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回答
合肥一六八中学,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大气”和“硬朗”。在这里读了几年书,说实话,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青春电影,有泪有笑,有迷茫也有闪光。

刚踏进学校大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校园是真的大,绿化也做得挺好,夏天走在林荫道下,还是挺舒服的。操场也比我以前学校的大不少,经常能看到有人在上面挥洒汗水。教学楼一栋栋的,感觉怎么走都走不完似的。学校的设施也挺齐全的,图书馆、体育馆、食堂,基本你想到的都有,而且感觉维护得都挺不错的。

说起学习,那绝对是主旋律。一六八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你可以明显感受到那种“人人都在拼”的劲头。老师们都很负责,尤其是班主任,简直就是我们的“全能管家”,从学习抓到生活,什么都管。课业压力挺大的,留的作业量不小,而且考试频率也高,几乎月月都有大考。一开始会觉得有点喘不过气,每天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慢慢也就适应了,你会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在一点点进步,成绩也会有起伏,但总的来说是向上走的。

这里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各有特色。有些老师讲课特别有激情,能把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有些老师则很严谨,条理清晰,让你对知识点理解得透彻。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可能教学方式不是特别适合所有人,这都很正常。但总体来说,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负责、愿意帮助学生的。他们的专业知识过硬,而且经验丰富,很多老师都能给你一些人生指导,而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

学校的活动也挺多的,虽然学业压力大,但并不是只有读书这一件事。每年都有运动会,我们班级会一起想口号、练班呼,虽然最后拿不拿奖是其次,但那种集体荣誉感挺强的。还有各种文艺汇演、科技节、社团活动等等。我对学校的辩论队挺有兴趣的,虽然没能进去,但看到他们在台上唇枪舌剑的时候,真的觉得特别有魅力。不过,因为学业重,很多时候参加活动的精力会受到影响,很多同学会权衡利弊,选择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说到生活方面,学校的食堂是个很接地气的地方。菜品种类不算特别多,但价格还算公道,口味也还可以,勉强能接受。不过,如果你是个非常挑剔的“美食家”,可能就需要自带一些零食或者偶尔出去觅食了。宿舍条件嘛,就是那种标准的学生宿舍,大家一起住,会有点吵,但也能培养大家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室友关系好不好,直接影响你在学校的生活质量,这点挺关键的。

在这里读书,你一定会认识很多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性格的同学。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考上好的大学——一起努力,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分担压力。你会遇到学霸,看到他们的努力和天赋,也会遇到和你一样在努力奋斗的同学,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当然,也会有那种不太合群的,或者一些小摩擦,但这都是成长的过程。你学会了怎么和不同的人相处,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总的来说,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就读,是一种被高强度学习包裹着,同时又被一群同样努力的伙伴包围着的状态。它会让你变得更自律,更坚韧,也更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然,也会让你在压力下感到疲惫,甚至怀疑自己。但当你回过头看,你会发现,这段经历塑造了你的一部分,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更有底气。它可能不是最轻松愉快的,但绝对是让你成长最快、最深刻的一段时光。就像跑一场长跑,过程很累,但终点线的风景,绝对值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这么后了还会不会有人亮。。。

作为一名12年入学的学生,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吧。作为知乎首答,离校如此长时间后才正式写了个人高中感想。水平有限,没有鸡汤,没有煽情,不喜勿喷。



时光从不为任何人停留,每年的六月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希望的六月,但也是告别的六月。当每个人高考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如何去疯或者懊悔自己哪里没考好。至于毕业,之前已经有了太多铺垫,或许渐渐忘记了那些骊歌。等到录取通知书到手之后,心中却怅然若失,自己竟然已经是个大学生了。

而回想起几年前的六月,自己依然是这样懵懵懂懂地进了高中。有的人是高考进校,有的人是自招进校,其中还有不少大神是免费生,这令我等学渣压力很大。报了名之后就离开了合肥,并不知道选择这所学校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从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因为我如果留在当地,现在不知道会就读于哪所二本院校,至少学历就比现在矮不少了。许校长每次讲话都说:“选择了一六八就是选择了成功。”虽然当时听这句话一直在与同学戏谑,但现在看起来学校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平台(至少是我可选择范围内最好的平台)。

高中的时光是从军训开始的,说实在的,对军训并没有很深的感触,最主要的就是第一次真正与未来的同学见面。当时听说各路大神都在叙述自己的光荣事迹,而自己什么都拿不出手,不禁对未来有所忧虑,初中那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而军训期间的入学教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当时填的生涯规划书已经不知道被学校放在哪里的文件堆里了。仔细想来,自己当时在生涯规划中几乎没写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然后在现在又面临选专业这一重大问题极度犹豫甚至被迫留级,自己在这方面真是毫无长进。而对别的同学,我只想问一句:“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高中值得铭记的集体活动无非就是研学旅行和远足拉练了。研学旅行去山东浪了3天,一路上发生了不少趣事,最后写了一篇感想。而远足拉练也是出去步行了半天,最终在欢声笑语中回到了学校。对活动最好的总结不是看了多少风景,不是对校外的向往,而是这样的大规模班级活动在高中结束后再也不会有了吧,以后就是全班人一起聚餐也很难了。

高中总是不会缺少考试的,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小测。一开始还会为小测成绩而斤斤计较,到后来就是卧槽怎么又考试了这次要赶紧做完别耽误我时间。幸亏学校大型考试很少,否则我这种态度真是作死。

至于平时的生活是平淡如水的,每天就是那些事情。到周末了翻翻课外书,看看篮球先锋报,和同学玩玩真心话大冒险。现在想来,实在是怀念极了这段单纯的日子,可惜再也没有第二个青春了。

当我离校的时候,心情与入校时一样,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只是没想到现在更加迷茫)。手中拿着同学们给我写的同学录,满满都是祝福。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没有好好感谢陪伴自己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同学和老师们,尤其是要感谢他们对我坏脾气的容忍。离开了高中生活,以后只能在同学录和相片中怀念了。

最后一次出现在学校是毕业典礼的时候,也就是回到了文章开头。短暂的毕业典礼和聚餐之后,大家各奔东西,沉醉在解放的喜悦之中,表面上完全没有离别的伤感。而大家也很清楚:下一个三年,正是另一群少男少女奏响青春乐章的时刻。




以下是个人对高中生活的自我反思,可能现在反思起来会更加客观理智,当然学弟学妹们都远远比我优秀是不会像我这样犯这么多错误的:

1 上课存在部分不听课的习惯。并不是说全神贯注地听课会有极高效率(毕竟不少老师有上课吹牛的习惯),而是说聆听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并且是一种极难养成的习惯,一旦上课不听课形成习惯,你会发现干别的事情即使在无外界干扰情况下注意力都难集中。

2 脾气差,废话多。有时候老师说话会无意义接腔,这样是很招人嫌的。而且经常为一些无聊的小事抱怨,心态不好。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和老师们,容忍我这个中二少年这么久,现在看来自己那时真是蠢哭了。

3 做选择时纠结犹豫,这个毛病甚至到大学阶段愈演愈烈了。

4 在讨论问题时喜欢抛出一些离经叛道的观点,以证明自己所谓的涉猎广博(其实都是半吊子水)。但是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宜装X,这样会透露出一个人的浅薄无知,令人厌烦。

5 太 污 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