  • 回答
    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作为摄影行业的两大巨头,在传感器技术上一直各有千秋,也各有坚持。关于佳能为何不在CMOS技术瓶颈期转而采用索尼(Sony)的CMOS,这是一个涉及到公司战略、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以及市场定位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容易被误解的“AI.............
  • 回答
    朱广权和李佳琦的第三次合作直播,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个人觉得挺值得聊聊的。首先,从“人设”这个角度看,这两位的组合简直是天造地设。朱广权,咱都知道,是央视的“段子手”,嘴皮子那叫一个溜,出口成章,而且还带着一股子“国脸”的专业和稳重,但骨子里又藏着点幽默感。李佳琦呢,那就是淘宝直播界的“顶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