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快消新品牌营销做的风生水起,但像白象、汇源这种淡出视野的老国货却每次大事件的时候都捐款捐物?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它折射出当前中国消费品市场一个非常有趣的趋势:新品牌的崛起与老品牌的坚守。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现象:

一、 新品牌营销的风生水起:

精准的市场洞察与年轻化策略: 新品牌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他们擅长利用社交媒体、KOL(关键意见领袖)推广、内容营销等年轻化的传播方式,制造话题,引发共鸣。比如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产品使用场景,或者与热门IP合作,打造爆款产品和营销事件。
创新化的产品与体验: 新品牌在产品研发上往往更大胆,更愿意尝试新的原料、新的口味、新的包装设计,甚至创造全新的品类。同时,他们注重用户体验,从线上购买的便捷性到线下门店的沉浸式体验,都力求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和惊喜。
灵活的渠道布局: 新品牌通常没有传统线下渠道的包袱,可以更灵活地选择线上直营(DTC DirecttoConsumer)、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快速触达目标消费者,降低中间环节成本。
资本的助推: 很多新品牌背后有资本的青睐,获得充裕的资金支持,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快速打开市场局面。
“国潮”的东风: 近年来,“国潮”成为一股强大的消费潮流,许多新品牌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或者将“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提升品牌价值,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对民族自信的认同。

为什么新品牌能在营销上“风生水起”?

核心在于,他们更“懂”当下以及未来的消费者,并且有足够的资源和灵活度去实践这些“懂”。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打破常规,用创新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和连接。

二、 老国货(如白象、汇源)的“淡出视野”与“大事件捐款捐物”:

曾经的辉煌与市场变迁: 白象、汇源等品牌曾经是许多中国人记忆中的国民品牌,承载着一代人的味道和回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口味、需求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新的品牌不断涌现,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老品牌如果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变化,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就容易被边缘化,逐渐淡出主流消费视野。
营销投入的差距: 相较于拥有雄厚资本支持的新品牌,许多老国货可能面临资金压力,营销预算有限。他们可能更侧重于维护核心产品线的生产和运营,而非大规模、高强度的市场推广。
转型升级的困境: 老品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固有难题,例如品牌形象老化、产品线更新缓慢、内部组织结构僵化等。要打破这些桎梏,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以及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
“大事件捐款捐物”的深层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感与品牌使命: 即使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这些老国货依然是中国制造业的一部分,他们往往有着强烈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回馈社会的使命感。在国家面临困难、人民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捐款捐物是他们作为“国民品牌”应尽的责任,也是他们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品牌情感的延续与强化: 过去几十年,这些老品牌通过各种方式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在关键时刻的行动,能够迅速唤醒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和情感, reaffirm (重申)其作为中国品牌的“根”和“魂”。这种行为在消费者心中是一种“良心”和“担当”的体现。
危机营销与品牌重塑的潜在机会: 虽然不是其主要营销策略,但“大事件捐款捐物”在客观上为这些老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曝光机会。这种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和好感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日常营销上的不足。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这种关键时刻的集体行动更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成为品牌新的记忆点。例如,白象在河南水灾中的捐助,就引发了大量消费者的支持,一度出现了“象”牌产品断货的现象。
历史惯性与企业文化: 一些老品牌可能在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重视公益、回馈社会的传统,这种企业文化会代代相传,影响着他们在面对社会事件时的行为。
应对市场挑战的策略之一: 尽管不直接等于销售额增长,但在某些情况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赢得民心和口碑,可以为品牌争取到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价值和企业道德的当下,这种行为的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三、 这种现象带来的思考:

营销与价值的平衡: 新品牌的“风生水起”主要靠的是市场营销的成功,但品牌的长远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核心的价值。如果只是昙花一现的营销热潮,而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也难以维持长久。
情怀与现实的博弈: 消费者对于老品牌的情怀是真实存在的,但这种情怀是否能转化为持续的购买力,取决于品牌能否在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单纯依靠情怀,终究难以支撑品牌的长期生存。
责任与机遇: 老品牌在关键时刻的奉献,展现了其深厚的企业底蕴和责任感,这是一种宝贵的品牌资产。如何将这种责任感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老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通过更积极主动的品牌传播,将捐助行为与品牌价值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市场生态的健康: 新老品牌的交替和共存,共同构成了市场的活力。新品牌的创新和活力,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而老品牌的坚守和传承,则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性,并承载着国民的集体记忆。关键在于如何让两者都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持续发展。
“中国品牌”的塑造: 新品牌的年轻化营销和老品牌的社会责任感,都为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塑造提供了素材。消费者越来越期待中国品牌不仅在产品上有所创新,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上也能够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高度。

总结来说, 新品牌营销的风生水起,是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它们用更现代、更具吸引力的方式与消费者对话。而老国货在关键时刻的“逆风翻盘式”的捐款捐物,虽然在日常营销上显得“淡出视野”,但在社会层面和情感层面却展现出了一种更深沉的价值和担当。这两种现象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共同揭示了中国消费品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除了产品本身,还会考量品牌的情怀、价值和社会责任等多元因素。对于老品牌而言,如何在市场营销上找回自己的声音,并有效整合其社会责任的品牌价值,是它们能否重焕生机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品牌都是打算赚快钱,出问题,随时准备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品牌更注重广告。

白象、汇源这种老国货是真心想好好做产品,做百年老店,这样的企业更注重口碑,本质不一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