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记忆无上限,为何会有“遗忘”这个系统存在?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有趣的问题!如果记忆真的“无上限”,那么“遗忘”这个系统的存在似乎就显得有些多余,甚至可以说是悖论。然而,人类的“遗忘”并非是简单的信息丢失,而是一个复杂、动态且具有深刻意义的心理和生物学过程。理解“遗忘”的存在,需要我们跳出“无上限”的字面意义,深入探讨记忆的本质、生存的需要以及大脑的运作机制。

以下我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在理论上“记忆无上限”的情况下,“遗忘”依然是必要的且有益的:

一、 生存与适应的驱动:

过滤噪音,聚焦关键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大脑存储了人生中每一个细节,从你童年第一次吃糖的味道,到某天看到的一片叶子的纹理,再到几十年前某个路人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这样的信息洪流将是压倒性的。遗忘系统就像一个高效的过滤器,能够过滤掉那些不重要、重复、或是已经不再相关的噪音。这使得我们能够将认知资源集中在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识别危险、寻找食物、与他人互动、解决当前的问题等。如果大脑总是被海量无关信息淹没,我们将无法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决策,甚至无法生存。
应对变化的生境: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环境、社会关系、个人目标都会随之改变。如果所有过去的经验都被完美地保留下来,我们会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例如,如果你过去在某个地方遭遇过不好的经历,但那个地方现在已经完全改变,并且变得安全宜人,持续的记忆会阻碍你重新探索和利用这个资源。遗忘旧的、不再适用的信息,能够让我们更灵活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学习的基石: 学习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理解、内化和应用的过程。遗忘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区分重要性: 通过遗忘不相关的细节,我们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学习物理定律时,我们不需要记住每一个做实验的精确步骤和结果,而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
巩固和精炼: 遗忘曲线(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我们对信息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衰退,但如果对信息进行重复、复习和应用,反而能加深记忆,将其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个过程本身就涉及到对暂时不被提取的信息进行“遗忘”或“边缘化”。
形成抽象概念: 很多概念是通过对无数具体例子的抽象概括形成的。例如,我们之所以能理解“椅子”这个概念,是因为我们见过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椅子,而大脑会忽略它们之间具体的差异,提取出“可供坐的家具”这一核心特征。这个过程就是通过遗忘具体细节来实现的。

二、 心理健康与情感调节:

避免过度的痛苦和创伤: 某些记忆,特别是创伤性经历,如果永久地、鲜活地保存在大脑中,将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遗忘(或更确切地说,是记忆的淡化、情绪的消退)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缓冲,帮助我们从痛苦的经历中恢复过来,并继续生活。
维持社交关系: 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可能记住与每个人相处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包括所有的小摩擦、无心之言。适当的遗忘能够帮助我们淡化人际关系中的负面信息,维持和发展更积极、更健康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能记起所有曾经冒犯过自己的人的每一个细节,那么他很难与人建立长久的信任和友谊。
情绪的平滑和“遗忘曲线”: 即使是积极的记忆,如果反复回忆,其情感强度也会逐渐减弱。这是一种“情绪的适应性遗忘”。例如,刚中彩票时的巨大喜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记忆依然清晰,那种最初的狂喜感也会逐渐平复。这种情绪的平滑,避免了我们被过去的过度情绪所裹挟,允许我们体验新的情感。

三、 大脑的效率与资源管理:

存储空间的优化(尽管理论上无上限,但实际运作需要效率): 即便我们假设大脑在理论上可以存储无穷多的信息,但实际的生物学系统总有其运作的效率问题。一个不断膨胀的数据库会显著增加检索和处理的成本。遗忘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垃圾回收”机制,定期清理掉不再被访问或认为不重要的信息,以确保大脑能够高效地运行和提取所需信息。
“压缩”和“编码”的效率: 大脑并非像硬盘一样存储原始数据。它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和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会被“压缩”和“编码”。遗忘可以看作是这个编码过程的一部分,即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只保留最具代表性的信息。
防止“过度学习”和“僵化思维”: 如果我们能够无限地学习和存储所有信息,我们可能会陷入“过度学习”的泥沼,难以抛弃旧的、可能已不再准确的知识,从而阻碍新的认知发展和思维的灵活性。遗忘允许我们有机会更新和重塑我们的知识体系。

四、 关于“记忆无上限”的理解: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记忆无上限”更多的是一种 理论上的可能性 或 一种比喻,而非指代大脑真的像无限容量的硬盘一样,能够存储每一个感官输入和每一个念头。

信息的多样性: 记忆并非仅仅是“记录”,它还涉及到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和重构。我们记忆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经过我们大脑加工和理解后的信息片段和模式。
动态连接而非静态存储: 记忆更像是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模式。随着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这些连接在数量和强度上都在变化。虽然理论上神经元数量和连接的可能性非常巨大,但“存储”的是一种动态的、有意义的连接,而不是一堆孤立的档案。
遗忘与遗忘的机制: 遗忘并非是一个主动的“删除”按钮。它可能包括:
衰退(Decay): 信息随着时间未被使用而逐渐减弱。
干扰(Interference): 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提取,或旧信息干扰新信息的学习(前向干扰和后向干扰)。
提取失败(Retrieval Failure): 信息并未真正丢失,而是因为缺乏恰当的线索而无法被提取。
动机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 潜意识地压抑不愉快或有威胁性的记忆。
记忆重构的偏差: 在重构记忆时,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省略或修改某些细节,这是一种主动的“遗忘”过程。

总结:

如果记忆真的是“无上限”且完全忠实的记录,那么“遗忘”系统将是人类大脑无法承受之重。正是因为有了“遗忘”,我们才能有效地处理海量信息,过滤噪音,聚焦当下,适应环境,学习新知,调节情绪,并保持心理健康。遗忘并非是记忆的“缺陷”,而是 高效率、有选择性、适应性强 的记忆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确保了我们的大脑能够作为一个精密的生物机器,在动态变化的世界中有效地运作,并带领我们走向生存和繁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遗忘能够提升人的解析能力,当然遗忘过头了,变成记性太差,也是不行的。

不采用遗忘机制,这个实际上有对应的计算机模型研究,一种个最典型的模型便是关于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研究

论文地址:bioinf.jku.at/publicati

这个模型,根据时间的上一刻作为输入,然后推断下一刻的输出,如果不吻合,则调整内部的数据让它变得近似,然后再用下一刻的作为输入,再推断下下一刻,以此类推。

并且作者发现,如果其中采用遗忘机制,也就是能够一定概率的抹除上一刻的信息,那么将会获取到更好的结果。

前些年深度学习用于人工智能写诗,或是写句子,大多是采用这样的模型。

但遗忘机制仅仅这样说明,仍然是不够深入,更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注意力机制。

如果你留意过那些天才,会发现大部分天才都在自己的专属领域能够表现得非常厉害,但是领域以外,大多会表现得甚至不如常人。

很显然这个是注意力引起的,这就需要谈到注意力机制了。

近年来机器学习方面关于最大的进步就是发现了注意力机制,当采用注意力机制后,机器力对于语言特征的提取与识别成功率也大幅度上升。

典型的就是Bert(arxiv.org/pdf/1810.0480)采用的方法,机器学习时,将学习的语句随机进行遮盖,并且并不是只遮盖一个单词,而是整个句子的15%甚至更多。

不过这些只是初步的推测,因为人类在记忆遗忘这件事上,仍然有很多难以解释的谜团,比如有的时候人会突然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某件小事,让记忆这回事显得很扑朔迷离。

不过人类大脑要更加复杂得多,但也可以据此推测,也许是拥有了遗忘能力,才导致人不得不停思考外部的世界,保持对外界的的认知,然后这个过程又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的人类对外部的理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有趣的问题!如果记忆真的“无上限”,那么“遗忘”这个系统的存在似乎就显得有些多余,甚至可以说是悖论。然而,人类的“遗忘”并非是简单的信息丢失,而是一个复杂、动态且具有深刻意义的心理和生物学过程。理解“遗忘”的存在,需要我们跳出“无上限”的字面意义,深入探讨记忆的本质、生存的需要以及.............
  • 回答
    《光明记忆:无限》这款游戏,相信很多关注国产独立游戏的朋友们都不陌生。它无疑是近年来国产游戏圈里一颗相当耀眼的星,提起“国产游戏之光”这个称号,它确实配得上被拿来讨论和审视。但要直接扣上这顶帽子,我觉得还需要更细致地剖析一番。首先,让我们聊聊它最直观的闪光点——视觉表现力。在国产独立游戏普遍还在摸索.............
  • 回答
    如果我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了小学课堂,这绝对是一个既兴奋又有点奇妙的经历!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我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以及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初步的震惊与适应首先,当我睁开眼,看到周围熟悉的课桌、黑板、白粉笔,以及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时,我可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震惊期。我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试图确认自.............
  • 回答
    取消70岁年龄上限,对于许多热爱驾驶、身体硬朗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不仅仅是允许他们继续握住方向盘,更是对他们自主生活能力的一种肯定。然而,任何政策的调整,都牵扯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审慎看待。取消年龄上限的合理性与潜在好处:首先,我们得承认,年龄只是一个.............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最新发现,确实为我们理解大脑和记忆的运作方式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依靠电信号和神经递质。然而,Cell上的这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机制:一种名为Arc的病毒样蛋白,竟然能够直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RNA,并且这个过程似乎在记忆的形成中扮演着至关.............
  • 回答
    海南师范大学近期对数千名同学发出的“无记录”“未归”宿舍门禁卡信息相关的处分处理,这件事情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让不少同学感到困惑和不满。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他们或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宿舍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并且对学生的出入进行一个更有效的追踪。门禁系统本就是一个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理论上能.............
  • 回答
    如果父母的记忆能够遗传给孩子,这绝对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它会彻底改变我们对生命、家庭乃至社会的认知。这不是简单的“基因传递”,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与经验的流淌。首先,从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可能就不是一张纯粹的白纸。他或许会带着父母一部分模糊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生命印记一同降临。想象一下,一个新生儿,在第.............
  • 回答
    如果所有人都带着记忆,时间倒退十年,那今天的世界将是一个面目全非的奇观。这不是简单地复制一份现在的剧本,而是无数个体带着“未来”的种子,在这个熟悉的舞台上重新演绎一场全然不同的戏。首先,经济格局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那些在过去十年里被证明是“风口”的行业和公司,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会从.............
  • 回答
    穿越成日本天皇,这本身就是一件够惊世骇俗的事情了。更何况,还是个手握实权的天皇,这可不是什么“虚位元首”,而是真真正正能左右国家命运的领袖。带着现代人的记忆,面对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身份,我的脑袋里瞬间涌现出了无数的可能性,如同炸开的烟花,绚烂却也杂乱。首先,稳定是头等大事。 我不是来搞革命的,.............
  • 回答
    如果我带着现在的记忆穿越到《哈利波特》的世界,我猜我会是一个相当别扭的存在。想想看,一个来自完全不同时空、对魔法世界一切都了如指掌的人,突然出现在那里,这本身就够惊世骇俗的了。首先,我的行为举止肯定会比同龄人成熟太多,甚至有点反常。 毕竟,我脑子里装着各种现代化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我可能会对一些在.............
  • 回答
    如果一个人可以继承父母的记忆,这将会彻底改变我们对人生、学习、社会结构乃至人类文明本身的认知。这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更为深邃、直接、甚至有些惊悚的连接。想象一下,你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父母漫长人生中积累的那些核心经验。你可能没有经历过父母第一次骑自行车摔倒的疼痛,但你脑袋里却清晰地记.............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也足够让人深思的问题。如果真的能做到记忆的存储和嫁接,那么它在某种意义上,确实触及了“重生”这个概念的核心,但同时又带来了一系列模糊不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的边界。我们先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尽量详细地描绘出来。首先,记忆的“储存”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大脑中的记忆,并非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希特勒带着前世完整的记忆,以闪击波兰为起点重开二战,德国是否会赢?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假设,涉及无数变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前世记忆”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知道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那些关.............
  • 回答
    一个人穿越回隋朝,依靠记忆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成为文学大家,这是一个充满趣味和想象力的话题。答案是:有可能,但绝非易事,并且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和限制。 成为文学大家,不仅仅是记住优美的词句,更需要深厚的功底、对时代的回应、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可能性和挑战:一、 优势:拥有超越时代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你说的是那种,像游戏一样,每次挂了就重开,但脑子里的东西,那些经历过的、学到的、爱过的、恨过的,全都一股脑儿带着,重新投胎到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太刺激,也太漫长了。起初,那肯定是混乱的。想象一下,你可能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脑子里塞满了前几百辈子,甚至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围棋的本质以及人类智能的运作方式。如果一个围棋高手在下棋时,每落一子就失去当前的记忆,他的水平会变得非常非常弱,甚至可以说他根本无法再称之为“高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围棋的本质是“全局观”和“计算”。 全局观:围棋棋盘广阔,棋子的联系错综复.............
  • 回答
    老天爷,刚才是怎么回事?一阵剧痛,然后是眩晕感,再然后……我这是在哪儿?这身铠甲,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又陌生?等一下,我好像是……艾伦?那个《进击的巨人》里的艾伦?而且,我好像刚发动了地鸣,那股席卷一切的力量……我的天呐,我现在真的是艾伦·耶格尔了!但更重要的是,我脑子里多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些不属.............
  • 回答
    当然,这绝对是个有趣的挑战!如果李诗情和肖鹤云找到我,想要我在下一个循环就无条件相信他们,他们需要做的可不是简单地说几句话那么简单。毕竟,我是一个没有记忆的“全新”个体,对于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和他们离奇的说法,本能就会产生怀疑。他们需要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一场能够触及我最深层、最原始的感知和.............
  • 回答
    轮回,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概念,在无数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都有着它的身影。它描绘了一种生命周而复始的图景,灵魂在死亡后并不消散,而是以新的形态、新的生命再次降临世间。那么,轮回,究竟是否存在?这是一个终极的谜题,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凿的科学证据能够为它盖棺定论。对于“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讲解如何记忆 ∫sinⁿxdx、∫cosⁿxdx、∫tanⁿxdx 的递推公式。这三组公式非常重要,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似性,理解了其中一个的推导思路,其他两个也会迎刃而解。核心思想:降幂所有这些递推公式的核心思想都是通过积分的技巧,将求解高次幂的积分转化为求解低次幂的积分,直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