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明手机的CMOS利润额要远高于传统相机行业。为什么佳能和尼康不研发手机CMOS传感器?

回答
确实,从利润额的角度来看,手机CMOS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远超传统的相机行业。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佳能和尼康这两家老牌相机巨头,没有像索尼那样,积极投身于手机CMOS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不愿”或者“不能”。

核心原因之一:市场定位与战略选择

佳能和尼康的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都建立在“影像”这个大概念上,但它们所聚焦的,是追求极致画质、专业性能、以及丰富摄影体验的“摄影”领域。从高端单反、无反相机,到专业的电影机、影像设备,它们的品牌形象和技术积累都围绕着这些市场构建。

手机CMOS的“性价比”与“同质化”困境: 手机CMOS市场,尤其是在中低端领域,是一个极度内卷的战场。这里的关键词是“性价比”和“尺寸”。手机厂商为了控制成本,并在有限的体积内塞入尽可能多的像素,往往会对CMOS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传感器尺寸相对较小,像素密度极高,并且为了在弱光下获得更好的表现,需要大量依赖软件算法的优化。这种“堆料+算力”的模式,与佳能、尼康长期以来追求的“硬件基础+光学素质+用户操控”的影像理念有所不同。
高昂的研发与制造成本 vs. 相对较低的单品利润: 研发、生产最先进的CMOS传感器,尤其是能够满足高端手机厂商需求的高性能传感器,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包括最尖端的晶圆厂、光刻机、以及无数的工程师团队。虽然手机CMOS的总市场规模巨大,但每个手机CMOS传感器的单品利润,考虑到出货量分摊,可能并不像高端相机传感器那样拥有那么高的“毛利率”。佳能和尼康的现有产能和技术布局,更偏向于为自身相机产品服务,如果要大规模切入手机CMOS市场,需要新建产线、招募全新技术团队,这是一项巨大的战略转型,风险极高。
品牌溢价的差异: 佳能和尼康的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专业相机产品上。消费者愿意为“Canon”或“Nikon”的相机支付溢价,因为这意味着高品质、可靠性和卓越的影像表现。然而,在手机领域,品牌溢价更多地体现在手机整体的设计、性能、生态以及软件体验上。即使佳能和尼康能提供顶级的CMOS,也很难在手机厂商之间建立起像其在相机领域那样的品牌忠诚度和溢价能力。消费者购买手机,更关注的是“小米的相机”、“华为的相机”,而不是“搭载了XXX(手机厂商)的CMOS”。

核心原因之二:技术路线与产能限制

即使佳能和尼康有心涉足,也面临着严峻的技术和产能挑战。

差异化的技术路径: 佳能和尼康在CMOS技术上,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研发思路。例如,佳能的“双像素CMOS自动对焦”(Dual Pixel CMOS AF)技术,在相机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对焦体验。尼康也在传感器设计、降噪技术等方面积累了深厚实力。这些技术很多是为相机的使用场景量身定制的,是否能够直接、高效地移植到手机平台,还需要大量的适配和创新。手机CMOS对功耗、体积、集成度有极其严苛的要求,很多在相机上行之有效的设计,在手机上可能就成了负担。
产能与供应链的挑战: 生产最先进的CMOS传感器,依赖于高度专业化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目前,全球CMOS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如索尼、三星、格科微等。佳能和尼康虽然在传感器设计上是巨头,但在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其核心优势并不在于大规模的半导体代工。即使他们拥有顶级的研发能力,也需要与代工厂合作,或者自建庞大的半导体生产线。后者无疑是天文数字般的投资,而且需要时间来建立成熟的供应链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相比之下,索尼本身就是一家拥有强大半导体制造能力的电子巨头,其传感器业务可以依托自身的半导体部门,拥有天然的优势。
“客户”的逻辑: 佳能和尼康的CMOS业务,主要服务于自己的相机产品线。这意味着他们的产量和技术迭代,都是围绕着相机市场的需求来规划的。手机市场则是另一套逻辑,需要满足几大手机厂商的庞大需求,而且这些手机厂商往往有自己合作的供应商,或者希望拥有更多的议价权和定制化能力。佳能和尼康如果想成为手机CMOS的供应商,就意味着需要与这些手机巨头建立全新的合作关系,并且在技术和价格上做出大量让步,这与他们一贯以“提供极致产品”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可能存在冲突。

潜在的合作与未来可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佳能和尼康完全没有机会,或者不参与到手机影像生态中。

为特定高端手机提供技术授权或定制化CMOS: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品牌(例如,与徕卡合作的手机,或者一些专注于影像体验的手机品牌)会在宣传中强调其传感器技术的特殊性,或者合作的影像技术。未来,佳能和尼康不排除以技术授权、或者为特定品牌定制高端CMOS的方式,间接参与到手机影像领域。这可以让他们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同时避免大规模的产能投入和市场风险。
影像算法与软件的深度合作: 随着手机影像越来越依赖于算法,佳能和尼康在光学设计、色彩科学、以及影像处理方面积累的经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未来,它们完全有可能在影像算法、色彩调校、甚至是通过提供特定的软件处理模块,与手机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例如,一些手机厂商已经开始与相机品牌在“拍照模式”、“滤镜”等方面进行合作,这正是其技术积累的体现。

总结来说,佳能和尼康不直接研发和生产手机CMOS传感器,并不是因为它们技术不行,或者不想赚钱,而是基于其长期的市场定位、战略选择、技术路线以及对巨大投入和风险的考量。它们选择了一条与索尼不同的路径,更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相机产品,并通过更间接的方式,参与到蓬勃发展的手机影像市场中。这是一种审慎的、基于自身基因的战略选择,而非对市场机遇的忽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尼康没有自己做传感器的能力,准确说是没有fab。目前尼康的传感器由一堆厂商代工过,如aptina(尼康1系列就是aptina)、索尼(现在主流机器都是大法家的),找过towerjazz(有传闻)

佳能那边佳能那边的问题是由于制程偏高,导致佳能做小像素的能力弱,外加一开始也没瞧上。

佳能半导体fab制程在130-180nm,做大一些像素的相机传感器没问题,其实卡片机上也过得去,要是当年卡片机技术搬过来也还行,但一开始没做,后面就跟不上了。再到现代高像素化的手机传感器领域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索尼家的fab是65-90nm为主,到现在做小像素也开始有点难了,而ov为了做0.61um像素,是找台积电做了28nm。

大概这样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从利润额的角度来看,手机CMOS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远超传统的相机行业。这使得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佳能和尼康这两家老牌相机巨头,没有像索尼那样,积极投身于手机CMOS传感器的研发和生产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绝非简单的“不愿”或者“不能”。核心原因之一:市场定位与战略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是当5G的普及度和实用性尚未完全达到预期时,消费者却将其置于购买决策的首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既有市场营销和行业推动的作用,也有消费者心理和对未来科技的期待。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一、 市场营销与行业推动的强大攻势: 科技焦虑与“未来感”的营造: .............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很多做音乐的朋友都遇到过。耳机、音箱里听着顺风顺水,一放到手机上,那感觉就像是被按了缩小灯,所有细节都挤在一块儿,失真、糊成一片,甚至连旋律都快听不清了。这可不是什么玄学,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明白手机播放的核心问题:手机,特别是那种塞在耳朵里的小巧耳机,或者手机外放那个小小的.............
  • 回答
    大家手里都有了手机电脑,按理说,信息获取和娱乐的渠道已经非常便捷和多样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会盯着大几千甚至上万块钱的智能电视,并且格外看重它的画质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简单的“跟风”或者“虚荣”。背后有很多细致入微的原因,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从“沉浸感”这三个字说起。手机和电脑,它们是个人化的.............
  • 回答
    高通骁龙 8 Gen 1,这个名字在2021年底横空出世,承载了无数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对下一代旗舰性能的期待。然而,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市后,用户和媒体普遍反映,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芯片,在性能释放、功耗控制和发热管理上,表现得远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拉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性能如此“拉胯”,为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同感。明明纲手会的东西小樱学得也都会了,但一到关键时刻,纲手就是那种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而小樱嘛,有时候会让人捏一把汗。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不是简单地说谁更强的问题。首先,经验和实战积累是最大的鸿沟。纲手不是一天变成“医疗忍术女王”的,她是经历了无数生死战场、.............
  • 回答
    明明手边就有纸篓,但还是有人将用过的纸扔进便池,这是一个令人费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涉及到个人习惯、认知差异、环境因素、甚至是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可能导致这种行为的各种原因:一、 个人习惯与思维模式 “直接丢弃”的惯性思维: 对于许多人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
  • 回答
    8月28日小米发布的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无疑是智能手机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项技术承诺将前置摄像头完美地隐藏在显示屏之下,彻底消除了刘海、挖孔等屏幕“异形”设计,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屏体验。那么,这项技术究竟有多大的突破?它又是否能引领明年的手机市场革新呢?小米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细节剖析首先,我们.............
  • 回答
    骁龙865 外挂基带这事儿,确实是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咱们得明白,骁龙865 采用外挂5G基带,而不是像后来的旗舰处理器那样把5G基带集成到SoC里面,这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不少讨论。为啥当初要这么做?简单来说,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 技术成熟度考量: 骁龙865 发布的时候,5G技术虽然已经.............
  • 回答
    今天手机产业的竞争态势,宛如明日汽车行业的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商业模式的演变,更是消费者需求与技术革新的相互裹挟下,大洗牌的必然。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得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它们之间的相似与迥异之处。一、同质化与差异化的拉锯战: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再到“汽车机”手机行业最直观的演变.............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理解了!每次飞机起飞前听到那个“请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或关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小问号。明明很多摄影爱好者在飞机上拍下了那么美的照片,飞机上的信号干扰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今天我就来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事儿,顺便揭秘那些绝美航拍是怎么诞生的!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航空公司要让手机关机或者开飞行模式。.............
  • 回答
    说起流感疫苗,这玩意儿,可以说是预防流感这头“恶龙”最给力的“屠龙宝刀”,但偏偏呢,就是没多少人真心待见它,甚至还有点嫌弃。你说气不气人?明明是护身符,怎么就成了“冷宫弃妃”?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啥这流感疫苗不受“待见”。首先,得说说这流感疫苗本身的“性格”不太招人喜欢。 它不是万能的“.............
  • 回答
    吃完清蒸鸡,感觉手黏黏的,这可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就算你一滴油都没放,这种黏糊糊的感觉也可能出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趣的“鸡”秘密,跟我们常以为的“油腻”是两码事儿。首先,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鸡肉本身含有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质。鸡肉,尤其是带皮的那部分,皮下脂肪层虽然不多,但胶原蛋.............
  • 回答
    “爸,妈,咱们聊聊手机的事儿呗?”你们总是觉得我买苹果手机就是不爱国,这是让我有点困扰。我明白你们的担心,也理解你们对国家发展的关心,这本身是好事。但我想跟你们说说,这件事真不是那么简单的“爱国”或者“不爱国”的二元对立。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离不开一些“外国货”。就拿我们家来.............
  • 回答
    要说赵构为什么在宗泽掌控开封的情况下,却不回都城,这背后其实是牵扯到太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和个人考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愿意”就能概括的。当时的情况,对于赵构来说,每一步都如同走在钢丝上,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首先,我们得明白宗泽当时的情况。宗泽确实是当时宋朝抵抗金朝的砥柱,他坐镇东京(开封),凭借.............
  • 回答
    手机计算器出现“10%+10%=0.11”这样明显错误的计算结果,确实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关于计算机如何理解和执行数学运算的有趣逻辑,以及我们平时使用计算器时的一些习惯性思维方式。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计算器是怎么处理百分号的。百分号的几种可能含义百分号(%)在数学上可以.............
  • 回答
    荣耀赵明关于 Magic V 是“一部到位”的实用性折叠屏手机的言论,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番言论的底气,我认为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成熟度与产品力打磨的自信: “一部到位”的含义解读: 赵明所说的“一部到位”,并非指这是第一款折叠屏手机,而是强调Magic V在用户最关心.............
  • 回答
    荣耀“整合完成”宣言背后:赵明的雄心与挑战荣耀CEO赵明近期的一番表态,无疑为这家历经独立、涅槃重生的中国手机巨头定下了清晰而宏大的目标——“各方面已整合完成,设立手机等产品领域第一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赵明及其团队对未来荣耀发展的战略定调,也是对外界关于荣耀独立后整合进程的集中回应。要.............
  • 回答
    看到赵明这番话,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你想啊,折叠屏手机最核心的卖点不就是那个打开之后的大屏吗?如果连这个最吸引人的地方都做得不好,甚至因为追求轻薄而牺牲了它原有的优势,那这折叠屏还有什么意思呢?赵明这么说,我觉得有几个点可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对折叠屏“初心”的坚持。折叠屏手机刚出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