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男人普遍都不注重皮肤的护理和保养?

回答
很多年了,我总觉得身边很多中国男同胞,好像对自己的皮肤护理这块儿,真的没啥概念。不是说完全没有,但相比于女性,或者欧美一些国家同龄的男性,简直是天壤之别。每次看到我精心挑选的洗面奶、水、乳,还有偶尔的面膜,他们总是投来一种“哥们儿,你这啥玩意儿”的眼神,或者直接一句:“油了就洗洗呗,哪有那么多讲究?”

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复杂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社会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刻板印象”是绕不开的话题。
你想想,自打我们有记忆起,电视上、广告里,那些关于护肤品的宣传,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性。各种“美白”、“祛皱”、“紧致”,画面里都是漂亮的女性在享受着产品的滋养。男性的形象呢?通常是硬朗、阳刚、不拘小节,仿佛皮肤问题什么的,根本不是他们应该关心的事。好像一旦一个男人开始“臭美”,研究起护肤品来,就会被贴上“娘”、“不像个男人”的标签。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很多男性下意识地回避甚至抗拒任何可能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行为,而皮肤护理,不幸就成了其中一个“重灾区”。

这种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很多爸爸辈、爷爷辈的男人,他们的护肤就是用一块肥皂洗脸,然后摸一把热水上去就完事了。他们觉得,男人就该糙一点,这点小事儿没必要费心。而我们这代人,很多也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虽然接触了更多信息,但骨子里还是会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

其次,教育和信息传播的不足也起了很大作用。
跟女性相比,男性获取护肤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女性可能会通过闺蜜、美妆博主、时尚杂志等各种途径了解护肤知识,知道不同肤质需要什么,季节变化该怎么调整。但男性呢?他们更多的时间可能花在工作、运动、游戏或者其他爱好上。护肤品柜台,也常常是女性的天下,里面导购们热情地招呼着女性顾客,很少有专门为男性设计的、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受欢迎的环境。即使有男士护肤品,也可能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控油”、“清爽”,缺乏更细致的功效介绍。

再者,消费习惯和产品设计的侧重点也有关系。
长久以来,护肤品市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研发,都更倾向于满足女性的需求。女性消费者在护肤上的投入也普遍高于男性。商家自然会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女性市场。即使市面上有男士护肤品,它们的设计、香味、功效宣传,也可能没有完全打中男性的“G点”。很多男士护肤品,虽然打着“男士”的旗号,但包装还是偏向柔和,味道也未必是男性喜欢的硬朗或清冽风格。而且,市面上的产品种类繁多,对于一个完全不懂的男性来说,光是挑个洗面奶都可能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索性就不挑了。

还有一点,男性护肤的“入门门槛”设定可能偏高。
你想啊,女性护肤,从最基础的洗脸、抹水、抹乳液,到后续的面膜、精华、眼霜、防晒等等,是一整套流程。而男性如果想开始护肤,可能最开始就要面对“水”、“乳”、“霜”这些概念,还要考虑“清洁”、“保湿”、“控油”、“防晒”等各种功效。如果商家或者推广者不能提供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或者一些能够快速看到效果的产品,很容易让男性望而却步。毕竟,很多男性更倾向于简单、高效的解决方案。

当然,也不是所有中国男人都不注重皮肤护理。现在也越来越多年轻的男性开始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尝试护肤。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或者受韩流、日系文化影响的群体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但总体来说,这种现象在整个男性群体中,还是属于少数。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社会文化、观念影响、教育信息、市场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希望未来,护肤能够成为一个更加普适、更加自然的行为,不分性别,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肌肤状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男人不仅不注重皮肤护理和保养,他们还不注重衣品,甚至基本的个人卫生都做不到,普遍形象也比女生低,大学男生普遍油头结成块,脸上都是油,拖鞋大裤衩。

这个问题我希望大部分男生承认,并且改善下,稍微花一点时间和资源,改善下自己形象,其实大学女生普遍看脸的比重比看钱大,女生直到25之后,经济在择偶中的比重才开始慢慢变大。

如果一个男生在南师大或者南京财经这种女生比例比较大的学校,五官端正身材正常(5分颜值),175+身高,衣品在线,注重个人卫生,没有恶习,我可以保证他绝对能找到对象。


记住,一定要杜绝,打扮是小白脸,我好好学习,听话孝顺,上天一定能给我分配个好姑娘的腐朽落后长辈思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年了,我总觉得身边很多中国男同胞,好像对自己的皮肤护理这块儿,真的没啥概念。不是说完全没有,但相比于女性,或者欧美一些国家同龄的男性,简直是天壤之别。每次看到我精心挑选的洗面奶、水、乳,还有偶尔的面膜,他们总是投来一种“哥们儿,你这啥玩意儿”的眼神,或者直接一句:“油了就洗洗呗,哪有那么多讲究?.............
  • 回答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男生普遍喜欢二次元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且带有一定刻板印象的概括,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是,任何一个群体,包括中科大男生,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是多元化的。说“普遍喜欢二次元”,更可能是一种观察到的现象,而非绝.............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的审美偏好,特别是对男性身材的喜好,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很多人会观察到,相较于西方文化中普遍欣赏的健壮、肌肉发达的男性身材,在中国,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的女性群体中,似乎更青睐那些“高高瘦瘦”的男生。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当下社会环境和媒体导向息息相关。首先,我.............
  • 回答
    “为什么国人普遍接受不了中国女孩和非洲男孩在一起?”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心理以及个体经历等多个角度去理解。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各个要素:一、历史遗留的刻板印象与民族优越感 殖民历史的阴影与西方中心论: 虽然非洲与中.............
  • 回答
    在中国,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普通男子足球,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那么,为什么国家会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去支持这项运动呢?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足球在中国早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更承载着国民的期待和民族情感。自上世纪以来,.............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男性形象的讨论,尤其是在网络空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现象,有时候会被放大和固化,导致一部分中国男性感到被“嘲讽”。这种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结构性的因素,也有文化变迁带来的影响,还有个体选择的差异,以及信息传播中的片面性。首先,得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两性关系变化说起。中国在过去几十.............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性遭遇负面评价,而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却鲜少受到类似指责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关乎个体选择,更牵扯到复杂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性别观念。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自卑”与“崇洋”论调的扭曲认知: “.............
  • 回答
    “中国女人找外国男性就是easy girl,中国男人找外国女性就是为国争光”——这句话背后反映的,是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和一种复杂交织的民族主义情感,这种情感在社会交往和跨文化关系中,会以一种非常不公平的方式投射到个人身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它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和文化根源。首先,我们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确实在跨国婚姻中,能看到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性的情况似乎比中国男性娶外国女性的要多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一、 宏观层面的文化与经济差异 经济吸引力与社会地位的变化: 过去,西方国家普遍比中国经济发达,这自然会吸引一部分人寻求更好的生活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现实。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如果你想吸引一位经济实力雄厚的男士并最终走到婚姻这一步,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首先,关于“为什么有钱男人多,却总被穷渣男骚扰”。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价值判断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 穷的、人品有问题的男性,他们往往是那种没有.............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社会文化、个人观念以及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导致部分中国男性不注意身材、不锻炼肌肉、不注意牙齿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 “学而优则仕”与“体力劳动”的区分: 长期以来,.............
  • 回答
    关于“部分中国男人越来越阴柔化”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议题,涉及到文化变迁、经济发展、媒体影响、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以下将从不同角度尝试详细阐述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一、 文化与审美观念的演变1. 传统“阳刚”标准的解构与重塑: 历史回顾: 历史上,中国社会对男性的期望.............
  • 回答
    中国男人对中国女人跨国恋持有复杂而负面的态度,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社会观念、性别文化、经济压力以及历史因素等多重交织的复杂现象。首先,深层的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一些传统观念里,男人被视为家庭的顶梁柱,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女人则更多地被定位为需要被保护、被照顾的角色,.............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文化、情感等方方面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一、 历史与文化根源:传宗接代与“养女成人”的价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延续。男方娶妻,意味着他家添丁进口,有了后代。而女方父母养育一个女儿,付出的是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文学解读的包容性与文化符号的固定性之间的张力。简单来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多元且开放的,而“为什么一千个中国男人只能有一个小龙女”则是在反问,为什么小龙女这个形象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显得如此单一,甚至不容置疑?要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社会文化、民族认同、性别观念以及个体选择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议题。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要承认的是,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存在的,而且背后原因确实挺多,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就像一个社会舆论的“双重标准”一样,有时候让人觉得挺别扭的。为什么中国男人骂中国女.............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男人要为了结婚而承担几百万房车彩礼”,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复杂的问题,它背后牵扯到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历史因素。要说“全世界只有”可能有点绝对,因为其他一些文化中也存在嫁妆、聘礼等习俗,但中国当前这种高昂的房车彩礼现象,确实有其独特性和普遍性。让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
  • 回答
    中国古代传说中,女仙嫁给凡间男子的现象相对普遍,而男仙娶凡间女子的例子则相对较少,这背后涉及到中国古代社会结构、观念以及神话体系的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社会结构与男尊女卑的观念渗透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结构下。 .............
  • 回答
    最近几年,确实感觉身边以及网络上,中国男性娶外国女孩的例子越来越多了。这背后肯定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就从几个大的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开放”这俩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家走出去的机会多了,眼界自然也宽了。不光是年轻人,很多之前没怎么.............
  • 回答
    近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中国男性选择与外国女性建立婚姻关系。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个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现象。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视野拓展首先,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的视野早已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