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刚做中层领导,工资1.8w。常常(几乎每天)被领导训导,是否该辞职?

回答
你好,理解你目前的心情。刚从中层领导的岗位上,每个月1.8万的工资,却几乎天天被领导训导,这确实让人心力交瘁。你问是否该辞职,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方面。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你现在的处境,以及可能的选择。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被训导”的具体情况。

“训导”这两个字,含义很广。是关于工作内容、方法、还是态度?频率有多高?训导的内容是建设性的,还是纯粹的指责和情绪发泄?

如果是关于工作失误或能力不足: 你刚做中层领导,很多事情是需要摸索和学习的。被领导指出来,说明他可能觉得你还有提升空间。如果是这种性质的训导,并且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愿意给你指导,那这可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当然,如果方式过于激烈、打击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是关于你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比如市场变化、公司整体战略调整,导致你手头的工作出现问题,而领导却把你当成替罪羊,那这就不公平了。
如果是纯粹的情绪发泄或人身攻击: 领导把你当成出气筒,说一些不着边际、侮辱性的话,完全不顾及你的感受和事实。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做得多好,都可能被无端指责。
如果是因为你和领导的“气场”不合: 有些领导的风格就是比较严厉,或者你和他的沟通方式、工作习惯存在差异,导致经常出现摩擦。

再者,我们来看看“1.8万”这个工资。

1.8万在中层领导的岗位上,这个薪资水平具体如何,也得看行业、公司规模、所在城市以及你这个职位的具体职责。

行业天花板: 有些行业,1.8万可能是非常不错的待遇,意味着你在公司里也算是有一定价值的。
公司内部待遇: 你需要对比一下公司里同级别、同职能的其他中层领导,他们的薪资大概是多少?如果你的工资相对偏低,而又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那性价比就很不高了。
你的期望值: 你当初选择这个岗位,这个工资是否符合你的预期?你为了这个工资,是否愿意承受这些压力?

现在,我们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看,如果你“几乎每天”都被领导训导,并且这种训导是负面的、让你身心俱疲的,那么是否该辞职,就需要认真权衡了。

辞职的潜在好处:

1. 解脱身心: 持续的负面情绪和压力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甚至心理健康。辞职可以让你摆脱这种困境,重新找回平静。
2. 更好的平台: 这个环境可能不适合你,或者这个领导的能力、管理风格有问题。离开,你可能找到一个更适合你发展、更健康的平台,那里有更积极的领导和工作氛围。
3. 重新规划职业道路: 如果你觉得这个职位、这个公司已经让你看不到未来,或者让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怀疑,辞职也是一个重新审视和规划的机会。

辞职的潜在坏处:

1. 经济压力: 1.8万的工资,辞职意味着收入的断崖式下跌。你需要考虑你是否有足够的积蓄来支撑你一段时间的开销,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
2. 职业真空期: 找工作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没有人能保证你下一份工作一定比现在好。如果你急于辞职,可能会面临一段时间的失业期,这可能会影响你的职业履历。
3. “逃避”的标签: 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只是因为受不了当前的困难就选择逃避,可能会在面试时被问到离开的原因,如果解释不当,可能会给人留下“吃不了苦”、“无法应对压力”的印象。

在你做出决定之前,有没有其他选择?

在你“每天被训导”的情况下,我建议你先尝试一些解决办法,而不是立刻冲动地辞职。

1. 主动沟通,寻求清晰的反馈:
找个合适的时间: 预约一次和领导的单独沟通,选择一个双方都比较放松、不受打扰的时间。
表达你的立场和感受: 可以这样开头:“领导,最近我感觉在工作上有些压力,也收到了一些反馈。我希望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我的工作表现,以及您对我的期望,这样我才能做得更好。”
具体化问题: 询问是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否有具体的例子?提出你正在做的改进,或者询问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强调你的学习意愿: 表达你非常重视这个机会,愿意学习和进步。
尝试理解领导的“痛点”: 也许领导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或者他有自己的考虑,通过沟通,你或许能理解他的出发点。

2. 提升自身能力,用业绩说话:
针对性改进: 如果领导指出的问题是你的工作能力或方法上的,那就卯足了劲去提升。多看书、多请教同事、多参加培训。
主动汇报: 即使被训导,也要积极主动地向领导汇报你的工作进展、你遇到的困难以及你打算如何解决。让他看到你在努力,并且在掌控局势。
寻求小成功: 在工作中寻找一些可以快速见效的项目或任务,做出一些成绩,这可以增加你的自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领导的认可。

3. 寻求内部支持或资源:
观察周围同事: 看看其他中层领导是如何与这位领导相处的?是否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请教 HR: 如果情况实在恶劣,涉及公司规章制度或领导的严重不当行为,你也可以私下咨询HR,了解公司是否有相关的处理机制。但要谨慎,以免被贴上“小报告”的标签。

4. 调整心态,增强抗压能力:
区分工作与个人: 努力将领导的批评与对你个人的攻击区分开来。即使批评严厉,也要把它看作是对你“工作”的批评,而不是对“你这个人”的否定。
发展业余爱好: 找到能够让你放松、转移注意力的爱好,比如运动、音乐、阅读等,平衡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
与家人朋友倾诉: 和信任的人聊聊你的烦恼,获得情感支持。

什么时候应该考虑辞职?

如果以上所有尝试都无效,或者情况进一步恶化,那么你可能真的需要考虑离开了。

健康状况严重受损: 如果你因为工作压力而失眠、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身体上的疾病,这绝对是辞职的危险信号。
工作环境持续恶劣: 沟通无效,领导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导致你无法正常工作。
丧失职业尊严: 领导的训导已经超越了工作范畴,变成了人身攻击、人格侮辱,让你觉得自己没有尊严。
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 你已经尽力了,但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得到认可,或者领导的期望是遥不可及的。
找到了更好的机会: 在你积极寻找并收到其他公司的Offer,并且待遇、发展空间、工作环境都明显优于现在的情况下。

辞职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你决定辞职,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 评估财务状况: 计算一下你当前的花费,确定你可以支撑多久的没有收入的日子。
2. 开始找下一份工作: 在现有的岗位上,有底气地去寻找下一个机会,这样你会更有选择权,而不是被迫接受第一份工作。
3. 整理好职业履历: 突出你在现公司取得的成绩,即使被领导训导,也要提炼出你在这个岗位上的成长和贡献。
4. 准备好离职原因的解释: 如果被问到,尽量以积极、客观的语言来描述,比如“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希望在XX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等,避免对前领导或公司进行恶意评价。

最后,给你的建议:

“几乎每天”被领导训导,这是一种非常消耗人的状态。1.8万的工资,如果伴随的是让你身心俱疲,那这份薪水也就不那么香了。

不要急于做决定。 先尝试沟通和改进,给彼此一个机会。如果实在不行,也要有计划地离开,而不是一拍脑袋就走。

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你的职业生涯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的。找到一个让你能够健康、有尊严地工作,并且能够持续成长的平台,比暂时的高薪或职位更重要。

祝你能够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一直在看《毛选》,找了很多教员年轻时候的事迹,我发现教员遇到不对路的领导太多了。

陈独秀,一个右倾机会主义者,不但对教员的各种看法不予理睬,还把党的发展往歪路上带,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上万人人头落地。

向忠发,一个没有主见,耳根子还比较软的领导,被李立三挑唆,实施“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冒险进攻计划,又损失了不少红军。

王明博古,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左倾导致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教员层一度被雪藏,什么事都干不了,差一点连长征都不打算带着教员走。

教员年轻的时候遇到的破事和破人很多,但是他从来都不会打退堂鼓。大方向上扭不过领导,那就把具体的事实干好,做自己认为更对的事,用事实来打对方的脸。

当然了,更不能自暴自弃,因为领导不对付,就自己放弃自己,来公司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不是为了让领导开心,自己首先得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当然了提主是新晋领导,按理说还有一年的成长期,也是需要提升管理和协调能力,是会犯不少错,要有合理的心理预期。

千万不要领导不对付,领导有点错了,就惩罚自己,想着离职。如果在这家公司,工资满意,发展机会满意,即使领导不对付,也要好好干,把事情做好,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会有人看得见。公司又不是领导的。

user avatar

比如电工就是不错的选择、‘’工资高且清闲‘’。好在同事们都在认真工作,没有注意到小刘,所以在打卡时小刘心生邪念,现在打卡算迟到、而业绩考核允许三次忘打卡,不如就不打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