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就立志要拿诺贝尔文学奖的。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诺奖获得者,顶多有个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
所以我觉得有有这个使命,
一定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别笑,我真的很认真在行动。
我的第一个计划是把历年来所有诺奖作家都熟悉一遍,
这样我就知道诺奖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了;
但问题来了,我身处乡村中学,那时候又没有网络;
我压根就没有办法获知这些人;
然后有一天,有个同学带来了一本书,叫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介绍以及作品选这么一本书,很好,800多页吧。
我发疯似的软磨硬泡,要他借给我看,
然后看完了之后,我还做了一个特别傻逼的行为,决定根据书中的介绍,我自己做一份笔记,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压缩版的简介。从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开始,到2000年高行健的简介,每一个简介几千字,我压缩到一千字左右,那这依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差不多花了我两个月的业余时间。
下面给大家感受下那个笔记本:
整个高中,一直沉浸在给国家争光,多年以后,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那天大家都在加班,好像是七点左右吧,新世相的张伟那时候还是我们杂志社的执行主编,他说莫言得奖了。然后整个办公室的沸腾了。
我那时候是五味杂陈啊,虽然自己越来越远离文学,但想起当年的诺奖梦,我觉得我的心情跟村上春树老师有的一比。哈哈哈哈
这个问题我终于能回答了!
今天我还在宿舍和我的Paper作斗争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老师电话,说诺奖得主要见我……然后我就一(pi)路(dian)狂(pi)奔(dian)地跑去了。然后发现……我居然是被喊去和Tom Sargent大佬讨论Python……然后就瞬间开心了,这我擅长啊!然后我就拿出来我写的代码,和Sargent教授讨论了我写的代码,然后讨论了一下我用这些代码干啥,然后讨论了如何把计算机中的Object和经济学中的Economic actor统一起来,等等,启发很大,受益良多。
和诺奖得主Tom Sargent谈笑风生:
和诺奖得主Tom Sargent合影:
------
2017-2-21更新
后续:
------
2017-2-21更新
一些感想:
1. 一定要养成良好的Coding习惯,你不知道哪天诺奖得主就要扒着你的代码一行一行看……
2. Python大法好。好好学编程,好好学Python。
3. 诺奖得主之所以为诺奖得主,即使他们没有诺奖光环,也是非常非常有吸引力的存在。70岁的Sargent像20岁的我一样,像一个小孩子和人分享棒棒糖一样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4. 而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的。在实验室里面,他介绍了一篇论文,在场的老师们集体懵逼,场面有点尴尬,想想Sargent教授也会有点难受吧。大概因此,他才会不愿意跟着老师们走流程,而是一直拽着我要和我讨论代码吧。
5. 他和我们传教代码之外的经济学知识的时候,我会接下一些内容,他好像棒棒糖被抢了一样不高兴,仿佛一个被炫耀的机会被我抢了……表情超可爱的说……
6. 短短的一小时的交流,我很认同他的观念,也很认同他希望可以把Python的领土在经济学领域扩张的心愿,因为这也是我一直的心愿。我更为认同的是,把经济学的“对象”和计算机的“对象”联系起来,站在一个更好的角度思考问题。
7. 学识渊博,善于科普,平等待人,没有半点大牛的傲气,反而带着很多孩子气的可爱。无论他有没有那些光环,我都很愿意做他的RA,跟着他学习,跟着他一起实现把计算真正地和经济学融合的理想。
8. 我想去更顶尖的环境的动力又多了很深一层。
我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刻是在斯德哥尔摩现场看我的博士导师在Nobel Lecture上展示我的研究工作 (他因对分子机器的研究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同年我在该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毕业)
youtube视频第58分40秒开始后面的大概9分钟都是我博士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1小时6分50秒的ppt左上角是我:p
https://youtu.be/yvhTr5Rj2yM?t=58m41s墙内版: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报告—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2MjA2ODE2NA==.html========原答案流水账============
这个问题下理论上能装的最大的逼是“自己拿了诺贝尔奖”,然后就是直系亲属比如父母或者儿孙拿了诺奖(后者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众筹...)
我只能装个小逼了,我博士导师拿了今年2016年的化学奖,他邀请我和我妹子下周去斯德哥尔摩围观他拿奖。老爷子前天去白宫见了奥巴马,昨天早上回芝加哥,下午就出发了,在他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先去下英国然后再去瑞典。(这几天老头对去领奖需要走的繁琐复杂的程序已经吐了不少嘈了。。。
我和我妹子上个月专门飞去DC申请瑞典签证,不得不吐槽下,破旅游签证还得专门飞过去提交材料,而且并不是直接去瑞典大使馆面签,只是去一个中介提交材料收集指纹和照相。我昨天才收到寄回来的护照,妹子的还在pending,因为她这个月毕业OPT要二月份才开始, 瑞典大使馆还在考虑要不要给她签证 = = 所以最坏的情况是我下周一个人去。
我博士论文是做的分子机器,是目前组里和今年诺奖topic最match的人,所以老爷子12月8号要给的Nobel Lecture的ppt一多半都是我帮忙做的,其中有10页左右是直接拿我的答辩ppt改的,有一张上面还有我的照片:P 帮他做ppt的时候他还跟我说等下次你再需要做nobel lecture的时候就是老司机了2333
这次老头一共邀请了三十来人,大家都拖家带口的,最后老头的亲友团超过60人。除了他的家人外大多数是他以前的学生。一个获奖者只有最多15个special guest能去现场观看,所以老爷子给我们后援亲友团在酒店租了个会议室准备让我们一伙人在里面一边吃喝一边现场直播看他领(zhuang)诺(da)奖(bi)。
==========
20161205update==============
老爷子说给我弄了张8号上午nobel lecture的票,到时候可以全程围观物理奖和化学奖得主的获奖报告哦。
妹子的签证最后还是下来了,不但可以晒老板还能撒一把狗粮了。
老爷子开了个推特账号,自己在不停地update,哈哈哈,有推的可以自己戳:
https:// twitter.com/sirfrasersa ys我这里盗几张图先
(今年三个化学奖在斯德哥尔摩初碰面,碰巧都穿了红衣服,photo credit: @stuartcantrill)
(老头在试穿white tie, photo credit: Alexander Mahmoud © Nobel Media AB 2016.)
=======
20161206update=======
(老头和他的孙子以及学生的孩子们在一起,Photo:
Alexander Mahmoud© Nobel Media AB 2016.)
这里有一个Facebook上采访今年3位化学奖的视频:
https://www. facebook.com/IFeakingLo veScience/videos/1570490776305261/=======
20161207update ======
老头收到了很多很棒的礼物,其中最酷的一个是他三十年前的学生送的手工烧制的三十年前在老头实验室合成的一个大环分子玻璃模型。
=========
20161208update===========
这是昨晚上老头穿着苏格兰传统服饰和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们谈笑风生之后和我照的合影。。。
============20161208=========
集齐了和今年三位化学奖的合影ꉂ ೭(˵¯̴͒ꇴ¯̴͒˵)౨”
今天听了物理奖和化学奖的nobel lecture,听物理奖的报告从第一页就完全懵逼,基本全是#$%%&!-,然后一到化学满屏幕都是1+1=2 ╮(╯▽╰)╭
终于可以点下题了,我离诺贝尔奖最近的时候就是老板花了小十分钟在他的nobel lecture上展示我博士期间的工作,虽然老头并不是因为我的工作拿的奖,但这是近两年来这个方向上一个很出彩的工作!下面ppt左上角是我O(∩_∩)O
youtube视频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yvhTr5Rj2yM彩蛋,随手一个自拍就和Haldane同框了hhh
=======
20161209update======
今天没什么事,带着妹子在斯德哥尔摩逛博物馆。
这里的日照时间太短了,下午两点是这样的
然后我找了个地方吃东西,四点不到出来的时候已经这样了
=͟͟͞͞(꒪⌓꒪*) =͟͟͞͞(꒪⌓꒪*) =͟͟͞͞(꒪⌓꒪*) 这就是为啥这儿的人这么性冷淡吗
晚上照例老头找了个地方给我们party,有趣的事中途他的推特关注突破了一千人,激动坏了¯_(ツ)_/¯ 我就跟他说social media会上瘾吧
========20161210 update========
颁奖典礼全程: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TvZmrygK3F0颁奖之后的诺贝尔奖晚宴大概是我目前为止吃过的最正式最复杂最贵的一顿
最后还送一巧克力牌子
刚刚看到这个问题,出来嘚瑟一下。
去老教授Bill Bardeen家里开派对的时候得以手持
唯一两获物理诺贝尔奖的John Bardeen
(他的老爸)的奖牌。
(更新:另外一位两获同一领域诺贝尔奖的是Frederick Sanger,分别于1958年和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多谢
成楚旸的指正。)
以及获奖证书
分别为
1956年物理奖半导体和晶体管
1972年物理奖BCS超导理论
另附趣闻几则和感想一点:
(一)1956年John Bardeen去领奖的时候,以为不能带小朋友去仪式呢,就把孩子Bill Bardeen和James Bardeen放在宾馆里面。颁奖的时候颁奖人(瑞典国王还是什么的)问他怎么不带孩子来见证这个时刻?John说我不知道能带孩子来啊,然后颁奖人就说,没关系,下次带他们来。结果预言成真。真!的!有!下!次!
(更新:刚看到维基百科对此也有记载,说是第一次John只带了一个孩子去。国王跟他说下次都带来。我有机会找Bill Bardeen确认一下,也有可能是我从他那听完故事以后记错了一点细节啦。)
(二)一门物理学家,John Bardeen老爷子的两个儿子都获得不少重量级奖项,对物理贡献颇多。
(三)Bill Bardeen贡献良多,在美国要建立超级对撞机SSC的时候被聘为理论组组长。于是他辞去了另一个大型国家实验室(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理论组组长职务,举家搬到了SSC在建的德克萨斯州。在大家都把袖子挽起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也卖掉了自己在费米实验室附近的房子。在他卖掉房子手续完成的第二天,SSC项目取消了……从此逐渐地,世界高能物理的中心就开始转移到了欧洲核子中心于日内瓦修建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标准模型里面最令人惊讶的标量粒子Higgs粒子,培养了无数高能物理相关领域的人才。
(四)美国电信巨头AT&T当年从晶体管中获益很多,此后每到晶体管的发明周年都会制造纪念版的初代晶体管模型送给John Bardeen家。私营公司也这么重视人才可见一斑。
(五)John Bardeen去世后,学校整理了他的办公桌并把遗物送回。少数办公桌(还是抽屉里面)的物件里就有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熊猫牌收音机”。我也没有细细研究,但是我美好地想象他老人家是对大洋彼岸的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晶体管和收音机而感到欣慰。
原来读硕士的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其实也是John Bardeen大神的本科学校)物理系一楼就是另一位物理学奖John H. van Vleck所捐献的奖牌、证书、手稿等等。每次走正门进入物理系的时候都会看到他们。但是手里拿到诺贝尔奖章感觉还是不一样,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呢,但其实也没什么好激动的。对于热爱物理的人来说,有与没有奖章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也难怪在他家里和一帮物理同人聚会的时候会从精美的盒子里面拿出来任朋友以及小孩子们把玩。
科学的诺贝尔奖很多是用来奖励基础科研的。只要我们国家开始、增加对基础科研这一在长远时间上有利于国家甚至人类社会的方向的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相符的投入,我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顶尖科学家。希望大家尊重科学,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下持续前进。
附件是奖牌反面还有本人手持的照片:)
最近的一刻大概是10-20厘米,2010年10月16号午时,巴黎荣军院。大概是10月11的时候,收到连长邮件,当时法国唯一的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提出
阿莱悖论的Maurice Allais去世了,需要在荣军院举行国家级葬礼,作为校友,征集12名学生去抬棺材。要求十分简单,身高180cm,使得肩扛的时候重量可以分担。
征集信里说,这是个大新闻,Allais是法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经济学家,前总统萨尔科齐会亲临现场,可惜后来萨大叔还是没给面子,派来一个教育部长Valerie Pecresse大娘。那天我们是早上5:45集合,送去荣军院,大清早的没吃饭就排练,一开始只是拿个空托板列队练习:
两个小时以后仪式开始,Allais的棺材由国旗覆盖,广场鼓乐齐鸣,内外两层宪兵持枪:
另一侧是故者的亲朋好友以及政府军部官员
部长致辞结束,开始抬入内殿,起~伟人逝世以前病患已久,棺材实际很轻
接下来正殿里,宗教仪式,可惜神父的祷告我没有听懂
以上图片侵删,不过都是上过报纸电视的,应不侵权
今年老板拿了诺贝尔奖,有幸可以勉强来回答这个问题。
体验就是,大家一开始都特别兴奋,但是过了一周也慢慢就平息下来了。
过去一周尤其是周一周二,感觉大家都一直处在惊喜之中,见面都聊这个,还有庆功party啥的(可惜都是在我考试的时候举行的)。
电梯间偶遇老板,他吐槽说采访一大堆,邮件回了一大堆,累坏了。
拿了诺奖以后第二天照样来了早上九点的组会,虽然可以不来的。
周五的时候,帮我朋友交了RA的推荐信,虽然Chicago那边说晚一点交也没关系(毕竟拿了诺奖)。我朋友和我吐槽说相比芝大这么宽容,斯坦福那边就不让他迟交了。嗯,可能是因为他们今年一个教授也拿了诺奖。
周末的时候给他发邮件,基本上还是两三个小时就回复,一直有工作。
今早和我开会,聊了好久。很耐心的听我讲我thesis的点子,而且思维特别清晰,提出的了很多值得我慢慢琢磨的东西。啊,不愧是大佬,虽然我还是烂泥扶不上墙。
总之,大佬拿了奖还会照常工作,只是采访多了一点,而我却到现在都没有写完CS作业。
最后祝贺老板拿奖,他是我毕生学习的榜样。
(怕给老板丢脸,还是匿个名好了,瑟瑟发抖。)
update:
大家别赞了,我就想凑个热闹,瑟瑟发抖,我的CS作业还没有写完。
补充个细节:
我是凌晨三点多,被朋友的消息轰炸得知的。当时刚刚debug完CS正准备睡觉,结果就睡不着了。于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给老板祝贺,而他居然还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估计他自己当时也很懵,委员会那时候专门延迟颁奖了,就是因为联系不上他们几个hhh)。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