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经度跨度很大,对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回答
我国幅员辽阔,经度跨度巨大,这不仅造就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对我们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多元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如何因地制宜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生活。

一、 时间认知与作息安排的差异: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昼夜交替和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在中国广袤的疆域内,如果严格按照当地的日照时间来安排作息,会形成巨大的时差。比如,我国最西部的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可能比东部晚好几个小时。

生活作息: 想象一下,在东部沿海城市,人们可能习惯了早起早睡,朝阳初升时就开始一天的工作。而在西部边陲,当东部已经日上三竿时,那里可能还刚刚天亮,人们才开始准备一天的劳作。这种差异虽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采用了北京时间,但其内在的自然节律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的作息习惯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当地日照时间的影响,例如一些牧民或农耕者,会根据太阳的升落来调整放牧或劳作的时间。
节假日习俗: 即使我们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但像春节、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其庆祝方式和许多习俗都与农时和日照周期紧密相连。虽然具体的时间点固定了,但人们对“春耕”、“秋收”等节气的感受,以及在特定节气进行祭祀、庆典的活动,其深层的文化意涵依然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

二、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与多样性:

经度上的巨大跨度,意味着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显著,这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模式和季节性。

气候带的划分: 从东部沿海的季风气候,到西部高原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再到北部寒冷地区,经度上的变化带来了温度、降水、光照等条件的剧烈变化。这使得我国形成了多样的农业生产带:
南方水稻种植带: 湿润的季风气候和充沛的降水,使得我国南方成为世界闻名的稻米产区,一年可以两熟甚至三熟。
北方小麦、玉米种植带: 相对干燥的气候和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适宜小麦、玉米等旱地作物的生长,通常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这里降水稀少,农业生产主要依赖灌溉,以耐旱作物和小麦、棉花为主,同时也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青藏高原畜牧业带: 高海拔、低气温的独特环境,使得这里以牦牛、藏羊等高寒畜牧业为主。
播种与收获的季节差异: 即使是同一种作物,在我国不同经度上的播种和收获时间也会有很大差异。例如,南方地区的春耕往往比北方早很多,而北方的秋收也要比南方来得更早一些。这为国家层面的粮食调配和农产品供应带来了挑战,但也丰富了市场上的农产品种类,使得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不同地区生产的蔬菜和水果。
抗灾减灾的地域性: 不同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也因经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东部沿海地区常受台风、洪涝影响,而西北地区则要面对干旱、沙尘暴等问题。这要求国家在农业政策和技术推广上,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抗灾减灾措施。

三、 工业布局与交通运输的挑战与机遇:

经度跨度对工业的选址、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源分布与工业中心: 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分布在不同地区,例如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石油、天然气在东北和西部,水力资源则多集中在西南地区。这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中心。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发展了以轻工业、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经济带;而内陆地区则以能源、重工业为主导。
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 广阔的地域和东西走向的陆地连接,使得建设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一项艰巨但至关重要的任务。
铁路与公路: 为了连接东西部,国家投入巨资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铁路和公路网。例如,连接东西部的多条主要铁路线(如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以及贯通全国的高速公路,都是为了克服地理障碍,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但即便如此,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仍然存在差异。
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在克服地理距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连接东西部远距离城市方面。然而,航空业的发展也受到地域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内河航运与海运: 东部沿海地区的港口城市以及长江等内河航道,构成了重要的水运体系。然而,内陆地区在水运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弱,更多依赖铁路和公路运输。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巨大的经度跨度,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气候和交通条件的差异,也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因其开放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率先发展起来,而内陆地区则面临着发展相对滞后的挑战。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 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的塑造:

地域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生产上,更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之中。

语言方言的丰富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方言。这些方言既是地域文化的独特体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际交流的便捷性。虽然普通话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种差异,但方言依然是连接地方情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
饮食习惯的多样化: “南米北面”、“八大菜系”等说法,都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地根据当地的物产、气候和历史形成的独特饮食文化。例如,南方潮湿湿润的气候造就了注重清淡、烹饪技法多样的菜肴,而北方则因为冬季漫长而形成了口味偏重、烹饪方法更注重炖煮、发酵的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与居住习惯: 不同的自然环境也塑造了各地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例如,北方寒冷地区多采用厚实的墙体、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来抵御严寒;而南方湿热地区则更注重房屋的通风和散热。西部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人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节奏也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 我国经度跨度巨大,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文明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土壤,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和文化体验。但同时,它也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交通建设、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正是因为这份辽阔,中国人民才学会了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用智慧和勤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篇章。理解这些影响,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片土地的广阔与多元,以及中国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出的强大适应力和创造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纬度影响更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国幅员辽阔,经度跨度巨大,这不仅造就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对我们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多元的影响。理解这些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如何因地制宜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生活。一、 时间认知与作息安排的差异: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昼夜交替和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在中国广袤的疆.............
  • 回答
    在中国经济法学界,关于“第一焦点问题”的界定,其实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被所有学者一致认同的固定答案。学术讨论是动态的,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关注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贯穿始终、最能代表中国经济法学界核心关切和争议焦点的议题,那很可能围绕着 “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定位与法.............
  • 回答
    我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底气,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一系列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国内市场是“压舱石”和“稳定器”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优势。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生产能力。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消.............
  • 回答
    当前,我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和外在环境。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转型升级压力巨大。 过去依靠要素投入和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长期以来,我们经济的根基在于制造业.............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以及中国是否会接收巴基斯坦的加入申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主权独立原则、国家发展模式以及国际法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经济或民生发展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1. 主权独立是国家.............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未来人口红利没了,对咱这国家经济那点事儿。这可不是小事,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多了去了。首先得明白,啥叫人口红利?简单说,就是劳动年龄人口(通常是1564岁)占总人口的比例很高,而且这个比例还处于上升趋势。这批人能干活、能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等这红利没了,情况就不.............
  • 回答
    关于抵制乐天集团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简单地说,抵制乐天集团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的某些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抵制行动的广泛性、持续时间,以及我国经济自身的韧性和应对能力。让我们更详细地剖析一下可能出现的几个.............
  • 回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国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份《意见》的出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带来多方面、深层次的积极影响,其核心在于通过浙江这个示范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的共同富裕建设提.............
  • 回答
    中国研发经费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一年投入2.4万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也意味着非常多层面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从规模和趋势上看,这是一个庞大且持续增长的投入: 绝对规模巨大: 2.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多少呢? .............
  • 回答
    我国的共享经济,说它发展到什么程度,已经不是一个萌芽状态的初级阶段了。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现在你出门可以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办公空间,甚至连共享床位、共享雨伞都曾经出现过。可以说,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参与其中的用户数量庞大,交易额也相.............
  • 回答
    双十一,这个由阿里巴巴发起的电商促销节,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对我国的传统经济模式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要回答它究竟是“共生”还是“寄生”,我们需要剥开热闹的表象,深入探究其运作机制以及对不同经济主体带来的实际效应。共生:在碰撞中寻求融合与发展从“共生”的角度来看,双十一最直观的.............
  • 回答
    201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困境”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走出了”或者“没有走出”。要理解这个问题,得把当时的一些大背景和具体表现拉出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压力。最明显的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关税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
  • 回答
    外媒报道中国去年超过美国成为外国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信号,反映了全球投资格局的变化,并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一、 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 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标志: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首选目的地。中国此.............
  • 回答
    当下中国经济形势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地说“哪种好”或许过于片面,因为中国经济本身就是一种混合经济,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所以,我们讨论的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如何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我国蔬菜瓜果农药残留超标,而欧美国家能做到低残留,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历史与监管环境的差异 发展阶段与侧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产量,以满足庞大人口的温饱需求。在这一.............
  • 回答
    “五常是流氓”这个说法,在国际关系领域,尤其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和批评西方国家政策的论调中,确实时有所闻。它指向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所拥有的否决权,以及这种权力在某些情况下被用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有时甚至牺牲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意愿或公正原则。当然,“流氓”这个.............
  • 回答
    国内当前“烂片横行”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单一原因,而更像是电影工业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烂片横行现象的“普遍性”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烂片”的定义。通常而言,烂片是指那些在故事、表演、制作、艺术性、观赏性等.............
  • 回答
    要理解为何中国在1952年至1978年间整体经济增长率达到7.1%的情况下,文革时期(19661976年)却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段历史的复杂性。这个看似矛盾的景象背后,隐藏着增长数字背后的真相,以及经济运行的深层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增长率”这个数字的计算和它所代表.............
  • 回答
    “经济规律会在我国失效吗?”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有人在探讨某个特定国家能不能“例外于”自然法则,比如“重力在某个地方失灵”一样,有些过于耸人听闻。事实上,经济规律本身就像自然规律一样,它揭示的是事物运行的普遍性、必然性,而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特定时期的“专利”。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经济规律在中国.............
  • 回答
    如果中国首都在南方,北方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迎来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理解这种转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1. 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的变化:首先,首都在南方意味着国家战略的重心和政策资源将会有明显的南移倾向。大量的投资、人才、科研机构、甚至是国家级项目都可能优先向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