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玩游戏,《盗贼之海》,遇到一船法国人。当然,都会说英语。
一开始还是打字交流(放不开,而且他们也不说英语,我会的法语也仅限于你好和脏话),后来遇到了一些紧急情况,不得不开麦说英语了。
结果我这口音一下子就暴露了我是中国人的事实。
截完胡刷完本回据点卖东西时,他们有人问我:
“Bro,Chinese ,right?”
(兄弟,中国人是吧?)
我一开始又以为这几个老外要抓着我一顿输出了。而且口音已经暴露,想否认是不可能否认了。
结果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China is a great country and a great civilization.”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和国家。)
我一听,这好像还能交流。反正回据点的路上也没什么事,就和他们聊聊呗。
我一开始以为这群法国人在阴阳怪气,但聊着聊着,才发现这帮人是真的中吹。
说中国的高铁牛逼、饮食牛逼、基建也牛逼,共产党更牛逼。甚至有个人说他的爸爸妈妈当年参加过著名的“五月风暴”,还亲眼见过戴高乐。这么一想,那个老哥也得快五十多岁了,居然还有时间玩这种游戏...
一说到五月风暴,话风一转,直接转到了国际共运。
说教员多么多么伟大,法共现在多么多么拉胯。我说法共也武德充沛啊,当年游击队还撵着德国人打。
这帮人直接和我说:
“That's if you surrender, but China never.”
(那也是投降的前提下,但你们可从没投降。)
我一直以为法国人很反感乳法段子的...
我想和他们说一下当时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毕竟我们在抗日时还不是“合法政府”。但这帮人实在太热情了,没好意思说。
人家吹了半天,我也得吹一吹他们啊。
我说你们也出了圣女贞德、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等重要历史人物或事件,法兰西也是个伟大的文明,再后来就是商业互吹了。
你以为到这儿就完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回到据点卖东西时,我脑子一抽用我的工地法语大喊:
“Vive la Commune De Paris!”
(巴黎公社万岁!)
这几个老哥愣了一下,可能是我的发音实在尴尬。
然后,他们三个把我围起来,对我用法语唱起了《国际歌》。
那一刻,我感觉国际共运还没失败。
以上内容撰写与5月28日
这一个月我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没什么时间玩知乎,我是万万没想到这篇随笔吐槽能有近50k的赞。
还有,最近Steam夏季大促,我一看,《盗贼之海》居然登上了销售量榜首...
我觉得抛开《盗贼之海》最近和《加勒比海盗》的联动,我这篇随笔也为中国大陆的销售量做出了一份功劳。我或许应该考虑给Rare Games写一封信,看看能不能弄点广告费什么的(玩笑话)
还有,给诸多想玩这游戏的朋友们一些建议:不要上头去买这款游戏。首先是这游戏必须有几个朋友一起开黑才好玩,其次是这个游戏平均耗时极长,我都好长一段时间没玩这游戏了,因为没时间...
还有,毕竟是“盗贼”之海,开几小时船打了半天宝藏被人截胡也是常事,在公海上无缘无故被人打也是常事,最气人的是你靠近他们船一听他们讲的也是中文还以欺负人来取乐...总之,心态不太好的玩家们一定要慎重考虑。
说回来,《盗贼之海》这游戏总能碰到些奇奇怪怪的人和事,那些法国老同志只是一件事情,再说说最近我能想起来的比较有趣的事情。
我曾和一群兄弟玩《盗贼之海》,在骷髅岛(副本)前,遇到了另一队人。我们一开始想着的是击沉对面,但一听对面说的是中文,便放松了警惕。
我们开的是QQ语音,同时关掉了游戏内语音,对船人开的是公麦,所以他们听不到我们说话,但我们听得到他们说什么。
不过遗憾的是,他们说的中文有明显的台湾口音。
本来寻思组个队打完了副本,平分财宝也就算了。这一队台湾同胞还是挺随和的,毕竟我们和他们打字打的是繁体中文...
后来准备回到据点卖东西,我们就一字一句地聊了起来。结果啊...字里行间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倾向。
突然,我一个兄弟说了一句话:
“老兄,你會唱國歌嗎?”
对面这群弯弯应该是真的新手,这么轻易就相信了我们,并满足了我们的要求。
只是他们不知道,我们早就商量好了:
如果他们唱《义勇军进行曲》,那就开麦和他们友好交流。如果唱的是别的...反正我们的炮口已经架着他们的船了。
“會啊,咳咳...
三~民~主~義~”
海面上发出了巨大的舰炮极速射的声响,紧随着就是火光的噼啪声、桅杆的折断声,还有一句句的“靠北”“幹你娘”和“拾骨頭尋無墓”声。
啊~盗贼之海又度过了平静的一天。
溥仪有一个老师很有名,却是一个外国人,他的名字叫庄士敦,英国苏格兰人。溥仪要跟日本人人当伪满洲国傀儡,庄士敦很反对,多次劝说溥仪无果。
庄士敦晚年回了苏格兰,老了要落叶归根。回去之后一门心思要写一本书,于是闭关写了几年终于成了一本书《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是庄士敦作为帝师在紫禁城的见闻,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第一手资料的秘闻。欧洲人对神秘的东方古国中国的末代皇帝很感兴趣,窥探皇室秘闻谁没有啊,所以《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大卖,一时洛阳纸贵,为庄士敦赚的盆满钵满。
庄士敦这人是学者气质,大半辈子都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没想到到了晚年突然发大财了,成了大富翁。手里拽着这么多钱干什么呢,庄士敦在苏格兰买了一个岛,而且在小岛上高高挂起一面大清龙旗。你想想这个场面,清朝已经灭亡好多年了,在中国都已经看不到龙旗了,却很奇怪在遥远的欧洲英国苏格兰的某个小岛上,出现了一面大清龙旗。
摘自百度百科
有的
认识几个韩国人(地位挺高,为了避免纠纷这里就不透露了),他们觉得中国的物价便宜,近期中国的房价也没有大涨等等,(不过貌似他们没有考虑到他们常驻上海和苏州,也没有考虑到两国收入差距)
我觉得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对,不过反驳他们似乎也不太好,于是笑笑就过去了
几年前公司招待日本客户。
过来的日本人有个美术总监,是个老头。一直沉着脸不说话,感觉他心情很差。
搞艺术的人一般都怪怪的,我们也没当回事。
参观完公司,晚上请客户吃饭加唱歌,作为东道主我们自然要向客户充分展示下中国特色的灯红酒绿夜生活……
老板们在ktv推杯换盏气氛很好,只有那个老头自己坐在角落一杯接着一杯喝独自闷酒,我们也没关注。
终于他醉了……
他抓着翻译妹子的肩膀用力的摇着,大声的质问翻译(以下为翻译妹子事后描述)
“你不是共青团员么?”
“为什么要见尼克松?”
“看看现在的中国!”
“说好的解放全人类呢?”
然后,当着全包厢十多个人的面,嚎啕大哭…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
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
我很想和你们会面,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走投无路,我决定自杀。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给贵军。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1933年3月30日
我大学时的外教,一个美国老头,从美国退休后游历世界,最后一站来了中国,应聘到我们学校当外教。
忘了他在中国待了几年,反正带完我们这个学期的课,他就要回美国安享晚年了。
最后一堂课上,大家都很感触,说了很多感性的话,他问: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选择到中国的大学来当老师吗?”
没人回答,大家都等他自己说出答案。
他说:“因为我知道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与你们短暂的接触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当初来的时候,其实就是抱着一个最简单的想法,我想在离开世界之前,亲眼看一看未来这个世界的领导者,就是你们。”
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这番话仍然清晰地刻在脑海里,每次想起来就觉得很燃。
有是有,但是关注的点未必跟我们想的一样。
比如说很多斯拉夫国家的人,跟我闲聊的时候,都特别称赞中国的反腐力度。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说中国贪官一经发现,就要枪毙……这种国家,i了i了。
又比如说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两个俄罗斯人曾经主动跟我打招呼,然后跟我讨论气功。要素察觉了。不过聊了聊,发现他们真的是气功爱好者,有一个人还从包里拿出泛黄的小册子,是一本用俄语写的关于气功的书,问我打坐的时候气要怎么走,为什么走到某个穴位身体会有不舒服的反应。他们可能觉得“气功正宗在中国”,非常珍惜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巧的是,我那时也醉心于此,成天想着百毒不侵。于是我们坐在商场的凳子上,比比划划地讲路线。这个画面,现在想起来也是蛮尴尬的。
另外,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从90年代爬出来的,一方面,觉得中国就是比俄罗斯物质丰富,另一方面,又没有实际手段了解中国,所以对中国的印象也存在偏差。比如说大概10年前,我在露天市场买菜,有个看着70岁的老人走过来,请我帮帮忙。我说怎么啦?他掏出一个国产小收音机,说里面的某个零件坏了,问我有没有收音机,他可以向我买,也可以向我认识的其他人买,二手的也无所谓。我跟他解释说,收音机正在被淘汰,我好久没用过了。他问我,那你们怎么听广播呢?我想了想,说我也好久没有听广播了,都是看视频刷网页。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种偏差,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说当时教我机械的老师,平时面无表情,甚是威严,有一天拉下脸来请我帮忙。原来是办公电脑中了360全家桶,但是360的软件界面乱码了,他卸载不了。为了卸载,我也装了360全家桶,并按着我电脑的页面,在他电脑上一步一步操作。等完事儿后,他调侃我说,这中国病毒太厉害了。我说这是反病毒软件!然后两个人哈哈哈哈哈。
祝大家春节快乐!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公知”口中的中国就是今日传说中的“外国”。。。。
如果“中吹”是指能客观看待中国的人,那有不少,只是他们遭受不公甚至威胁!
10月31日,爱尔兰籍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又一次戳到了某些反华势力的痛处……
10月31日,华莱士在其个人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在欧洲议会的一段演讲,其中谈到了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等近期热点话题。他强调了一个中国政策,并指出欧洲需要确定采取何种方针——是支持可能引发战争的美国,还是支持与中国和平共处。
为了显示此问题的重要性,华莱士还将这条推特设成了置顶。
这也是华莱士力挺中国的最新举动,近几天,他正因为此立场受到外媒和台媒的高度关注。
10月26日,华莱士发推特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联合国承认的,但美国如今却在煽动紧张局势,美军人员甚至在台湾地区训练当地军队,美国和欧盟正在干涉中国内政,这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他还呼吁欧盟停止为美国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某些政客如爱尔兰参议员杰里·巴蒂默在推特上开始对华莱士发起攻击,而台媒也在一旁煽风点火,借机再次鼓吹“台独”。
但这并没有吓倒华莱士,他10月29日发推回应称:令人担忧的是,有这么多人发表威胁和平并可能导致战争的种族主义反华言论,而不去挑战美国的帝国主义。事实是,在国际法框架下台湾不被承认,对台湾的干涉也是非法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华莱士第一次将“力挺中国”的推特置顶。
在今年6月他发布的另一条置顶推特中,华莱士强调,中国在过去40年间没有轰炸过任何人,而美国每天都在轰炸别国。
再往前推,今年5月他还置顶了一条称赞中国脱贫攻坚成就的推特,称中国已完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减贫计划,而与此同时西方的无家可归者却处于创纪录水平。
“过去40年,中国没有轰炸或制裁其他任何国家,为什么欧盟要被美国拖进与中国的对抗中?”他问道。
当时有美国网友在评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欧盟仍在美国的控制下,美国试图通过把俄罗斯和中国描绘成糟糕的样子,来转移自己国内日益激化的问题。”
然而并不是所有客观讲述中国现状的人都像华莱士一样“倔强”,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讲真话的人被攻击网暴,甚至是死亡威胁。
今年4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的主任葛丽珍,在澳大利亚全国记者俱乐部的一次活动上发表讲话,指出澳大利亚媒体等一众西方媒体对于中国新疆的报道可能存在问题。
比如那些宣称中国有100万维吾尔人“被关押在集中营”、“被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的说法。她还认为澳大利亚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并不客观全面。
然而,她的这番让澳大利亚舆论客观看待中国、不要偏听偏信的发言,却令她招致了重重的攻击、骚扰和辱骂,甚至有人骂这位学者是“澳大利亚的耻辱”和“叛徒”。
有研究中澳关系的学者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发言惹恼了目前在澳大利亚国内舆论场上影响力很大的反华势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澳大利亚当政的莫里森政府本身也在靠打“反华牌”赚取政治支持度,莫里森本人更是提出澳大利亚 “必须统一口径对中国发声”。
但是,此事并没有以葛丽珍遭到疯狂辱骂和澳大利亚媒体的口诛笔伐而结束。来自澳大利亚媒体的报道就显示,她已经被迫辞去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的主任一职。
葛丽珍虽然是“主动提出”辞职的,但知情人士表示,葛丽珍近些年一直因她对于中国的研究和看法持续遭到极具攻击性的言语骚扰和辱骂。澳大利亚媒体曾多次发表或传播诋毁葛丽珍的报道与声音,而且这些攻击她的文章都极为“双标”。
在葛丽珍被迫“主动”辞职的消息传出后,一位常年研究中澳关系的中国学者无奈地表示:“没法说话了”。
BBC在7月11日以“中国虚假信息运动中的外国人”为题发布文章,处处指责英国在华视频博主是收了中国的钱,为了搞宣传拍摄虚假视频。
对此,其中一位视频博主,于7月14日发布视频,指出BBC还是老一套,先定负面基调,然后再断章取义,许多措辞表述都是虚假而可笑的。
他最后明确说,“我们说的都是发自内心,我们说的都是亲眼所见”,无论怎样,视频内容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7月14日,博主发布标题为“我们又上了英国新闻,真实记录中国有错吗?”的视频。他说:“我从2007年开始就往来于中国,我很喜欢中国的一些东西。”
对于BBC多次抹黑中国的行为,中国外交部负责人表示,BBC这家自诩“独立”和“可信”的媒体,今天仍在继续其撒谎欺骗的伎俩,甚至变本加厉。
7月5日,多名国际顶尖医学专家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联合声明,驳斥“实验室泄漏论”。他们日前对记者透露,在过去六个月里,多家西方右翼媒体曾一个接着一个地反复联系他们,逼迫他们说明是否会改变“病毒起源于自然”的立场。
其中一名科学家表示,联系他们的大多是一些右翼媒体,他们的询问是一种“策略”,最终目的是在媒体上把几十名的科学家照片“挂”出来,写明每个科学家现在的观点,进行“猎巫”。
而《信息自由法》也为这些右翼媒体提供了“便利”,他们先私下单独骚扰科学家,然后再援引这一法律泄露电子邮件,接下来在媒体上对科学家大加攻击。
尽管如此,这封由世界上最顶尖的国际医学专家撰写的公开信却鲜有美国媒体报道,多名坚持以科学态度处理溯源问题、反对“实验室泄漏”阴谋论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正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一些人不得不退出其所在的科研项目,甚至遭到死亡威胁。
此外,具有英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爱德华·霍尔姆斯享有“双料”院士头衔,身兼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新冠疫情暴发后,他曾和中国科学家合作,解码出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
然而因为这一合作,澳大利亚媒体诬称霍尔姆斯的研究受中国政府资助,结果也受到影响。尽管霍尔姆斯努力辩白,但仍遭受阴谋论者的持续骚扰和死亡威胁。
“我们有权以不同的方式谈论中国!”当地时间11月2日,法国知名作家、时政评论家、记者马克西姆·维瓦斯在公益网站发起一项请愿,在请愿书中,他痛陈自己近年来因客观、公正评价中国而招致的诽谤和侮辱,呼吁社会各界公正评价中国,“尊重中国就像尊重我们自己一样!”
维瓦斯曾两次赴新疆考察,历经4年著书《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并于2020年年底正式出版发行。
在这本书中,他从专业记者视角,揭露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和“人权观察”组织如何制造并传播诸如“种族灭绝”“关押百万维吾尔人”等涉疆谣言。
今年2月2日,年近八旬的维瓦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为了出版这本书,我充当着‘敢死队员’。”
马克西姆·维瓦斯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维瓦斯当时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刚刚发布的请愿书中列举了他因这本书的出版而受到的攻击:“我们看到大量的侮辱和诽谤落在马克西姆·维瓦斯身上,‘白痴’‘荒谬的作者’‘极端分子’‘阴谋家’‘中国人的笔锋和鹦鹉’‘被中国收买’等。”
维瓦斯11月2日对记者表示,目前,请愿已经收到超过150位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的实名联署,记者在网页上看到,联署人来自中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黎巴嫩等多个国家,他们的职业也非常多样,涵盖社会学、建筑、外交等多个领域。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也是参与联署的学者之一。他表示,很多法国媒体是被资本控制的,他们的一些立场并非偶然,“这样的倾向性在西方社会很普遍,这也是要打破这种偏见,呼吁更多的人正确看待中国的原因之一。”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观察者网”(ID:guanchacn)、“环球网”(ID:huanqiu-com)、“参考消息”(ID:ckxxwx)
先交代下背景:
我姐夫是瑞典人,我姐夫加入了瑞典的Communist Party,成员倒不是很多,每年都得交党费,主席拿着党费每年来中国旅游一次,美其名曰,瞻仰一下当前最先进的共产主义事业...
我在瑞典读书的时候,选修了一门东亚经济课,导师是瑞典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吹”,刚开始他藏得很深,因为起初的课程都在讲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结果最后讲到中国,那叫一个中吹啊:
小插曲:
感受:
年纪大了,经常会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光,其实在瑞典学习的日子,我才真正开始了解我们的祖国。每天晚上研究历史,研究我们的经济和政治,同时我家人那时候也有着北欧文物回流的业务,我经常会去研究一下拍品,了解到了非常多的中国古典文化。
有那么一句话,出了国,会更爱国。
这句话,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吧,对于我而言,在瑞典学习的时候,接触到了全世界各地的人,和他们攀谈起来,不自觉地会与我们中华的文化作对比,才发现这个世界很多地方其实并没有多么悠久的历史,更别提什么文化传承。
在上学的时候,能感受到印巴的冲突,能感受到俄罗斯的没落,能感受到美国人的天真,也能感受到英国人的教条。反而中国留学生各自却有着很丰富的性格特征,这源于我们深厚的文化,多样的社会面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塑造了我们各自独一无二的人格与思想。
在大学期间,读到中华的历史,为英雄人物所吸引,为文豪人杰所倾倒;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你可以看到无数人在围绕这个国家在奋斗,在抗争!
我们曾经怀疑一切,怀疑一切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我们被打了,我们被打怕了,我们曾被8个小流氓轮流欺负,我们曾被自己的小跟班,百般凌辱!
我们终于,在这个曾不熟悉的“现代世界”,在这个被西方定义的“市场经济”中,交了一波又一波的学费后,总算登堂入室,剑指王座!
出国前,觉得祖国是一位男性,他雄壮,他巍峨,他使你想奋发图强,功成名就。
出国后,觉得祖国是一位女性,她多难,她承受,她使你想静静聆听,细心呵护。
我昨天在伦敦地铁上经历的一幕,让我突然想起了知乎的这个问题,赶紧找来回答一番。
众所周知,英国的防疫可谓非常垃圾,第二次解封之后每天的确诊人数从一开始1千多,到现在的一天确诊1万多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就在昨天,伦敦市中心还爆发了万人大游行,各路牛鬼神蛇举着牌子说新冠病毒是媒体的谎言,示威者无一人戴口罩。
以上是背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是出门能开车就开车,尽量不乘公共交通,但无奈前天车拿去修了,又必须得出门,就乘坐了地铁。
虽然英国规定了乘公共交通必须戴“Face covering” 面部遮挡物,但地铁上还是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没戴口罩,一半的人都戴着防护完全不达标的棉布口罩,地铁停靠了两站后上来了一位差不多40岁左右的白人男子,穿着一身正装,戴着超强防护N95,一上地铁就骂骂咧咧,说“ I fucking hate this country..(我讨厌死这个国家了)” 紧接着朝对面的黑人男子非常不客气地说道:“ Why are you not wearing mask? This is ridiculous.” 对面的黑人男子尴尬的笑笑,并没有回应他。
我心想,妈呀,这不会是个反社会型人格吧?前段时间才“黑命贵”,他这个时候骂黑人不怕被贴上种族歧视标签吗?看到我亚洲面孔,不会将怒火转嫁到我身上吧? 我尽量不和他眼神接触,并且一直脑补万一他吼我,我该怎么回怼,关键时刻要不要动手等等剧情…
没过多久这个白人男子朝车厢里看了看,嘴里嘟囔着,大致意思就是看看这些人,一个个都不戴口罩,我恨死这个国家了,因为这些货,疫情永远好不了。
紧接着他转头看向我,问道“你是中国人吗?”,我说是的,还不容我多想,他语气突然变得特别温和,说“ I can’t wait to go back to China”, 我是万万没想到会给我来这么一句啊…
原来疫情刚爆发那会他在深圳出差,他怒赞深圳防疫的严格,上万人的火车站、机场,无人不戴口罩,要是谁敢不戴口罩,会被当作扰乱社会治安。再看看不争气的英国公民,为了所谓的自由,愚蠢又自私… 后来他又说道,自己还去过北京、杭州、广州,说起中国的种种,眼睛里都带着光,并且还不忘时不时拉踩一下英国。
也难怪西方各种围堵中国,只要去过中国的老外没有不说好的,你让西方的这些政客怎么接着忽悠?
拉丁文课上认识的韩国朋友,自称是“事大主义者”(孟子“以小事大”,朝鲜王朝的一种以中原王朝为尊的思想)
他的主要特征
1)明粉,家里用明历,经常和我说中国对朝鲜的“大造之恩”。对万历援朝战争很有研究,指出“天军” ,英文原文heavenly trooops,在朝的决定性作用,崇拜李如松。他说大明对朝鲜的恩德是“再造藩邦”。
2)掌握古汉语,可以借助字典阅读《朝鲜王朝实录》的汉文原版。并且认为无法读写汉文的韩国人都是缺乏教育的(illiterat)。
3)鄙视朝鲜民族主义,认为民主主义是人造产物,没有中原王朝的教化朝鲜于番邦无异。
他的汉语翻译:
Facebook聊天,“大明天地,崇祯日月”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田中裕之,我算是精中(精神中国人)或者是一个精华(精神华人)!
精中报国(・∀・)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作者:乌鸦上尉
原出处:公众号(乌鸦校尉)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新华社的记者同志,能不能给我250本《毛泽东选集》!”
1980年,新华社在乌干达的记者高秋福,收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乌干达前任国防部长穆塞韦尼邀请他到家中做客。
一进客厅,穆塞韦尼就把高秋福带到了院中的一棵芒果树下,开门见山的提出:能否给他提供一整套《毛泽东选集》?最好是英文版的!
高秋福心想,我是新华社的记者,又不是新华书店的记者,上哪去弄这么多英文版毛选啊。
见高秋福面露难色,穆塞韦尼改口说:“有多少算多少吧,希望尽快。”
高秋福回去以后,和工作人员一起翻遍了大使馆的仓库,最后只找到了5本英文版毛选。
图:英文版《毛泽东选集》
高记者把使馆里仅有的5本毛选送给了穆塞韦尼以后,穆塞韦尼就带着他的26名亲信就此消失,国防部长也不当了。
而与此同时,在乌干达首都西北方向三四十公里的大山深处,多出了一支非洲游击队,以及一块乌干达版的“革命老区”。
从此,乌干达少了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国防部长,多了一位革命领袖。
穆塞韦尼深深地相信他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看到的一句话:
“A single spark can start a prairie fire(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一支二十多人的小游击队,最后居然真的靠着5本毛选,在非洲大陆打下了一片天地。
1
1944年,穆塞韦尼在乌干达一个牧民家里出生。在非洲,他的家庭条件算很不错的。
那时的非洲大陆,饱受西方殖民的影响,部落冲突,军阀混战,买办横行,像极了同时期的民国。
穆赛韦尼自己虽然家境殷实,但是他很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
在当时的乌干达,英国殖民者经常和本地的酋长一起压迫牧民,穆赛韦尼从小就看不惯这点。
1966年,上中学的穆赛韦尼就搞了次大事——他组织牧民们和英国殖民者斗争,号召大家抵制强迫搬迁。
上大学时,为了匡扶汉室终结乌干达的乱局,实现自己的理想,穆塞韦尼选择读政治经济学专业。
结果,就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穆赛韦尼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书。
在穆塞韦尼眼中,非洲大陆贫穷落后没啥工人,只有部落和农民,工人运动是屠龙之术,压根用不上,游击战的理论反而很实用。
大学社会实践的时候,穆赛韦尼专门选择跑到战乱的莫桑比克解放区,跟当地共产党的游击队学习战斗经验。
毕业的时候,穆赛韦尼写了一篇极其硬核的毕业论文。
名字叫做——《探讨暴力革命理论在后殖民主义时期于非洲的可行性》。
1971年1月,乌干达国内政坛变天,一个叫伊迪·阿明的将军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篡位上台,自封为乌干达总统。
这个阿明生性残暴,动不动就搞种族清洗、屠村,人送外号“非洲暴君”。
在加上他还很好色,生活奢华糜烂,可以算是乌干版的董卓。
阿明一上台,国内原来的政党就活不下去了,他们纷纷逃到国外,自己组建了部队试图反击。
1972年,其中一个政党带着1500名支持者从坦桑尼亚北部进攻乌干达,试图推翻阿明,但最终失败了。
穆塞韦尼意识到这个政党的能力不行,于是果断退党自立门户。
穆赛韦尼在坦桑尼亚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叫“乌干达救国阵线”。训练游击队员,不断渗透回国建立“敌后根据地”,用《毛选》上学来的本事闹革命。
以往的非洲的军队缺乏组织训练,战术水平比较落后,非洲人平时打仗一般是这样的:
双方战斗也没啥章法和战术,见面就是刚,比谁人多枪多,胡乱突突一通,能打到人已经算“神枪手”了。
而穆塞韦尼的游击队打仗时一切都井然有序,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该打哪里?为什么打?整得明明白白。
他们从不跟政府军正面较量,经常占据优势地形埋伏起来,伏击政府军的后勤运输车队和运兵车队。
等到政府军反应过来前来围剿时,游击队已经抢完装备跑了。
在其他部队战术都很差的时候,穆塞韦尼拉起来的游击队简直是降维打击。
穆塞韦尼的游击队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摧毁了不少政府军的弹药库、据点、车队。
阿明被惹得恼羞成怒,决定发兵进攻邻国坦桑尼亚,彻底消灭游击队的老巢。
没想到,这次阿明踢到了铁板。
隔壁坦桑尼亚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他们和各路游击队联手一起打阿明。
最终,1979年4月,阿明政府被推翻,乌干达暂时统一。
战后,在坦桑尼亚解放军的撮合下,流亡在国外的乌干达各政治组织和军事派别联合组成联合政府,穆塞韦尼也参加了。
但穆塞韦尼的游击队只有4000~5000人,在各路人马中并不算最多的,穆赛韦尼话语权不大。
乌干达联合政府成立后,穆塞韦尼当的是国防部长。
可是,乌干达联合政府成立后,因为坦桑尼亚的驻军在国内未走,加上政府内党派内斗,外国殖民者趁机搅混水,乌干达政局依然很不稳定,经常隔几个月就会换一个总统。
穆塞韦尼在军中影响力颇高,很快就引来了猜忌。
1979年6月,新总统上台后,免去了穆赛韦尼国防部长的职务,给他塞了一个闲职。
根据新华社驻乌干达记者高秋福的回忆,自从被“明升暗降”以后,穆赛韦尼郁闷至极,经常给他打电话诉苦。
高秋福和穆赛韦尼是朋友,在乌干达的时候,他几乎每周都会去穆塞韦尼的办公室,一边喝乌干达咖啡,一边交换对乌干达时局的看法。
而穆塞韦尼的夫人则在厨房亲手熬小米粥招待他。
高秋福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一点小礼物:最新一期的英文版《北京周报》和《中国建设》。
看到中国的飞速发展,穆塞韦尼十分羡慕。在他眼里,乌干达现在就是一盘散沙,虽然早就宣布独立,但殖民主义的政治影响仍在,政府里的一些人就是殖民者的傀儡。
另外,在非洲国家内部,部族和宗派的利益至上,民族国家的意识极为淡薄。乌干达的人对这个国家缺乏认同感,大家力量没有使到一块儿。
1980年,乌干达总统奥博特被曝出一个特大丑闻——他在竞选中舞弊,偷偷修改投票箱中的选票,这件事让穆塞韦尼对政府失望透顶。
穆赛韦尼萌生出了推翻这个政府的想法。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郁郁不得志的穆塞韦尼,带着从高秋福那里要来的5本英文版毛选,回到山上闹革命了。
那时候,穆塞韦尼最喜欢讲的两句话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军队必须政治化”!
建立革命根据地后,穆塞韦尼制定了详细的军规,严格程度堪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不允许士兵拿百姓一针和一线;
(2)不准践踏损坏庄稼;
(3)不准不付钱吃群众田里的香蕉、甘蔗;
(4)不得“赊账”,买东西要付钱;
(5)不能强行与妇女发生不正当关系;
(6)...........等等
穆塞韦尼不仅从严治军,还深入贫困、偏远农村地区,帮助穷人解决困难。
跟其它横征暴敛的部落军阀一对比,游击队很快就赢得了民心。
游击队打了几年游击,到了1983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内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乌干达政府来说,他们已经成了一个不小的威胁。
于是,总统奥博特一声令下,政府军开始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扫荡。
但游击队的作战极为灵活,加上当地百姓提供情报,政府军疲于奔命。
恼羞成怒的政府军开始对革命区平民进行屠杀、隔离,制造了好几片无人区,想要“坚壁清野”,孤立游击队。
但是这一招让老百姓是同仇敌忾,在群众的帮助下,游击队打退了好几波围剿,剿灭了几万政府军,彻底粉碎了政府军企图建立“无人区”,破坏根据地的阴谋。
5年游击战打下来,政府军已经无力控制局势,逐渐沦为“运输大队长”。而穆塞韦尼的队伍反而越打越多。
1984年,游击队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开始“农村包围城市”,打下了乌干达西部重镇霍伊马。
游击队进城以后,非但对城中居民秋毫无犯,进城后还打开城中粮仓发放食品。
1986年1月26日,穆塞韦尼攻下乌干达首都,成功统一乌干达。
3天后,他就举行了“开国大典”,宣誓就任乌干达共和国总统。
2
2000年8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应邀访问乌干达时,拜会了穆塞韦尼。
穆塞韦尼当时主动问中方代表:“你们那有《邓小平文选》的英文版吗?我很想读!”
穆塞韦尼刚上台执政时,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乌干达本来就没啥矿产和能源,经济主要是农业,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而且经过10多年的战乱和动荡,基础设施都被打烂了,国库里也是空空如也,外汇储备是负的2.54亿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240%。
即使是在普遍贫穷的非洲,乌干达都是穷到了一定境界的那个。
而此时中国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逐渐走上快车道,这让穆塞韦尼羡慕不已,他渴望从中国汲取经验。
穆塞韦尼既没有完全听从西方经济学私有化的套路,也没有一上来就推行社会主义和国有化,而是采取折中的办法。
他搞了一个“乌干达特色市场经济”,一方面引入市场经济充分竞争,另一方面不放弃政府对经济的指导和控制。
为了让乌干达富起来,穆塞韦尼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
——“要想富,先修路!”
邓小平在跟穆塞韦尼会面时,也曾对穆塞韦尼的策略给予肯定:“我很赞同你们在革命胜利后,不是一下子就搞社会主义,我和许多非洲朋友谈到不要着急,也不要搞封闭政策,那样不会得到发展。”
事实证明,穆赛韦尼又选对了路。
因为起点低、体量小、改革的时间也短,目前乌干达整体上看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处在弥补基础设施短板的阶段。
但是近20年来,乌干达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非常亮眼。
近几年,乌干达搭上了中国“一带一路”的快车,修了很多铁路、公路、桥梁,农业出口得以显著提高,咖啡等产品享誉全球,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和周围的刚果、南苏丹这些动荡不安的国家比起来,乌干达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在之后的几次大选里,穆赛韦尼都高票连任,他推行的政策,使得乌干达成为了非洲对抗艾滋病成效最大的国家之一。
如果说他有什么诀窍的话,那肯定是十个字——毛选打天下,邓选拼经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橙子响当当
以前认识一个比较夸张的,是个德国老铁,老铁四十多岁,爱喝啤酒,每次喝上七八杯之后必定要激动地撸袖子把纹在左手手臂上的中国国旗秀一下,然后拽住身边一个人大谈特谈如今的中国是多么强大多么和平,甚至还深信不疑地告诉别人再过十年中国一定会取代美国世界警察的地位,这样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必将迎来长久而又珍贵的和平,说到动情处直接拉起我的手用那一口结结巴巴的中文问我他说得对不对,我想了想,说如果中国真当了世界警察,战争,应该是不会有的。
老铁听完都会转过头对旁人露出一脸“你看我说的没错吧”的得意表情。
吹完中国他又开始得意地告诉别人他的中国老婆多么的贤惠做的菜是多么好吃,一边夸一边挖苦德国餐厅做的那些菜只配给美国人吃……
后来去了他家里,发现他这话是真没吹,老铁的老婆是天朝四川人,职业就是厨师,一手川菜,没得说。
老铁对他老婆那是真的好,言听计从,工资存款全归老婆管,而且居然没固定零花钱!每次要钱用就小心翼翼找四川大姐说明情况,能少要就少要,多要一分都不敢。
我问老铁,想不想加入中国籍,老铁听到这个问题后,一脸忧郁。
老铁的老婆是二婚,之前嫁给了一个德国厨师,费劲心思拿到了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后来两个人离婚后大姐才遇到了老铁,老铁追了半年,追到后跟大姐结了婚,结了婚之后老铁觉得自己娶了个中国老婆,应该能拿到中国绿卡了,老铁当时想的是虽然大姐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但是大姐原本是中国人啊,重新拿回中国国籍不会很难吧,到时候自己再跟着变中国人也不会很难吧?一旦完成,岂不是一波天秀操作?
结果我想各位不难猜到,中国国籍,你不想要简单,但你不要了之后你想重新要,是真的难。
老铁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不过倒也不是特别难接受,实际上,老铁很认同中国的做法,一脸傲娇地表示中国国籍难入才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中国人。
后来老铁把手臂上的中国国旗洗掉了,换成了他老婆的名字。
国旗给重新纹到了胸口上……
说到「其他国家到底有没有中吹」,其实是有的。
不但有人吹、而且其他国家的「中吹」要是吹起来,能让我们中国人自己听上去都有点晕。
我看完一些中吹的发言之后,感觉就像一个贫农家的孩子苦巴巴过了半辈子,突然跳出来了一个人非要告诉我爸其实是个地主...
这个人,就叫做Gavin Menzies。
孟席斯老爷子是一位英国海军的退役指挥官。但是请你注意了: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海军指挥官——他据称是历史上第五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指挥,在他之前的四位分别是:Columbus(哥伦布)、Dias(迪亚斯)、Cabral(凯布勒尔)以及 Vasco da Gama(达伽马)。
后来他又沿着Magellan(麦哲伦)和Captain Cook(库克船长)当年的出航线路进行了航行,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仿佛预示此人必成大器。
是的,他所成就的大「器」就是中吹。
退休后,孟席斯老爷子老骥伏枥,把有限的人生投入了无限壮丽的「中吹」事业当中,而且他中吹的形式、可不止是140字的推特、8000字一篇的帖子能撑得住的——在2002年,他专门出了一本历史研究专著,书名叫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1421,中国在这一年发现世界》),你听这书名、就是满满的「中吹」style。
孟席斯老爷子在这本书里,谦虚地声称自己其实不是第五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指挥,而是第六位——事实上,之前的哥伦布、迪亚斯、凯布勒尔和达伽马四个人的排名都要下降一位,因为真正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并发现美洲大陆的人,其实是中国的郑和。
在这本书中,他综合了天文导航绘图以及自己广泛搜集的古地图以及航海路线上的断简残篇,结合了自己的航海知识,系统解释了近年所发现的中国船队沿路留下的遗物、中途的沉船,还有水手在各地祭拜妈祖的遗址。
当然,主流学界一直认为他只不过是想搞个大新闻,对他所谓的「研究成果」持保留态度较多。
可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远远没有。你们学界不是不看好我的结论吗?那我再给诸位整个更劲爆的。
六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孟席斯老爷子又出版了一本「中吹专著」,书名叫 1434: The Year a Magnificent Chinese Fleet Sailed to Italy and Ignited the Renaissance(《1434:庞大的中国舰队在这一年抵达意大利、并引发文艺复兴运动》)。
在他的第二本书里,孟席斯老爷子证明:中国就有本撰写于14世纪的《农书》,其中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装置;《农书》随着中国商船被传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学者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仿造了自己的描写机械装置的书;达芬奇后来看到意大利同胞的书,再把这些装置画在了自己的笔记里。——你看,这就完美解释了为什么达芬奇笔记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天马行空的天才设想。
只不过,从中国抵达欧洲的书里都画的是草图,达芬奇的高明之处就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三维透视技巧,把图画得更精美而已。
最后,伟大的「中吹」战士 孟席斯先生 在自己这本书的前言中做出了历史性陈述,现简要翻译如下:
传统上把文艺复兴描绘成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一次复兴。在我看来,到了该重新评价欧洲中心论史观的时候了。尽管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理念在文艺复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仍主张中国知识资本传入欧洲是点燃文艺复兴之火的导火索。
引自:《1434:庞大的中国舰队在这一年抵达意大利、并引发文艺复兴运动》序言
我就问你还不害怕!
谨以此文,祝贺祖国69岁生日快乐。
有啊,有啊!在国外旅行时,时不时地就能撞见一位。
我就说3个旅行经历,故事的主角全都是不折不扣的“中吹”;有的不但是“中吹”,同时还兼具“美贬”的角色呢!
1, 越南,西贡
到越南旅行,基本上都会去看看西贡,看看西贡的圣母大教堂。
我游览西贡大教堂时,天气闷热,转完之后到路边的冷饮店喝冰水,遇见一位越南大学生,被搭讪之后,居然一口气聊了许久。
对方又不是个身着奥黛、身材惹火的越南美女,所以不是我有多想聊;完全因为这家伙是个越南杠精,一堆歪理,逼着我跟他舌战了一番!
我坐在冷饮店沿街的一侧,看西贡大教堂的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奥黛女孩,以及数量惊人的摩托车……
一位越南小伙,往我对面一坐,冲我搭讪:Hi,Chinese?中国人?
我点了点头:你会说中文?
小伙也点了点头:一点点,我爸爸逼我,学了一点点。
我问:华裔吗?
小伙摇了摇头:不是。
我说:那你爸爸为啥逼你学中文?
小伙露出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不知道呢!他自己是老师,全越南觉得年轻人,都该学中文!(他中文其实说的还可以,就是词的顺序搞不顺,他这句话的本意,其实是“觉得全越南的年轻人,都该学中文”。)
我还没有搭话,柜台里的老板就大声叫他,又用中文对我说:中国朋友,不要理他!
我有点吃惊。
小伙转身用越南话顶了几句,又转身对我说:我哥哥,这是他的店,中文会,也是逼的我爸爸(意思你懂,顺序又不对)。
我笑了:你爸爸也没错啊,你哥哥会点中文,中国游客的生意就好做。
小伙说:我不欢迎中国游客,我不想学中文,我也不喜欢中国!
他说完这句话,我才明白他哥哥为啥对我说“中国朋友,不要理他”;原来他过来搭讪,就是想要告诉你:他不喜欢中国。
我喝了一大口冰水,直截了当地问:你为啥不喜欢中国?
小伙也等着我问呢:因为中国“文化入侵”我们越南!
文化入侵?哈哈!我的第一反应是——人在西贡,此情此景,这个词听上去,我怎么觉得这么爽呢!
我没有第一时间反驳他——对付这款人,直接辩论是没用的,目测这小子跟中国网络上的杠精同款,为杠而杠!你要么二话不说直接拉黑他;要么只能迂回布坑,让他杠无可杠!
我顺着他的意思问:那要怎样避免被入侵呢?
小伙倒也不含糊:抵制你们的东西,抵制中国货!
我指了指冷饮店的电视:这个也得禁播吧?——真给力,电视上放的是越南翻拍中国的古装剧。
小伙点了点头:当然!
我指了指街上穿着奥黛的女孩:这个越南旗袍,也得禁穿吧?
小伙的杠精本色显现了:这个是越南的服饰,叫奥黛,不是越南旗袍!
咱不反驳,反驳就容易缠夹不清。
我换台问:西贡曾经有很多法国人吧?
小伙秒懂:是侵略者!我们也要清理法国人的东西!
好,老非我绕了你半天,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我点了点头:当然!我同意!必须清理掉!这个比“文化入侵”还可恶,都已经是实打实的占领入侵了!
我指了指面前的西贡大教堂,一个字一个字地蹦给他听:那么你们怎么还留着它呢!这么大个玩意儿,赶紧给爆破掉啊!
小伙愣住了。
咱是个建筑师,掰扯这个教堂还不难:我告诉你啊,这个大教堂必须得拆!为啥呢?因为这个大教堂不但是法国人设计的,它的一切建材,包括水泥、钢材、螺钉、玻璃全部都是从法国运过来的;外墙红红的挺好看吧?这是法国马赛特产的砖呢!你看,全是侵略者的东西,还立在市中心,实在是该拆掉!
小伙接不上茬,站起身来走掉了。
小屁孩,连文化是什么都没搞明白,就敢大言不惭什么“文化入侵”!
越南,自古以来都是趴在中华文化辐射圈里汲取着营养。当然你有自己的文化,却也根本无法剥离掉中国的文化影响!
要知道,曾经有很多年,越南官员不但会说中国话,还会写中国字。如果不会用标准官话给中国皇帝写折子,你都别想混个大官做!
包括现在越南的国名,都起源于中国清代的嘉庆皇帝。
不过,他既然对中国的“文化入侵”如此敏感和不爽,那我觉得他是个“中吹”。
因为我听着,挺爽的。
真希望某天这小伙的中文能好到可以读这本书,再去重新发挥——到底该去怎么杠呢?
2,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到了第比利斯的中国人,多半会去看一看地下印刷所,因为《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曾入选过语文教材。
有点年齿的国人,不见得都知道第比利斯自己人人皆知的圣三一、梅特西,但可能比第比利斯人自己都知道,那里有一个地下印刷所。
雨天的印刷所门口,有个大锁头提醒我们离开。
我不甘心,敲了敲门,出来了那个看门人;我说我们是中国人,想来参观。
老爷子非常痛快地开了门。他是一个深深怀念前苏联的人,据说曾是克格勃。
印刷所不收门票,但到此一游的中国人约定俗成:都会给老爷子10块GEL(拉里)。
老爷子看见中国人就异常热情,冲我们大喊China同时竖个大拇指;大喊American同时向地上吐口水。
这不但是个“中吹”,还是个“美贬”。
这其实很好理解。
你可以说看门老爷子因为钱在做戏,但毕竟谁都要维系生活——我觉得即便是有做戏的成分,他也是在真诚的做戏。一方面如果没有中国人来,这个地方就彻底的门前冷落了,性格外向的老爷子难免会在潦倒之余,更兼流于落寞;另一方面,据说老爷子曾在莫斯科有大房子,现在却沦落至此。改朝换代于芸芸众生而言,只要不被逼着站队,那就无关是否正确是否先进是否应该,息息相关的仅有利益再分配——剥夺或是发放。
老爷子竖起大拇指的China,那是为了当下的生活;老爷子吐口水的American,那是怀念曾经的利益——所以是真诚的(前苏联解体,美国人充当了什么角色,不在此频道)。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当年斯大林在这里组织印刷刊物反对沙皇统治,那是GM旗帜;后来被作为教育基地辉煌一时,那是图腾符号;现在已经被世人遗忘。
老爷子的全部世界都在里面,包括他起居的地方也陈旧不堪。他的余生就跟这个印刷所深深地捆绑在一起,花开花谢、日出日落。
过些年中国游客也不再去的话,这里就该彻底荒芜了。
顺便说一句:你知道对中国人来说,格鲁吉亚最有名的是什么?
是这个,因为格鲁吉亚是欧洲红酒文化的发源地——推荐这款适合睡前,也适合女士的。
3,俄罗斯,莫斯科红场
莫斯科红场有个古姆商场,那里发生的故事,挂靠着诸多前苏联的段子。
古姆商场旁边有一个喀山教堂,很好认——因为它是粉红色的漂亮建筑。
当然它之前也曾倒霉过——因为曾被斯大林下令拆了,改为厕所。
正说着斯大林呢,一出教堂,我们迎面就看见了“斯大林”!
不但看见了挺着肚子、一脸傲慢的“斯大林”,他旁边还站着热情洋溢、摆着经典演讲姿势的“列宁”,以及黑色西装,精气神十足的“普京”。
我们瞬间大乐——不用问,这当然是三位山寨版的模仿秀!
老婆笑哈哈地说:我要跟“列宁”、“斯大林”、“普京”合个影!
走过去问:你们好!多少钱合影?
“普京”友善地表示:200。
于是掏出相机,开拍。
“列宁”跟她亲切握手,合影。
“斯大林”跟她亲切交谈,合影。
“普京”跟她亲切拥抱,合影。
最后再一起合个影。
拍完准备付钱,“斯大林”不干了:不是200卢布,是200燃面笔。
也就是人民币。
“列宁”笑呵呵地边比划边补充:是每个人200燃面笔,合影也是200燃面笔,所以一共是800燃面笔。
我去,这是典型的阴谋诡计抢钱呢!
开始讲理。这三位山寨开始提高音量,扮凶狠。
“列宁”直接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叠钱,真的全是人民币,他说:刚才几个中国人,都是给的这个数!你们中国人有的是钱!
看看,这不是“中吹“是什么?
我大怒——你以为中国人在外都习惯选择破财免灾、息事宁人呢?
正准备发挥呢,同伴小T忽然从斜刺里移形换影,抢占了吵架的C位——她留学过俄罗斯,精通俄语。
以下我和老婆就听不明白了。
总之就是小T叽里咕噜地飙俄语,越飙声音越高;三位山寨叽里咕噜地飙俄语,越飙声音越低。
最终的战局是——“普京”负责盯着,我们当着他的面删除以上照片,然后拜拜。
我和老婆好奇啊:你们都PK啥了?
小T哈哈一乐:前面互相绞杀的阶段就不说了,那就不是一个可以讲理的事,咱直接快进说结尾哈!
结尾就是我说:别800啊,1600行不行?——对方就有点晕。
然后我说:1600够不够?不够我把身上的钱全给你们!——对方表示更晕。
最后我说:那你们三个先开个高层会议商量一下,我呢,给你们三个的下级下级下下级,也就是红场派出所打个电话!
然后就结束了。
更多旅行分享:大狮子和小狮子的行走
有的呀,我大舅子,我女朋友的父亲,基本都算是中吹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女票是韩国人,韩国整体舆论对中国是不太友善的
所以我大舅子当初对我态度不咋好,成天吆五喝六的,动不动就是中国这么大怎么还要找他们韩国女生做女朋友
然后我带他打了几把lol,“渊啊,哥的晋级赛就靠你了”
后来一起厮混了几年,特别是带他来中国玩了一段时间,这个比就彻底变成中吹了
比如在韩国随便买了一堆水果跟我抱怨:“在中国吃顺口了,回韩国一个西瓜花了我2万!(韩元)”
比如又截图他LOL对局聊天:“韩服的人憨憨的,都不会呼呼呼,不想带他们呼呼呼”(抖音梗)
比如发动态嫌韩国菜不好吃:“卧槽,1万就点了个这,糖都没有送的,我想念在中国逛吃的日子(图)”
然后国庆阅兵的时候又开始了:“天朝真的太强大了,韩国怎么总有人想找宗主国打架,无法理解(摊手表情)”
再就是到疫情期间,因为正好旅居在我和桃妹的新房里(让他吸甲醛),然后被社区大妈,有关部门各种关爱,给他整惊讶了:“渊啊,我们中国也太好了吧!居然次长还上门发口罩的”
“那是社区大妈”
“可是人家很端庄啊”
“你看谁都端庄”
“我天天呆在家好无聊哦,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也得呆在家,全中国都不出门,你就在楼下散步,最好也不出门”
“狗命要紧?”
“对,狗命要紧”
然后世勋哥就完美避开了韩国疫情的高峰期,并且学习到一大票防疫抗疫小知识并在中国成功接种疫苗,接种成功当天发了20条动态,无外乎是感谢宗主国大人,给我打针的小姐姐是天使,怎么办我恋爱了
相对他这种无脑中吹,老丈人的吹更多的是体现在政治体制上的
他觉得韩国的政体就有问题,韩国监察和行政的权力并不集中,且极容易受某国影响
有一天他问我:你们明朝的内阁和英国的内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想了一下:明朝的内阁是为君主服务的,英国的内阁是为民主服务的
老丈人:怎么讲
我:明朝的内阁最开始只有建议的权力,后来逐渐拓展到百官之首,皇帝近臣,协助皇帝统治国家,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和服务于皇权的;英国内阁从诞生起就是为了限制王权来为民主政治铺路的
老丈人:那你们现在的议会和英国内阁有区别吗
我:有的,我们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决定国家事务的走向,每个国民都能参政议政,其他党派也能参与政治协商
老丈人(感叹,顺道踢了世勋哥一脚):真好啊!看看人家,还是中国的教育好啊,又开明又全面,你看看,问你韩国历史你啥都不知道
大舅哥顶嘴:我知道李舜臣!
老丈人:还有呢?
大舅哥:世宗大王!
老丈人:那都是朝鲜时代的事,大韩民国哪年建立的?
大舅哥:呼呼呼呼呼(溜了溜了)
个别事件,且受我本人及女票的影响较大,不代表整体映像
但是也希望大家昂首挺胸,作为中国人,是应该自豪的事情呢~
有,世界头号中吹:Donald Trump
I LOVE CHINA, CHINA!
Donald Trump says "China" https://www.zhihu.com/video/995539273348694016视频源自YouTube, 请各位文明观赏,谢谢!
有啊,美国历史上就有过很多“中吹”。
比如说,美国有几十个地方,名字叫“广东”,而且起名时,当地人都信誓旦旦地,说取这个名字,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和那个伟大而富裕的城市一样,兴旺发达。(他们没搞清楚“广东”和“广州”的区别)
14年在美国的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玩的时候,售票处碰到一位老太太,一直盯着我,买完了票后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然后她对我说你们现在的汽车比美国都多!我愣了一下说新车销量是多,但是保有量不如美国。她说不对!你们保有量也比我们多得多!
其实我心里早就放飞了,想去玩啊!就说嗯你说的对 (๑^o^๑) 。然后老太太更得意了,对身边的人说,看吧,我说的对吧,中国很富。我接着说,那是因为我们有13亿人口,勉强一个家庭一部车吧,其实也达不到……老太太惊讶不已
同年,在洛杉矶的海滩跟一个当地的少年闲聊,他说我们身边的东西都是中国造的,连iPhone都是中国造的,我们会变穷的!我反问,一台iPhone中国能赚10美元加工费,苹果公司能赚多少钱?这样下去谁赚的钱多?少年想了想,好像有道理,被我说服了┗┃・ ■ ・┃┛
其实不论日吹德吹还是中吹,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人们调侃北上广的百万年薪刚刚脱贫,全世界各地的免税店挤满了中国人,走在欧美大城市的奥特莱斯里,耳边此起彼伏的地道中文,可是偏远乡村的孩子连一间教室都是奢望,穿上别人捐来的旧衣服脸上露出让人心碎的纯真笑容,这都是中国。你看的到的是什么样子,你认知的中国就是什么样子。
当看一个社会,一个集体,知道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美好,有阴暗,有幸福,有痛苦,不能一概而论的时候,你才算看明白了。
我们管这个叫中国威胁论
谢邀。
笔者在尼泊尔读研究生,前系主任就是典型亲中人士。
这位教授不止一次地将中国与印度和美国做对比,无论是经济表现,抗疫效果,学者态度,都格外崇敬中国风格。
譬如,这位教授的得意门生给我们上课,会提到他们尼泊尔学术圈的一些辩论:“中国经济崛起是世界公认,且有目共睹。而印度崛起呢?这太值得探讨了,反正我不信”(鲁豫脸)。
“中国的防疫政策虽然严苛,但是以人为本,为群众着想,人们的生命安全普遍得到了保障,结果导向也是迅速控制住了新冠的传播,非常值得肯定;再看所谓最成功和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和印度,政府的无能令人咋舌,日增百万例简直惊人。尤其是特朗普反复横跳作死,莫迪领导南盟吹着兑现不了的牛B,都不如中国免费千里送疫苗来的实惠,尽显大国担当。”
中国学者从不像印、美学者那样,对尼泊尔学者进行居高临下的教导式沟通,尤其是在中国为多国捐献疫苗后,也从不以施舍的态度来评价此事。“我接触过的中国学者从未有一人为捐赠疫苗而洋洋得意。倒是美国和印度做的不多,他们的姿态却很高,媒体没完没了地吹牛。所以我非常敬重中国学者和中国人的谦逊和低调,也非常感激中国在尼泊尔困难之时伸出援手,不提回报”——我的尼泊尔教授原话。
这些都不算吹吧,我觉得他们的观察和总结还蛮中肯的。
在尼泊尔待了这么多年,观察到部分本地人会对中国盲目好感。譬如我打车,和司机唠嗑,往往会收到评价:我爱中国,我们是友好邻邦。另一个邻国很坏,我不喜欢印度,印度人欺负我们等等。
前一阵逛古城,一个本地人知道我是中国人,免费给我讲解寺庙不说,肯定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富足,还一个劲儿说印度这不好那不好,气愤的那个劲儿啊,我都有点诧异…..但当我追问他中国哪里好,他却不一定说的出来。这其实挺有代表性的。
在这个层面上,部分尼泊尔人着实有点盲目“中吹”了。就是“虽然我不了解中国,但我就是顶中”。
另,尼泊尔有共产党(毛派)。很多尼泊尔党员朋友对毛选,中共历史,中国领导人的熟悉程度及热情令我都自愧不如。他们对尼泊尔的民主和多党执政嗤之以鼻,非常渴望可以有中国这样的政体,为尼泊尔老百姓谋福利,求发展,而不是外部势力混杂,内部还打成一团。
有,美军跟国会要钱的时候,整个美军都成了中吹。。。。而且是瞎比吹。。。
美国人特别喜欢的中国崩溃论,已经提出30多年了。
中国崩溃论的第一次面世,是在1989年。
美国人也不是空口喊话,中国崩溃论是有很多理论进行支撑的,而且你还别说,当初美国人的一堆理论,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崩溃论兴起于80年代末期
上世纪80年代,纯粹的计划经济已经难以为继,亟需改革。
中国在1978年就提前发现了纯粹计划经济的缺点,并提前进行了改革开放。
按美国人的想法,计划经济是世界上最差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想咸鱼翻身,必须直接从计划经济公有制转换为市场经济私有制。
如何平缓衔接转换过程?
不需要平缓衔接,直接强行转换就行了,转换的越快越好,拖得时间越长国家经济受损越重,短期损失和动荡是必须承受的代价。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休克疗法。
这味药本来是给中国定制的,因为中国是计划经济国家里第一个试图转换为市场经济的国家,且为主要强国。
但中国却没有这么干。
1978年,中国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同时进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私有制。
一方面保留老国有企业,实行计划经济,一方面开放政策,允许民营企业实行市场经济。
这就是所谓的双轨制。
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平缓过度,但美国的经济专家们不这么认为。
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几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联名在世界最顶级的《经济学季刊》上,用大量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中国这种“双轨渐进式”改革的糟糕透顶。
他们认为,中国以前那种纯粹的计划经济,最多就是没有效率,但没有寻租可能性,因此不会导致贪污腐败。
但双轨制就不一样了,计划经济下的国企经济,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导致市场经济下的私企发展不起来,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但双轨制的存在,又会给计划经济带来寻租的可能性,因此一定会引发极为惊人的腐败。
因此,美国的经济专家们认定,双轨渐进式改革是最糟糕的改革方案,甚至还不如纯粹的计划经济。
而这些美国经济专家们所预测的问题,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也确实有所体现。
经济的发展,也不顺利。
1988和1989这两年,中国的CPI高达18%以上,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国人抢购一切能抢购的商品,花掉手中的每一分钱。
为了控制局面,国家开始大幅提升利率,一年期存款的利率在88年被提升到了7.68%,到89年就被提升到了11.11%。
过高的利率,导致经济失速,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怎么看,中国的经济都不行了。
再加上当时苏联已经出现了动荡的苗头,因此中国崩溃论大行其道。
苏联比中国强,哪个方面都比中国强,要崩溃当然是中国先崩溃。
要是中国崩溃, 苏联很有可能就被拖下水了,直接解体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中国你就赶紧崩溃吧。
没想到,足足等了2年多,最后苏联都崩溃了,中国居然还是没崩溃。
当年美国为中国准备的休克疗法药丸,没想要第一个服药的居然是苏联。
苏联崩溃后,美国进入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刻,全球无敌手的那种。
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打伊拉克和打孙子一样,战果让中国军方目瞪口呆。
美国智库做过兵棋推演,在完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一天之内就可以彻底摧毁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这三大经济与工业中心。
1993年银河号事件,美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所谓的怀疑就在公海上强行扣押中国船只。
按国际公约,公海上的主权商船视作国家领土,美国这么做已经等同于侵略了。
但中国却毫无办法,只能任由美国羞辱。
当时负责协调的外交官,在镜头前一连说了17个窝囊。
气愤至极,但中国的实力和美国相比实在是差距过大,这口气只能忍。
鉴于此,90年代,中国崩溃论退潮了。
中国不需要崩溃了,爱崩不崩,崩不崩对美国都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什么作用了,美国没有精力浪费在中国身上。
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崩溃论在美国再次兴起了。
颜色革命导致的第二波中国崩溃论
进入21世纪后,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事件就是加入了WTO,融入了世界分工体系。
但是对全世界而言,最大的影响事件是铺天盖地兴起的颜色革命。
从2001年开始,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因为国内政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积聚,因此导致了颜色革命的爆发,其政权直接解体。
爆发颜色革命的国家,都是前苏联加盟国,以前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来都用了休克疗法直接改为了市场经济体制。
然后,这些国家都因为社会转型期间爆发的严重腐败,财富两极分化等巨大社会矛盾而导致了民怨沸腾。
再加上2001年左右互联网的兴起,为民众聚集提供了天然的联络工具,最终为颜色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充足土壤。
颜色革命爆发20年后,这些国家很惨很惨,但这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要说的是当初颜色革命爆发后,美国是怎么想的。
当时西方专家一看,颜色革命爆发国家身上的特质,中国都有啊,理论上中国也可以爆发颜色革命啊。
苏联已经被肢解了,要是能再肢解中国,美国就可以千秋万代,一统世界了。
于是中国崩溃论再次兴起了。
这时鼓吹中国崩溃论的原因,是希望中国的民众相信中国即将崩溃,对中国的前途丧失信心,然后真的崩溃。
提到21世纪初的中国崩溃论,就不得不提到美籍华人章家敦,因为他堪称这时期中国崩溃论的最大鼓吹手。
2000年,美籍华人章家敦发表一本书,预言中国将于2005年崩溃!
章家敦认为,中国的GDP统计数据全部都是虚假的,是地方政府为了涂脂抹粉伪造出来的产物,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虚假繁荣,随时都会崩溃。
而中国加入WTO,将对中国产生致命一击,因为处于萌芽期的中国产业很难抵御外国资本的侵袭,加入WTO基本等于判了中国经济死刑。
中国必将崩溃,然后将分裂为多个国家。
章家敦说的荒谬还是不荒谬,20年后的我们都知道了,但是在当时,这本书在海外影响力很大,很多人都信了。
这本纯粹无脑抹黑中国的书,理所当然的被列为禁书。
在2002年,章家敦在香港演说,改口说原本预言发生在2005年的中国崩溃,要推迟到2010年。
当时很多西方专家都在鼓吹中国崩溃论,章家敦只是因为其华裔出身,谈中国问题时说话多了一份公信力才被捧到这么高的位置。
但是在颜色革命结束几年后,中国依然没有崩溃,而美国的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反恐战争上,中国崩溃论渐渐的就没了市场。
这十年,中国不仅没有崩溃,经济还实现了年均10.5%以上的高速增长。
但是在2010年,中国崩溃论第三次兴起了。
阿拉伯之春导致的第三波中国崩溃论
2002年时,章家敦把他预言的中国崩溃的时间,从2005年改为了2010年。
但是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还是没有崩溃,章家敦被彻底打脸。
章家敦会认错么?
当然不会。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整个中东陷入了巨大的动荡,造成100万人死亡和超过1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整个中东地区濒临崩溃,元气大伤。
于是章家敦又活跃了起来,他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2012年版)》,在书中说虽然中国没有在2010年崩溃,但误差其实不大,因为中国肯定会在2012年垮掉。
章家敦肯定是个笑柄,美国的高层也知道他是个笑柄,但当时的美国需要这样的言论,于是这本书再次得到力推,章家敦名利双收。
当然,鼓吹手也不止章家敦一个,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极度热爱鼓吹中国崩溃论。
BBC历年发布的无脑黑中国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些。
但从2012年开始,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这就是对第三次中国崩溃论的回应。
中国威胁论
美国不断抛出中国崩溃论的原因,是觉得对中国的颜色革命即将成功了。
第一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苏联解体前夕。
第二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颜色革命前夕。
第三次中国崩溃论诞生于阿拉伯之春前夕。
每一次对中国崩溃论的鼓吹目的,都是试图让中国真的崩溃。
美国没想到的是,中国崩溃论并没有让中国发生颜色革命,中国极其稳定,让美国大惑不解的那种稳定。
而在中国崩溃论兴起的30年里,中国经济突飞猛进,远远超过任何人想象的那种经济腾飞。
别说美国人想不到,就连中国人自己,30年前也想不到中国能发展的这么强大。
1990年,如果你说中国会在30年内让美国深感恐惧。
不仅美国人认为你是个逗逼,中国人也会认为你是个逗逼。
因为当时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0倍以上,人均更是40倍以上,解放军的军费连美军的零头都比不过。
但是在2017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曾有人在美国网络上提出一个问题,为何特朗普这么害怕中国。
下面一个网友的回答获得了接近一百万个赞,他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不是特朗普在害怕中国,而是美国在害怕中国。”
中国崩溃论已经在美国崩溃了,美国人已经不信这一套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威胁论。
今天的美国,把中国视为头号威胁,而美国自身,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分化加剧,底层民众怨气冲天。
为了转移底层民众的矛盾,特朗普等美国领袖需要为美国底层为何越过越惨找一个理由。
这个理由当然不是美国总统无能,也不是美国资本家贪婪,而是中国。
苏联已经没了,日本已经残了,能出来背黑锅的自然只有中国了。
特朗普之所以能上台,一个很简单粗暴的打法,就是把美国所有的不幸都归因于中国。
美国中产财富增长缓慢?
怪中国。
美国贫富分化过于严重?
怪中国。
美国底层红脖子就业困难,收入低下?当然还是怪中国。
中国威胁论成为了解决美国国内矛盾的万能灵药。
当年美国自身强大的时候,鼓吹中国崩溃论,是为了促使中国崩溃。
而如今在美国自身出现问题时,鼓吹中国威胁论,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
中国还是那个中国,只不过美国的需求变了,所以舆论口风就变了。
和预测起来完全不靠谱的章家敦不同,有一个真正的预测之神,叫加尔通,他在1980年引经据典,用大量的模型分析对世界格局做出了大胆预测。
加尔通说,柏林墙会在十年内倒塌,随后苏联会解体。
一直到苏联解体前一年,都没人认为苏联会解体,但加尔通在10年前就准确预测了。2009年,加尔通写了一本书,叫《美帝国的崩溃》,预言美帝国将于2020年崩溃
他的用词很讲究,是美帝国的崩溃而不是美国的崩溃。
在书中,加尔通预言美国的种种霸权和超然地位,将在2020年开始崩溃,从此不在是一个帝国。
你别说,还真有点准。
这次加尔通又是提前10年以上进行的预测。
如今,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美国的全力阻拦也只能略微拖延中国的脚步而已。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把遏制中国崛起作为自己的第一政治任务。
但拜登对民众保证的是,自己绝不让中国在自己的任期内超过美国。
拜登能干几年?
四年一任,最多两任,也就是八年。
中国自己最激进乐观主义者的预测,也没有说中国能在八年内超过美国的,预测10~20年的居多。
拜登这么说话,等于是放弃抵抗,默认中国必将超越美国。
随着中国30年的经济腾飞,美国炮制的中国崩溃论在美国已经彻底没有市场了,按理说崩溃论早就应该被中国人彻底抛弃了。
但事实上,中国崩溃论在中国相当有市场,在很多人群里不断的传播,这些人坚信中国会在某一时刻崩溃。
这些人在各种小群传播类似的歪理邪说时,建议先看看历史,了解下这些理论最初是哪些国家研发出来的。
然后再去问一下,这些国家目前自己还信不信。
中国崩溃论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理论完美,中国外宣部怎么都辩不赢,这30年里只是反对,但一直未能拿出过硬的理论文章来回击。
舆论口水战没打赢,这没关系,中国采用了另外一套回击办法。
你说的都对,但我们就是不崩溃。
原文:一颗青木 中国崩溃论无懈可击,但我们就是不崩溃
最后一次更新:
看到春晚来了好多非洲人民,那我再分享一个这个教授在课上给我们讲的故事。
他说他每次去非洲,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就是在非洲的五星级酒店,都是有两种人:一种是西方白人,他们来大多是为了赞助非洲,把非洲当做一个做慈善的地方。一种是中国人,他说发现五星级酒店里出现的大部分是中国商人,中国人把非洲当做商务伙伴。。。
再再次更新:
居然这么多赞了!这几天碍于股市波动太大,天天加班,所以没来的及更新,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今天去找了找,穿西装的倒是一大堆,可是他老人家和朱莉的合照却没找到,以后找到了我再补上哈。
看看他的彩虹衣。。。我都看一学期了
以上图片来自某不存在网站,图侵删。
以下图片是我自己照的,图侵是不可能滴。
--------------------------------------再次更新: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评论里那么多わ,但要我po几张这个教授穿各种神奇颜色西装的照片。以及他和安吉丽雅朱莉的照片,貌似他老人家和娱乐圈熟。
--------------------------------------更新:
这门课跪了,复习了两周期末还是不会做。。。
--------------------------------
有,而且我要说的这个人挺厉害的。当然不知道他算不算中吹。。。因为他也就是事实求是的在表扬中国。
研究生在哥大读的,研二突然发疯对经济感兴趣,上了个经济课。
教经济课的教授是个特别非主流的人,每次上课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纯色西装。。想象下,一套黄色的西装或者一套绿色的西装,穿在一个五六十岁的人身上,特别想知道他是在哪里买的。
这个教授第一天上课就开始吹中国,说中国经济发展太伟大了,三十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说非洲国家都应该学习中国。。。还说中国经济发展告诉了世界,在短时间内摆脱贫困是完全可能的,反正他老人家说了特别多夸中国的。。。特别说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比西方国家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顺便黑了哥大商学院那些研究非洲经济增长的专家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后来一查,这个教授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然后经济增长领域的经典教科书,是他和他老师编写的。嗯,我上了一学期的课,才发现我课上用的教科书是他写的。。。
以前多如牛毛……
其中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叫做马可波罗……
======================================
老实讲,现在的什么日吹,德吹什么的,吹的再厉害,无非让你想去旅游移民什么的。
以前的中吹那是吹得让无数人为之去送命的,甚至还吹出了一个大航海时代,忽悠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比现在的各种吹逼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凭良心讲,现在的日吹、德吹什么的能让你去送命不?当年的中吹就可以……
我是在中国的外国人。实际上我得承认我认识这样的人。。是我自己的父亲。他非常喜欢中国。
有时他似乎比中国人更喜欢中国。他会坐在电脑后面数小时搜索有关中国的最新新闻和信息,然后他会告诉我中国发生了什么,即使我才是住在这里的人。。。
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总是说中国军队比美国军队强得多。他总是说西方国家的坏话,尤其是欧盟和美国,但中国永远让他惊叹。他认为总有一天中国一定会统治世界。他特别为我感到骄傲,因为我住在他深爱的中国,他总是向任何愿意听他的人谈论他在中国的女儿。
当然他对中国菜也很感兴趣。我来中国后,给我照了张带月饼的照片,寄给我妈妈。
我爸爸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我后来问她是否把照片给我爸爸看,她说“哦,是的,我看了”,她还说我爸爸一直让她给他看照片,因为他对月饼很感兴趣。
有一次我的中国朋友开玩笑要邀请他一起吃狗。但我爸爸马上同意了。搞什么鬼!!连我的中国朋友都很震惊,因为他的笑话对我爸爸不起作用。因为我爸爸永远不会拒绝任何中国的东西,即使那意味着吃狗。在我的国家,没有人会吃狗,但如果中国人那样做,那一定没问题。。。难以置信。。
知乎的人总是告诉我,我一定是个假外国人,因为我说了太多关于中国的好话,但我不知道如果他们遇到我父亲,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与他相比,我实际上对中国已经很挑剔了。
写下这个答案,我很担心。因为每次我在知乎上说中国好话,总有很多人在评论里骂我,认为我在故意在讨好中国,认为我是假的外国人。我很想写一下关于中国的高铁和城市,但是我害怕会有更多的人骂我。但我希望这里你们不要骂我爸爸,我爸爸真的很喜欢中国。因为我在中国,我爸爸为我感到骄傲
Actually I have to admit I know a person like this.. and it's my own father. He loves China wayyy to much. Sometimes it seems he likes China more than Chinese people do. He will sit behind computer for hours searching latest news and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and then he will inform me about what's going on in China even though I'm the one who lives here... He considers China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he always says Chinese army is much better than American. He always talks badly about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about European union or the USA, but China is forever amazing to him. He thinks China will definitely rule the world one day.
He is especially proud of me since I live in his beloved China and he will always talk about his daughter living in China to anyone who will listen to him.
Of course he is also very interested in Chinese food. After I came to China I took a picture of me with some mooncakes and send it to my mother. My dad is not very good at using a smartphone so I asked her later if she showed the picture to my dad and she said "oh yes I did", and she also said my dad kept asking her to show him the picture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he was so interested in the mooncakes. One time my Chinese friend invited him as a joke to eat a dog together. But my dad just agreed right away. What the heck!! Even my Chinese friend was in shock that his joke didn't work very well with my dad. Because my dad would never refuse anything Chinese, even if it means eating a dog. In my country nobody would ever eat dogs but if Chinese people do that, then it must be okay... unbelievable..
People here on zhichu always tell me I must a fake foreigner since I say too many good things about China but I'm not sure what would their reaction be if they met my father. Compared to him I'm actually very critical to China.
看到这个问题我只想到火锅大王
十年前,企业进口一套韩国纸加工设备,两名技术员来厂安装调试。
两人看到我厂内好象有打乒乓球的地方。自我介绍两人都是韩国一个很大的乒乓球俱乐部业余球员,且水平不错,其中之一更说差点入选职业队,金择洙就是俱乐部的招牌。希望和我们的高手交流交流。
这样一说,引发身为接待人员的我高度重视,准备了三波人马:
第一波:两位厂内选手。
第二波:厂第一名(水平远高于厂内其他人),他带一名附近单位和他差不多的高手。
第三波:央我师公(三十年前省乒乓球青少年冠军)从市体校带两名14、15岁的年轻高手来压阵。
于是晚上到企业活动中心,热情请他们先活动活动,实际是看看水平。
几板过去,师公那拨人就不看了,在旁边台子练球。
于是交手,第一波上。比韩国那名低手差点儿,对高手输得有点多。
厂冠军上,和对方高手打得难解难分。
休息期间,韩国人一眼看出我师公那台子和我们不是一个档次,主动提出要交手。
两名体校生还真懂礼貌,控制着让场面不太难看。后来他们感觉出来在让球,结结巴巴用英语让他们发挥最高水平。
结果很难看。然而我师公介绍这两名年轻选手入选省队都有点难。
但他们高兴了,说在韩国自己的俱乐部里,很难得有更高的高手(基本到了职业队员层次)和他们一起练球。
安装调试之余,带他们逛企业、逛古城,吃小吃,然后天天晚上打两小时乒乓球。但下河游泳被领导禁止了。
我们是传统大型国企,厂家一体那种。他们对我们企业活动中心里有乒乓球、羽毛球、台球、健身室、棋牌室、图书馆,以及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标准化足球场一应俱全,还有宾馆、公园什么的都是企业的大感惊讶。尤其是对场地使用不要交钱更是奇怪。在韩国,想进他们那家俱乐部打球可不便宜。
回去一个多月后,那家韩国纸机企业写来回访信。技术资料和官方文件之外,总经理特地另附一信(还是用歪歪扭扭的繁体汉字写成),说这两名技术员被中国迷住了,天天在吹中国如何如何,只要有机会,争着要去中国。 当然结语是希望今后继续合作,让员工高兴就是他身为大老板的成功云云。
打码上传了之前涉嫌政治敏感的图片—————————————————————分界线
原答案涉嫌政治敏感,删除了疑似敏感的图片
下图是一位喜欢COS解放军的日本宅男,自称“精解”
感谢各位的赞
日本的军宅,大概算中吹的一种吧?
放大点,怕你们看不清...
图片来源微博,日本万圣节的时候拍的。
不但有,而且还有我优秀地下党员。
当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一个展会帮忙,有一个日本老头看我忙上忙下给我买了一瓶饮料。我就坐下和他聊了起来。一听说我是中国人,对方一个劲的夸赞,说中国好呀,解决了各种问题,现在发展的也好,估计再有个几年中国就比日本强了,比美国强也是十几年的事。分析的挺有道理不是一般的脑残粉。
末了问我一句:你以后要留在日本么?我那时候就职已定,大四即将毕业。就说是呀,他说你们留学生也要好好努力,以后努力往日本上层走,最好以后也能掌握日本政权,那帮自民党的孙子是管理不好国家的。我虽然是日本共产党员,但现在日本共产党现在也不行了,不去争权,只知道喊口号,日本的未来还是要看你们呀,等以后你们掌权了就别还给他们了,还要防着他们夺权。
我当时都快炸了,这可和志位总书记的思想背道而驰呀,那只能是我党的人了,没想到我党优秀地下党员居然还存在。
我肃然起敬。
怎么没有?毛主席在的时候,世界各地遍布中吹。
讲真心话,国内很多人对毛主席的了解完全不够,一部分人甚至以为毛主席只在国内受欢迎,今天我就讲一下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时的场景,看完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毛主席是影响整个20世纪的一代伟人。
1956年苏联召开了二十大,在大会即将结束的时候,赫鲁晓夫甩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他当着所有代表的面宣读了自己的秘密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由于事发突然,各国代表们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现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终于有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鼓掌,有人反对,有人当场休克,波兰共产党总书记贝鲁特甚至心脏病复发,直接就死在了莫斯科。
这件事国际影响太大了,在这之前,列宁和斯大林是公认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各国国内有一大批他们的狂热支持者,甚至有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就是斯大林扶持起来的,现在斯大林去世才2年多,赫鲁晓夫就直接否定了他的一切,这让别人怎么想?
所以当时苏联国内、东欧、中国,整个思想一片混乱,情况非常危急。
对于这件事,毛主席感到非常恼火,他和赫鲁晓夫说:“你批评斯大林是对的,但是你事先应该和我商量,不是你想批就批,而且你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斯大林一夜之间从一个神变成了罪犯,谁也接受不了!”
虽然毛主席并不同意赫鲁晓夫的行为,但事情已经发生,总得想出挽救的对策,当时我党发了两篇文章《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对赫鲁晓夫的行为进行了解释,赫鲁晓夫一看终于可以给舆论一个交代了,立马让真理报进行转载,并分别印刷了20万份和100万份在党内学习,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就是毛主席出面帮赫鲁晓夫擦了屁股,话虽然很糙,但就是这么个道理。
从那以后,毛主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就开始迅猛提升,莫斯科大学哲学博士考试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先看过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不然你都没有资格考试。东欧各国党内发生分歧,一旦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就会说,我们先把问题搁置,看看中国的毛泽东怎么讲。
可以说,毛主席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才真正成为继列宁、斯大林之后的第三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
现在我们都知道苏联援助我国的“156工程”,在短短几年之内,苏联累计派了上万名专家到中国手把手帮忙实际落实了150项,项目涵盖电力、钢铁、煤炭、制铝、机械、化学、造纸、有色冶金、炼油、重型机械、动力、化肥、火力发电、医药、军工等多个领域,帮助中国在华夏大地上再建了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而这些援助,绝大多数都是在赫鲁晓夫时期落实的,这与当时毛主席强大的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7年,赫鲁晓夫邀请毛主席前往苏联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这是毛主席第二次前往莫斯科,赫鲁晓夫事先和毛主席沟通,希望毛主席帮忙统一一下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分歧,出于大局考虑,毛主席欣然应允。
与第一次访问苏联时不一样的是,这次苏联给予了毛主席最高礼遇,座机是苏联最好的飞机,驾驶员是王牌飞行员,入住的是克里姆林宫中最尊贵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寝宫,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住在列宁山,由此可见赫鲁晓夫对毛主席的到访有多么重视。
各国代表到齐后,赫鲁晓夫像个跟班似的,跟着毛主席四处跑,逢人就介绍,这是中国的毛泽东同志,给毛主席狠狠涨了一波面子,大会开始前,毛主席说开会时我还是坚持一个口号,叫做“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赫鲁晓夫不同意,提议说要用“以中国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毛主席表示反对,双方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最后赫鲁晓夫看毛主席态度坚决,只好同意还是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至于为什么毛主席不让中国在这个时候出头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时的中国虽然是个人口大国,但是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都不太行,担当不起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重任。
第二个原因:当了老大就要负责任解决问题,也要直接硬扛来自美国的压力,一方面,对各国的援助问题,另一方面,和美国搞军备竞赛,这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所以毛主席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不管当时赫鲁晓夫是什么用意,毛主席一心一意把国内经济基础先打好的想法肯定是正确的。
虽然,毛主席不愿意中国站出来当领头羊,名义上苏联依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可到了1957年年底的时候,国际社会都察觉到了一个细微的变化,以前是苏联——社会主义其他国家,现在变成了赫鲁晓夫/毛主席——社会主义其他国家,从影响力上来看,中国似乎有了与苏联分庭抗礼之势,在这个阶段,苏联甚至和中国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承诺向中国提供核武器,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一件大事。
当然,中国和苏联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分歧,而且是根本路线上的分歧。
赫鲁晓夫认为,既然和平发展就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我们就和美国斗而不破,搞和平竞赛就好了嘛,总有一天,社会主义全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我们就获得了胜利。
而毛主席认为,当我们有实力的时候不应该向资本主义妥协,资产阶级充满了软弱性和妥协性,我们应该用革命的手段、用武装的手段去打败他们,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但妥协和退让绝对不会有真正的和平,即便资本主义要和我们打核战争,全世界27亿人,死一半还剩一半,我怕谁去。
毛主席的话音刚落,全场一片寂静,后来休息的时候,捷克斯洛伐克总书记拿着咖啡直哆嗦,他说中国有6亿人,我们才2000万啊,中国死一半还有3亿,我们恐怕都不够啊。其实他的态度基本代表了当时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态度,就是害怕真的爆发核战争,所以他们没有支持毛主席的想法。
站在当时的视角来看,的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刚过去12年,没人愿意再打一次更大规模的核战争,所以苏联选择了军备竞赛和美国内耗的方式,但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苏联也正是亡于这种和平竞争的模式,如果当时苏联选择了更强硬的姿态,美国迫于压力可能会做出更大的妥协,世界线或许会发生重大改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向可能也会完全不同。
但历史就是这样的,冥冥之中很多事情从你决策开始时,就早已写好了结局,正是因为赫鲁晓夫革命的妥协和不彻底性,才导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的颜面尽失,这也成为了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
现在时过境迁,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以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如果真的选择了毛主席的方式,结局又会如何呢?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其实在美国,那些大城市,晚上以及平民窟等一些地方真心就像第三世界国家...生活质量很低...老百姓真是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上大学那么多钱几乎不可能了...在那个环境里你才知道什么是阶级固化,什么才是天朝学费真的低,什么才是对困境中的很多中国孩子,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
话题拉回来,现在国内的俩美国小黑哥,跟他们关系很好。他们总说在他们华盛顿,另一个是亚特兰大,甚至在美国很多地方,大家都知道中国在崛起,这地球村村长的位置以后肯定是中国坐,现在他们来中国留学就是为了以后能混的更好...照片就不上传了,之前的答案里的照片有他俩
上个月宿舍电梯门口遇见个美国小赤佬文个花臂,靠近仔细一看全是中文的毛泽东语录,然后还跟我讲他要加入共产党,我跟他讲了党员不能有纹身,这个月碰到他一看纹身全洗了还留有疤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