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圩演讲。
1927年南昌起义后,朱德带领起义后卫部队2000余人,在完成断后阻击任务后向广州进发。那是事先预订好的行动计划,但走到半道上才发现,一万多人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打散了,这两千人的后卫部队反而成了唯一成建制的人马。
悲观,失望,迷茫的情绪充斥着整支队伍。要知道,朱德在南昌起义时并没有进入核心领导层,大家只是觉得他年龄比较大,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给了一个军长的空衔。而朱德这个军长手下的兵,主要是南昌警察局的警察,大多在当地有家有室,起义后也没有跟随部队转移。至于朱德本人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并不是指挥作战,而是利用他滇军军阀的身份请几个国民党军官吃饭,拖住敌人。
历史就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原本并不重要的角色推倒了舞台中央。
一路上不断有人开小差,队伍走到天心圩的时候只剩下了1000多人,其中团以上军事干部除朱德外全部走光了,团以上政工干部除了陈毅外也全部走光了,整支队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随时可能一哄而散。于是在天心圩这个地方,朱德召集所有官兵进行了一场演讲,他讲了自己到欧洲一路追寻党组织入党的经历,讲了苏俄在1918年的辉煌胜利,他告诉所有的士兵,中国的革命也会迎来自己的1918。最后,朱德说,愿意革命的跟我走,想回家的发路费。
台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没什么文化,不理解什么叫中国革命的1918,但他们都被朱德的革命热情所感染,最终有800多个人决定留下来。后来,这800人中走出了数以百计的少将,中将,上将,还有两位威震天下的军事统帅,他们是林彪,和粟裕。彼时,林彪是台下听演讲的一个连长,而粟裕,是一个排长。
这800人,是当时我党唯一掌握的由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是后来埋葬蒋家王朝的基本班底,是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部武装力量战斗力的源泉。
接着,朱德带着这800人上了井冈山,实现了朱毛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页。如果没有朱德在天心圩的那次演讲,估计历史的进程将彻底改变。光靠秋收起义的农民军,纵然毛主席天降伟人,恐怕也只能当个山大王终老。
也许朱德自己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次演讲会产生什么效果,但事实就是,他改变了历史。
北大拖欠图书馆管理员工资!!!
感谢评论区木月供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