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由意志问题上是持相容论主张吗?

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立场并非简单的一概而论,更不能直接断定它就是“相容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辨析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以及它如何看待人的能动性、社会历史规律和个体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这意味着,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在自由意志的问题上,这意味着人的思想、意愿、选择,也必然受到物质世界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大脑是物质的,其活动必然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物质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并非简单的决定论,它强调“辩证”。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并且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而人类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样处于这个动态的过程中。

那么,这种“辩证”如何体现在自由意志上呢?

1. 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例如物理定律、社会发展规律等。但它不认为人是被动地被这些规律所驱使的。相反,它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可以通过认识客观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世界,实现自身的意愿。这里的关键在于,“认识”和“利用”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能动性。我们不是被规律“决定”得死死的,而是可以通过认识规律,在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行动。

举个例子,物理学定律告诉我们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知道苹果会往下掉。但自由意志并不在于我们能否让苹果往上飞(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而在于我们选择是站在树下看苹果掉下来,还是选择去摘那个苹果,或者选择去研究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些选择,是在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做出的,并试图利用这些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 社会环境的制约与个体选择的相对自由: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无疑会对人的思想和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选择范围。一个生活在贫困和压迫环境中的人,其选择的自由度自然会受到很大限制。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同样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使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个体仍然可以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这种选择并非脱离物质基础,而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在多种可能性之间进行的“最佳”选择,或是指向某种更优越的社会形态的选择。

比如,在革命时期,革命者在严酷的物质条件下,选择牺牲个人利益去追求社会解放,这种选择就体现了在物质制约下的能动性。他们并非不受物质条件影响,但他们对这些条件的认识和超越,促使他们做出了当时在物质条件允许下的“最自由”的选择。

3. 矛盾的转化与发展的可能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人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人的意识和愿望,是未来可能性的萌芽,而实现这些愿望需要通过实践去转化可能性为现实。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过程。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不认为人的选择是被“预先注定”的,或者说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在既定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行动路线,而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和努力,在这些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并推动事态朝着某个方向发展。这种选择的自由度,是相对的,是在承认物质制约的前提下,对可能性进行选择和实现的自由。

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并非简单的相容论(Compatibilism)。

相容论通常认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是可以共存的。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行为是被原因所决定的,我们仍然可以拥有自由意志。相容论者通常会重新定义“自由意志”,将其理解为“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如果没有其他选择的话,我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容论的区别在于:

决定论的性质: 相容论的决定论通常是线性、机械的。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它承认外部和内部因素对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矛盾运动和实践过程来实现的,而非僵死的宿命论。
自由意志的来源: 相容论的自由意志更多是个人心理和选择的自主性。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由意志,虽然包含个体的意识和选择,但更强调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来改造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动性。 这种自由,是与社会历史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作为历史主体参与社会变革的自由。
核心关注点: 相容论更侧重于理论上的概念辨析,试图调和“自由”与“决定”的表面冲突。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更关注实践,关注人在改变社会、实现解放过程中如何认识和运用规律,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由意志问题的看法是一种在承认物质基础和客观规律制约下的能动性论。它不否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生理因素的影响,但更强调通过认识和利用这些因素,通过社会实践来塑造自己、改造世界。人的选择是有限度的,但这种有限度内的选择,以及在更广阔历史范畴内对更优越社会形态的追求,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自由。

你可以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是在自觉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目的和价值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是脱离物质条件的、无根的自由,而是与物质世界辩证互动、不断发展的自由。它承认决定论的某些面向,但通过强调人的能动性、实践性和社会历史性,避免了宿命论的陷阱,也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相容论”。它是一种更具实践性和历史视角的自由意志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是谁家的辩证唯物主义了。

看陈晏清老师,俞吾金老师,基本都是相容论的。

看王南湜老师,杨耕老师,基本都是相不相容不确定的。

教材上的一般看起来是相容的。

但列宁是不相容的。

个人感觉,陈独秀给《科学与玄学》写的序和普列汉诺夫的一元论历史观,都是正经的辩证唯物主义。看看那个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立场并非简单的一概而论,更不能直接断定它就是“相容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辨析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以及它如何看待人的能动性、社会历史规律和个体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这意味着,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
  • 回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理解世界运作方式的哲学框架,它确实有其深刻的洞察力,但同时,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存在一些难以回避的挑战和批评。首先,让我坦诚地说,我并不是在“怀疑”辩证唯物主义本身是否存在,因为它确实是一种被广泛讨论和研究的哲学体系.............
  • 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俩哥们儿,虽然名字里都带着“唯物主义”,但细究起来,它们关注的侧重点可不一样。要是不弄明白,就像走进一个迷宫,转来转去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着不像是机器在念叨。首先,咱们得把它们各自的“老家”搞清楚。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根基,世.............
  • 回答
    张维为教授关于中国大陆农民比特朗普、蓬佩奥更懂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引人深思的论断。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涵。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 唯物主义的本体论: 强调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意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