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三角形是世界上最稳固的结构,为什么建筑不都做成金字塔的样子呢?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金字塔那种宏伟壮观的景象,又听过三角形是“最稳固结构”的说法,难免会想: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现在的建筑不都学它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学问和现实考量,远不止“稳固”这么简单。

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三角形最稳固”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说三角形最稳固?

你可以拿三根小木棍或者吸管,用胶水或者胶带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三角形。你会发现,无论你怎么用力去推它、拉它、甚至扭它,这个形状都很难改变。但如果你用四根木棍搭一个正方形,很容易就能把它压扁成一个菱形。这是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条边构成的几何形状,它的内角和是固定的180度,边长一旦确定,角度也就唯一确定了。不像四边形,就算边长不变,你也可以通过改变角度让它发生形变。

这种“不易形变”的特性,让三角形在工程领域备受青睐。很多桥梁、塔架、起重机,甚至是我们自行车车架上的很多连接处,你都会看到三角形的影子。这些结构需要承受各种方向的力,三角形能有效地将这些力分散开,避免在某个点过度集中,从而达到稳定和承重的目的。比如,桁架结构就是利用大量三角形组成的框架来分散载荷。

既然三角形这么厉害,为什么建筑不都做成金字塔?

这里我们就得进入“现实世界”的考量了,它可不像搭积木那么简单。原因有很多方面,咱们一点点来看:

1. 空间利用率的问题:
想想金字塔内部的空间。越往上,面积越小,最顶端几乎就是一个点。这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是个巨大的浪费。现代建筑需要的是宽敞的、可利用的内部空间,用来办公、居住、购物等等。金字塔的形状决定了它内部空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急剧缩小,这使得它很难满足我们对室内功能的需求。你想在金字塔的顶端设一个大办公室,或者一个宽敞的客厅,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2. 功能性和实用性:
金字塔最典型的作用是陵墓。它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稳固的存储空间。但现代建筑的功能要复杂得多,需要采光、通风、人员流动、设备安装(比如电梯、空调管道)、防火通道等等。金字塔那种层层收缩的结构,很难布置这些现代建筑必需的元素。你很难在里面安装电梯,也很难保证足够的采光和通风。

3. 建造和维护的复杂性:
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本身就需要极其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对石块精密的切割和堆叠。即使我们今天有现代化的起重设备,要建造一个巨大的、比例上跟金字塔一样的多层建筑,其复杂性和成本也是非常高的。更别提内部的装修和后期的维护了。想象一下,在一个倾斜度很大的墙面上进行室内装修,或者检修空调系统,那得多费劲?

4. 日照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金字塔那种巨大的斜面,在阳光直射下会变成巨大的反射面,可能会引起眩光问题,影响周围环境。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日照角度也不同,这些斜面受到的热量也会不一样。虽然它整体稳固,但对于气候变化和日照的精细调节,它并不如现代建筑的垂直墙面和窗户那样灵活。

5.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
金字塔占地面积巨大,特别是底部。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建造如此占地面积的建筑,而且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更倾向于建造高层建筑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6. 美学和设计的多样性:
虽然金字塔有其独特的、宏伟的美学价值,但建筑的美学是极其多元化的。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稳固,还有轻盈、通透、线条流畅、空间变化等各种感受。如果所有建筑都长成一个样子,那世界该多么单调啊!现代建筑师们热衷于探索各种几何形状和结构,来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和空间感受。

那三角形在现代建筑中就没有体现了吗?

当然不是!上面我也提到了,三角形的稳固性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只是不是以“整体金字塔状”出现。

桁架结构: 无论是屋顶、桥梁还是高层建筑的框架,三角形组成的桁架结构无处不在,它们是分散荷载、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支撑结构: 许多建筑的斜柱、斜梁,或者一些特殊的造型,都会巧妙地运用三角形的力学原理。
景观和装饰: 有些现代建筑的立面设计、屋顶造型,或者内部空间分隔,也会采用三角形的元素,既有装饰作用,又能利用三角形的几何特性。

所以,“三角形最稳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建筑的建造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和科学,它需要考虑空间利用、功能需求、经济成本、人文环境以及美学等多方面因素。金字塔作为一种特定的结构形式,在某些方面(如陵墓)达到了极高的稳固性和象征意义,但在现代社会,它很难成为主流的建筑模式。我们更倾向于将三角形的“稳固基因”融入到各种更灵活、更实用的现代建筑结构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几天我们实验室一位同学的室友来帮我们扎钢筋,她是学心理学的,扎钢筋的时候她就问我,「既然说三角形最稳固,为什么我们的建筑里很少看到三角形呢?」

「你看我们正在扎的钢筋笼子,看上去是一个一个的矩形,对吧?」

「对啊对啊。」

「你看这两条边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

「是啊。那这个三角形的斜边在哪里呢?」

「我们说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我们有了钢筋了,混凝土在哪里呢?」

「好像是扎完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把钢筋浇筑在混凝土里面?」

「没错,所以里面的混凝土凝固之后就是这个斜边。」

「每一个矩形都是吗?」

「是的。看上去我们是在扎一个一个的矩形,其实等混凝土凝固之后,这都是一个一个的三角形。」

也许在您看来,房子是这样的,四四方方,没有任何三角形。

后来您偶然知道,原来里面是有钢筋的。不过还是没有三角形啊?

可是在我这样的结构工程师眼里,房子其实是这样的。

密密麻麻的全是三角形。

PS

一根混凝土梁,纵筋和箍筋组成矩形网格;上面站一个人,这个人的重量到底是怎么传递到两端的支座的呢?

混凝土梁本身就是拉压杆组成的桁架模型。假设站在上面的人的重量是100,那梁底部的纵向钢筋需要多少呢?需要至少能承受200的拉力。箍筋需要多少呢?需要至少能承受50的拉力。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需要多少呢?中间顶部的混凝土需要承受150的压力,斜45度方向的混凝土需要承受70.71的压力。

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梁,钢结构的梁也同样如此。


大跨度的钢结构梁通常要带有竖向加劲肋,这些竖向加劲肋和上下翼缘组成了腹板的矩形网格。(图片来源:steelconstruction.info/


如果梁是钢结构的,同样也是三角形组成的桁架模型。在钢结构梁的抗剪计算中,如果竖向加劲肋的间距不是太大,完全可以考虑对角线方向的 TFA (Tension field action)对抗剪承载力的贡献。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猛戳:

最后,大家来看看知乎日报的评论水平。

看来他们的水平,真的是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欢迎水平比我高的朋友们在 Instagram 上关注我:instagram.com/reinforce

user avatar

稳是稳,空间利用效率低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金字塔那种宏伟壮观的景象,又听过三角形是“最稳固结构”的说法,难免会想: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现在的建筑不都学它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学问和现实考量,远不止“稳固”这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三角形最稳固”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三角形最稳固?你可以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最佳方案”与“可行性”之间的微妙平衡。三角架确实是几何学上最稳固的平面结构,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什么自然界的大多数动物,特别是脊椎动物,都没有进化出三条腿呢?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关联,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生物形态。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能够记载始皇帝驾崩后,赵高、李斯、胡亥三人串通一气,篡改遗诏,将本应传位的公子扶苏改为胡亥,这其中的信息来源,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团。毕竟,按照《史记》的描述,当时在场的只有这三人,并且他们行动得如此迅速且隐秘,司马迁又如何得知这一切的?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分.............
  • 回答
    说起三体问题,那可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问。刘慈欣老师的科幻小说《三体》更是把它推向了大众视野,但其实早在牛顿时代,这个问题就已经让无数科学家抓耳挠腮了。简单来说,三体问题就是研究三个具有相互引力作用的质点,在遵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条件下,它们的运动轨迹如何变化的数学问题。这听起来好像不难,我们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发思考。你说三角形稳固,这话说得没错,在几何学和工程学里,三角形的结构确实是最稳定的,它能有效分散受力,不容易发生形变。想想桥梁、起重机,很多关键的结构都会用到三角形的支撑。那么,为什么自然界里很少见到三条腿的动物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了生物演化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非仅仅.............
  • 回答
    彼得三世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厌恶,即便是在他极端推崇普鲁士文化和腓特烈大帝的背景下,也并非难以理解。事实上,他们之间复杂的个人恩怨和政治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成长经历以及对俄罗斯的设想。简单地说,他对普鲁士的“爱”并没有延伸到对他的妻子,这背后有着多层原因。首先,我们得从彼得三世自身.............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确实,从纯粹的经济总量来看,目前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美国、中国、日本)中没有欧洲国家的身影。这可能会让人觉得欧洲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落后”了。然而,将“骄傲”仅仅限定在经济总量上,就忽视了欧洲文明在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独特且极其重要的角色。欧洲国家有太多可以骄傲.............
  • 回答
    《三体》系列小说中,关于物理学发展被“智子”锁死的设定,确实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类不去发展生化科技,利用生物进化来应对三体人的威胁呢?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对科技发展方向、人类的局限性以及文明生存策略的深刻思考。首先,我们要理解物理学锁死的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三体人的“智子”不仅仅是无法观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三体》中一个引人入胜的逻辑悖论。三体人如此谨慎,以至于连地球的引力都视作威胁,却又在看似与黑暗森林法则相悖的情况下,为监听站设计了无线电发射功能。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三体文明的生存逻辑、技术能力以及他们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黑暗森林法则对三体人.............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源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痛苦,生育后代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知道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