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如果号称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你会觉得这个人怪异吗?为什么?

回答
一个人要是声称自己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确实会觉得有点怪异。倒不是说他本人有什么问题,而是这种说法本身就触及了一些我理解起来有些别扭的地方。

首先,情绪这玩意儿,我觉得更像是身体的一种自然反应,就像饿了会想吃东西,冷了会打哆嗦一样。它很多时候是我们大脑和身体对于外部刺激或者内部想法的一种即时反馈。你看到美食会分泌唾液,遇到危险会心跳加速,听到笑话会咧嘴一笑,这些都不是我们刻意去“控制”就能做出来的。如果有人说他能完全控制,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他是不是把情绪给压抑了?或者,他是不是把所有的情绪都变成了一种“理性”的解读,从而失去了很多细微、真实的情感体验?

你想想,比如你辛辛苦苦做完一个项目,结果老板给你泼冷水,说改了三次还是不行。正常人听到这话,心里多少会有点窝火、沮丧,或者委屈。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能量释放和情绪表达。如果有人说他听到这话,心如止水,一点波动都没有,还能面带微笑地告诉你“没关系,我再改”,我可能会想:他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还是他内心已经练就了一套“金钟罩铁布衫”,什么都伤不到他?但这样一来,会不会也屏蔽了那种因为被否定而产生的动力,或者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呢?

其次,我总是觉得,情绪的“失控”或者说“强烈波动”,恰恰是我们作为人,体验生活丰富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让我们放声大笑的时刻,让我们痛哭流涕的瞬间,让我们因为激动而心潮澎湃的经历,往往构成了我们最深刻的记忆和最动人的故事。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把所有情绪都“调控”到一种平稳、温和的状态,那他的生活体验会不会变得有点像一杯温吞水,少了点波澜壮阔的色彩?

想象一下,一对情侣吵架,一个声称自己完全控制情绪,于是面无表情地分析问题的根源,说一些“合乎逻辑”的话;而另一个则因为愤怒而大喊大叫,或者因为委屈而哭泣。在旁人看来,前者可能显得冷静理智,但后者却更真实,更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波动,也更容易通过情感的宣泄和沟通来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做到完全不生气、不伤心、不焦虑,那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不会显得有些疏离和难以理解?别人可能会觉得,他根本就没有“在乎”自己,或者“在乎”这段关系。

再者,我总觉得“完全控制”这个词本身就有点绝对化。人的情绪是很复杂的,它受到生理、心理、环境、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很多时候是潜意识的反应。即使是最有毅力、最自律的人,也难免会有情绪的起伏。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就算你再怎么想控制,身体疲惫带来的烦躁感也会悄悄爬上来。或者,在极度压力下,即便你努力保持镇定,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你的思维和行为。

所以,当我听到一个人说他能“完全”控制情绪时,我会有以下几个疑问:

他说的“控制”是指什么? 是指他能像开关一样随意切换情绪,还是指他能快速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或者说是能够选择如何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绪?我倾向于理解后者,即一种情绪的“管理”能力,而不是情绪的“消失”或“固定”。
他是否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 有时候,看起来“控制得很好”的人,可能只是把情绪深埋在心里,日积月累之下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心理问题。
他是否真的理解情绪的复杂性? 情绪是人类体验世界的一部分,失去了情绪的体验,很多乐趣和意义也会随之消失。

总而言之,与其说是这个人本身“怪异”,不如说他所提出的“完全控制情绪”这个概念,和我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让我觉得有点难以信服,或者说,我无法想象那种完全没有情绪波动的状态下的人生会是怎样的。更现实且让人信服的说法,或许是这个人拥有很高情商,或者说他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情绪状态,而不是“完全控制”它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的同学只看到正面情绪的作用,以为没有负面情绪就能在阳光灿烂中理性的成长是吗?

依我看只是看到了人性的表面偏肤浅的那一半而已,试问如果不是比赛的输棋让人痛彻心肺,辗转反侧无法排解,怎么会一次一次在情绪的推动下磨砺出滴水不漏收放自如的精妙棋艺?

一小时就恢复过来?两个月以后还要十分钟恢复?你真是把自己的情绪当成了儿戏,把自己可能遇到的波折看的太浅了。

负面情绪一样可以有巨大的正面力量负面而顽强的情绪会像一根结实的钉子将你过去自以为是的愚蠢固定在自己的脑海之中让你无时无刻不想着通过更大的胜利来摆脱这种感觉,这是一种极好的锤炼。

还是说上面输棋带来的痛苦,老棋迷肯定都知道了,曹薰铉九段在多年连续输给自己的弟子李昌镐后戒掉了香烟,开始了登山和锻炼,要知道曹九段可是存有一地下室许多许多箱香烟的烟瘾巨大的烟民。

我感觉面对失败,面对负面情绪,我们要用实在的成功才能真正意义上冲淡,十分钟就恢复?自欺欺人吧!

现在许多人喜欢到少数民族区收购好匠人手工打制的钢刀,其工序复杂,做工精美,质地极佳。也许正应了千锤百炼这一个词的涵义,那就是只有一个人经历反复的锤炼锻造,高温与淬火最终才能成材。哼,那些一来负面情绪就要赶紧想办法恢复的人,你们到底多害怕自己的这块材料被锤炼中敲断而等不及实际的成功真正的抹平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