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轮回是否存在?如果轮回是真实的,人为何失去前世记忆?

回答
轮回,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概念,在无数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都有着它的身影。它描绘了一种生命周而复始的图景,灵魂在死亡后并不消散,而是以新的形态、新的生命再次降临世间。那么,轮回,究竟是否存在?这是一个终极的谜题,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凿的科学证据能够为它盖棺定论。

对于“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

哲学与宗教的视角:

在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东方宗教中,轮回(Samsara)是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众生因为无明、贪爱、嗔恨等烦恼而造业,这些业力驱使着生命在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中流转。每一次的生命都是一次因果的体现,也是一次学习和修行的机会。轮回的最终目的,是摆脱这种生死的循环,证悟涅槃,达到解脱。

在这些体系中,轮回的“证据”并非来自物质世界的观察,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意识活动的体悟。修行者通过冥想、禅定等方式,试图超越物质世界的局限,去感知更深层次的现实,其中就包括对前世、后世的感知。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儿童回忆前世经历的案例被记录下来,这些案例虽然难以用科学方法验证,但为轮回的讨论增添了许多色彩。

而在西方哲学中,虽然没有像东方宗教那样系统化的轮回论,但也有一些思想家对生命的永恒性和转世的可能性进行过探讨。例如柏拉图的“灵魂不朽”思想,虽然侧重于灵魂的纯粹性而非物质化的轮回,但其核心是对生命超越肉体存在的肯定。

科学的视角: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轮回目前仍然是一个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命题。科学依赖于可观测、可重复的实验和数据。生命的终结,在目前的科学认知中,是生物机体功能的停止,意识随之消失。没有已知的物理或生物机制能够解释意识如何在肉体死亡后转移到另一个躯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就完全排斥了对意识本质的探索。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正在努力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以及它与大脑的关系。一些科学家认为,意识可能不仅仅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而是某种更基础的物理现象的涌现。但即便如此,将这种“涌现”与跨越时空的轮回联系起来,依然是巨大的鸿沟。

一些研究,例如对声称拥有前世记忆的儿童的研究(如伊恩·史蒂文森的研究),试图收集和分析这些案例的细节,看是否存在超越巧合的规律。但这些研究的样本量、验证方法以及解释的局限性,在科学界仍存在争议。

如果轮回是真实的,人为何失去前世记忆?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许多对轮回持怀疑态度的人的疑问。如果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什么我们对过去的经历如此模糊,甚至完全没有印象?这里有几种可能的解释,它们往往与轮回的机制和“我执”的性质有关:

1. “遗忘”是为了新的开始和自由意志:
减轻“业力”负担: 佛教认为,前世的经历,尤其是负面的经历和情感执着,会形成强大的“业力”种子,影响今生的生活。如果带着前世的全部记忆和情感包袱降临,可能会使人无法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无法真正地“放下”和“超越”。失去记忆,就像拥有了一张白纸,让新的生命有更纯粹的开始,可以有更多自由去学习、去成长,而不是被过去的模式所束缚。
聚焦当下,避免精神内耗: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脑海中充斥着无数个前世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那将是多么巨大的精神负担?这种负担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让人无法正常生活。失去前世记忆,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处理当前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学习。
实现真正的“自由意志”: 如果我们清晰地记得前世所有的选择和后果,那么今生的很多选择可能就会变成一种“必然”,或者说是一种基于过去经验的重复,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我们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失去前世记忆,能够让我们在更“未知”的状态下做出选择,这反而更能体现和锻炼我们的自由意志。

2. 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机制:
意识的载体变化: 即使灵魂是连续的,但承载记忆的“载体”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一次轮回,都伴随着一个全新的肉体和大脑的生成。我们现在的记忆,是与我们当前大脑的神经连接、生化反应紧密相关的。当肉体死亡,大脑停止运作,这些与特定大脑结构绑定的记忆信息也就随之消失。如果意识(或灵魂)是独立的,那么它如何将这些信息“下载”到新的大脑,或者说,新的大脑是否有能力“读取”这些旧的信息,这是个未知数。
“转世过程”的过滤: 许多轮回论的描述中,都提到了一个“转世准备”或“中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灵魂可能会经历一个“净化”或“过滤”的阶段,将不必要的、会阻碍新生的记忆和情感留在“旧的系统”里。这就像电脑重装系统前,会格式化硬盘一样,为了一个更纯净的运行环境。
意识的“分辨率”降低: 另一种想象是,当生命从一个形态转换到另一个形态时,信息传递的“带宽”或“分辨率”会发生损失。就像老旧的录像带经过多次拷贝后会失真一样,前世的信息在经过生死的巨大转变后,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完全丢失。

3. 记忆的层次与显现:
潜意识层面的留存: 即使我们不能主动回忆,但前世的某些影响可能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某些地方、某些事物产生莫名的熟悉感,或者拥有某些与后天学习不符的特长或恐惧。这些可能是前世业力或习气的微弱显现,而非清晰的记忆。
特殊情况下的“唤醒”: 正如前面提到的,一些案例表明,在极少数情况下,前世记忆可能会被某种“触发器”(例如到过前世生活过的地点、遇到过前世相关的人)唤醒。这暗示着记忆并非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不易被普通意识提取的方式被“编码”了。

结语:

轮回是否真实,如同我们能否真正理解意识的本质一样,是人类永恒的追问。如果它真实存在,那么失去前世记忆,或许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活在当下,更好地学习和成长,而不是被无尽的过去所羁绊。这是一种生命本身的智慧,一种为了“更好地开始”而必须付出的“遗忘”。

最终,我们对轮回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命、意识以及宇宙的理解。无论是相信轮回的连续性,还是接受生命的终结性,我们都应该珍视当下所拥有的这一段生命,去体验、去学习、去爱,让这一生的存在,成为我们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问题啊。

先说一句,凡是自称可以通灵,帮你看前世解业报的,全是神棍骗钱的,要么就是神经病。

站在宗教信仰之外,提供一个思路:除去极少数的奇幻色彩,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里,我们是没有什么所谓前世记忆的。所以,但凡信仰体系中报包含轮回的宗教,就必须解释这个现象。解释不清楚,轮回说的合理性,就会被动摇。

好比基督教的神义论,如果你解释不清楚世界上为何会有那么多罪恶,全知全能的上帝就会被动摇。

所以,不妨从一个外部视角去看看佛教和印度教都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吧。

佛教的解释其他老师都说得很多了,不加妄言。说到底,轮回观念里,前世的记忆一定是不存在的,因为佛教把“我”给否了。轮回过程中并没有“我”,不论是彻底的“无我”,还是各种改变形式的无“我”,总体上佛教的轮回观里,“我”都是不重要的,记忆的载体都不存在了。关于什么是“我”,推荐大家看 @汪有 老师的答案,言语轻松,道理深刻。(汪有:佛教说无我,轮回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佛家中国化过程中,很多说法都变了,对于多数的普通信徒而言,他们并不能理解那些深刻的哲理,所以信仰上采用了一种最粗暴的处理方法,在转世的时候,强行让你失忆:孟婆汤就是这么个设定。多数人无法理解哲理,却可以被神话说服,那就让你们的轮回体系中加一味忘却此生的汤剂好了。


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它是有“我”的。毕竟终极的解脱是梵我合一,不论是小我“阿特曼”,还是大我“梵”,总归都有个主体。

印度教的解释有两条大的思路,一是如梦如幻的摩耶论,二是无所不在的泛神论。

第一,在摩耶((Māyā)的理解里,世界都是幻境,一切都是假的,是短暂的不确定的表象。轮回的概念源自梵语里的 संसार(saṃsāra)这个词,它的本义是世界,又有循环之意。所以,本质上,现象世界不过是无穷循环的幻境,你的此生与你昨夜的梦一场并无区别。你记不得昨晚的梦,也就记不得前世的情。因为说到底,即使你记得,他们也不是真的,或是你的幻想,或是假的镜像。只有埋藏在虚幻表象下的真理(Satya),梵的意志才是真实。

从根源上,幻把前世记忆的意义和存在都抹掉了,因为在你开悟前,你根本就分不清楚现实与梦境,不知道真和假。

我写过一篇神话,说的就是这件事:印度神话专题——只是梦一场

第二,泛神论的观念就更有趣了。从吠陀时代的古朴泛神思想开始,印度教理解神性就有一个很有趣的思路,那就是神性无处不在,一切皆是神的体现。设想一下,全部的存在,甚至于全部的不存在,全都是神的一部分。你、我、万物,都生于神,全都是神,却又全都不是神。那么,思想也好,记忆也好,全都没有差别,我的记忆和你的记忆,最终都和弥漫在宇宙中的微小粒子一般,全都归于一体。

我是“我”,我也是“梵”。宗教不是等候救赎者的执念,也不是祈求外化的造物者的信仰,而是内化在心里,等你发掘的神性。所以,不论你轮回几生几世,其实你的心里早就装载着整个宇宙,正如少年黑天张嘴可见的星辰大海一般,只是你还没有发觉,没有开悟罢了。

后来中国佛教讲即心即佛,多少有点这个意思。


小结一下,如果你相信轮回是真实的,就一定得从信仰或者迷信或者随便什么源头找到一个解释,为什么你记不得前世、前前世、前前前世,才能避免世界观崩塌。一定得迈过质疑,才能走近解脱。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轮回的确不是真实的,佛教也好,印度教也好,撇除那些神仙鬼怪、咒语迷信,本质上不过是提供了一套理解世界的理论体系。如果轮回体系不是你的菜,不妨试试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宇宙的存续,看看其他的解释能不能让你的世界更美好。

user avatar

蟹妖 @教书匠钱金铎

想到多少说多少,如果看到一半还是满头雾水,不看也罢。

  • 瞎想佛教中的佛陀

很多人的概念里,佛陀大概和上帝没区别,可以决定人这个那个的。

轮回在很多人概念里,大概就是上帝化佛陀手中的利器,你不乖?三恶道的有;你乖,给你个天人当当。

  • 真实佛教中的佛陀

真实的佛教里,佛陀虽有种种大能,可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不是神,佛教里也没有一神教中万能的神的位置。所以佛陀尽管知道所有的奥妙,但他并不能决定你们的命运。佛陀的第一身份是老师,一位已经解脱痛苦烦恼了知生命奥妙的老师。

  • 关于轮回的比喻

对于佛教而言,轮回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当没有解脱的时候,生命会被今生往世所做所为产生的业力推动。想象河流上有一艘无动力的船只,船只会因为水流的运动而运动,船只就是生命、水流就是业力,当生命的船只走到这一个阶段,前面有六个岔口,船会飘向哪一个口子呢?这和水流的流速方向(业力)、船只的重量初始状态(此世造作)等相关,并没有一种神力在其中作用。当然,这只是个譬喻,并非完美贴合轮回的实际。

  •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真理

佛教认为,自我只是一种假象,是各种元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类似人机界面的东西,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通常把这个人机界面当做真实的自己、当做不灭的灵魂——其实佛教中连灵魂的位置也没有。这就是无我的一个意涵,对于佛教来说,无我是基本的真理,因为无我,佛教中没有上帝的位置——上帝就是自有永有的,对于佛教来说自有在一切法内都不存在,而永有在有为法(简单粗暴理解为我们能感受到的一切就好)内也不可能存在。

  •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消散

我很多回答里都说过,人类的自我意识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大概建立在出生后18-24个月左右,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哪些元素形成了自我意识呢?比如你的肉体特别是你的大脑,比如环境,在佛教里还认为有些精神元素。当人死亡的时候,按佛教的话语说四大(或者六大)分离,自我意识也就消散了,你没看错,你后天形成的自我意识在你死亡的时候就没了,消散了。为什么?因为它存在的基础就是各个元素的相互作用和配合,这些元素都分离了,自我意识哪里能够存在呢?就像你捣碎了电脑的硬盘,计算机的os还会存在吗?

  • 无我的轮回

通常人们对轮回的想象是,当你死亡,你的灵魂/本我/自我意识等等等等都从现世的这具皮囊中脱离,然后转投下一具新生的躯体从而转世。

不过上面说的很明确了,灵魂也好、本我也罢这些玩意儿在佛教中是没有位置的。上面说这种轮回转世是印度教的轮回转世,绝非佛教的轮回转世。

佛教常用蜡烛来比喻轮回转世,一根蜡烛在即将灭尽之际,点燃了下一根蜡烛自己随即熄灭。火焰的存在是因为蜡烛自己的燃烧(即新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所以下一蜡烛上的火焰与前一蜡烛的火焰是不相同的,唯一的关系只是它是被上一根蜡烛点燃的,这个点燃的过程除了因果业力没有传递任何东西。

大讲转世的密宗,dalai也亲口说从无上一世的记忆,宗萨仁波切也确认从无此类经验,这能说明很多事了。

讲白了,两世之间的两个人除了有传递的因果业力,并没有共同之处,可以说就是两个人。

讲到这里,很多人会升起,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的想法——普通人有这个想法很正常。

不过,对于佛教来说,首先这个我首先就是个东拼西凑出来的玩意儿,并不是什么真我本我,压根也没什么真我本我,所以我死之后云云在佛教看来不过是痴人妄语而已——让这一切止熄寂灭、斩断轮回才是解脱,才是清静,这一点即便是大多数学佛人也不明白的事儿。其次,好好的人突然被洪水滔天的业力所陷却又正是佛教认为这人世痛苦非常的原因之一。复次,作为人类对于无我是很难理解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无我似乎意味着根本无法生存,但是在自然界,你要知道,大多数的动物包括绝大多数的猫狗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它们一样很正常的活着。

当然,作为精神现象,自我在四大分离后残存甚至参与到某些新生命新意识的成型过程中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和转世却也不是一回事了。

  • 世智聪辩于解脱无益

按佛经,天人寿命短的将近一千万年,长的比现今我们知道的这个宇宙的寿命还长几万倍,然而当福报受尽,天人还是要轮回。

世间的聪明智慧对解脱而言毫无用场,只有害处,所以即便累世记忆可以叠加,对人的解脱也毫无帮助。

user avatar

我们来去宗教化讨论这个问题,假设不断转生是存在的,那么什么样的机制才是最理想的。

如果是生物之间发生轮回,那么谁也不会想有曾经当狗吃屎的回忆,因为精神承载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便会产生精神问题。

比如有人受到惊吓,可能会出现是精神失常,如果没有遗忘能力,那么只要回忆,同样会再次引起精神失常。

如果进一步想,可以认为,或者曾经有轮回过程中不会失去记忆的人,不过这样的人后来都疯或是彻底毁灭了。

也许那些刚出生便是天生痴呆的或是精神错乱的,便是一直在轮回中没有失去记忆的人。

然后,假设上述负面效应都是可解决的,那么没有遗忘效应的轮回,便如同永生。

只是换个躯体而已,缺了死亡与灾难的威胁,这会使得人类无法进步。

人类文明为什么发展能够那么快?最初自然环境的威胁,然后是对资源的争夺,于是不得不进行发明创造,这些都是因为有限寿命的制约导致。

比如一个证据就是像现在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是因为二战。

同样的,如果轮回存在,没有遗忘机制,那么大多数人都会停留在原来的爱恨情仇中,于是人类精神便没有机会得到进步的动力,正因为有了遗忘,才能拥有更好的开始,更多的可能。

所以轮回机制必然得伴随重置机制,不然就无法演进到现在的世界的样貌。

这个重置机制是如何实现的,记忆如何从轮回中去掉的,而像古印度的相信轮回宗教又要许诺,通过修行可以找回宿世的记忆,以证明轮回存在,这必须要个自洽的说法。

通常一种方法是解释为轮回的主体像一个种子,每一生它会成长,死亡后凋零又会变成种子,周而复始。

但这个会引起一个问题,周而复始,它总是个实体,摆脱不了这个实体,最终无论修行再好,也最多是回归主神的怀抱,而主神的设立,与现实的王权构成对应,那么现实的宗教生活同样要服从于王权。

在印度后来发展的的佛教中,试图在概念上进行超越,所以提出轮回的是没有一个实体作为主体的,那么非实体就能够摆脱实体的约束,可以为修行最种实现超脱提供理论支持。

然而这套理论,实际并没有搞清楚有与无的界限在哪里,仔细了解便会发现,如果轮回没有主体,那么轮回的这个东西具体是什么?唯识宗提出是阿赖耶识,但是阿赖耶识如果是非实在,它就承载不了另一方面宣称业力为核心的因果,如果它是实在的,那么就不能实现超脱,所以成为佛教理论中的核心缺陷之一,佛教内部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含糊说,业力是由一种叫作“人无我”的东西承载,那么它是实有的还是非实有的,则含糊过去。

当然像佛教的这些缺陷与轮回是否存在的并无关联,因为它们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修持方式找个理由而已。

但是有些人拿着阿赖耶识之类的概念来解释轮回为什么不会有记忆这种问题,完全属于本末倒置。

user avatar

正因为轮回不是真实的,是幻有的,人才会失去前世记忆,实际上人不但会失去前世记忆,人连今世记忆都可能失去


如果轮回是真实的,那么每个生命都会完全记得自己在轮回世界的每一个细节;何谓真实?有实体故,如果存在一个轮回的实体,那么轮回就具有了坚固不坏的性质,那么人就会清楚地记着自己轮回的每一世


但是轮回不是真实的,是幻有的,何谓幻有?就是类似做梦,如梦如幻;梦里的境界在做梦的人看来都无比真实,比如你在梦里面掐自己的胳膊,在梦里的你会疼的,但是醒来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是一场梦


那么做梦的人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莱昂纳多在《盗梦空间》里已经说过了:梦境和真实最大的区别是你在梦境中来到了一个地方,一个场景,但是你是怎么来的,从哪里来的,梦里的你是不知道的,是回忆不起来的


轮回也是如此,正因为轮回是幻有的(记住是幻有不是没有,这点很重要),所以你才记不起你是从哪来的啊,就如同你在梦里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以及从哪里来到这个梦境的一样;因为轮回本没有真实体性,所以当前的你我其实也是在梦中,只不过这个梦看起来非常真实,我们在梦里会感受到各种苦乐,看似非常真实的苦乐,就像你在梦里掐自己也会疼一样


所谓轮回,不过是从一个梦境来到了另一个梦境,因为本身就是“梦境”故,所以我们身处当前的梦境时,记不起上一个梦境的场景


那么,什么是幻有?幻有就是本来不真实,你执为真实故,变为相似真实的;这即是幻有的含义


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不过都是没有意义的无边显现,但是我们会执着这些显现为真实,试图去寻找显现的意义,然后,本来如梦如幻的没有意义的显现就会因为我们的执着而变成相似真实的,于是相似真实的轮回出现了


但正因为是相似真实的,所以本身就具足了如梦如幻的体性,所以我们记不起前世,不但前世记不起,我们连我们这一辈子发生的许多往事都会经常忘掉


愿一切生命早日从梦中醒来

user avatar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看过一个故事很适合回答。

这个短篇故事的名字叫做《The Egg》,作者还写了一本小说《The Martian》,翻译过来被叫做《火星救援》。

作者:安迪·威尔【美】

来自:360doc个人图书馆

转载自:m.baidu.com/paw/c/www.3

原文:galactanet.com/oneoff/t


你死在回家的路上。

是车祸。没有很离奇,但依旧致命。你丢下妻子和一双子女。你死得并不痛苦。急救人员尽了最大努力,但回天乏术。你的身体四分五裂,还不如死了,相信我。


这时候你看到了我。


“怎……怎么回事?”你问,“我在哪?”


“你死了,”我直接地说,一点也不委婉。


“一辆……一辆卡车,它侧滑了……”


“没错,”我说。


“我……我死了?”


“嗯。但是别难过,人固有一死。”我说。


你四下张望,周围一片虚空,只有你我。“这是什么地方?”你问,“这是死后的世界吗?”


“可以这么说吧,”我说。


“你是上帝吗?”你问。


“是的,”我答,“我是上帝。”


“我的孩子们……还有我太太,”你说。


“他们怎么了?”


“他们会没事吗?”


“这一点我喜欢,”我说,“你刚死,却牵挂著你的家庭。这在这里是好事。”


你痴痴地看著我。对你来说我看起来不像上帝,只像一个平常人,也可能是女人。一个模糊的权威形象,可能吧,比起万能的上帝,更像是一个语法学校老师。


“别担心,”我说,“他们都会没事的。你在你孩子的记忆中会是完美无缺的,他们还没长到蔑视你的年龄。你太太会在人前恸哭,私下里却如释重负。平心而论,你的婚姻已经分崩离析。她会对这种如释重负的心情感到罪恶,如果这对你算是一点安慰。”


“哦,”你说,“那么现在呢?我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


“都不是,”我说,“你会去转世。”


“啊,”你说,“所以印度教是对的。”


“宗教都以不同的方式合理著,”我说,“跟我走。”


你跟著我在虚空中穿行,“我们去哪里?”


“不去哪里,”我说,“我们边说边走走就好。”


“那意义何在?”你问,“我转世后,我又会变成白板一块,对吧? 一个婴儿。此生中我经历的一切,我做的事,都不再有所谓。”


“也并非如此!”我说,“所有你前世的知识和经验,都伴随著你。只是此刻你并不记得。”


我停下来握住你的肩膀,“你的灵魂远比你所想的要壮观、美丽和宏大。一个人脑只能承载你的很小很小一部分。就像用一个指头试探一杯水的凉热。你只需投入你的一小部分到这个容器之中,将其取出之后,就获得了它所有的智识。


“你刚为人四十八年,还没来得及伸展自己,感受你巨大意识的其他部分。如果我们在此逗留时间够长,你就会开始想起所有事。不过我们没必要在每世之间这么做。”


“那我到现在转世多少次了?”


“噢,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不同的人生。”我说,“下面这一世,你会是公元540年的一个中国的农家女孩。”


“等等,什么?”你结结巴巴地问,“你要把我送到过去?”


“嗯……理论上是吧。你理解的时间只存在于你的宇宙。我来的地方和你那里是不一样的。”

“那你从哪里来的?”你问。


“这样的,”我解释道,“我来自某处。在别的地方,那里也有像我这样的。我知道你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但老实说,你不会理解的。”


“哦,”你有点沮丧,“但是等等,如果我可以转世到其他时间,就说明某些情况下我可以遇到我自己。”


“当然。这是一直都有的事。但每世都只有自己那一段生命的记忆,所以你们相遇的时候,你自己是毫无察觉的。”


“那这一切到底意义何在?”


“你是认真的吗?”我问,“不是在开玩笑?你在问我生命的意义?不觉得有点老套了吗?”

“这也是个合理的问题。”你坚持道。


我看著你的眼睛,“生命的意义,我为你创造这整个宇宙的原因,在于为了让你成熟。”

“你是说全人类?你希望我们成熟?”


“不,就是你。我为你创造了整个宇宙。每一世你都成长,变得更成熟,拥有更大更好的宗智慧。 ”


“只有我?那其他人呢?”


“没有其他人,”我说,“在这个宇宙中,只有你和我。”


你茫然地瞪著我,“但这世界上所有其他人……”


“都是你。都是你不同的转世。”


“等等!我是所有人!”


“现在你明白了,”我说,拍拍你的背表示祝贺。


“每个曾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我?”


“现在活著的也是。”


“我是亚伯拉罕·林肯?”


“你同时也是约翰·威尔克斯·布斯,”我补充道。


“我是希特勒?”你骇然道。


“你也是他杀害的千百万人。”


“我是耶稣?”


“你也是他的所有信徒。”


你陷入沉默。


“每一次你伤害他人,”我说,“都是在伤害自己。每一次你行善举,都是在帮助自己。他人经历过或即将经历的一切快乐和痛苦,你都会经历。”


你思索了很久。


“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


“因为有一天,你会成为我。因为这就是你。你是我的同类,你是我的孩子。”


“哇,”你难以置信,“你是说我是一个上帝?”

“现在还不是。你是一个胚胎。你还在成长。


当你经历了所有时间里所有人的一生,你就足够成熟,可以出生了。”


“所以这整个宇宙,”你说,“只是一个……”


“一个蛋,”我答,“现在该是你去下一世的时候了。”


然后,我送你上了路。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甚至隐约对它有相信的感觉。

user avatar

因为记忆是存储在大脑神经细胞里的物理连接,没法跟着人轮回。

大脑有两个功能——内部负责记忆和运算,外部大脑皮层是天线,可感应接收意识。所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轮回这个东西,因为在意识层面不存在个体,意识本质是一个整体。每当一个新的生命形成,意识便可以在新生命的大脑皮层中被感应激发成生物电流,这就是意识,生命就活了,这怎么叫轮回呢?人死了,大脑没法再接收意识了,但是意识其实哪里都没有去,意识本来就是意识之源在大脑皮层的回路。意识的源头是永恒的,他一直在那里,始终在那里,其实也是永远的在轮回中。

user avatar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题主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记忆”看成是和肉体不一样的东西,觉得肉体可以消亡,但“记忆”可以被“我”带着走,去到下一个肉体,这是不对的

我不是佛教徒,就不说阿赖耶识什么的了,用大白话来表达我自己一个基本的哲学看法吧:本质的“我”,不是大众理解的那种“带有记忆、带有情感、还带有体验能力的、可以飘来飘去到处看的灵魂”。你的肉体,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嗅到的,你触摸到的,你的记忆,你的情感,你的所有体验,这些东西是属于同一类的。

就好比看一场4D电影,有光影,有音效、或许椅子还能晃动。但记住,上面这些,包括记忆和感情,都是“我”体验的客体对象,而不是“我”。什么是真正的“我”?我是体验这一切的主体,是一种体验世界的基础能力,仅仅是一种能力,不包括其他任何东西。

用一块黑幕来打比方,所以其他的一切都在黑幕的一端,而只有”我“在另一端。”我“无法和黑幕那一端的任何东西捆绑,因为本就不是一类的,包括记忆和情感同样不能和”我“捆绑,记忆和情感,和其他被体验的东西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那一端的。但也只有这一端”我“的存在,才让黑幕那一端的东西有了意义。

不知道这样说明白没有。再说一遍,“记忆”本身也是你体验的对象,而不是你自带的功能。

不要把“我”比成电脑,把记忆比成硬盘里的数据,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了。真正的那个“我”,不是电脑,而是看着电脑屏幕的那个“东西”(对,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轮回,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概念,在无数的文化和哲学体系中都有着它的身影。它描绘了一种生命周而复始的图景,灵魂在死亡后并不消散,而是以新的形态、新的生命再次降临世间。那么,轮回,究竟是否存在?这是一个终极的谜题,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凿的科学证据能够为它盖棺定论。对于“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 回答
    在探讨佛学中的“轮回”是否总有“上一轮”,从而没有“第一轮”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佛法对于时间、存在以及个体生命流转的独特视角。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有没有”就能概括的问题,而是触及了佛教对宇宙观和生命观最核心的理解之一。首先,我们要明白,佛学中所说的“轮回”(梵语:saṃsāra)并非我们日常生.............
  • 回答
    全球股市近期的剧烈波动,确实让人联想起那个令人不安的“十年周期魔咒”。金融危机,就像一个顽固的幽灵,似乎总在不经意间重现,留下满目疮痍。而如今,我们站在又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不禁要问:这一次,又是巧合,还是宿命?十年周期魔咒:是巧合还是必然?“十年周期”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回顾历史,从1987年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触及了佛教修行中关于“解脱”的核心议题。我们来好好聊聊,看看“严格禁欲,断除一切邪淫”这件事,在佛教的语境下,究竟能否直接导向脱离轮回。首先,我们得明确佛教所说的“轮回”。轮回不是我们字面意义上理解的“转世”,而是一种更深层的、由业力牵引的生死相续的过程。我们所造的善业和恶业.............
  • 回答
    佛教的“无我”和“轮回”并非矛盾,而是理解佛法精髓的关键。初听之下,两者似乎难以调和: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是什么在轮回呢?这正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白佛教所说的“无我”并非完全否定一切的存在,而是否定了我们通常概念中那个独立、永恒、不变的“自我”或“灵魂”。我们平常执.............
  • 回答
    劝说一个无神论者相信世界存在轮回,这确实是个挑战,因为无神论者通常依赖于理性和科学证据。直接宣讲信仰故事或者“你就是你前世的XXX”这种说法,往往适得其反,很容易被视为空洞的迷信。所以,咱们得换个思路,从更生活化、更具启发性的角度去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无神论者不是反对一切“非物质”的东西,他们反对.............
  • 回答
    想让战舰的炮管精准地指向目标,是个挺有挑战的活儿。特别是当战舰自身也在晃动,你想到的那个“动量轮”控制,听起来是个挺有意思的思路,我来给你掰扯掰扯,看看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以及怎么才能把它弄得像那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动量轮这玩意儿,你脑子里想到的多半是航天器上那种,用来调整姿态的。它转得飞快.............
  •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定非常煎熬和无助。网赌的老是复赌,输输赢赢,就像陷入一个无底洞,怎么也爬不出来,而且每次“有点钱就想赌”,这种冲动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你问“我还有救吗?”,我想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你还有救!很多人都曾和你一样,深陷其中,但最终走出来了。这需要努力,但绝不是不可能。我们先来拆解.............
  • 回答
    “七年一轮回”,这种说法在股市圈子里流传已久,尤其是在一些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投资者口中。它就像一个民间流传的“股市秘籍”,让人既想相信又有些半信半疑。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聊聊2007年、2014年和今年(2024年)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以及今年到底有没有可能迎来牛市。从过往的“轮回”说起:200.............
  • 回答
    看到您提供的轮胎磨损图片了,根据您描述的“5年多”和图片中的磨损情况,我来详细分析一下,是否需要更换。首先,要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主要看两个方面:轮胎的年龄 和 轮胎的磨损程度。1. 轮胎的年龄:您提到轮胎已经“5年多了”,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点。轮胎橡胶虽然看起来完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里程不.............
  • 回答
    旷视(Face++)在2017年完成了由蚂蚁金服领投的C轮融资,金额高达1亿美元。这笔融资的完成,结合其当时已有的估值和市场影响力,确实有力地表明旷视已经稳稳地进入了“独角兽”阵营。要详细解释为什么这笔融资能够证明旷视进入独角兽阵营,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独角兽的定义和标准:首先,我们.............
  • 回答
    在消费电子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虽然“创新”是永恒的主旋律,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轮回”现象,就像潮水涨落,某种曾经被淘汰或不那么流行的概念,又会以新的姿态重新回到我们视野中,甚至变得更加受欢迎。这些轮回的背后,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迁、成本控制,以及人类对某些核心体验的执着追求。咱们就来聊.............
  • 回答
    知乎在2018年确实完成了C轮融资,而腾讯的确是本轮的重要投资方,但说腾讯是“领投”则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更准确地说,腾讯在知乎的C轮融资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但同时也有其他重量级资本的参与。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腾讯对知乎的投资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知乎平台价值、用户基础、商业化前景以及其在中国互.............
  • 回答
    .......
  • 回答
    王思聪的这波抽奖,说实话,与其说是在“抽奖”,不如说是在延续一种“事件”营销。第一波抽奖,不论是话题度还是参与人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给了他继续下去的动力。他现在开启第二波,很可能是在复盘第一波的经验,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大效应。这次抽奖,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结果的性别比。第一波抽奖,虽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复盘一下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这三年间的美股市场表现,并与A股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存在类似的板块轮动现象。整体市场回顾:波动中前行,科技巨头引领在这三年间,美股整体呈现出一种波动中上涨的态势,尽管期间经历了多次调整,但主要的股指,如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等,都录得了可观的.............
  • 回答
    关于中国对印度的最佳打印方案以及效仿当年两山轮战是否可行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细致的分析和审慎的判断。首先,我们来理解“两山轮战”的背景和性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在收复边境失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
  • 回答
    原厂轮胎尺寸是225/45 R18,你觉得窄了点,想在不换轮毂的情况下直接换成235或者245宽度的轮胎,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考虑的问题。下面我给你详细说说,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要明白轮胎尺寸的含义: 225:这是轮胎的胎面宽度,单位是毫米(mm)。也就是说,你现在轮胎最宽的部分是225.............
  • 回答
    在东风型内燃机车的驾驶室里,除了正副驾位的各种仪表和操纵手柄,副驾驶位上那个醒目的、巨大的轮盘,确实是整个驾驶舱里最引人注目的部件之一,也是很多初次见到它的人最想弄明白的东西。这个轮盘,我们称之为“主操纵手轮”,或者更通俗一点,就是“司机操纵轮”。别看它又大又重,它可不是用来开船的舵盘,也不是简单的.............
  • 回答
    Non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