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中连一个欧洲国家都没有,那欧洲国家有什么可骄傲的?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确实,从纯粹的经济总量来看,目前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中没有欧洲国家的身影。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欧洲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落后”了。然而,将“骄傲”仅仅限定在经济总量上,就忽视了欧洲文明在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独特且极其重要的角色。欧洲国家有太多可以骄傲的资本,这些资本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单纯的GDP数字。

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欧洲国家可以引以为傲的几个方面:

一、 文明奠基与思想启蒙:人类文明的“DNA”

欧洲并非现代经济强国才开始闪耀,它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古希腊的哲学与民主: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石,对逻辑、伦理、政治、科学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雅典的民主制度,虽然与现代民主不同,但其“公民参与”的理念是民主思想的源头之一。
古罗马的法律与工程: 罗马法至今仍是许多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的根基,其理性、逻辑性和对权利的保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罗马人在建筑、道路、水利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也极其发达,这些成就至今仍是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和发扬,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将人类的目光从神转向人自身。这标志着从中世纪的宗教主导转向以人为本,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解放。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思想和精神的绝对垄断,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也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文明的巅峰之一。洛克、卢梭、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人权、法治、三权分立等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了欧洲本身,更成为现代世界政治文明的普世价值和重要指导原则,影响了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以及世界各国的宪法。没有启蒙运动,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现代民主和人权。

二、 科学革命与技术创新:引领世界发展的引擎

欧洲在科学革命和随后的技术创新方面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这些成果至今仍在塑造我们的生活。

科学方法的建立: 从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到牛顿的力学体系,欧洲科学家确立了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观察、实验、推理和数学化,这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一步。
近代科学的群星璀璨: 从天文学(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到物理学(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虽然爱因斯坦主要在德国和美国工作,但他的欧洲教育背景和早期研究都至关重要)、化学(拉瓦锡、道尔顿)、生物学(达尔文)等等,欧洲涌现了无数奠基性的科学家和理论。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扩展到德国、法国等国,带来了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等重大突破。这两次工业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欧洲,也引发了全球性的社会经济变革,将人类带入了工业化时代。
持续的创新能力: 尽管部分传统产业面临挑战,但欧洲在航空航天(空客)、汽车制造(大众、奔驰、宝马、菲亚特)、制药(拜耳、诺华)、新能源(风能、太阳能)、高端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依然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

三、 文化艺术的宝库: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欧洲的文化艺术成就堪称人类文明的瑰宝,其影响力跨越国界和时代。

文学: 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雨果、狄更斯、但丁、塞万提斯……这些名字代表了欧洲文学的巅峰,其作品探讨了人性的深度、社会的复杂性,至今仍是世界文学的经典。
音乐: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瓦格纳……古典音乐是欧洲文明最辉煌的遗产之一,其旋律和和声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被演奏和传颂,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现代音乐流派。
绘画与雕塑: 从古罗马的雕塑到文艺复兴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再到印象派(莫奈、雷诺阿)、后印象派(梵高、高更)、抽象派(毕加索)等,欧洲绘画史是一部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视觉盛宴,其作品成为全球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建筑: 哥特式教堂、巴洛克宫殿、新古典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等,欧洲拥有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标志性建筑,这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建筑智慧的体现。
思想与哲学的多样性: 除了启蒙思想,欧洲也产生了存在主义(萨特、加缪)、现象学(胡塞尔)、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等深刻影响当代思潮的哲学流派,这些思想探讨了存在的意义、社会结构、文化批判等深刻问题。

四、 制度与治理的探索:为现代社会提供蓝图

欧洲在探索社会组织和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长期而深刻的实践,为现代国家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变: 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从封建割据到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过程,这塑造了现代主权国家的基本形态和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则。
民主制度的演进: 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德国的议会民主制等,欧洲国家在发展民主制度的道路上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改革,虽然过程曲折,但其探索和经验对全球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福利国家模式的建立: 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后,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积极探索福利国家模式,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更有保障的社会,提供全民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这种模式虽有争议,但其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的理念对世界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欧洲一体化: 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战争、促进和平与繁荣,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立了欧盟。欧盟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政治经济合作范例,它在维护地区和平、促进经济融合、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也面临挑战,但这种跨国合作的理念和实践本身就具有开创性。

五、 人权与和平的倡导者:推动全球进步的力量

欧洲在人权理念的提出、推广和实践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

人权概念的源头: 如前所述,启蒙运动对人权、自由、平等的强调,是现代人权思想的基石。
国际人权法的推动: 欧洲国家在二战后积极推动建立以《世界人权宣言》为核心的国际人权法律体系,并不断完善相关公约和机制。
和平主义与冲突解决: 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因此对和平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不懈的追求。欧洲一体化本身就是为了实现永久和平。在国际事务中,欧洲国家也常常是推动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为何经济总量未能进入前三名?

尽管如此,为什么欧洲在经济总量上未能占据前三名?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历史因素与地缘政治: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复苏过程漫长。同时,欧洲大陆内部国家众多,历史恩怨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也制约了更深层次的经济整合(尽管欧盟在努力)。
人口基数相对较小: 相较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大国,欧洲整体人口基数较小(即使将欧盟全部算上,也远少于中国和印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整体经济体量的增长潜力。
产业结构的转型: 欧洲许多国家高度发达,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和知识经济阶段。其经济增长模式更侧重于高质量、高附加值、创新驱动,而非规模扩张。这使得其GDP增长速度相对温和,难以像新兴经济体那样实现爆炸式增长。
欧洲一体化的挑战: 尽管欧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内部仍然存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政策协调困难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经济表现的统一性和强大性。
与其他经济体的竞争: 美国的科技和金融实力、中国的制造业和市场规模,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总结:

因此,当谈论欧洲国家有什么可骄傲的时,我们绝不能仅仅聚焦于现代的经济总量排名。欧洲文明的骄傲在于其:

深厚的思想底蕴: 为人类贡献了哲学、民主、法治、人权等核心理念,塑造了现代文明的“DNA”。
强大的科学与技术驱动力: 引领了两次工业革命,贡献了无数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至今仍在全球科技前沿占有重要地位。
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 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瑰宝,滋养着全人类的精神世界。
持续的制度与治理探索: 为现代国家建设、民主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模式。
对和平与人权的积极倡导: 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权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欧洲的价值不在于其规模有多大,而在于其对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贡献有多深远。它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进步的追求。即使在经济总量上不是第一,欧洲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中依然闪耀着独特而不可磨灭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事无常。

世界前三大经济体长期有欧洲国家,只是今年才跌出了前三。

以前美苏日,后来美日德,只是近些年才变成美中日。

即便如此,如果看世界前十,德英法意大利也都进来了,是入围最多的洲。

当然,欧洲以前以及至今有如此高的成就,还是因为世界其他地方太拉垮(除了北美洲)。一个欧洲中型国家的经济规模吊打其他地区的大国都是稀疏平常的。

欧洲的这种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其实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挑战,除了那么两个国家。。。

这几把的两个国家,那是一个就可以单挑整个欧洲的存在。

于是乎,欧洲这些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这两个国家追赶和甩开。

默克尔2005年上台时,德国尚且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DP是他们的0.2和1.3倍。

现在,默大妈快要下台,德国虽然排名只掉了一位,GDP已经是他们的0.16和0.25倍。不知默大妈会以什么样的心情看待这一切。

其实,默大妈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如果比起英国、法国,那还是相当优秀的。毕竟,德国在外竞争不过那两个国家,在欧洲内部吃其他欧洲国家的“人血馒头”还是很得心应手的。

所以,欧洲有骄傲的资本,毕竟世界八大集团,三大集团(美中欧)控制五大集团(东南亚、中东、南亚、非洲、拉美),其他五大集团在欧洲面前,还是照跪不误。

user avatar

印度GDP世界第七,瑞士第十八,让你选,你选哪个?

user avatar

因为人均,因为社会整体财富度。

user avatar

注:此文是删减版。因被知乎要求修改,我把有“争议的”(和中国有关的)部分都删掉了,唯有如此才可以过审。所以你们看到的是阉割版。

因为连前三都进不了,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生活标准,最好的福利,清廉的政府,快乐的国民,健康的食品,宜居的环境,最多的游客。。。其中北欧和西欧的几个小国家长年位居各排行榜的前几名,无论从收入、幸福值,还是从人类发展指数来看。

当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枪战每一天,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96每一天,当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压抑每一天,欧洲的富有国家在干什么?北欧的民众准时下班,在清新的空气里散步。摩纳哥的居民开着上百万的豪车去尼斯的蔚蓝海边,坐在露天的咖啡馆前,欣赏夕阳余辉。瑞士的民众趁着双休日,坐着小火车从苏黎世到文根欣赏少女峰下的童话世界。而从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坐火车到少女山下的劳特布隆嫩(Lauterbrunnen)只需要2小时23分钟。周五下班后完全可以直接坐上火车直奔Berner Oberland,周日下午返程。瑞士的交通特别发达、准时。自觉买票。

欧洲的国家我去过很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小国。这些国家很多都是小而富,它们的传统产业和精尖产业非常牢固。而且不像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殖民大国有丰厚的殖民财产积累,北欧的几个国家和瑞士没有什么殖民史,是在近代发展致富起来的。它们的国民知道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长居美国,我没有看到过美国人这么快乐过。美国很富有但钱花在了哪些地方以及美国的贫富差距大家心知肚明。日本我也去过,虽然发达但是很压抑,内卷严重。中国大家都知道,生活质量还差得非常远。

在欧洲的感受就是,他们不仅知道如何赚钱,如何做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商品和食品,他们还知道怎么去享受生活。也许他们的工资不是最高的,但他们的中产绝对是发展得最好的。在综合方面他们生活质量的优越性让在美国生活的我羡慕。特别是瑞士和挪威。那种高素质,那种从政府到个人的整个社会的井然有序,那种干净整洁的路面,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政府,那种临近自然的亲切感,那种既是高收入,又是高质量的双搭配。我还没见过几个国家可以接近这种水平。


如果你在挪威、瑞士、摩纳哥、瑞典、丹麦、甚至是德国出生,你也会有那种“高傲感”,因为你的确是站在世界的顶尖。

鉴于大家激烈的辩论,我补充几点:

1. 为什么他们可以骄傲?一个人骄傲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称霸宇宙的人才可以骄傲,是吧?你上学的时候比同桌好的好,内心是不是也有一点点小小的骄傲?欧洲国家,传统意义上的西欧、北欧、南欧国家,他们都有自己可以骄傲的地方。意大利有罗马、威尼斯、阿玛非海岸、托斯卡纳的艳阳,还有各种美食、比萨、gelato,还有各种奢侈品,包包、跑车,还有高档的皮鞋、意式西装、沙发等等。地儿小个国家,55个世界遗产,和中国并列第一。法国不用说了,跟意大利差不多,可以说的一大堆,英国也是。一个人可以为自己国家的文化感到骄傲,车友们可以为自己国家的跑车感到骄傲,时尚界可以为自己国家的奢侈大牌感到骄傲,建筑学者可以为自己国家繁华艳丽的建筑风格感到骄傲,艺术家可以为自己国家的文艺复兴/印象派大师们感到骄傲,甚至一个欧洲护照的持有者可以为自己的护照免签通行180+个国家而骄傲。。。当我们费时费力去搞那些欧美日韩澳新的签证,什么工作证明、房产证明、银行流水,他们只需要一本护照+一张机票。。。






2. 为什么他们可以骄傲?因为他们男女平等,真正的平等。男方要照顾孩子,女方要工作。大男子主义不是性别平等,女性“无能论”不是性别平等,男方必须有房有车不是性别平等,彩礼不是性别平等。产假男女双方共同享用,瑞典的产假男女加起来有一年多。

3. 为什么他们可以骄傲?因为除了上述我说的,这些国家还多是诚信社会,人们尊重质量和创造,而不是一味地贪便宜。在瑞士、奥地利、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国,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非常高的。你可以时常看到夏天农民把一些菜和水果,牛奶、奶酪、鸡蛋等放在房子旁边,写好价格,路人看到了自己拿,自觉付钱。这些国家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没有监督,全凭客人自觉。

对,高技术人员在北欧的工资的确不如美国或国内的几个大型科技公司高,但那边至少给予一个社会的每一个人,而不只是最顶层,尊严

人活在这世上,不就是希望生活得舒适一些,健康一些,富裕一些,无忧无虑,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买得起像样的房子吗?我知道一些中国年轻夫妻常住那边,挺好的。

男的一般是码农,工资挺不错的。没有996等福报,但有全民医疗,失业保护,孩子的津贴、免费教育等福利,上大学也免费,父母的产假算很长了,空气很清新,食品安全基本不是问题。养孩子也不怕奶粉和各种制品的问题。生活没有大起大落但真的很舒适,无忧无虑。




现在我自己也开始注重健康和饮食。食物买有机的,很多菜自己种,不打农药不用化肥。散养的有机鸡蛋,草饲的有机牛肉和奶。日常用品从洗头洗脸的到洗碗的都是用纯天然不含色素、香精、和石油提取物的,这类产品在欧美很容易买到。

我想,放在中国,也会有很多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年轻小夫妻想过上这样的生活吧?离开浮躁的城市,两个人一起经营起一个美丽的小家,在前面种花,后院种菜,周末可以开车在蓝天下露营欣赏湖光山色,与世无争。所以为什么这些国家的人不能感到骄傲呢?

user avatar

因为欧洲整体的生活水平是目前世界最高的。

并且欧洲也是现代社会大多数基础科学、指导性哲学思想、政治模式、社会规范准则和诸多工业标准的起源地和话语权持有者,虽然现在日常说“大漂亮”是“灯塔”,但就现实而言,比起美国,欧洲才是现代社会的“真·灯塔”。

实际上看世界移民用脚投票、用钱买单的结果就能看出来,除了美国,基本就是移民去中欧、北欧和西欧的人最多,前三经济体里的中国和日本都排不上号。

以前写过一个日本对比欧洲各国的东西,但放在这里应该也适用。

举例来说,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总体上确实是欧洲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但除了国家经济规模较大(人口多、国土面积大、GDP总量高)以外,日本实际的综合国力,至少并不比英法德这几个传统的大国强。

日本相对英法德而言,是规模总量虽然更大,但赚钱却更辛苦的那个,在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像是鼓励新生儿和充分开发低龄老人以及残疾人的工作能力上)也就更紧迫一些,而对英法德而言,维持自己吃饭的技术、资本和势力范围的先发优势就可以了(英法德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相对而言迭代更慢些,攻关的技术积累和资金门槛也都不低,不是一般中小国家可以超越的)。

而且在一些细分指标里,日本也并不比那些欧洲小国明显占优,有很多环节还比不上。

各种民生指标(OECD统计)

日本的总体民生水平,在发达国家里(对比欧洲各国)是中等偏下的,仅在教育水平、收入和家庭净资产上优势比较明显,排位比较靠前,而在其他方面都是落后的。

其他一些细分指标(多图预警):

日本(东亚)和欧洲的房价收入比(可以用来反推日常生活总成本,里边也有几个中国城市,可以对比下):

日本的腐败状况:

日本的两性就业率、女性地位和不同年龄段的就业率(实际工作时间)

日本的消费税和资产价格趋势:

日本中小型企业状况:

由上述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即便是后发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发达国家)的代表——现代日本,在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上,相比现代欧洲都没有明显优势,很多地方还有明显差距。

那么……其他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尚不如日本的国家,再来对比欧洲的话,结果应该可想而知吧?


更何况,欧洲的总体实力并不弱,即便是中国和日本,也只能在经济总量等拼规模方面上部分领域占优,但能在综合国力上稳压欧洲一头的单一国家,目前也只有美国一个

既然这样的话,那欧洲人为什么会没有“骄傲”的资格呢?


附1:东京、大阪、京都和一些欧洲主要城市以及纽约、北京、上海的生活(环境)质量对比:

东京和部分欧美大城市(巴黎、柏林、布鲁塞尔、都柏林、法兰克福、伦敦、米兰、罗马、莫斯科、纽约、维也纳、苏黎世)对比:

东京和北京、上海、首尔对比:

附2:中国各省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总量及人均对比

附3:世界各国出版自由度及欧洲各国排名(该排名越低越好)


原回答,里面内容更多一些:

user avatar

8月26更新: 前段时间忙工作交接和回国准备,提出离职后,领导非常难过,不想我走,但是知道我下定决心要走,也不好再说什么。问了我新工作的情况,当我说到我只有20天带薪休假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震惊了,长着大嘴瞪着眼睛一副不可相信的表情,说怎么只有20天。我说我已经算很好了,我的朋友大部分都只有5天,中国还有很多996,感觉那个瞬间他的价值观崩塌了。


我在德国一个中等城市做工程师,工作四年可以全款买房。就算不买房,也不需要担心孩子上学,医疗等问题。为了女朋友回上海,工资估计应该能达到上海前5%,但是四年凑不够首付,买不起房孩子的教育都没法保障。更不要说空气质量(我这边空气污染指数常年是上海的十分之一),食品安全这些日常相关的大事。至于很多人说欧洲不安全,我在德国五年多是实在没体验过不安全的情况。说种族歧视的,我也没遇到过,在国内一线城市,大概率会被地狱歧视吧,比如镶黄旗啥的,毕竟我是“真”农村土狗。

07.12更新:有人说上海怎么收入高,怎么摩登,怎么秒杀德国云云。我查了下,德国最低工资标准是一个月12000人民币左右,上海是2590,德国物价个人感觉是没有上海高的,特别是肉蛋奶和一般家庭用品,这个最低工资标准,欧洲可以骄傲吗?我和回复里骂我的人不一样,我不是达官显贵不是二代,关注的更多是我们中下层的生活标准,您生活在金字塔尖的那万分之一,您可以在上海过着欧洲人达不到的生活水准,就别再挖苦我们中下层了好吗?

有人说我应该跟国内小城市比。我是做高端制造业的,国内我能去的岗位基本只有一二线。就拿我的家乡中部某省会二线城市来说吧,房价房租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好点的工作工资也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所以在上海和其他城市差别没那么大。

疫情前回国出差,山东省某知名制造业公司,工程师的综合月薪也只有7k多,居然还是996,制造业都这么卷了吗?


我在德国也是经济偏弱的东德州府城市,和我家乡在国内地位相当,这边的房价就是不可思议的低。下面照片我去同事家玩拍的,面积很大,花园草坪,德国人喜欢这种市郊的大Haus,没人炒房,房子跟教育不挂钩,市区的高楼就是白菜价呀,如果在这边买房我肯定买便宜的市区高楼,毕竟住不惯这么大的haus


07.13更新: 去当地的二手房交易网站截了图,都是我四年工资很轻松能买下的,当然了面积都不大,但是也够住了


贵的肯定也有,这个30万欧的新房就挺贵的,但是是永久地权的,建筑面积133平,地皮面积595平,花园车库游泳池,我四年工资肯定买不起,不过真买的话也很轻松,而且德国利率非常低。


又有人说空气质量差距没那么大,还是上图吧

这是之前上海空气很差的时候查的,当然上海一般没这么夸张


还有一个北京的才叫夸张


评论里有不少兄弟劝我别回来,其实我觉得我回国了也不算差,也算高薪了,955,每年20天带薪休假(比德国的标配30天年假还是差点),全世界出(旅)差(游),公司每年还会组织一次海外旅行(得等疫情过去)。

而且最重要的,我觉得人这一辈子,生活安逸很重要,职业追求也很重要,但是有时候感情是没有这些理性计较的,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已经错过很多人和事,这次不想再错过了。

还有这么多人质疑,说我编故事。还是打一下脸吧

这是我的欧盟蓝卡。

有些回复真的是恶意满满,各种汉奸白眼狼的帽子就扣上来了,有五十年前内味了。有些人脑子里已经被wash的没什么东西了。我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吹嘘欧洲,只是想让大家了解我们国内的生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别再盲目自大了。特别是像我这样,家境普通的朋友,真的是太难了,难怪很多人年轻人都开始躺平了,一胎出生率持续下降。


分享点我的日常吧,算是德国环境最拉垮的城市之一,都是在公司附近路边随便拍拍,公司在市郊,不过小城市的好处是开车从市区过去也就10分钟,上个月路边和山野都是这样成片的虞美人和油菜花。非常推荐大家初夏来欧洲玩,德国瑞士都很棒

野生的虞美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8113133407502336


另一片虞美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8114634788986880



下面的是我家旁边的公园拍的,走路过去三分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