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回答不包含任何科普,纯讨论。
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首先,吃切块西瓜时,汁水容易沾到脸上和滴到地上。
为了不让汁水滴得到处都是,大多数人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吃完手中的西瓜;
相反,如果是挖着吃的西瓜,大多数会抱在手里,不用担心汁水四溢,心中非常稳妥,一般会选择打开电视或者点开一段视频,慢慢吃。
所以吃切块西瓜会吃得更快,迅速在胃内和肠道内堆积,一方面机械刺激胃壁引起饱胀感,通过迷走神经传入大脑抑制摄食的中枢;另一方面可能肠道壁受刺激也会促进如GLP1分泌通过循环进入大脑,同样抑制摄食中枢,总之就是很快就让你不想再吃。
而挖着吃因为吃得慢,因为西瓜里大多数是水分和果糖,很容易就能被消化道吸收,饱腹感积累相对没那么快,所以就能吃得更多。
第二个原因可能不一定符合所有人,但我觉得也是存在的。
众所周知,大多数西瓜的甜度是不均匀的,靠近中心的地方甜,靠近边缘的地方没那么甜。
所以挖西瓜的时候,大多数人是从中间挖起区域,等中间吃得差不多了,再吃边缘的。
而切块西瓜,则每一片都包含了最甜的部分和最不甜的部分,而且由于切片通常是三角形的,所以相对而言,甜的部分少,不那么甜的部分相对较多,碰到不保熟的西瓜更是如此。
所以选择不同的吃法,其实你体验到的甜度变化是不同的:
切块的西瓜只有头几口是甜的,你必须把剩下不那么甜的部分吃完才能吃到下一口甜的,导致延迟满足,但是在延迟满足的过程中你已经因为不甜的西瓜迅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吃不甜的西瓜」会降低你对下一片西瓜的期待。
当这种“期待感下降”和“饱腹感上升”的博弈达到了临界点的时候,你可能会放弃食用下一块西瓜。
而抱着吃,可以保证你在期待感最强的时候吃到最甜的部分,至少大多数人会把中间的部分吃完才开始觉得自己吃不下了。
竹筒粽子打开了,筷子一穿,沾点糖,一次吃一条两条顶天了;
糯米饭八宝饭,发个勺,小学生都能吭哧吭哧吃一小盆。
挖着吃的是主食,
拎着吃的是零食。
定位不同,需求的量也不同。
因为容器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食量,甚至还影响一整个地区的风俗。
韩国有一段时间缺米,但韩国人又蛮有钱,而且这个民族又特能吃。
所以那时候韩国政府瘆得慌,害怕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老百姓怨声载道。于是乎,韩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老百姓用餐量的政策,叫“限米令”。
很多韩国80后都经历过这段富裕但又很诡异的时光。韩国政府规定餐馆不能提供大碗,只能用统一规格的小碗来打饭。不仅如此,还限制续饭次数,有的地方续两次饭,就是违法,然后就要罚钱。(很奇葩是不是?这就是缺米不缺钱的奇怪政策)
韩国人是很爱吃米饭的,其他食物都不缺,就是米饭特别缺,而那时又没有代替米饭的主食。再并且,韩国人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导致他们那段时光过得真的很怪。
你平时在超市看到的那些韩国零食,韩国人是不吃的,不是不喜欢,是真的没有吃零食的习惯,甚至很多韩国人都没有吃零食的概念。那些零售食品主要是卖给日本人,后来韩国娱乐圈对外强输出,也就是所谓的“网红带货”,让很多东亚小年轻跑去买韩国零食,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很多韩国零食。
这些韩国零食你是不是吃了以后就不想再吃第二次?
请不要怀疑,韩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不爱吃这些玩意,原因后面会提到。
有次我和妹夫吃饭,买单的时候他问我吃饱了吗?我说吃饱了。然后出差的路上,我买了杯奶茶,还买了碗臭豆腐,他那时是很诧异的,他问我,说我不是吃饱了吗?怎么还要吃?
我也很诧异,上一顿饭都过去两三个小时了,我当然能吃得下啊。这点妹夫能理解,但妹夫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继续吃?
我就告诉他,是因为我嘴馋啊,那臭豆腐是真的香啊,我就算正餐吃到十分饱,我也要再吃一碗臭豆腐。
不知道在各位去韩国人的餐厅就会发现,很多招牌写着〔韩国小吃店〕的馆子,压根就没什么小吃,全特么是正餐。就算有小吃,也特么的是要把小吃当正餐来吃。
因为韩国人没有小吃的概念,也不怎么吃零食,所以说嘛,这个地方出口的零食是怎样的,就可想而知了。就像挪威人生产椰子汁,新马人生产雪莲,西伯利亚人生产番茄。要说有没有,那这些产品肯定是有的,但想必口味让人窒息。
韩国人的食欲对比其他国家的人,是低很多的。在限米令之前,韩国人是很爱吃的,身体发育都不错。
韩国人的平均身高比朝鲜人高8cm,但经历过那段时期的娃,个子普遍都不高。要不是我表妹崇洋媚外,噢,不是,应该说是种族包容性强,那也不会看上我那179.9cm的妹夫,这妥妥的就是二级残废啊……
(没找到真有人看不懂179.9cm是反讽,服了……)
现在各位探索韩国美食,发现都是清一色的烤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韩国人后来为了个摆脱限米令影响所开启出来的道路。如果你觉得这些烤肉不咋地,那就对了。因为那历史并不怎么悠久,香港的饭盒文化,都比他们悠久。
很多韩国人来到中国后,很多生活习性都逐渐改变了。后来我压根就没见过几个韩国人是吃泡菜的,反倒是一堆韩国人吃火锅时加一堆生菜。我也没见过几个韩国人用金属扁筷子的,反倒是一堆韩国人用一次性木筷子。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你所见,韩国人的打扮都很潮流。但你和他们混熟了以后,发现他们原来会准备一些很土的衣服,下班回家洗澡,穿上很low的衣服去吃十块钱以下的快餐。
我问他们为啥要这样,他们说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不想被他们的同胞瞧不起,就伪装成华强北的打工仔,而那些快餐是真心好吃。至于好一点的中国餐厅,虽然穿得也光新靓丽,他们也伪装成中国人下馆子。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韩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社交压力是很大的,经常去中国人的餐馆吃饭,免不了会受到冷暴力。这些小年轻,普遍受不了另一个陌生人同胞目光压力,熟人就更不必多说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韩国人也嘴馋,去自家韩国人的馆子,正餐要吃很多,还很贵,搞到他们不能在其他时间吃小吃。
如果你像我表妹那样交了个韩国欧巴做男朋友,就别嚷嚷着要吃韩国烤肉了,随便一个街边摊都能完虐他们。你这样反倒是会显得自己不懂事。
有关外国人的内容我就说到这里了,如果你想泡个韩国妹子,或是韩国欧巴,我或许能够帮你,哈哈哈。
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
第二,绝对不漏判任何一件坏事;
第三,绝对谢邀的公正漂亮,批乎答题人狱龙会长前来觐见!
这场批乎王争夺战由我来做答题王!
切块的方式不对,冰镇西瓜去皮,切成菱形块,装大海碗里,用叉子吃,比用勺子都爽多了。
今年夏天挺热,有一次我媳妇上班,我休息。中午闲着没事,我把家里的半个冰镇西瓜切成片,装饭盒里,给我媳妇送去了。
我跟你说,那时候我媳妇同事的眼睛都是绿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
根源就在于,一个西瓜被切成块之后,它的表面积会增大。
例如,一个西瓜的表面积是:4πr²
把它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大到:6πr²
把这两半再分别切成两半,表面积增大到:7πr²
所以继续切下去,西瓜的块数越多,表面积就越大。
那么,西瓜切块表面积增大之后,是怎么影响人的食欲的呢?
道理也很简单。
因为人在吃块状西瓜时,舌头一定会发生舔舐西瓜表面积的动作。
块状西瓜表面积那么大,人吃上两块之后,舌头就舔累了。
累了就会郁闷,
郁闷就会怀疑人生,
怀疑人生就会引发生思考。
大脑潜意识里会想自己是不是变成了舔狗。
想来想去想明白了,只是吃个瓜而已,还不至于变成舔狗。
所以,就释怀了,进而产生了对吃瓜这种行动的理解。
这一理解可不要紧。
因为,尼采曾指出:理解能阻止行动。
所以,瓜就不想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