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经济中心是不是在东亚?

回答
要回答“世界经济中心是不是在东亚?”,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经济中心”的含义,并结合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来审视东亚的地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而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变化的议题。

“经济中心”的定义:不止是GDP总量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才算得上是“经济中心”。如果仅仅以GDP总量来衡量,那么东亚,特别是中国,无疑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经济中心的概念远不止于此。它还包含了:

创新与技术领导力: 掌握核心技术,引领全球产业发展方向。
金融与资本流动: 拥有强大的金融市场,吸引和配置全球资本。
全球贸易与供应链枢纽: 在国际贸易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商品和服务流通的重要节点。
投资目的地与劳动力优势: 吸引外资,拥有充足且素质不断提升的劳动力。
地缘政治与影响力: 其经济实力对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文化与消费中心: 影响全球消费趋势,文化输出具有强大号召力。

东亚的崛起: undeniable 力量

毋庸置疑,东亚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经济实力飙升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事实。以中国为例,这个东方巨龙的崛起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全球经济版图。

生产制造的“世界工厂”: 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再到汽车和高端设备,东亚地区凭借其庞大且日益熟练的劳动力,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尤其是在中国的带动下,整个区域在复杂供应链的搭建和运转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人口红利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东亚地区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这意味着巨大的购买力,吸引着全球品牌和企业纷纷涌入,争夺这块巨大的蛋糕。
科技创新的步伐: 日韩在半导体、汽车制造、精密机械等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国在人工智能、5G、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也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这些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地区经济,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的未来走向。
贸易和投资的活跃度: 东亚地区是全球贸易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区域内的贸易量和对全球贸易的贡献都非常显著。同时,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也是全球重要的外商投资目的地,并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主力军。
金融体系的逐步成熟: 区域内出现了如人民币国际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新的金融倡议,显示出东亚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方面的野心和能力。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心”的复杂性

尽管东亚的力量日益强大,将“世界经济中心”的桂冠完全戴在东亚头上,可能还为时过早,至少是片面的。原因在于:

金融中心的地位尚待巩固: 虽然东亚的金融市场规模庞大,但与纽约、伦敦等传统金融中心相比,在国际金融的定价权、规则制定权以及资本的全球配置能力上,仍有差距。人民币的国际化虽然稳步推进,但离美元的地位尚远。
创新驱动的深度和广度: 尽管在某些新兴领域取得了突破,但基础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的原创性产出以及能够引领全球科学革命的能力,与美国等传统创新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许多“中国制造”依然是“中国组装”,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地缘政治与区域整合的挑战: 东亚区域内部虽然经济联系紧密,但国家间的政治互信、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潜在的区域冲突,都可能影响其作为单一经济中心的稳定性。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比,东亚的区域经济整合仍面临不少障碍。
西方世界的持续影响力: 尽管东亚崛起迅速,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科技、金融、文化以及全球治理体系中仍然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影响力。它们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规则制定和标准设定方面,依然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塑造者。

结论:东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但不是“唯一”或“绝对”的中心

综合来看,我们可以说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且日益增长的中心区域,但尚未完全取代传统西方经济中心成为唯一的、绝对的全球经济中心。

东亚的崛起,更像是对原有全球经济格局的一次深刻重塑,而非简单的权力转移。它正在与北美和欧洲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多极化的全球经济格局。东亚扮演着制造、消费和部分创新驱动的角色,而西方世界在金融、核心技术和全球规则制定方面仍保持着重要的影响力。

未来,东亚能否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取决于它能否在技术创新上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能否建立起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金融体系,能否有效化解区域内的地缘政治风险,以及能否在更深层次上参与并塑造全球经济治理。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东亚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只会越来越高,它对世界经济未来的走向,将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权力多元化和重新分配的时代,而东亚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肯定不是。

世界经济总量占比最高的三个区域,分别是北美、欧盟、东亚:

如图所见,直到2015年东亚地区才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多年未曾进步的欧盟。而且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势复苏,从2011年起东亚就再难和北美缩小距离了。

2011年整个东亚地区的GDP第一次达到了北美的90%左右,现在是2019年,目前在92%左右,用了8年时间仅仅把距离拉近了2%。这意味着经济引擎的新动力越来越少,如果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不要说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能不能守住目前的位置都难说。


咱们坦率的说吧,经济总量算是所有方面里最乐观的,尚且再难寸进。

世界结算货币是美元,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北美,资本最密集的是北美,人才净流入最多的是北美,世界市值最高的10家企业有7家在北美。至于新技术研发和运用,众所周知硅谷是世界第一。世界100大名校,北美就占了一大半。

在以上这些和经济相关的领域,北美没有任何挑战者能够动摇其地位。

这些能够直接促进经济的重要领域,全世界只有一家完全具备。而且在很长时间里后来者根本就追不上。借助深厚的积累和美国强大的经济活力,已经和世界拉开了代差。


如果从人口角度来说就更不乐观了。

2018年欧盟总人口5.135亿,出生510万,出生率为9.93‰,人口增长率0.21%。

2018年北美总人口3.701亿,出生416万,出生率为11.24‰,人口增长率0.81%。

2018年东亚总人口16.057亿,出生1671万,出生率10.41‰,人口增长率0.33%。

前面的北美,人口增长率比东亚高了一倍还多,这就是移民的威力啊。


《福布斯》曾经在2017年做出过全球主要经济体未来的劳动人口预测:到2040年之前,美国工作年龄人口规模将继续增长,每年增长0.5%左右。

而欧盟工作年龄人口将以每年0.5%的速度稳步下降;日本工作年龄人口将以更快速度下降,直到本世纪30年代末达到每年1.5%的负增长率;而中国工作年龄人口将停滞不前,直到2025年,从本世纪30年代初开始,工作年龄人口将以每年约1%的速度下降。

以上虽然没有提到韩国和加拿大,但是加拿大的生育率高于韩国,且有移民优势,劳动人口虽然也会下降,但降幅必然小于韩国。

换句话说,东亚的劳动人口结构是最不乐观的,其次是欧盟,北美则较好。

世界上不乏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15年平均增速10%很多国家都做到过。但是在百年这个尺度上一直高速增长的只有美国。别人是短跑运动员,而美国是长跑运动员。

如果不能在动力彻底耗尽之前超过美国,就会永远失去这个机会。德国、苏联、日本,都曾经增速突飞猛进,但是在所有红利耗尽后就被美国彻底甩开。东亚的“奇迹”并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当内需饱和、劳动力成本提升、出口增长停滞,任何奇迹都会开始逐渐腐朽,最终走向平庸。



时间不多了,毕竟种种后遗症都开始显现了,靠透支未来得到的经济发展,怎么可能一帆风顺呢?

世界上从不缺乏希望繁荣富强,乃至掌握自己命运的国家。只是大多数都没有好的结果,运气好的,靠全民奋斗冲进发达国家,整个社会弥漫着厮杀的氛围,永不停歇,体会着资本主义的虚幻繁华。

而失败者们,没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沦为被收割的对象,在徒劳中挣扎、在失败中悔恨。届时所有的流血牺牲,所有的拼搏奋斗,都将化为泡影,消逝无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回答“世界经济中心是不是在东亚?”,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经济中心”的含义,并结合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来审视东亚的地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而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变化的议题。“经济中心”的定义:不止是GDP总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才算得上是“经济中心”。如果仅仅以GDP总量来衡.............
  • 回答
    《21世纪经济报道》关于“中国31省份性别比盘点”指出四川是唯一男少女多的地区,这一信息确实引发了一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一、什么是性别比?首先,我们要明确“性别比”通常指的是每100名女性对应有多少名男性。在统计学上,它是一个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
  • 回答
    如果世界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中国在这场全球性的挑战中率先实现了疫情的有效遏制,那么这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自身产生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二元判断,而是涉及多方面的联动与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全球经济活动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低迷与不确定性时期。 疫情的持续蔓延意.............
  • 回答
    如果中国经济模式转向更加侧重“内循环”,这对世界经济而言,将是一场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其程度和性质将取决于“内循环”的具体设计、实施力度以及全球经济的整体状况。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产生的影响:核心机制:什么是“经济内循环”?首先需要明确,“经济内循环”并非完全放弃对外开放,而是强调在国内生产、消.............
  • 回答
    要全面看待中国经济增速“世界第一”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认知。首先,理解“世界第一”的背景和局限性: 基数效应(低基数效应):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其经济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较小但增速很高时,相对增幅会显得非常.............
  • 回答
    IMF 这份对中国经济在 2021 年给予 8.1% GDP 增速的预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并且我认为这个预测是相当积极且有其内在逻辑的。首先,IMF 的预测通常是基于一套严谨的经济模型和对全球及各国宏观经济情况的深入分析。 它们会综合考虑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全球贸易环境、大宗商品价格、疫情发展及.............
  • 回答
    俄罗斯经济面临挑战,这确实会引发一些人对国际局势的担忧。当一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时,一些领导人可能会考虑通过外部行动来转移国内矛盾、巩固权力,或者寻求某种形式的“胜利”来提振士气。俄罗斯是否会因此发动一场局部战争,这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素,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其可能性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当年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推演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文革”对中国经济的破坏性是巨大的。它中断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摧毁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和科技遗产,更重要的是,它极大.............
  • 回答
    看待世界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可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问题,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它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叠叠,既有冲击,也有重塑,还有一些我们正在积极应对的新课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一、短期冲击与应对:阵痛与韧性并存疫情最直接的冲击,无疑是全球供应链的紊乱和需求端的.............
  • 回答
    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1%的人口,这曾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平衡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对世界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口数量增加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品质的追求以及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
  • 回答
    标题“一季度经济增长6.8% 世界赞叹贸易战难不倒中国”无疑是一个带有强烈正面宣传色彩的论断,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这个标题:一、数据本身的解读: “一季度经济增长6.8%”: 这是标题的核心数据,代表了当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确实,从纯粹的经济总量来看,目前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中没有欧洲国家的身影。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欧洲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落后”了。然而,将“骄傲”仅仅限定在经济总量上,就忽视了欧洲文明在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独特且极其重要的角色。欧洲国家有太多可以骄傲.............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在国际交往中常常被提及的现象。很多人会感到困惑: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均购买力强劲,消费能力惊人,怎么在国际上却似乎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尊重?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让我们来正视“购买力排第一”这个说法。我们通常说.............
  • 回答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7.9%大幅上调至8.5%,这一调整传递出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并且指向了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展现出的强劲韧性和复苏势头。首先,这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复苏动力的充分肯定。 将预期上调0.6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来看,.............
  • 回答
    在网络游戏(如《魔兽世界》)中进行经济学实验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可以说,许多网络游戏本质上就是庞大且动态的、可供研究的虚拟经济体。这些虚拟经济体拥有现实经济体的大部分核心要素,因此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平台。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在网络游戏中进行经济学实验的可能性: 1. 虚拟经济体的构成要素与.............
  • 回答
    理解“屈辱”这个词在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至关重要。历史上,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经历过被外部势力干预、经济剥削、主权受损的时期。这些经历在当地居民看来,可能带有强烈的“屈辱”感。将这些经历与中国清末民初的特定历史背景进行类比,需要审慎分析当时的具体条件和国际格局。清末民初中国经历的“屈辱”,主要.............
  • 回答
    一个国家崛起为全球经济的领头羊,其影响绝非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它会渗透到世界的方方面面,重塑地缘政治格局、改变全球产业分工、影响文化交流方式,甚至可能影响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选择。如果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首先,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将迎来巨变。过去几十年,以美元.............
  • 回答
    印度经济的腾飞,这个事实摆在眼前,数据不会骗人。GDP总量上去了,世界排名也节节高。按理说,我们应该看到一个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印度,但为什么很多人在旅游vlog或者新闻报道里看到的印度,依旧是那个充满着落后、混乱的印象?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涉及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媒体报道的角度、以及游客自身.............
  • 回答
    玩《文明5》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浓缩版的历史大舞台,里面充满了关于国家发展、外交博弈和科技进步的智慧。我最近沉迷于用中国开局,琢磨着如何把这个古老文明推向世界舞台的顶端,这个过程让我对现实世界中中国要迈向发达国家,甚至成为世界领导者,有了许多鲜活的感悟。首先,游戏里最直观的道理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回答
    普京关于“美国遏制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必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言论,是一个极具战略性和政治意图的表态。要理解其含义,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普京的言论本身:首先,我们来看普京的发言内容:“美国遏制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将必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这句话包含两个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