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男孩泳池排便被索赔1.5万元,家长称接受不了,孩子肚子疼不是故意的,健身房也有责任?

回答
这事儿确实是挺让人闹心的,一边是泳池的正常经营秩序和卫生问题,另一边是孩子突发疾病和家长的责任分担。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这个事儿。

事件本身:泳池里的“意外”与后续的索赔

核心事件是,一个男孩在公共泳池里小便了,导致泳池不得不停业进行消毒处理,并因此遭受了经济损失。健身房方面认为,孩子家长没有尽到看管责任,要求赔偿1.5万元。而家长一方则表示无法接受,理由是孩子是肚子疼才失禁的,并非故意为之,并且认为健身房在儿童泳池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责任。

从健身房的角度看:损失与责任追究

1. 直接经济损失: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部分。泳池停业一天,就意味着一天没有会员收入,可能还有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更重要的是,消毒费用、可能造成的声誉影响(比如会员对泳池卫生的担忧)都是潜在的损失。1.5万元这个数字,可能包含了直接的消毒费用、停业期间的收入损失,以及其他一些间接损失的估算。

2. 维护公共卫生秩序的必要性: 公共泳池是一个多人共享的空间,卫生至关重要。一旦有排泄物进入,会迅速污染水源,传播细菌和疾病,对其他使用者构成健康威胁。为了保障其他会员的权益,健身房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而停业消毒是必然的选择。

3. 家长监管责任: 普遍的社会认知是,儿童在公共场合出现意外行为,家长负有首要的监管责任。孩子还小,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家长在带孩子去泳池之前,理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下水前先带孩子去洗手间,并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行为。

从家长角度看:孩子的无辜与责任分摊

1. 孩子并非故意: 这是家长辩解的关键点。孩子肚子疼,导致无法控制大小便,这是一种生理上的意外,而非主观恶意。从人情上讲,孩子生病是无辜的,家长的心情也能理解。

2. “肚子疼不是故意的”能否免责? 虽然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法律上的责任判定并不仅仅看“是否故意”。更多的是看“是否有过错”以及“是否履行了应有的注意义务”。即使是意外,如果家长在事前的监管和预防上存在疏忽,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 “健身房也有责任”的逻辑点:
儿童泳池的管理设施: 家长可能会认为,健身房在儿童泳池区域应该有更完善的设施来预防类似情况。比如:
便捷的洗手间/更衣室: 是否离儿童泳池足够近?是否有清晰的指示牌?
儿童专用泳裤/尿布: 一些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泳池会有强制要求穿戴专门的泳裤或纸尿裤,以防止排泄物泄露。如果健身房没有这样的规定,或者没有提供相应的便利(比如售卖),家长可能会认为健身房在硬件或规则上有所不足。
工作人员的提醒和监管: 健身房的工作人员是否会适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在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
对突发情况的预案: 虽然不指望健身房能预见到所有情况,但对于儿童活动区域的特殊性,是否有一些基础的应对机制?例如,发现孩子有不适迹象时如何处理,是否有员工能及时介入。

如何看待这1.5万元的索赔额?

这个数字本身是双方争议的焦点。

如果健身房的计算是合理的: 包括了消毒成本、停业损失(比如按照会员数量和平均消费估算)、可能的声誉修复费用等,并且有相应的票据或合理依据,那么这个金额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这个数字有“敲竹杠”的嫌疑: 比如消毒成本明明不高,但停业损失被夸大,或者包含了很多不合理的附加费用,那么家长表示无法接受是很正常的。

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可能涉及到侵权责任。健身房有权要求赔偿因对方过错造成的损失。但同时,也要考虑“过错的程度”和“因果关系”。孩子失禁确实造成了损失,但这个损失的产生,在多大程度上是孩子和家长的“过错”,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健身房在管理上的“疏忽”?

过错责任: 谁的过错更大?是孩子因病失禁的不可抗力,还是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的疏忽?
公平原则: 在确定赔偿金额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是否应该适用“公平责任”的原则,即在双方都有责任且难以精确划分损失时,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裁量一个相对公平的赔偿额?
行业惯例: 其他健身房对于此类情况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有没有一个行业内普遍接受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划分方式?

我的看法(作为旁观者):

1. 理解双方: 我能理解家长因为孩子生病而心疼,也理解健身房因为停业消毒而遭受的损失和维护公共卫生的诉求。
2. 责任分担的可能性: 除非有证据表明孩子是故意为之(比如反复多次),否则直接将全部责任归咎于家长和孩子,然后索赔高额费用,可能显得有些强硬。更合理的处理方式可能是双方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担责任。
家长一方:在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可能需要更有责任心的表现,比如立即带孩子离开泳池,或者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
健身房一方:在设施配备、人员培训、管理规定等方面,也应该反思是否有改进的空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3. 协商与调解是关键: 遇到这类事情,直接对簿公堂或者一味强硬索赔,往往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双方坐下来,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沟通,如果实在谈不拢,也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

总的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更涉及到儿童监护、公共场所管理、经济损失与人情考量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结合社会常理和人道主义精神进行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这个题大家还记得吗?一个妈妈抱两岁半的孩子去桌子上摸玩具结果给人磕掉个角,人家要赔偿,警察都来了,当事人撒泼后如愿以偿少赔了几百块钱。


其实熊孩子和熊大人就是扎堆出现的。

甩锅这事是遗传的。


我以后会有孩子,就打算这么教育。

立帖为证。


尽量规避风险。

但是做错事不可怕,

无意做错事也不可怕,

知道做错事的后果,

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能否兜得住这样的代价,切切实实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经事。



有些宝妈也别为了这种人感同身受了。

这种家长现在是和商家纠纷。

就这个素质,和你们家孩子有交集的话,玩坏了你们家孩子的东西,造成了损失,八成也是这个泼样,还得反咬一口说你家不管好自己的东西。


那些倒霉催的手办被拆的孩子多半有这样的熊亲戚。

——我家孩子小,摸摸怎么啦?

——你怎么不放好,你也有责任。


讲真,这种人在我生活中有多远我离多远。

还有人对这种人感同身受。

真是……

啧啧啧。

祝被这种人碰瓷吧。



另外,作为可能会被碰瓷的人,我寻思我不会废话,反正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我骂他也没用,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赔偿,多赔点是正经事,别影响我工作。

所以我只会围笑着说哎呀我也不做主,这个事解决掉要多少多少,你付账吧,神马?不付,我报警啦,大热天不生气哈,我们也是给人打工的,我们也很为难。

这样,你给恢复好就行,你联系人在规定时限内清理池子,费用你出,整好了,到时候钱退你哈。


小鬼难缠。


我也不知道健身房能有啥好负责的。

咋,谁能提前知道你娃七岁了括约肌还不好使,提前给你娃塞个木塞?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没人关注下40元1吨的水费吗?

我还搜到北京特殊行业水费都100多元一吨了,不知道真假。

这样升级下去,过不了多久怕是水都用不起来了。

反正房价高就是保护耕地,

水价高就是保护水资源。

无懈可击!

有点懵。请问这种水价是正常的吗?还是说只是开始?

user avatar

首先,健身房有啥责任?家长纯属是没办法反驳了就开始胡乱怪罪健身房。又不是健身房提供食物导致小孩拉肚子的。

小孩排便在游泳池,健身房要求赔偿这都很合理。问题就是赔偿一万五这个价格家长接受不了。我个人认为,一万五非常合理。健身房不仅仅要清洗游泳池,而且这对他们的营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想想当时在游泳池里的人会怎么想,要我想,估计都不会踏入游泳池一步了。当听到这家健身房的游泳池曾经排便到里面,虽然已经清洗过了。但是对于一些洁癖的人,他们是不愿意去的。这样健身房就少了一个吸引客户的资本。所以一万五的赔偿我认为非常合理。

最后家长说这已经干扰到他们的生活了。这应该是网络的舆论导致的,和健身房关系不大,而且要是家长爽快点直接赔偿,也不会影响到生活。

最后家长说小孩不敢下去游泳了,这是打算用小孩来博取同情嘛,没错,小孩比较小可能不小心。但是错了就是错了,教他勇于承认错误才是家长应该做的事。现在总是有很多人拿小孩来博取同情,孩子还小,你不能骂他;孩子还小,你不能惩罚他;孩子还小,你不能怪他。最后就是,你一个大人和小孩计较啥。

正确教育小孩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至于赔偿可以和健身房好好商量,但我感觉一万五很合理。

user avatar

律师解读:责任还需进一步认定

近日,有媒体报道呼和浩特一健身房内,一名六七岁的男孩在泳池内排便。健身房向男孩家长索赔15000元。9月2日,家长回应称事发时教练不在,孩子因肚子疼,憋不住了才在泳池内排泄,双方都有责任,只愿意赔偿2000元。那么在此次事件中,责任该如何划分?

北京道广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皓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起事件的本质是侵权问题,男孩本身是否存在过错,其过错给健身房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这二者是否有因果关系是认定侵权的标准。男孩确实存在过错,作为无民事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产生的侵权需要由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而这种过错在法律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故意,一种是过失。通过家长的回应,存在过失也同样属于过错,同样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另一方面,泳池换水和清洁费用的认定很容易,但营业额减少、退费等情况与男孩在泳池排泄一事的关系大小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其他很多情况也会导致营业额的减少,所以二者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认定。(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

user avatar

支持走法律途径。

只是很好奇,这位家长认为,游泳馆该承担什么责任?

user avatar

走法律途径就对了!

其实,如果这件事情没有被媒体曝光,处理方式无外乎:先双方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无效,那就直接走法律程序好了!

法庭上商家列举出要求赔偿的数额和理由,提供相关的证据。

孩子的监护人也可以提出合理的诉求。

法庭也会提出“调解”,最终一定会有一个双方都要接受的结果,不是吗?然后这件事情就会慢慢过去!


关键问题在于——“媒体曝光了!”让一件原本很平常的“民事纠纷”,还没进正规法庭,就先进入了舆论的旋涡!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作为一个在海边长大的人,夏天去海边游泳的时候,还真见过在海里“大便”的........只是这些人很幸运,没有人给他们拍下来!千万别说大海的“自清洁能力”有多强:

要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可不是一两个人在“大海”里排便造成的!只是他们没有被媒体曝光而已!


事件中的这个小孩的错误,作为监护人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但让她们受“千夫所指”真的合适吗?

泳池的拥有者可以要求赔偿!当时在泳池里游泳的人可以谴责,并要求赔偿!但是其他人呢?其他的旁观者呢?


个人认为,让当事双方自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是最好的办法。与事件不相干的旁观者默默的看最终处理结果就好!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