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常健身,想加入骑行行列,请问山地车会明显比公路车速度慢吗,想买公路车,但感觉骑行姿势有点专业?

回答
很高兴您考虑加入骑行行列!骑行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亲近自然,还能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山地车和公路车的速度差异以及公路车骑行姿势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

山地车与公路车速度的明显差异:答案是肯定的,但原因复杂

核心答案:是的,在大部分平坦路况下,山地车会比公路车明显慢。

之所以会慢,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轮胎设计与抓地力

山地车轮胎: 山地车轮胎通常更宽、胎纹更深、更粗犷。这种设计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缓冲性能,以便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路面、泥泞、沙石等复杂环境下保持稳定和操控。然而,更宽的轮胎和更深的胎纹会增加滚动阻力,导致每次蹬踏传递到地面的能量损耗更多,速度自然就慢下来。
公路车轮胎: 公路车轮胎则追求极致的滚动效率。它们通常更窄、胎面更光滑,胎压也更高。这种设计极大地减少了与地面的滚动阻力,能够更高效地将您的蹬踏力量转化为前进的速度。

2. 车架几何与骑行姿势

山地车车架: 山地车的设计偏向于稳定性和操控性。车架通常更长、更低矮,头管角度更缓(车头更“趴”一点),后叉也可能更长一些。这使得骑行者重心更低更靠后,能够更好地应对颠簸和下坡,但不利于在平地持续高速输出。同时,车架通常也更重,以承受更大的冲击。
公路车车架: 公路车则追求轻便和空气动力学。车架设计更紧凑,前叉角度更陡(车头更“立”一点),骑行姿势也更倾向于前倾。这种设计虽然在颠簸路面舒适性稍差,但在平地能够让骑行者以更小的风阻进入“气动姿势”,大幅提升速度。车架本身通常也更轻。

3. 悬挂系统

山地车(特别是软尾): 许多山地车(尤其是越野和速降山地车)配备有前叉避震,甚至前后都有避震(软尾)。避震系统是为了吸收路面冲击,提高舒适性和操控性。然而,避震系统在吸收冲击的同时,也会消耗一部分骑行者蹬踏的能量(即使有锁定功能也无法完全消除),这部分能量损失直接体现在速度上。
公路车: 公路车几乎没有避震,或者只有非常微弱的吸震设计(比如某些高端车型在后上叉设计上略微考虑舒适性)。这种硬朗的结构能够将蹬踏的能量更直接地传递到车轮上,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4. 传动系统与齿比

山地车: 山地车通常配备更宽范围的齿比,包括很多更小的齿比(例如30T、32T、34T的牙盘搭配大飞轮)。这使得骑行者能够轻松爬上陡峭的山坡。然而,在平地高速骑行时,这些小齿比会很快“踩空”,无法达到更高的速度。
公路车: 公路车的齿比通常更密,且最高速齿比更大(例如50/34T或52/36T的牙盘搭配1128T或1134T的飞轮)。这使得骑行者在平地能够保持更高的巡航速度,并在下坡时有更大的加速潜力。

5. 轮组与轮胎的选择

山地车轮组: 山地车轮组通常更宽、更坚固,以适应崎岖路面。
公路车轮组: 公路车轮组通常更窄、更轻、空气动力学设计更好(例如高框轮组),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阻,提升速度。

总结一下速度差异:

在平坦、铺装良好的路面上,一台配置得当的公路车,在相同踩踏力量下,通常比同等价位、同等骑行者体能的山地车能快 15% 30% 甚至更多。这种差异在骑行距离越长、速度越高的情况下会越明显。

关于公路车骑行姿势有点专业的问题:理解与适应

您提到的“感觉骑行姿势有点专业”是非常普遍的顾虑,也是很多新手犹豫是否选择公路车的原因。确实,公路车的骑行姿势相对而言是比较低趴和前倾的,这带来了以下几个优点:

减小风阻: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身体越低、越前倾,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就越小,风阻就越低。风阻是户外骑行最大的阻力之一,特别是在速度上来之后,风阻的占比会急剧增加。
高效发力: 这种前倾的姿势能够更好地利用核心肌群和背部肌群的力量,使得蹬踏更稳定、更高效,能够持续输出功率。
操控性: 更前倾的姿势也让车头更轻,有利于在高速转弯时进行更精确的操控。

但这种姿势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

初期不适: 对于不习惯的用户来说,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可能会导致手腕、颈部、背部和臀部感到酸痛。
需要适应期: 身体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姿势,肌肉也需要加强来支撑。

如何解决“专业姿势”的担忧,让公路车骑行更舒适和容易上手:

1. 科学的车架尺寸和调试:
选择合适的车架尺寸是关键中的关键。 尺寸不合适,无论如何调整都会不舒服。建议您去专业的自行车店,请店员根据您的身高、腿长等数据,为您推荐最适合的车架尺寸。
充分的调试(Fitting): 即使尺寸对了,也需要进行详细的调试。这包括:
座垫高度和前后位置: 这是影响舒适度和发力的最重要因素。
车把高度和角度: 通过升降把立(stem)或者更换不同长度、不同角度的把立,来调整车把的高度和离身体的距离。很多新手可能会觉得车把太低,可以通过将把立调高(如果车架设计允许)来缓解。
刹车手柄角度: 调整刹车手柄的角度,使其在握持下把时也能轻松够到。
不要一开始就追求极致的低趴: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度,先将车把调得相对高一些,姿势不那么激进。随着体能和柔韧性的提高,再逐步调整到更低趴的姿势。

2. 循序渐进的训练:
短途开始: 不要一开始就计划长距离骑行。从30分钟到1小时的短途骑行开始,让身体慢慢适应。
注意休息和拉伸: 骑行后进行适当的拉伸,特别是针对腿部、背部和颈部。
提高核心力量: 加强核心肌群(腹肌、背肌)的训练,能够更好地支撑骑行姿势,缓解疲劳。

3. 选择合适的配件:
舒适的座垫: 座垫是直接接触您身体的部分,一个舒适的座垫能极大提升骑行体验。可以尝试不同品牌、不同形状的座垫。
专业的骑行服和骑行裤: 骑行裤的衬垫(也叫“小屁屁”)能有效减少摩擦和震动,提供舒适的支撑。
骑行手套: 能减少手腕压力,吸收震动,并提供更好的抓握。
锁鞋和锁踏(可选): 初期可以不用,使用平踏。但如果您想提高效率,锁鞋和锁踏能让你在蹬踏的下压和上提都能发力,大大提升效率,但需要一段时间练习。

4. 认知调整:
“专业”不代表“痛苦”: 公路车的设计是为了效率和速度,而这种效率和速度的背后,是身体的协调和对姿势的掌控。一旦你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试,你会发现它同样可以很舒适。
很多新手骑行者都有过类似的顾虑,但最终都通过科学的调试和循序渐进的训练克服了。

综合建议

如果您主要是进行日常健身,并且主要在城市道路、绿道或者稍微平缓的路段骑行,如果您追求速度和骑行效率,并且愿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调试,那么公路车会是更好的选择。 它可以让您在同样的时间内骑得更远、更快,获得更好的健身效果和骑行乐趣。

如果您对骑行姿势非常敏感,或者您的主要骑行路段经常遇到烂路、土路、或者需要频繁上下台阶、过减速带等复杂路况,那么山地车会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通过性。 不过,在平地上,山地车的速度会明显受到限制。

您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预算和主要骑行场景:
预算充足,主要在城市铺装路面骑行,希望速度快、锻炼效果好: 强烈推荐公路车。
预算有限,或主要在城市非铺装路面、公园小径,或偶尔会去郊外有少量非铺装路段骑行,且对速度没有极致要求: 入门级山地车或者一些平把公路车(也叫城市车/休闲车)会更合适。
个人偏好:
喜欢速度感,追求效率: 公路车。
喜欢自由探索,对路况不挑剔,注重舒适和稳定性: 山地车。

我的建议是:

1. 去专业的自行车店实际体验一下。 坐上去感受一下公路车的骑行姿势,也坐一坐山地车(如果条件允许)。
2. 和店员详细沟通您的需求和顾虑。 他们会根据您的身高体重和使用场景,给您更专业的建议。
3. 不要被“专业姿势”吓倒。 公路车的舒适性是可以调试出来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设置和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无论您选择哪种类型的自行车,祝您骑行愉快,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健身买啥都行,公路车只要铺装路面肯定比山地快,市区骑,没啥差距,毕竟路况和红灯的限制在哪里,郊区骑,我的经验快15%左右,同样路程放开骑,公路一小时能多休息7到8分钟时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