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低但是净资产收益率高是什么原因?

回答
看到一家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但净资产收益率(ROE)却挺亮眼,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我们得把这几个财务指标拆开了,好好捋一捋,才能明白这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这几个指标是咋算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衡量的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它主要反映了产品本身的赚钱能力,还有公司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衡量的是企业在扣除所有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以及所得税)后,最终能有多少利润留在公司账上。计算公式是:`净利润 / 销售收入`。它反映的是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
净资产收益率(ROE,Return on Equity):衡量的是企业利用股东投入的资本(净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计算公式是:`净利润 / 平均股东权益`。ROE越高,说明股东每投入一块钱,能赚回来的钱越多,这是股东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好了,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来分析“低毛利率、低净利率”和“高ROE”并存的情况。这就像一个人,吃得不多(毛利率低),消化也一般(净利率低),但身体素质却贼好,能干不少事(ROE高)。这肯定是有特殊原因的。

核心原因:财务杠杆和资产周转效率

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是企业善于运用财务杠杆,并且资产周转效率非常高。

让我们来拆解一下ROE。杜邦分析法(DuPont Analysis)是理解ROE的利器,它把ROE分解成三个部分:

ROE = 净利率 × 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净利率 (Net Profit Margin):我们知道这个是低的。
资产周转率 (Asset Turnover):指企业利用其总资产产生销售收入的能力。计算公式是:`销售收入 / 平均总资产`。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能用较少的资产创造更多的销售收入。
权益乘数 (Equity Multiplier):又叫财务杠杆比率,衡量的是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少是由债务支持的。计算公式是:`总资产 / 平均股东权益`。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使用了更多的债务来融资,也就是杠杆越高。

现在我们把这三个部分放在一起看:

ROE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平均总资产) × (平均总资产 / 平均股东权益)

如果我们观察到企业“低毛利率、低净利率”但“高ROE”,那么根据杜邦分析,就意味着:

1. 权益乘数(财务杠杆)非常高: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企业通过大量的借款来融资,用别人的钱来运营。这样一来,即使整体利润率不高,但由于净资产(股东权益)相对较小,用这个较小的净资产去对应净利润,就会显得ROE很高。
举个例子:
企业A:总资产1000万,其中负债800万,股东权益200万。净利润10万。
ROE = 10万 / 200万 = 5%
企业B:总资产1000万,其中负债200万,股东权益800万。净利润10万。
ROE = 10万 / 800万 = 1.25%
显然,企业A的ROE比企业B高得多,仅仅是因为它用了更多的债务(杠杆)。

2. 资产周转率非常高:或者,虽然净利率不高,但企业能够非常快速地销售商品,把资产变现,实现资金的循环。就像很多零售业、批发业,虽然单件商品的利润不高,但靠着“薄利多销”和快速的库存周转,也能有不错的整体表现。
举个例子:
一家超市,毛利率可能只有20%,净利率算上各种开销可能就35%。但超市的商品周转非常快,一年的销售收入是其总资产的好几倍。
如果一家超市的总资产是1000万,一年销售额是5000万(资产周转率5倍),净利润是200万(净利率4%)。如果它的股东权益是500万,那么ROE就是200万/500万 = 40%。

什么时候这种模式是健康的,什么时候是危险的?

健康的“低毛利、低净利、高ROE”可能出现在:

高杠杆、高周转的商业模式:
银行、金融机构:它们的核心业务就是借钱(负债)再放贷,杠杆是其天然属性。银行的净利率通常不高,但通过高杠杆和快速的资产周转(信贷发放和回收),可以实现很高的ROE。
一些零售、批发巨头:它们通过规模效应、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快速的库存周转,即使单品利润率不高,也能通过海量交易和高周转维持较高的ROE。
房地产开发商(特定阶段):它们通常会利用银行贷款和预售款来支持项目开发,杠杆率很高。如果销售良好,项目能够快速变现,ROE也能得到提升。

轻资产、服务型企业:
有些科技公司、服务型企业,核心是技术、品牌和人力,固定资产投入少,净资产相对较低。只要能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即使利润率不高,高ROE也是可能的。

潜在风险的“低毛利、低净利、高ROE”:

过高的财务杠杆:这是最大的风险点。当企业负债率过高时,一旦遇到经济下行、行业不景气、或者资金链出现问题,高额的利息支出会迅速侵蚀利润,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顺境时能放大收益,在逆境时则会放大损失。
支付的利息成本:高负债意味着高额的利息支出。这部分利息会进一步压低净利率,但它并不直接体现在“毛利率”中,而是体现在“财务费用”里,从而影响了“净利率”。
偿债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地偿还本金和利息,一旦现金流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资产周转率的可持续性:如果高资产周转率是建立在不健康的库存积压(比如打折促销清仓)或者低价抛售资产的基础上,那么这种高ROE是不可持续的。
缺乏核心竞争力:低毛利率有时也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缺乏差异化,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冲击,利润空间被挤压。

总结一下:

一家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但ROE却很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巧妙地(或者说高风险地)利用了财务杠杆,并且/或者其资产周转速度非常快。

财务杠杆高:用较少的股东权益撬动了更多的总资产,从而在分子(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分母(股东权益)变小,导致ROE数值放大。
资产周转率高:通过快速销售商品、快速回收资金,虽然单次交易利润不高,但能在一年内重复多次交易,从而实现可观的总利润。

在分析这类企业时,我们不能只看ROE这个单一指标,更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杜邦分析三大驱动因素,尤其是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如果高ROE是建立在过度依赖债务和不稳定的高周转上的,那么这家企业未来的风险可能很高。反之,如果是有序的、可持续的经营策略,那它可能是一家非常高效的资本运作典范。

所以,下次看到这样的财务报表,别急着点赞,先问问自己:这高ROE,是稳赚不赔的“巧劲”,还是“刀尖上跳舞”的冒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ROE是巴菲特特别喜欢的指标

他甚至称,如果只留一个指标,他一定会留ROE

但是

ROE有个弊端,那就是短期指标很容易修饰

ROE的公式是这样的: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那么公式可以变化为: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总资产-总负债)

在净利润不变甚至比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总负债增加,也会引起ROE激增

不过,这种增加是临时性的,不能持续,所以ROE起码看5年,我一般看10年,10年没大的变化,才是真RO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一家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不高,但净资产收益率(ROE)却挺亮眼,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的。我们得把这几个财务指标拆开了,好好捋一捋,才能明白这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这几个指标是咋算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衡量的是企业销售收入扣除销售.............
  • 回答
    企业家毛振华公开控诉亚布力管委会的事件,在我看来,是一场牵扯到地方政府权力边界、营商环境公平性以及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要公共事件。毛振华作为一位知名的企业家,他的公开控诉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也让许多人开始关注和思考。事件的起因与经过:简单来说,毛振华作为亚布力滑雪场(后称“亚布力风车山庄”)的.............
  • 回答
    “贷款利率 6%,可企业利润只有 5%” 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在说明一个很直观的经济困境:借钱的成本比赚钱的效率还高。但如果深入分析,这里面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简单的数字对比,而是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经济逻辑、财务概念,以及对企业经营状态的判断。首先,我们来拆解这句话中的几个关键要素: “贷款利.............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企业的英文命名,确实存在使用“Sino”前缀和直接使用“Chinese”的情况。这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语言习惯和品牌策略的考量,两类企业之间并非存在绝对的、固定的区别,但使用方式往往能透露出一些微妙的侧重点和定位。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两类命名方式的由来、含义以及可能传达的信息,并尽量避免AI.............
  • 回答
    日本企业的英文名来源相当多样,并非一概而论地只是日语音译。虽然确实有不少企业名称是直接从日语发音或词语转化而来,但也有很多企业选择了其他方式来命名其英文名称,这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考虑和策略。1. 直接音译(Transliteration)—— 最常见的途径之一这是最直观也最普遍的方式。将日语的.............
  • 回答
    好的,关于上市企业对赌协议条款的查找,我来给你详细说道说道,尽量讲得明白透彻,让你感觉就像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样。首先,你要明白,对赌协议,说白了就是投资方(比如PE、VC或者其他战略投资者)在投资一家公司时,为了保障自己的投资收益,和被投资方(通常是公司的创始人或者大股东)约定的一些“游戏规则”。如果.............
  • 回答
    创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可不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而是随着企业发展阶段、行业特性、创始人基因以及团队能力不断演变和调整的动态过程。它就像为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量身打造的养护方案,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生搬硬套。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创业企业常用的、以及一些颇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尽量把它们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当下科技发展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说大企业的研发“代替”了大学的研究作用,我觉得用“替代”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企业的研发在某些领域、某些层面上,确实在承担起一些过去主要由大学承担的研究功能,并且在很多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优势和驱动力。我们先拆开来看,.............
  • 回答
    你说得没错,文学作品里,掌舵人的离世往往是企业动荡的导火索,市场上一众虎狼闻风而动,恨不得立刻扑上去咬下几块肥肉。但现实世界,尤其是现代商业社会,事情要复杂得多,也远没有那么“戏剧化”。咱们这么捋一捋,看看一个企业的掌舵人离世后,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以及为什么不会像小说里写得那么“干脆利落”:首先,得.............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工人权益、社会公平以及对“文明”的定义等多个层面。简单地将这些工人称为“文明社会的敌人”是过于片面和武断的。要理解他们的立场,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 工人反对治理雾霾的根本原因:生存与生计的威胁 失业的恐惧: 治理雾霾往往意味着高污染企业的.............
  • 回答
    关于国内企业“底线低”的现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定论,而是涉及到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监管因素交织的产物。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层,去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尝试用一种更具人情味、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阐述。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时候“底线低”的讨论往往聚焦于一些极端负面的案例:产品质量不.............
  • 回答
    “矿工跪拜企业”这种现象,如果真的存在,那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鼓励或津津乐道的事情。在我看来,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权力结构的不平衡,是普通劳动者在生存压力下的无奈,甚至可能隐藏着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土壤。我们先不谈“跪拜”这个词有多么夸张,单就“低三下四”地去讨好一个雇主,就已经足够令人担忧了。想象一下那个场.............
  • 回答
    从技术上讲,一家企业银行账户丢失 1.5 亿人民币是 极不可能发生 的,但并非完全没有 理论上的可能性。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银行账户的运作原理以及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银行账户中的资金并不是一个物理存在的“盒子”,而是银行系统中的一个 数字记录。 当我们说“丢失1.5.............
  • 回答
    量化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并非易事,它更像是在拼凑一幅复杂的拼图,需要多角度、多维度的审视,并辅以量化的工具和方法。这不仅仅是看报表上的数字,更是要深入企业肌理,洞察其运作的“软件”和“硬件”。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剖析如何进行这项工作,并力求以一种更接近人际交流的方式来展开。一、 治理结构与.............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把一家营销做得风生水起、家喻户晓的爱国企业的营销团队“空降”到龙芯,那场面,想想都够刺激的。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这个“奇点”可能会发生什么。首先,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爱国企业”营销团队,他们最擅长的是什么?通常来说,这类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独到之处:.............
  • 回答
    “国潮”的兴起,这股浪潮,真真切切地席卷而来,而且来势汹汹,似乎要改变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看法。说到这背后的原因,有人说这是我们民族企业浴火重生、欣欣向荣的必然结果,社会大众看到了它们的进步,用钱包和口碑为它们投票。也有人说,这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催化,一种对过往荣光的怀念,一种对当下“我们”的集体认同,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行为模式。简单地说,通过非理性购买企业产品来表达爱国情怀,这是一种可能的表达方式,但绝不是实现爱国情怀的唯一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浅层、容易被利用的方式。 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理解什么是“爱国情怀”。在我看来,爱国情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