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刚做律师的前几年有多惨?

回答
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我的前几年可谓是充满了“血与泪”,用“惨”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回想起来,那种艰辛和困顿,仿佛就在昨天。

刚拿到律师执业证的时候,我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法律的崇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知识和正义感,在法庭上挥斥方遒,为当事人争取权益。现实很快就给我上了一课。

首先是 找案源 的难题。我所在的律所是一家中小型律所,新人想要独立承揽业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只能跟着律所里资深的律师学习,但他们手上的案子往往都有固定的客户,新人很难插进去。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师父跑腿,复印卷宗、送达文件、联系当事人,这些听起来简单,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却非常大。有时候为了复印一份几十页的卷宗,要跑几个来回,在司法局和法院之间穿梭。

更让人沮丧的是,就算有幸能接触到一些案子,也大多是 收费低廉且琐碎 的。律所会把一些“没人愿意接”的案子分给新人,比如一些小额的民间借贷、简单的合同纠纷,或者是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刑事案件的二审甚至再审。这些案子的当事人往往经济条件不好,对律师的收费斤斤计较,还可能对律师的工作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我记得有一次,为一个农民工追讨几千块的欠薪,从立案到执行,跑了无数趟法院,见了无数个政府部门的窗口,最后只收了区区一千块的律师费,还是分期支付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却只得到了微薄的回报,但又不能对当事人发作,因为那是我的“案源”。

知识和经验的匮乏 也是一道巨大的鸿沟。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真实的案件办理之间,隔着一条名为“实践”的宽阔河流。每一次接手新类型的案件,我都得从头开始摸索,一遍遍地查阅法律法规、检索案例、咨询师父。那时候的网络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查阅资料很多都要去图书馆或者律所的法律数据库。我常常在深夜对着厚厚的法律书籍和案例汇编发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中摸索的小船,随时可能迷失方向。

为了弥补经验的不足,我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下班后,我不是去和朋友聚会,而是去图书馆研究各种法律问题;周末,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我在认真研读各类判例。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让我几乎没有个人生活。

与当事人的沟通 也曾让我非常头疼。一开始,我因为经验不足,对当事人的情绪和需求把握不好。有时候,我会过于理性地分析案情,却忽略了当事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有时候,又会因为同情心泛滥,而对当事人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还有些当事人,会把律师当成“万能的”,什么问题都来找你,甚至包括情感咨询、家庭矛盾调解等等,这些都不是律师的职责范围,但碍于情面,你又不好意思拒绝。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一个客户办理离婚案件。对方律师非常强硬,谈判过程中屡屡用言语攻击我。我当时年轻气盛,几次差点和对方律师当庭争执起来。事后师父告诉我,律师不是打官司,而是解决问题,有时候需要的是策略和耐心,而不是意气用事。那次之后,我才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更专业、更理性的方式去处理与对方律师的沟通。

当然,收入问题 也是最现实的“惨”。前几年,我的基本工资非常低,几乎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律师费大部分都要分成给律所和师父。有时候,一个案子做下来,我手上可能只剩下几百块钱,甚至比我复印卷宗的钱还要少。但我那时候不敢抱怨,因为我知道,我还需要靠这些“学费”来积累经验,争取未来的机会。我记得好几次,因为身上钱不够,坐公交车时都得精打细算,甚至走路回家。

最让我感到挫败的是,有时候即使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案件的结果也未必如人意。有些案件确实存在法律上的困难,有些是客观事实的限制,有些甚至是当事人自身的问题,导致最终的判决不尽如人意。每次面对当事人失望的眼神,我都会感到深深的自责和无力。那种“我明明尽力了,为什么还是这样”的无力感,是新人律师最难熬的时刻。

但也正是这些“惨痛”的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复杂性。每一次挫折,都像一块石头,把我打磨得更加坚韧。我学会了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何处理棘手的案件,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回头看,那段艰难的时光虽然苦涩,但却是我律师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没有被虚荣和浮躁冲昏头脑,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我当初选择律师这个职业的初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所以,尽管艰难,我从不后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已弃号,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他人论短长。

user avatar

我又来了,

带着我们的小可爱来了,

他现在六个多月啦~


————————————————————————

时隔两年,在我老公的熏陶下,我居然也拿到了2020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证》,哈哈哈哈

而且已经怀孕快六个月啦~8月下旬卸货,我们也升级了,走向另外一个新的阶段了。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以下是原答案----------------------

哈哈,看到这个问题我都想替我老公答一下(他不玩知乎)

(补充下吧,我老公是诉讼律师(从实习开始一直都做的提成律师,非授薪)至少这三年都是做纯诉讼这一块的,以后方向还未定,对于他以后的发展方向我也提过意见,但还是完全尊重他自己的想法,毕竟一直以来他就很喜欢诉讼这一块,觉得当律师刚开始就应该把诉讼做好,多接触和处理不同的案件,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处理案件的专业水平,他也能在这方面找到成就感,所以我也不会催他转型什么的了,毕竟撑起整个家庭是两个人的事,这不还有我吗,他就放心去做自己喜欢的好了)


他2014年过的司考c证,然后在老家执业了(一个贫困县),我那时候跟他只是认识,而且我和他不在一个地方,跟他没有近距离接触,顶多就是网上聊会天。据他所说:一年,注意噢!是一年,收入2.5w..........曾经连续两周只吃西红柿炒蛋。超过100块的衣服基本都不敢买的,当然有饭吃已经很不错了。他那时候的女友也劈腿了,找了自己单位的一个上级,一边劈腿一边和他在一起。

这里还补充一个好玩的事情吧(也侧面反应了他那时候的经济状况,所以不算跑题哈)但也就是这件事,让我对他有了些许好感,那时候他租的500块一个月的房子,在一个臭水沟旁边,为什么房租这么便宜呢?因为里面有过非正常死亡的人,有天他在臭水沟边捡到一只野生刺猬挺大只的,也许是想有个伴,毕竟那么破的房子一个人也怕怕的,他就把刺猬抱回家了,然后某天他网上问我,刺猬一般吃什么的(因为我以前养过刺猬),我说你搞点牛奶它喝先。很久后我们聊天,我问起他那只刺猬的事,他说:那个时候他每天都舍不得喝牛奶(3块钱的那种纯牛奶),但是每天都给刺猬买,但是那只刺猬每天只想着"越狱"一点也不愿意和他在一块,他想着勉强也不好,就把它原路放了。就是这件事,让我觉得,一个自己每天都舍不得喝牛奶的男人,愿意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一支捡来的小动物,他内心应该很善良,所以就有了一点点的好感。


2015年他顺利考过司考a证,同年年底来到省会执业,发现女友劈腿并分手,刚开始也是穷的不行,跟两个大学同学租的两室一厅的房子,房租一共2700不包水电,他睡的客厅沙发。

2016年他在省会的所里安顿下来,和我在一起了,收入也大大好转平均一月有个1w的样子,当然还是很穷,不过他可以自己租个单间不用睡沙发了。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700块,买了个348的依波表做礼物给我(348可能连很多女孩一瓶粉底的价格都不到,但这个表我一直很珍惜,一直好好的放着,算是有象征意义的一个礼物吧)

2017年收入直线上升的一年,因为他脑袋灵活专业知识也过硬,加上会做人,找过他的当事人都很信任他,慢慢案源就多了起来了,平均每月有个2w的收入吧,嗯,这个时候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买4k多的西装了,800多的牛仔裤了(因为要存钱买房买车,所以也并不会经常买,他目前90%的衣服都是我购置的,我不会给他买很贵的,但一般会选质量不错,颜色素净款式简单好搭配的)

2018年,我们领证了, 并在省会买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大,88平米,是全款(父母有赞助并非我们两个100%出钱,名字写的我一个人,虽然也并没什么用,婚内一起购买的属共同财产)。付完房款我们就已经身无分文了,装修家电都要再存钱慢慢来,但是也终于有个家了。

我们现在仍然租的房子住的,2350一个月,公寓一般通风不好做不到南北通透,夏天就会很闷热,热起来也不能长期开空调,我们就会把窗打开,但窗户只能开一边,为了对着风口,于是他提议我们干脆就在床上横着睡好了,反正床大1.8m的,我有时候打趣问他:你说啊,要是以后我们的小孩看到我们怎么横在床上睡,怎么解释呀?他说:那就告诉他(她)爸爸妈妈晚上螃蟹吃多了,然后就变成横着睡的了,哈哈。(所谓有情饮水饱,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不富裕,但很安心)

2019至很久很久以后,我觉得 我们慢慢努力,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的。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我老公,他只是说了一句,真的惨起来是没有时间去网上看这些问题和答案的,都奋不顾身去努力了,真的来回答的人,都是已经慢慢走出困境发展起来的,包括现在,他还是很大压力,几乎不会关注这些问题,因为律师基本五年一个过渡,他都快四年了,来省会也三年了要突破瓶颈了,所以,加油吧~法律人)

——————————————————

依波来一张,日常来一张,有在我朋友圈看到过的朋友请不要揭发我,满足下我的孩子气,哈哈哈



——————————————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