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如何记忆∫sinⁿxdx、∫cosⁿxdx、∫tanⁿxdx 的递推公式?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讲解如何记忆 ∫sinⁿxdx、∫cosⁿxdx、∫tanⁿxdx 的递推公式。这三组公式非常重要,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似性,理解了其中一个的推导思路,其他两个也会迎刃而解。

核心思想:降幂

所有这些递推公式的核心思想都是通过积分的技巧,将求解高次幂的积分转化为求解低次幂的积分,直到达到一个我们知道如何直接计算的基准情况(通常是 n=0 或 n=1)。

我们将逐一讲解它们的推导和记忆方法。



1. ∫sinⁿxdx 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

当 n ≥ 2 时:
∫sinⁿxdx = (1/n)sinⁿ⁻¹x cos x + (n1)/n ∫sinⁿ⁻²xdx

推导思路(关键:分部积分法 + 降幂技巧)

1. 分部积分法 (Integration by Parts):
分部积分法的公式是 ∫u dv = uv ∫v du。
我们需要巧妙地将 sinⁿx 分解成 u 和 dv 的形式。最常见的技巧是将 sinⁿx 写成 sinⁿ⁻¹x sin x。

令 u = sinⁿ⁻¹x
令 dv = sin x dx

2. 计算 du 和 v:
du = d(sinⁿ⁻¹x) = (n1)sinⁿ⁻²x (sin x)' dx = (n1)sinⁿ⁻²x cos x dx
v = ∫sin x dx = cos x

3. 套用分部积分公式:
∫sinⁿxdx = ∫u dv = uv ∫v du
∫sinⁿxdx = (sinⁿ⁻¹x)(cos x) ∫(cos x)[(n1)sinⁿ⁻²x cos x]dx
∫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 cos²x dx

4. 降幂技巧(利用三角恒等式):
现在我们遇到了 ∫sinⁿ⁻²x cos²x dx。这里的 cos²x 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关键项。我们知道 cos²x = 1 sin²x。将这个代入:

∫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 (1 sin²x) dx
∫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 sinⁿx) dx

5. 分离积分项:
将积分项展开:

∫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dx (n1)∫sinⁿxdx

6. 移项合并同类项:
现在,我们将包含 ∫sinⁿxdx 的项移到等式的左边:

∫sinⁿxdx + (n1)∫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dx
[1 + (n1)]∫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dx
n ∫sinⁿxdx = sinⁿ⁻¹x cos x + (n1)∫sinⁿ⁻²xdx

7. 最终递推公式:
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n:

∫sinⁿxdx = (1/n)sinⁿ⁻¹x cos x + (n1)/n ∫sinⁿ⁻²xdx

如何记忆这个公式?

1. 结构记忆:
公式形式:`∫sinⁿxdx = [某带x的项] + [系数 ∫sinⁿ⁻²xdx]`
第一项的系数是 `1/n`,并且是 `sin` 的 `n1` 次幂乘以 `cos`。
第二项的系数是 `(n1)/n`,积分部分是降了两次幂的 `sin`。

2. 关键点记忆:
系数 `1/n` 和 `(n1)/n`: 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住它是 `sin` 函数降幂的固定系数。
第一项的 `sinⁿ⁻¹x cos x`: 这个项来自于分部积分的 `uv` 部分,是 `sin` 的 `n1` 次幂乘以 `cos`。`cos` 的出现是因为我们把 `sin x dx` 设为了 `dv`,它的积分是 `cos x`。
递推是降两次幂 `sinⁿ⁻²x`: 这是核心技巧,`cos²x = 1 sin²x` 转换导致了这一点。

3. 通过推导过程加深理解:
如果你能回忆起分部积分和 `cos²x = 1 sin²x` 的运用,你就很容易重构出这个公式。

基准情况:

当 n = 0: ∫sin⁰x dx = ∫1 dx = x + C
当 n = 1: ∫sin¹x dx = cos x + C

示例:

计算 ∫sin³x dx:
使用递推公式,n=3:
∫sin³x dx = (1/3)sin²x cos x + (2/3)∫sin¹x dx
∫sin³x dx = (1/3)sin²x cos x + (2/3)(cos x) + C
∫sin³x dx = (1/3)sin²x cos x (2/3)cos x + C



2. ∫cosⁿxdx 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

当 n ≥ 2 时:
∫cosⁿxdx = (1/n)cosⁿ⁻¹x sin x + (n1)/n ∫cosⁿ⁻²xdx

推导思路(与 ∫sinⁿxdx 非常相似)

1. 分部积分法:
令 u = cosⁿ⁻¹x
令 dv = cos x dx

2. 计算 du 和 v:
du = d(cosⁿ⁻¹x) = (n1)cosⁿ⁻²x (cos x)' dx = (n1)cosⁿ⁻²x (sin x) dx = (n1)cosⁿ⁻²x sin x dx
v = ∫cos x dx = sin x

3. 套用分部积分公式:
∫cosⁿxdx = uv ∫v du
∫cosⁿxdx = (cosⁿ⁻¹x)(sin x) ∫(sin x)[(n1)cosⁿ⁻²x sin x]dx
∫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 sin²x dx

4. 降幂技巧(利用三角恒等式):
现在我们遇到了 ∫cosⁿ⁻²x sin²x dx。我们知道 sin²x = 1 cos²x。将这个代入:

∫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 (1 cos²x) dx
∫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 cosⁿx) dx

5. 分离积分项:
∫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dx (n1)∫cosⁿxdx

6. 移项合并同类项:
∫cosⁿxdx + (n1)∫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dx
n ∫cosⁿxdx = cosⁿ⁻¹x sin x + (n1)∫cosⁿ⁻²xdx

7. 最终递推公式:
∫cosⁿxdx = (1/n)cosⁿ⁻¹x sin x + (n1)/n ∫cosⁿ⁻²xdx

如何记忆这个公式?

1. 与 ∫sinⁿxdx 对比记忆:
符号变化: 主要区别在于第一项的符号,∫sinⁿxdx 是 ``,而 ∫cosⁿxdx 是 `+`。这是因为 `sin x dx` 的积分是 `cos x`,而 `cos x dx` 的积分是 `sin x`。
三角函数互换: 在第一项 `uv` 中,sin 的公式是 `sinⁿ⁻¹x cos x`,而 cos 的公式是 `cosⁿ⁻¹x sin x`。它们是相互“对调”了。
系数和降幂相同: `1/n`, `(n1)/n`, 以及降两次幂 `n2` 的部分是完全一样的。

2. 关键点记忆:
系数 `+1/n` 和 `(n1)/n`: 注意到这里的 `1/n` 是正的。
第一项的 `cosⁿ⁻¹x sin x`: 这来自于 `u=cosⁿ⁻¹x` 和 `v=sin x` 的 `uv` 部分。
递推是降两次幂 `cosⁿ⁻²x`: 同样是因为 `sin²x = 1 cos²x` 的转换。

基准情况:

当 n = 0: ∫cos⁰x dx = ∫1 dx = x + C
当 n = 1: ∫cos¹x dx = sin x + C

示例:

计算 ∫cos³x dx:
使用递推公式,n=3:
∫cos³x dx = (1/3)cos²x sin x + (2/3)∫cos¹x dx
∫cos³x dx = (1/3)cos²x sin x + (2/3)sin x + C



3. ∫tanⁿxdx 的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

当 n ≥ 2 时:
∫tanⁿxdx = [tanⁿ⁻¹x / (n1)] ∫tanⁿ⁻²xdx

推导思路(关键:降幂技巧 + 导数关系)

1. 降幂技巧(利用三角恒等式):
我们将 tanⁿx 写成 tanⁿ⁻²x tan²x。然后利用恒等式 tan²x = sec²x 1。

∫tanⁿxdx = ∫tanⁿ⁻²x tan²x dx
∫tanⁿxdx = ∫tanⁿ⁻²x (sec²x 1) dx

2. 分离积分项:
∫tanⁿxdx = ∫tanⁿ⁻²x sec²x dx ∫tanⁿ⁻²x dx

3. 处理第一个积分项 ∫tanⁿ⁻²x sec²x dx:
观察这个积分,我们发现 `sec²x` 是 `tan x` 的导数。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使用 usubstitution (换元积分法)。

令 u = tan x
则 du = sec²x dx

所以,∫tanⁿ⁻²x sec²x dx = ∫uⁿ⁻² du

这个积分的结果是: uⁿ⁻¹ / (n1) = tanⁿ⁻¹x / (n1) (当 n2 ≠ 1,即 n ≠ 1 时)。

4. 代回原式:
将 ∫tanⁿ⁻²x sec²x dx 的结果代回步骤 2 的式子中:

∫tanⁿxdx = [tanⁿ⁻¹x / (n1)] ∫tanⁿ⁻²x dx

这就是递推公式。

如何记忆这个公式?

1. 结构记忆:
公式形式:`∫tanⁿxdx = [某带x的项] [系数 ∫tanⁿ⁻²xdx]`
第一项是 `tan` 的 `n1` 次幂除以 `n1`。
第二项是降两次幂的 `tan` 的积分,前面有一个负号。

2. 关键点记忆:
第一项的 `tanⁿ⁻¹x / (n1)`: 这个是 ∫tanⁿ⁻²x sec²x dx 的结果,利用了 `tan x` 和 `sec²x` 的导数关系。分母是 `n1`。
负号 ``: 这是从 `tan²x = sec²x 1` 中带来的,因为我们减去了 `tanⁿ⁻²x`。
递推是降两次幂 `tanⁿ⁻²x`: 这是核心技巧,`tan²x = sec²x 1` 转换导致了这一点。

基准情况:

当 n = 0: ∫tan⁰x dx = ∫1 dx = x + C
当 n = 1: ∫tan¹x dx = ∫tan x dx = ∫(sin x / cos x) dx = ln|cos x| + C = ln|sec x| + C
注意:递推公式是针对 n ≥ 2 推导的,但它也可以用来计算 n=0, n=1 的情况(如果代入 n=2)。
对于 n=2: ∫tan²x dx = tan¹x / (21) ∫tan⁰x dx = tan x x + C (这是正确的)

示例:

计算 ∫tan³x dx:
使用递推公式,n=3:
∫tan³x dx = tan²x / (31) ∫tan¹x dx
∫tan³x dx = (1/2)tan²x ∫tan x dx
∫tan³x dx = (1/2)tan²x (ln|cos x|) + C
∫tan³x dx = (1/2)tan²x + ln|cos x| + C



总结与记忆技巧汇总

| 函数 | 递推公式 | 推导核心 | 记忆要点 |
| : | : | : | : |
| sinⁿx | ∫sinⁿxdx = (1/n)sinⁿ⁻¹x cos x + (n1)/n ∫sinⁿ⁻²xdx | 分部积分 (u=sinⁿ⁻¹x, dv=sin x dx) + cos²x = 1 sin²x | `1/n` 前缀,`sinⁿ⁻¹x cos x` 第一项,递推降2幂。sin和cos的积分符号影响第一项的符号。 |
| cosⁿx | ∫cosⁿxdx = (1/n)cosⁿ⁻¹x sin x + (n1)/n ∫cosⁿ⁻²xdx | 分部积分 (u=cosⁿ⁻¹x, dv=cos x dx) + sin²x = 1 cos²x | `+1/n` 前缀,`cosⁿ⁻¹x sin x` 第一项,递推降2幂。cos和sin的积分符号影响第一项的符号。与sin公式相比,第一项符号变正,三角函数对调。 |
| tanⁿx | ∫tanⁿxdx = tanⁿ⁻¹x / (n1) ∫tanⁿ⁻²xdx | tan²x = sec²x 1 + 换元积分 (u=tan x, du=sec²x dx) | `tanⁿ⁻¹x / (n1)` 第一项,递推降2幂,前面是负号。注意分母是 `n1`,且没有 `sin` 或 `cos` 的乘积项,这得益于 `sec²x` 是 `tan x` 的导数。 |

通用记忆法:

1. 看结构: 都是 `[某项带x] +/[–] [系数 ∫原函数降两幂]`
2. 看第一项:
sin/cos: `(1/n)` 或 `(1/n)` 乘 `原函数降一次幂` 乘 `另一三角函数`。
tan: `原函数降一次幂 / (n1)`。
3. 看降幂: 都是降两次幂。
4. 看系数:
sin/cos: `1/n` 和 `(n1)/n`。
tan: `1` 和 `1` (当看成 `1 tanⁿ⁻¹x / (n1) 1 ∫tanⁿ⁻²xdx` 时,第一个积分的系数是 1)。
5. 核心推导技巧: 记住 sin/cos 是分部积分 + 互余恒等式,tan 是平方恒等式 + u代换。

希望这些详细的推导和记忆方法能帮助你牢固掌握这些重要的递推公式! 多练习几道例题,你会发现它们越来越容易掌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写点题外话……

通项公式

由棣莫弗公式:

由二项式定理:

两式相减得:

实际上这个公式并没有如此多的项(至少有一半是多余的),我们在等号两边分别同时取实部、虚部就可以化简了——

  • 当 为偶数时且 ,我们关于上式两边取实部

  • 当 为奇数时且 ,我们关于上式两边取虚部

如此得到通项公式。

积分公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