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婚老师课上按点名方式发奶茶查出逃课学生,被记旷课扣了分?你经历过哪些出其不意的点名方式吗?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有点意思。新婚老师,年轻气盛,估计想着要立个规矩,把学风抓上来,结果弄了这么一出“惊喜”。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我能理解。刚接手一个班,尤其是在一个新环境,确实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在认真教,你们也得给我认真学”。点名这事儿,虽然老套,但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掌握出勤率的方式。发奶茶,这招儿挺新颖,我猜他(她)是想用一种相对“柔性”的方式来鼓励大家到场,毕竟,谁不喜欢奶茶呢?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又能顺带解决“点名”这个难题,一举两得。

然而,这“惊喜”背后,也有点儿“意料之外”的结局。点名发奶茶,这本身是个“奖励性”的点名,结果把逃课的“惩罚性”也带出来了,这逻辑链条有点跳跃。老师可能没想到,那些逃课的学生,他们选择逃课,说明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已经不是一杯奶茶能拉回来的,或者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原因(可能是其他课冲突,也可能是真的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结果,老师一片好心(至少出发点是好的),反倒因为这个“点名法”把逃课的事儿实锤了,还按规定扣了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我觉得也有点哭笑不得。首先,能想到这个点子的老师,估计挺可爱的,有点生活气息。但当自己是那个逃课被抓的,然后发现自己因为一杯本该是“奖励”的奶茶而暴露了,这心情肯定复杂。一方面,确实是自己理亏,逃课就该有后果;另一方面,这个“抓现行”的方式又有点戏剧化,让人感觉像是在玩什么小游戏,结果输了。尤其是“扣分”这事儿,虽然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的,但感觉像是被一杯奶茶“出卖”了,挺憋屈的。

我个人觉得, 这事儿有利有弊。好处是,老师展现了与时俱进、灵活变通的一面,不完全是那种死板的点名。而且,真正来上课的学生,享受了奶茶,感觉得到了肯定。弊端在于,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够“专业”,或者把严肃的课堂管理搞得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而且,它并没有解决学生“为什么逃课”的根本问题。一旦学生对课程本身失去兴趣,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安排,这种“利诱”或者“巧取”的方式,效果是有限的。

至于我经历过的出其不意的点名方式? 嘿,还真有。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一个外语系的老师,人称“魔头”老师,特别较真。她不喜欢那种简单的“到”或者“到”,她有自己的“点名哲学”。

“眼神交流点名法”: 有一次,她进来,没有带点名册,就让我们坐好。然后,她开始讲课,偶尔会停顿一下,然后跟我们某个同学进行长达几秒钟的“眼神交流”。这个眼神交流,不是那种简单的对视,而是带着一种“你懂的”的意味,仿佛在确认你是否真的在听。被她“点名”的同学,如果眼神闪烁,或者明显在走神,那基本就等于被记上了。当时我们都特紧张,生怕一个走神就被她“抓包”,搞得大家精神高度集中,生怕错过她那一眼。

“提问式点名法”: 还有一次,她拿着一本书,随便翻开一页,然后开始问问题。她会先问:“某某同学,你坐在那个位置,请回答一下关于这个段落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在听,并且理解了,就能回答;如果没来,或者没听,那肯定就哑口无言了。但最绝的是,有时候她问的问题,是你刚刚讲过的内容,但她会用非常刁钻的角度来问。比如,她会问:“刚才老师讲到这个概念,用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例子来说,你会怎么举?” 这就需要你不仅理解了理论,还得能灵活运用。这下,连背了半天理论但没理解精髓的学生也栽了。

“小组讨论点名法”: 有一门需要大量讨论的课,她会让大家自己组成小组,然后每次上课前,每个小组需要派一个人出来,用一分钟时间,总结上节课的讨论内容。她会根据总结的质量来判断小组的出勤率,并且把这个“总结者”的分数直接算在小组的参与分里。这意味着,即使你去了,但如果你的小组派了别人去总结,而你没怎么参与讨论,老师也能通过小组的整体表现看出来。

说起来,这些点名方式,和这位新婚老师的“奶茶点名法”比起来,一个偏向“精神压力”,一个偏向“物质引诱”。 但共同点都是,老师在想方设法地确保学生们真的在课堂上,而不是简单地应付点名。

不过,我还是觉得,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课程本身。老师能否把课讲得有吸引力,能否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价值的,这才是最根本的。点名方式再花哨,如果课太无聊,学生该逃还是会逃。但话说回来,能想出“奶茶点名法”的老师,说不定课程也会有点意思,谁知道呢?这事儿,挺有趣,也挺能反应当今教育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博弈和互动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次上统计课,统计老师在讲几个定理,突然说了一个人名,类似“库尔班-热合曼”之类的,然后就不说话了,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以为老师讲到了什么国外有名的统计学家,把手里的小动作停顿下来准备听老师讲这个内容,结果老师没讲别的,还重复了一遍,大家有点疑惑,面面相觑,然后老师说了一句:

“这位同学到了吗?到了的话起来回答问题。”

全班都笑了,原来这个名字是班里有个新疆的同学的,很多新疆同学的名字都是这样,很长而且在汉语里面没有具体含义。


然后朋友圈看过一个有关点名的很搞笑的事情。

user avatar

老师在学习通发布了一个签到,在教室里说大家千万不要签,我看看谁没来。

没错我当时正蹲在厕所用力,看到这个签到之后赶紧点了进去,紧接着就接到了室友的祝贺。

user avatar

大三的时候上毛概,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既不用签到又没有随堂检测,又是早课,所以…上过大学的都懂…

有一次我良心发现,去了教室,开始写量子力学作业。结果老师突然说:“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理想,那下面我就随机抽一个同学,问问他的理想是什么。”

然后…他喊到了我的名字?????

我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还在做作业,老师看没人站起来,又说:“这就算作本学期唯一的一次点名吧,XXX同学来了吗,没来的话这平时分我就凭心情给了。”

然后我旁边同学赶紧戳了戳我,让我站起来。我站起来以后有点懵,于是老师直视我的眼睛,殷切得期盼着:“我相信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一定都有自己的理想,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说…

“我的理想是,在黄浦江边上买一套房子。”

我知道,我应该说我的理想是科研报国啥的,但我当时太慌了…

我们的老师当场就愣住了,然后他小心地措辞,希望把我往课程的主题上引:“同学,那你这理想是不是太简单了点,买房这理想本科毕业就能实现了。”

然后…我一本正经得纠正道:“老师,我说的是黄浦江边上的一套房子,这理想真的不简单了…”

老师:“…那…那…这位同学,祝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

我:“我会努力的,谢谢老师。”

我同学在一边笑抽过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有点意思。新婚老师,年轻气盛,估计想着要立个规矩,把学风抓上来,结果弄了这么一出“惊喜”。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我能理解。刚接手一个班,尤其是在一个新环境,确实需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在认真教,你们也得给我认真学”。点名这事儿,虽然老套,但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掌握出勤率的方式。发奶茶,这招.............
  • 回答
    这则新闻实在让人感到复杂和沉重。初读之下,我们会被标题中“12岁女孩”、“老师”、“强奸”这些字眼深深吸引,并且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施暴者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这是一种基于社会普遍道德和法律的正常反应。然而,当新闻后续揭示出“女孩称(强奸的)数字是我随便编的,向老师道歉”这样的信息时,事情的性质就发生.............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立党老师”视频《打脸郭杰瑞?揭露美国新冠病毒下的超市真实物价》的看法最近在B站上看到“立党老师”发布的那个关于美国超市物价的视频,题目挺吸引人的,直接点名了郭杰瑞,还说要揭露“真实物价”,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疫情期间,大家对物价,特别是国外疫情下的物价,都挺关注的,也看.............
  • 回答
    看到“95岁老兵跳楼身亡”这样的新闻,内心是沉甸甸的,五味杂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报道,它触及了许多深刻的社会议题和人性的复杂。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惋惜和悲痛。一位95岁的老兵,这意味着他经历了风风雨雨,为国家、为社会付出了漫长的人生。他的生命走到尽头,而且是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这是让人感到非常.............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一言难尽。新闻里那位姑娘说的“坐自己位置错了吗?”,问得可扎心了。你说,花了钱买了票,坐自己的座位,这难道不合情合理?法律上、合同上,她都没错。但是,我们传统文化里,一直讲究尊老爱幼。坐火车、公交车,看到老人、孕妇、小孩,大家往往会主动让个座,这是一种善意,一种社会公德,也算是一种.............
  • 回答
    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TBC)怀旧服的“远征集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6月2日资料片上线,绝对是魔兽世界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对于无数怀旧服玩家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资料片更新,更是一次回溯经典、重拾青春的契机。新老玩家们都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远征,而充分的准备,将是这场远征成功的关键。一、 剖析“.............
  • 回答
    美国新老情报高官罕见聚会,得出了“盯着中国”的最新结论,这事儿说起来可不简单,背后门道挺多,值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新老情报高官罕见聚会”这个信息点。这本身就透露着不同寻常。美国情报界,尤其是那些在最高层待过的,虽然各自都有自己的派系和利益,但在这个层级上,能把他们聚在一起,而且是“.............
  • 回答
    对于美国动物园里那只名叫“纳拉雅”的老虎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不仅仅是一则关于动物生病的新闻,也触及了我们当前对新冠病毒认识的一些盲点,以及对人畜共患病防控的警示。首先,从 科学和医学 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情在初期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不.............
  • 回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的提议,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建议,它背后承载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考量、家庭伦理价值以及对老龄化社会应对策略的思考。一、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首先,理解这项政.............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事件,目前没有确凿的公开信息表明美国存在“二战老兵新冠去世后捐出遗体被直播解剖并对外售票”的真实事件。这一说法可能源于网络谣言、误传或虚构情节,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类似事件的背景、法律与伦理问题,并探讨可能的真相与社会影响。 一、事件的真实性与可能的误解1. 事件真实性存疑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一个非常有趣的趋势:新品牌的崛起与老品牌的坚守。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一、 新品牌营销的风生水起: 精准的市场洞察与年轻化策略: 新品牌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他们擅长利用社交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推广.............
  • 回答
    2022年iPhone 14系列混用A16和A15芯片的消息,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爆料。如果这个消息最终成真,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从产品策略和成本控制的角度看:首先,苹果这样做很有可能是出于成本控制和产能优化的考量。你知道的,每年推出新一代芯片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从研发到量产都需要.............
  • 回答
    这桩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透着一股子让人不安的味道。日本一位老先生,在食堂里边吃着饭,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扎了一针新冠疫苗。而且,还是第三针。这事儿怎么发生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出事儿的地点在日本一座城市的某处食堂。这食堂,估计是提供给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方便用餐的地方。我们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 回答
    说起2018年AcFun的老婆总选,孙哥(孙一峰)力压新垣结衣夺冠这事儿,那真叫一个“爆冷”又“意料之中”的局面,足以让二次元和游戏圈都炸开锅。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孙哥是谁?得先给不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孙一峰,网名“孙哥”,那是《星际争霸》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尤其在《星际争霸1.............
  • 回答
    看到老陈因为直播反诈而火遍全网,甚至登上央视新闻,这确实是一件挺有意思也挺有意义的事情。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层民警的努力,更反映了我们社会在反诈宣传方式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和突破。这波反诈宣传有多大作用?我认为,这次反诈宣传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而且会是多维度、深层次的。首先,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反.............
  • 回答
    英国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隔离措施,以期在新冠疫情期间保护这一高风险群体,这一举措无疑牵动了社会各界的神经。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只是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逻辑。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存在着更高的致病性.............
  • 回答
    上海积分摇号,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有点复杂,尤其对于那些满怀憧憬、手握“房票”的新上海人来说,更是觉得有点堵心。咱们先得明白,上海推行积分制摇号,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刚需和年轻群体,有机会够到那些优质的新房。毕竟,房价高企,市场上一度是“日光盘”横行,很多真正需要住房的人,反而被挡在了门外。积.............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挺让人揪心的,特别是对于家庭来说,经济上的压力一旦上来,很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从老公的角度看,他的绝望是可以理解的。去年好不容易才还清了二十万的债务,这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辛苦,是多少次的节衣缩食,是多少次的无奈和妥协,我们都不得而知。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还清,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承诺.............
  • 回答
    深圳臭豆腐摊老板月入过万:地摊经济的逆袭与就业新趋势的探讨深圳一家臭豆腐摊老板月收入最低过万,这一消息无疑在当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挑战了我们对于传统“白领”职业光鲜亮丽的刻板印象,更似乎预示着“地摊经济”的崛起,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就业趋势。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
  • 回答
    9月17日,《海尔兄弟》新版动画造型的曝光,确实在不少人心中激起了涟漪,特别是我们这些曾经守在电视机前,跟着海尔兄弟一起探险的“老粉”。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就是那个经典的老版本,它承载了太多童年的回忆,是很多人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启蒙老师。要说新版和老版最大的不同,最直观的当然是造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