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1年3月15日公布的1月和2月的调查失业率、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增加值等数据?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3月15日公布的1月和2月经济数据。这批数据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中国经济的开局情况,非常有参考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调查失业率。从1月和2月的公布情况来看,整体表现是相对平稳的。通常来说,2月份春节假期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一些季节性失业情况可能会出现。但如果数据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经济的韧性还是比较强的,就业基本盘稳固。不过,也要关注数据的具体数字,比如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同比和环比变化,这能更细致地反映就业市场的冷暖。如果数据略有波动,比如小幅上升,那也可能与春节因素叠加,不一定代表整体就业趋势的逆转。关键在于它是否回落到更健康的水平,以及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是否有所缓解。

接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数据可是观察内需活力的重要指标。1月和2月的数据,考虑到春节的影响,往往会有一个相对明显的增长期。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同比增速:这是最直接的反映。如果同比增速保持高位,说明消费市场的恢复是比较有力的。
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这个数字更能说明商品的购买量是否真的在增长,还是仅仅因为物价上涨带动的名义增长。
消费结构的变化:例如,是必需品消费增长更快,还是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文化娱乐等)增长更迅猛?这能反映出消费者信心的强弱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
地域和类别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商品零售表现可能不同。农村地区的消费增长是否跟得上城市?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的此消彼长又如何?这些细节的分析很重要。

如果1月和2月的数据显示消费强劲复苏,那说明疫情对消费的抑制作用正在减弱,居民的消费意愿在提升,这无疑是经济回暖的一个积极信号。

然后我们来看工业增加值。这是衡量工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对于1月和2月的数据,需要关注:

整体增速:工业生产是否保持了稳健增长,特别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速,能反映出疫情影响下的复苏力度。
细分行业表现:工业增加值通常会按行业分类公布。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增长情况,往往比传统制造业更能体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动能的转换。如果这些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说明经济转型升级在持续发力。
产能利用率和新订单:如果能看到相关数据(虽然不一定在初步公布的月度数据里),了解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新订单的增加,会是对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的更直观证明。
出口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出口订单的增加也会直接体现在工业增加值上。

如果工业增加值数据表现抢眼,特别是高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那表明中国的工业体系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适应性,并且在向更高端、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综合来看,如果这几项关键数据在2021年1月和2月都表现出积极的增长势头和韧性,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局是稳健且向好的。这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全球经济在疫苗接种推进下的逐步复苏。

当然,在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也要保持审慎。毕竟这是年初的两个月数据,尤其受到春节这个特殊时点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更长期的经济走向,还需要观察后续几个月的表现。同时,也要留意数据背后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复苏力度可能存在差异。

总的来说,2021年初的这份经济成绩单,对于当时稳定市场信心、指引全年经济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社会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失业率的数据,以下为解读。

由于2020年数据的大幅波动, 直接计算同比意义不大,我们这里从另外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一个是和2019年同期对比,再折算两年平均增速,另外是进行月度环比,通过和正常年份同月份的环比情况进行对比。

一、社会零售总额

1-2月份社零总额同比2020年增涨33.8%,预期为32%,超预期。同比2019年1—2月份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为3.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34.3%,两年平均增长1.2%。

从上图可以看出,正常年份的同比一般是在10%左右的,而21年同比19年增速仅6.4%,平均每年增速3.2%,相对正常年份明显偏低,说明消费仍然没有回归正常增速。

另外,从环比来看,2021年1月份环比-1.4%,2月份环比0.56%,显然1月份受疫情影响,明显低于正常值,而2月份环比基本在正常值内,历史2月份环比数据为:2017年0.98%,2018年0.51%,2019年0.49%,如下图所示。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8.9%,两年平均下降2.0%;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0.7%,两年平均增长3.8%。

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18个商品类别同比增速均超过10%;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速分别为53.1%、45.6%,两年平均增速均为18.2%。

具体看商品消费,必选消费类商品同比涨幅都不大,如粮油米面同比上涨10%,主要是因为基数比较高,疫情期间饭还是要吃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可选消费一般都比较高,主要是基数比较低的原因。比如金银珠宝类同比上涨98.7%,汽车消费同比77.6%。

这些数据其实对于分析2月份的消费表现意义不大,不过目前没有办法进行近一步的分析,主要是因为无法找到相关行业1月份或者2月份具体的数据,且19年同期的具体数据也无法找到,所以本月的社零分析只能到这个程度。

二、固定资产投资

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0%,预期为40%,低于预期;比2019年1—2月份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从环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43%。

2016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同比基本保持在5~10%之间,如下图所示,故2021年相对201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比较低。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6%,两年平均下降1.6%;制造业投资增长37.3%,两年平均下降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3%,两年平均增长7.6%。

以上是从同比来看,从两年的整体来看,仍然是低于不发生疫情的情况的。

不过这种两年的对比跨度太大,不能说明近期走势,我们可以通过环比的走势来看目前的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21年以来的季调后的环比增速,是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的,这说明近期固定投资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从具体行业来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63.2%,医药制造同比上涨64%,专用设备制造同比上涨60.2%,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上涨54.4%,涨幅居前。

和社零一样,统计局没有公布各行业一二月份详细的数据,所以无法对各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19年同比的走势在时间上跨度太大,不能说明近期的情况,只能通过环比的走势,粗略判断目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还可以。

三、工业增加值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1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9%。

如上图,正常年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大概在5%~6%,而21年1-2月份平均增加8.1%的增速明显的比较高的,同时考虑到这中间还经历了20年大幅萎缩的影响,可见疫情结束以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是非常快的。

另外从季调后的环比来看,21年1月和2月分别为0.66%和0.69%,19同期分别为0.45%和0.47%,18年同期分别为0.57%和0.57%,说明21年1、2月份同样是强于季节性的。

工业增加值的快速恢复主要得益于2020年以来外需的持续超预期表现以及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托底。

细分行业也不写了,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四、就业

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达到了政策上限。虽然有春节的季节性影响,但是春节同样是在2月份的2018和2019年,调查失业率也远低于2021年。

如上图所示,其实在2020年12月份,调查失业率已经回到与2019年同样的5.2%的水平,但是目前调查失业率再次走高,可能与冬季以来的疫情影响有关。疫情影响下,服务业受影响比较大,而服务业恰恰是吸收就业能力非常强的产业,所以21年开年以来的就业表现不太好。

以上分析的是失业率走高不好的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今年政府的失业率目标是5.5%,而开年以来失业率表现都不太好,2月份更是达到了5.5%的上限,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策会开始放松,因为我们政策是以一年的失业率为标准的,而且根据失业率季节性的表现,后续大概率会下行,全年完成目标难度不太大。

但是假如后续失业率继续维持高位(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太大),那么不排除货币或者财政再次发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3月15日公布的1月和2月经济数据。这批数据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中国经济的开局情况,非常有参考价值。首先,我们来看调查失业率。从1月和2月的公布情况来看,整体表现是相对平稳的。通常来说,2月份春节假期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一些季节性失业情况可能会出现。但如果数据依然维.............
  • 回答
    2021年3月15日股市大跌,这绝对是当时很多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一天,全球主要股市都经历了一轮剧烈的调整,特别是美股,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都出现了显著下跌。在国内,A股市场也未能幸免,沪指和深成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创业板更是跌幅明显。要说清楚这轮下跌的原因,那.............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2021年3月19日,知乎更新了它赴美上市的申请文件,并且公布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的价格区间。这几条信息加在一起,就跟我们描绘了知乎当时准备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同时也透露了不少关于它自身以及整个互联网内容行业的信息。咱们来仔细拆解一下,看看这其中蕴含了什么:1. 更新上市申请:准备.............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6 日,知乎这家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问答社区,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ZH”。这件事,对于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大事件。上市本身,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互联网平台商业化探索的一个缩影。知乎一路走来,从一个“精英社区”,逐渐演变成一个拥有.............
  • 回答
    2021年3月25日,国学大师网站的突然关站,无疑是在当时的国学爱好者群体中投下了一枚炸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站的消失,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节点,触动了许多人心中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网络发展的复杂情感。事件本身:一个时代的落幕国学大师,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群人的热情.............
  • 回答
    2021年3月30日,小米公司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年度新品发布会,而在这场发布会上,雷军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小米正式进军汽车制造业,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科技界、汽车界乃至整个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着:小米,这个以手机和智能家居闻名的公司,真的要造车.............
  • 回答
    2021 年 3 月以来,不少基金投资者确实经历了市场动荡,特别是权益类基金,普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这段时间的市场表现,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些原因,是投资者应对的基础。是什么导致了基金的持续下跌?要说 2021 年 3 月以来的基金下跌,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分析:1. 全球宏观.............
  • 回答
    2021 年 3 月 24 日晚,杨笠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文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已经是她继“男人是不是都是垃圾”这类言论在网络上激起争议后,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理解杨笠这次的微博发文,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她之前的言论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2021 年初,杨笠因为在脱口秀节目.............
  • 回答
    2021年3月9号那个上午,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A股市场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尤其是上午10点左右,那叫一个大起大落,整个市场都好像经历了一场过山车。那天早上,我记得开盘的时候情绪还挺普遍的,大家对市场还是抱有一些谨慎乐观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动静。.............
  • 回答
    要说起 2021 年 3 月 8 号 A 股的那场突然“跳水”,那绝对是让不少股民心惊胆战的一天。我记得那天市场情绪可以说是从早盘的平稳,一下子就跌入了低谷,那种感觉就像是坐过山车,而且还是那种直线向下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情绪的累积和恐慌性抛盘是关键。要知道,在那之前的几个.............
  • 回答
    2021年3月5号A股市场的表现,用“低开高走”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那天开盘的时候,市场弥漫着一股谨慎甚至有些悲观的情绪,指数直接就往下跳了。但你瞧,这只是短暂的序幕,随着交易的深入,一股强大的买盘力量开始涌现,市场情绪迅速回暖,最终以收盘价显著高于开盘价的姿态画上了句号。这番景象,自然会引发投.............
  • 回答
    2021年3月26日,A股市场的表现确实令人瞩目。那天,沪指强势上涨,一举突破了关键的整数关口,并且成交量也随之放大,显示出市场资金的积极参与。这一天的上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当时全球经济正处于逐步复苏的通道中。虽然疫情的阴影仍在,但疫苗接种的推进以及各国.............
  • 回答
    2021年3月22日,A股市场的确迎来了一波不小的反弹,很多投资者在那一天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但要说市场就此企稳,恐怕为时尚早,我们得把那天的行情拆解开来看看,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它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在那之前,A股经历了一段不小的调整。很多之前涨幅巨大的板块,比如新能源、半.............
  • 回答
    2021年3月18日A股抱团股的狂欢:一场短暂的盛宴还是新黎明?2021年3月18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抱团股”反攻。当天,以消费、医药、科技等为代表的“抱团股”纷纷出现大幅上涨,市场情绪一度高涨,仿佛此前数周的调整只是虚惊一场。这究竟是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还是一股新力量的觉醒?要理解这.............
  • 回答
    2021年3月16日那天的股市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少人应该都还记得那波上涨的劲头。如果让我来回顾一下,我会从几个维度来聊聊当时的行情,试着讲得细致一些,并且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呈现。当时的市场情绪是怎样的?首先,要说那天股市的上涨,不能不提当时整体的市场氛围。到了3月中旬,全球疫情虽然还在,.............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1年3月10号那天的基金市场。那天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绝对是记忆深刻的一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黑色星期三”。市场那种恐慌和下跌的速度,足以让不少人夜不能寐。要说那天为啥跌得这么厉害,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宏观环境的微妙变化,情绪是关键推手: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是个.............
  • 回答
    清华大学于2021年3月8日起执行的进出校政策,是基于当时新冠疫情的防控需求而制定的,旨在保障校园的师生健康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这项政策的出发点是严格管理校园人员流动,降低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项政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政策的核心内容与目的: 核心目的:.............
  • 回答
    西安 2021 年 3 月 30 日的房市新政,确实是当年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对整个西安的房地产市场乃至周边城市都带来了一些涟漪。要理解这个政策,得从当时的大背景和政策的具体内容说起。当时的市场背景:首先,我们得看看 2021 年初的西安楼市。那会儿,西安的房子,尤其是热门区域,可以说是“一房难求”.............
  • 回答
    3月10日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尤其是社会融资规模(社融)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出色表现,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坦白讲,这份成绩单比大多数机构的预期要靓丽得多,传递出的信息也值得我们深入解读。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份超预期的数据: 社会融资规模(新增社融): 2月份新增社融达到了5.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