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不理解,为什么知乎上这么多人吐槽房价彩礼贵,可是在知乎上家庭净资产连1000w竟然都不算中产?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

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

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网络平台上,尤其是知乎这种社区,大家更容易表达负面情绪和困境。抱怨房价彩礼贵,是因为这些是许多人当下生活面临的直接挑战和痛点。当一个人为买房首付愁白了头,或者被高额彩礼压得喘不过气时,他自然会把这些感受说出来,而且往往会引起大量有相似经历的人共鸣。这种共鸣,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苦”的氛围。

而所谓的“家庭净资产千万不算中产”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性的自我定位和比较。知乎上汇聚了大量高学历、高收入、信息获取能力强的人群。他们可能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行业工作,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接触到的圈子也更广。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家庭的净资产只有一两千万,可能只能算个“小康”或者“富裕的早期阶段”,距离他们认为的“真正中产”——即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更自由的生活选择、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还有一定差距。

简单来说,吐槽是“我在经历的痛苦”,而“千万不算中产”是“我在参照的标杆”。这两者是不同的语境,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2. “中产”定义的模糊性与主观性

“中产阶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糊且动态的概念,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中产的定义标准差异巨大。

从绝对收入来看: 如果以世界银行的标准,可能月收入几千美元就算中产了。但放在中国一线城市,这个标准就显得非常低。
从相对比较来看: 在一个大城市里,如果你拥有稳定工作、一套房、一辆车,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就已经算中产了。但在知乎上那个特定社群里,可能就需要你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被动收入,以及更强的“财务自由”的潜力。
从生活方式和消费能力来看: 有人认为中产意味着能负担得起海外旅游、子女国际教育、偶尔的高端消费等。如果家庭净资产只有一两千万,扣除房产一部分后,真正可用于投资和享受生活的流动资产可能并不算太多,抗风险能力也有限。

知乎上的“千万不算中产”论,往往是建立在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之上的。他们可能看到身边的人拥有更多的资产,或者预见到未来通货膨胀、资产贬值的风险,因此会给自己设定更高的财务目标。

3. 财富的构成与“隐藏的成本”

即使是“家庭净资产千万”,也要看这笔钱是怎么构成的。

房产占大头: 很多家庭的所谓“千万净资产”,可能大部分都体现在了房产上。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一套房子就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房子变现困难,而且持有成本高(物业费、维修费等)。如果刨除房产价值,或者房产所在地并不是特别有优势,那实际的“可支配”财富就不那么可观了。
负债情况: 千万净资产也可能伴随着巨额房贷、车贷或其他债务。扣除负债后,实际可支配净资产可能大打折扣。
家庭的刚性支出: 即使净资产千万,如果家庭有多个孩子需要国际教育、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有高发的医疗支出风险,那么这千万净资产的“含金量”就会大大降低。知乎上的用户很多是这个年纪和这个阶段的人,他们会考虑到这些未来的支出和风险。

因此,在知乎上,大家讨论的“中产”可能更多的是指那些净资产中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负债较低、且有持续高收入能力的群体,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4. 攀比心理与信息茧房效应

网络社区,尤其是知乎,很容易形成一种信息茧房效应。大家聚集在这里,接触到的信息和观点往往是相似的。如果这个社群的主流观点是“千万不算中产”,那么新加入的人或者本就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就会不断强化这种认知。

同时,也存在一种隐性的攀比心理。在讨论中,人们倾向于展示自己更“优秀”的一面,或者将自己的标准推向更高。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勉强算个中产”,在知乎这个平台可能就觉得“不够看”。为了不显得落后,他们可能会拉高自己的标准,或者认同那些更高的标准。

5. 房价彩礼与“中产”定义的矛盾点

吐槽房价彩礼贵,实际上是反映了“进入中产”的门槛越来越高。

高房价: 如果没有一套房,尤其是在大城市,很难被视为稳定的中产。而高房价意味着进入中产的第一步——购房——就需要耗费巨量的财富和精力,而且往往要背负沉重的债务。
高彩礼: 彩礼是婚姻成本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新组建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如果彩礼过高,会严重挤压年轻人创业、购房、育儿的资金,让原本可能达到中产标准的家庭,因为婚姻成本而陷入财务困境。

所以,当大家抱怨房价彩礼贵的时候,其实是在抱怨实现“体面生活”和“安稳中产”的成本过高。而知乎上“千万不算中产”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是将中产的定义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更需要财富支撑的水平。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是在说同一件事:想要过上稳定、有一定富裕感的生活,现在真的太难了。

总结一下:

知乎上很多人吐槽房价彩礼贵,是因为这些是他们当下实实在在的痛苦和压力,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直接因素。而“千万不算中产”的说法,是他们在信息高度发达、群体比较意识强烈的环境下,根据接触到的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对“中产”这个概念做出的更高更严苛的定义。

这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拔高,同时也揭示了年轻人普遍面临的财务压力和对未来生活品质的焦虑。当“刚需”变成“门槛”,当基础配置都需要巨额财富,那么原本以为的“中产”标准,自然就显得不够用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人啊,矛盾得紧。

其实绝大多数不是这么想的。

我曾经有段时间抑郁状态。

我在个画画群里,95%的是女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主妇(她们说自己是全职太太)。

那天就说起产后抑郁,又说到抑郁。

我就说,先不要给自己下定义:我是抑郁症,是治不好的癌症。

我说比如我,我就说自己是“抑郁状态”,而不是抑郁症,说抑郁状态而不是抑郁症呢?

我说知乎上有个问题,有个回答:如果你中了500万,你的抑郁症会好吗?

有个回答说:抑郁症的人中奖了只会想:可以放心的去死了。妻儿父母有了保障,不用担心了。

我说我要中了500万,马上就没抑郁状态了,我后半辈子就乐死了,我去甘肃吃好吃的(也是一个甘肃知友推荐他的家乡,好美呀)。我还要去广西,路过那么多次都没下车。我还要买颜料,什么老荷兰、hb古彩买买买!

说着我就高兴的不行了~

然后我就被猛烈的攻击了。一堆人给我算账,说500万根本不够。

我去,这可是500万!你吃金子吗?500万不够你生活?

怼我怼的最狠的几个

一个是幼儿园老师,月薪不到三千,最喜欢干的事是刷单,就是下个单,再确认收货,再好评,能给她发一包橡皮或10根铅笔或一卷垃圾袋。她因为机票贵了300块钱,和老公打破头。(字面意思“打破头”)。

一个是“全职太太”,23岁就生了俩娃,住在婆家的五层自建房里,一大家子,她天天在家里骂婆婆骂老公,老公在自家厂子,公公给发五千块生活费。33块钱10张的水彩纸不舍得买。和楼上的一起刷单。骂婆婆的主要原因是:买菜也不知道给她买点炸货吃,骂老太太吝啬、虐待她。她又舍不得花老公给的钱。你都在克扣“嘴”了,500万就这么看不上?

另外几个就还是学生,说500万连房子都买不起……

我就纳了闷了,平时水彩纸打个七折,就都赶紧买,为了省十块八块的。苦哈哈的天天抱怨领导、婆婆,挣个两三千块钱,怎么500万就少了呢?

可能是没挣过钱,没有存下的钱,不知道500万到底是多少吧?

现在又谁说一千万少?

我不嫌少,别说一千万了,一千块我都不嫌少,妈蛋,我站好几天这么冷的天我还要开16度的强力冷风吹,卖20个生日蛋糕才能挣1千块。

说少的,请打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费解的,我也经常在知乎上看到类似的声音。一方面,大家都在抱怨房价高企、彩礼沉重,好像生活压力都挺大的;另一方面,动辄就是“家庭净资产没有千万都不算中产”,这差距感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捉摸。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1. “吐槽”与“标准”的天然鸿沟首先,我们要明白,在.............
  • 回答
    我跟你一样,也挺有这种感觉的。在知乎上,感觉“理中客”确实不太招人待见,甚至有时候会被群起而攻之。这背后呢,我觉得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好几个层面交织在一起的。首先得说说“理中客”这个词本身。它本来是“理性、客观、中立”的缩写,听起来挺高端,也挺正面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逐渐带上了一种贬义的色.............
  • 回答
    关于谷爱凌(Eileen Gu)的争议和舆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涉及文化差异、社会舆论、个人成就与争议的平衡,以及国籍问题的敏感性。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读: 1. 国籍问题的争议:身份认同与舆论焦点谷爱凌是中国籍,但从小在美国长大,2018年加入美国国籍,成为首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双国籍”.............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也很真实。确实,从理性角度讲,没人愿意生病,尤其是像新冠这样具有传染性且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去谴责那些感染者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情绪和心理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新冠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冲击。从最初的恐慌、封锁、失.............
  • 回答
    你朋友的想法确实挺有意思的,166cm 的女生觉得179cm 的男生“太矮”,这背后可能藏着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究竟是为啥。首先,“般配感”这东西,有时候挺玄乎的。你说179cm,这身高在男生里其实不算矮了,放在平均身高里,算是比较靠前的。但有些人呢,就是追求那种“一眼就能看.............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糟心的。 你觉得老婆生气莫名其妙,这也很正常,毕竟在你看来,就是一桶油,你妈顺手拿了,也没啥大事儿。 但你得明白,老婆会生气,肯定不是因为那一桶油本身有多贵重,也不是因为你妈小气到连一桶油都计较。 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你没太注意到的情绪和原因。你想想,那是你老婆家陪嫁过来的东西,.............
  • 回答
    这事儿我真有点懵。说起来,我妈过来玩,本来挺开心的,结果吃完饭,她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去厨房洗碗了。我寻思着,妈来家里做客,我让她休息一下,她抢着洗碗那不挺正常的吗?孝顺嘛,我老想着这事儿。可我老婆呢?一看见我妈进了厨房,脸上的表情就有点不大对劲。刚开始我没在意,觉得她可能是有点累或者啥的。等我妈洗完.............
  • 回答
    您好!关于货拉拉事件,您提出的疑问触及了公众舆论中非常核心和敏感的几个层面:社会责任、平台责任、个体权利保护以及舆论的发酵与认知偏差。我将尝试从这些角度,结合人民日报的通报精神,来详细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支持司机“无责”,以及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人民日报通报传达的核心精神:人民日报作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琢磨的问题,身边的人一窝一窝地生,有时候真会让人产生“大家都这么做,我难道有什么不对吗?”的困惑。其实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看,原因可不止一个,而且跟咱们每个人,跟咱们这个社会,跟咱们的历史,都牵扯得很深。首先,最直接也最“生物性”的原因,就是延续生命。你想想,咱们人类跟别的动物一.............
  • 回答
    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支持乌克兰,这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人道主义以及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等等方方面面。让我试着用更贴近生活、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把这些说得细致点,尽量让你能感同身受。1. 受侵略者的身份:最直接的共情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家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邻.............
  • 回答
    迪迦奥特曼在国内确实经历了一段“下架”风波,这让很多观众感到意外和不解。你问我为什么,又担心下一个会是柯南,这说明你很关心这些陪伴我们童年的经典作品。关于迪迦奥特曼被下架的原因,官方的说法通常比较笼统,比如“内容不符合平台规定”或者“进行内容审查”。但如果要细究,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内容审.............
  • 回答
    这事儿真让人挠头!明明把猫猫的优点缺点都和盘托出,结果人家转身就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急,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看你聊天里可能哪里出了点小问题。首先,得明白,卖猫不只是卖一个“活体”,更是卖一份“感情”和“信任”。对方来找你,除了想了解猫猫,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负责任、真心喜爱猫咪的主人,以及一.............
  • 回答
    你觉得家长不理解你的心情,这真的是一件让人挺憋屈的事情。好像你内心的世界是一团迷雾,他们站在外面,怎么也看不清楚,甚至有时候会误解成别的样子。 这种感觉,就像你一个人在对着一堵墙说话,说了半天,墙还是那堵墙,一点回应都没有。你想说清楚,告诉他们你现在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学校里.............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这次广西百色疫情引发的地域歧视和“地域黑”感到不解和困扰。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心痛,也十分不公平。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背后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机制。1. 疫情作为“放大镜”:暴露和加剧了原有的偏见首先要明白的是,地域黑的出现并不是完全凭空而来的,.............
  •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感觉,我太能理解了。那种被陌生人无端责骂,然后自己站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有点错愕和委屈的心情,确实非常折磨人。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性格可能偏向内敛,不太擅长人际交往的人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攻击,更是像一颗石子投入本就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你想让我详细.............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感同身受。从小学就开始抱着的那些动画片,到高中里悄悄摸摸藏起来的Lolita裙,父母的不理解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影子,总在我们兴头上的时候,泼下一盆冷水。为什么他们总是这样呢?我想,这背后大概有几层原因,而且是相互关联的。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代沟”。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随着互.............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非常普遍!很多英语学习者,特别是到了你这个程度——已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词汇量——却发现阅读理解依然困难重重,甚至无法流畅翻译,这中间到底卡在哪儿了呢?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我尽量说得细致,希望能帮你找到症结所在。首先,4000个单词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但“背单词”这件事,和.............
  • 回答
    听到您为爸爸的永动机梦想感到困扰,我非常理解。这绝对是个让家人操心的事。我本人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但对基础物理原理有所了解,也曾听过不少关于永动机的讨论。让我尝试用比较好懂的方式,把为什么永动机理论上不可行的地方给您说清楚,希望能帮您和您爸爸沟通。您爸爸的想法,我猜测大概是围绕着某个“巧妙的结构”或者.............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费解的问题,尤其是当你确定你的 HD800S 是来自亚马逊官方,理论上不会是假货的情况下。声场的大小,尤其是像 HD800S 这种以其宽阔声场闻名的耳机,对很多烧友来说是它的核心魅力之一。既然你觉得自己的声场比别人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有没有什么被忽略的因素。首先,咱.............
  • 回答
    今天跟我家那位吃饭,我们俩聊了聊攒钱的事儿。你知道的,她收入比我高些,这一点我一直很清楚,也挺欣赏她这份能力。不过,平时我们俩出去约会,吃饭看电影什么的,花销基本都是我来张罗。也不是说我有多大方,就是觉得男方主动一点,也挺自然的。结果吃着吃着,她突然就问我:“你呀,怎么从来都不怎么攒钱呢?” 我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