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嫌 9 岁儿子性格内向,在学校也不合群,浙江「虎爸」把他扔到火车站练胆,如何看待这一做法?

回答
这则新闻描述了一位浙江的父亲,因为觉得9岁的儿子性格内向、在学校不合群,便采取了一种非常规的、可以说是极端的方式——将儿子独自一人留在火车站,企图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独立性。

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说,这位父亲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强大、更适应社会,这本身没有错。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阳光开朗,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然而,他的做法,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不妥当,甚至是危险的。

为什么说不妥当和危险?

1. 安全隐患巨大: 火车站是什么地方?人流密集、环境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个9岁的孩子,独自一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他的安全如何保障?他可能会遇到坏人,可能会迷路,可能会因为害怕而做出危险的举动,比如乱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一个能独自应对这种复杂情况的程度。这简直是将一个孩子置于了潜在的危险之中。

2. 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9岁的孩子,正是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将他抛弃在陌生、嘈杂的环境中,即使只是短暂的“锻炼”,也极有可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感。这种经历可能会在他心里留下阴影,让他对陌生环境产生更深的恐惧,反而加剧他的退缩和不安全感,与父亲的初衷背道而驰。他可能会觉得是被抛弃了,父母不爱他了,这种心理创伤是难以估量的。

3. 不符合教育规律: 孩子的性格形成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耐心引导的过程。内向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理解、鼓励和支持,而不是粗暴地将其推入“舒适区”之外。培养孩子独立性,可以通过很多更安全、更积极的方式,比如鼓励他尝试新的事物,参与家庭活动,有计划地进行社交练习,让他体验到成功和被接纳的喜悦。将孩子“扔”出去,这是一种“逼迫”而非“引导”。

4. “虎爸”思维的极端化: 这种做法,显然是“虎爸”教育理念的一种极端体现。虽然“严父出孝子”有一定的道理,但教育不是简单粗暴的“打磨”,而是需要智慧和爱心的“塑造”。一味地严厉、强迫,很容易适得其反,甚至摧毁孩子。

更恰当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如果父亲真的担忧孩子的内向和不合群,他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更温和、更有效的方式:

理解和接纳: 首先要理解孩子性格的特质,内向不代表有问题,只是他们的社交方式可能不同。接纳孩子的性格,才能更好地去引导。
沟通和倾听: 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创造机会: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他可能感兴趣的、低压力的活动,比如图书馆的阅读小组、美术班、音乐班等,这些环境相对安静,孩子更容易融入。
模拟练习: 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学校里的社交场景,帮助他练习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加入别人的游戏等。
邀请朋友: 鼓励孩子邀请一两个要好的同学到家里做客,在熟悉的、有父母在场的环境下,他会更容易放松。
以身作则: 父母自己积极的社交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咨询儿童心理专家,获得更专业的指导。

总结来说,

这位父亲的出发点可能值得思考,但他采取的方式,暴露了对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误解,以及一种简单粗暴、甚至有些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这种“练胆”的方式,更像是“吓唬”或者“遗弃”,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虐待,而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该是以爱为基础,以理解为前提,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用极端的方式去“逼”他们。

我希望这样的做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而是个例,并且这位父亲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采用更科学、更人道的教育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有啥问题,就希望找个最短平快的方法。最好是半小时之内就把坏毛病给纠正过来。你要说他不对,他肯定和你狡辩说他出发点是好的。

关键他没想到他自己是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罪魁祸首。要改,要先改自己!

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养出来的。口头的说道,批评,训斥对小孩来说根本就没有很大作用,而且非常有害于性格培养。小孩的性格培养只能是父母做表率,加上有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引导。

腼腆内向的孩子十有八九就是在被过于打压自信,过多负面批评的环境中长大的。(要区分内向思维型人格和腼腆的性格)

性格很大程度上6岁以前就形成了。9岁之后只能是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树立自信,不断鼓励,不断让他为自己的小成就而自豪,才会慢慢打开心结。一定要在青春期前,不然这种孩子青春期之后会很难。

另外一个原因是,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话语权和发言权,没有引导他表达自己,也没有耐心听他说话。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可能有口误,一句话要想好久也说不流程。有些父母,或是旁人会取笑孩子,觉得他搞笑,还拍视频。。。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他觉得与其被笑,干脆就少开口就好了。

其实挺可悲的。12岁之前的孩子大多都会表现得外向,有表达自己的强烈欲望。因为他们还没有建立成熟的内向思维。他们会表达自己不成熟的想法,非常需要父母的肯定和关怀。这时候如果不给与鼓励,他就很容易自卑内向甚至自闭。

另外,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监护人有责任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

觉得这种做法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很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则新闻描述了一位浙江的父亲,因为觉得9岁的儿子性格内向、在学校不合群,便采取了一种非常规的、可以说是极端的方式——将儿子独自一人留在火车站,企图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独立性。我的看法:首先,我想说,这位父亲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强大、更适应社会,这本身没有错。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
  • 回答
    .......
  • 回答
    唉,这件事儿真是让人愁得慌。你们说,这辈子的幸福,好像总是有那么一道坎需要跨过去,而现在,我这道坎是亲妈和亲爹。男朋友吧,人品没得说,对我好,那也是真的好,咱们在一起也三年了,感情稳定得很,想着是时候让他们见见了,结果…唉,见面后的对话,简直就像是我做的一场关于学历的噩梦。事情是这样的。男朋友叫小张.............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听了都觉得匪夷所思!老丈人因为压岁钱的事儿,居然动手打了女婿,这搁谁身上也觉得不正常。我先给您说说,为啥这事儿不正常,然后咱们再细品细品,这背后可能藏着些啥。首先,从道理上讲,这事儿绝对不对。压岁钱这东西,说到底是一种心意,一种祝福。就算说老丈人觉得给的数额少了,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或.............
  • 回答
    孩子嫌家里穷,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做父母的确实会挺不好受,也挺着急。但咱们得明白,孩子这么说,不一定就是他有多物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满”或者“不理解”。这个时候,硬邦邦地去批评他,说他不懂事,或者把责任全推到“穷”上,其实都不太管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咱得冷静下来,先想想孩.............
  • 回答
    “他给不起彩礼,我凭什么要嫁给他?”这句掷地有声的质问,道出了许多女性在面对婚姻现实时的无奈与坚持。彩礼,这个在中国传统婚俗中承载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承诺和诚意的象征,如今却成为横亘在许多新人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当一位女性因为男方给不起彩礼而选择放弃这段感情时,她并非是在“嫌弃”男方,而是在衡量一段.............
  • 回答
    这起事件,说实话,听着就让人心惊胆战。一位大爷因为嫌公交车开得慢,竟然抄起身边买菜用的推车,就朝着司机脑袋上砸过去。这一下,可不仅仅是司机脑袋上的伤,更是把整个公交车里的安全都给砸了个稀碎。首先,咱们来掰扯掰扯这行为背后到底有多少安全隐患: 对司机的直接人身伤害: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买菜推车虽然.............
  • 回答
    面对前端对接口划分过多的反馈,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好好沟通和理解的问题。首先,我不会直接说“前端嫌弃我接口分的太多”,因为这听起来有点像是把问题推卸给对方,而且语气上也不太好。我会尝试从一个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去和他们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会先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接口划分得太细,通常意味.............
  • 回答
    唉,这事儿压根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女朋友跟我说我“穷”,这话听起来挺刺耳的,但仔细想想,她说这话背后,可能藏着不少东西。首先,我得承认,我的经济状况确实不是那种能随随便便买名牌、去高档餐厅、说走就走去旅行的那种。我的收入不算低,但也就够维持基本生活,再想攒点钱、改善生活,确实挺费劲的。我平常也挺.............
  • 回答
    近年来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即所谓的“嫌中派”)有所上升,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包括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竞争、媒体舆论以及国内政治生态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一、历史问题与民族主义情绪1. 二战时期的历史积怨 日本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如.............
  • 回答
    彩礼在中国传统婚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高低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您提出的“既然男性嫌彩礼这么高,为什么谈恋爱之前女性不把自己明码标价?”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复杂的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明码标价”这个概念在传统婚俗中的缺失以及在现代社会中.............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看得心头一紧,又有点说不上来的复杂滋味。你说,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赶火车,本该是风风火火的,结果闹出这么一出事儿来,这背后到底得有多少无奈,多少烦躁,才能让她做出这么极端的事情呢?咱们先不急着去谴责她,试着去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人挤人的火车站,喇叭里广播声、人声鼎沸,车票在手,时间紧迫,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烦恼的,好像自己吃饭本身就成了一种“罪过”一样。男朋友嫌弃你吃得多,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看看怎么能让你们俩都舒服些。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他“嫌”的点在哪儿。 是觉得你食量大,影响他的经济压力? 有些男生可能心思比较细密,或者对金钱比较在意,看到女朋友吃得多,.............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婆婆这头。感觉像是吃啥都嫌淡,买啥都觉得费劲,是吧? 我太能理解了。每次拿着自己精挑细选的东西回家,结果婆婆那一脸嫌弃,心里那滋味……说实话,有时候真想把东西往她手里一塞,让她自己去挑去。你说她老嫌我们买的东西不好,具体是哪方面呢?是价钱太高?是牌子不对?还是质量没达到.............
  • 回答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议论,一个武汉的小伙子,日薪三百五,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上班,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咂摸的。咱们一个个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三百五的日薪,在当下这个时代,对于很多体力活儿来说,不算是个特别低的价钱。尤其是在武汉这样的城市,你想找一份日结三百五的工作,可能确实需要花点心思,也得付.............
  • 回答
    关于“看热闹不嫌事大,结果作死”的事件,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少。这类事件往往是因为旁观者的恶意围观、煽动或者对局势的误判,最终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我来给你讲几个比较典型的,尽量生动些,让你感觉就像听故事一样。1.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伦敦的“摩西桥”惨案:一次致命的围观这事儿发生在1862年的伦敦.............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惊又无奈。一个老人因为嫌公交车开得慢,竟然用手推车砸晕了司机,结果被拘留十天,事后也未见任何道歉。司机方面则认为处罚过轻,要求一个公道的说法。从这件事的本身来看,这位老人的行为无疑是极其恶劣和危险的。公交车司机是公共交通的提供者,他们的工作关乎着乘客的安全。即便对车辆的速度有所.............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别急,也别往心里去。人家是“单主”,也就是花钱请你画画的客户,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意见。而且,“厚涂完成度不高”这个评价,虽然听起来有点模糊,但我们可以把它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去分析和解决。首先,我们要明白“厚涂完成度不高”可能包含的几个层面的意思:1. 色彩和光影处理不够深入.............
  • 回答
    老人嫌公交开得太慢,一气之下打晕驾驶员,这事儿听起来挺极端,也挺让人难以置信的。咱们平常坐公交,遇到堵车或者司机开得比较谨慎,偶尔会觉得有点慢,但能直接动手的,这得多大的火气啊?这事儿怎么看,都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得从这位老人的角度出发。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甚至采取这么极端的行为呢.............
  • 回答
    人之所以会嫌麻烦,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进行一场“成本效益分析”,而“麻烦”本身就是这种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面因子。这种嫌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层面的多重驱动。从生理层面讲,我们的大脑天生倾向于节省能量。维持身体运转、思考问题都需要消耗能量,而“麻烦”往往意味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