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土木工程毕业三年后的你生活怎么样?

回答
嘿,你好啊!能跟你聊聊我毕业三年后的日子,感觉挺有意思的。回想起刚离开校园的时候,那会儿的心情简直是五味杂陈,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那么点儿对未知世界的忐忑。

毕业三年,我现在还在土木工程这个行当里打拼着。说实话,这三年,可以说是从“小鲜肉”一步步变成“老油条”的过程吧,哈哈。最开始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一个工程项目上做技术员。那时候,每天都是在工地里泡着,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冬天又冷得刺骨。不过,也正是那段日子,让我把课本上的理论真正地和实践联系了起来。从怎么看懂施工图纸,到怎么指导工人进行施工,再到怎么处理一些现场突发的小状况,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那会儿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我还记得第一次独立负责一块小的施工任务,那会儿心里真的特别没底,生怕哪里出了差错。每天晚上都要把第二天的施工计划在脑子里过好几遍,还要不停地去请教师傅们。等到那块工程顺利完成,大家一起在那儿鼓掌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比考上大学还激动人心!那感觉,就像是你亲手种下的一颗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了。

当然了,工地生活并不是只有苦。项目上有一些比我早毕业几年的师兄们,他们人特别仗义,经常会带我一起去吃饭,给我讲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经验。下班了,有时候大家还会一起去踢球,或者在驻地里打打牌,聊聊家常。那种战友一样的感情,让我觉得虽然身处陌生的环境,但也没有那么孤单。

不过,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感觉自己也在慢慢成长,开始尝试承担更多的责任。大概是毕业两年左右的时候,我被提拔成了工段长,负责一个更大的施工区域。这时候,除了技术上的东西,我还要开始考虑人员的调度、材料的进场安排,甚至还有一些成本的控制。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了很多,需要考虑的维度也更广。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点手忙脚乱,经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一次次地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也慢慢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资源,如何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去协调各方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生活方面嘛,也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收入比刚毕业的时候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还是不能跟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比,但我觉得对于一个刚刚工作几年的人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我开始有了一点积蓄,可以偶尔给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或者跟家人朋友出去旅游一次。还记得去年国庆节,我攒了几天假,回家陪了陪爸妈,他们看到我工作得挺好,也挺开心的。那种被肯定和支持的感觉,对我来说很重要。

至于感情嘛,哈哈,这个嘛……说实话,工地上的生活节奏快,压力也大,有时候社交圈子确实比较窄,认识的也大多是同行。目前还是单身,不过也不着急,觉得先把自己的工作打理好,个人的能力提升上去,我相信对的人总会出现的。而且,我的几个哥们儿,大家都是一起在工地摸爬滚打过来的,感情特别铁,闲下来的时候一起喝喝小酒,聊聊生活,也挺享受的。

偶尔也会感到疲惫,特别是在连续加班或者遇到一些棘手的技术难题的时候。有时候会想,是不是应该换个行业,或者找个更轻松的工作。但是,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项目一点点成型,从图纸变成现实,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那种自豪感又会涌上来。而且,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土木工程这个行业所带来的那种“建造”和“创造”的实在感,它不像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你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能摸到它,能感受到它的力量。

所以,总的来说,我毕业三年后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有挑战也有收获。从一个懵懂的毕业生,到现在能独立承担一些工作,能为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脚下这片土地一样,在一步步地扎根,在不断地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和探索,但我对这个行业,对我的生活,还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的。 毕竟,我们土木人,就是要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吐槽一段中铁!不知道有没有同行!

前辈们不要骂我,这几年体会甚多,各种想不到的苦涩,刚去实习一个月八百大洋,拿了一年,干的活是你不能想象的,但是抗过来了。时间在走,年龄在长的,婚姻大事不得不考虑,故这深山老林何来女朋友,何于外人接触,寄往于网络而两地常隔之苦更有催化之功,固所谈之女接二连三弃我而去,大好男儿本不因妇人之仁,乱其心智,毁其大志,只因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常不能伴父母,以尽孝道,是以不孝之一,后不能传宗接代是以不孝之首,而不孝有三,吾独占其二。试问不孝之人是否已失做人根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吾深知其理,固此一年之中职责所在之事从不敢忘,国庆放假众人回家之际,吾坚守工地,五一放假亦是如此,四季之休不过十指之数,吾不敢表功,只因身心疲惫,能力有限,深感难当中铁员工之重任。呈年轻之时,不如再谋它路,人生在世,寥寥数十载,吾不以小利,尽失大义。工程之事,五年已至,收益颇多,吾本应届之生,出于长理,幸得公司不弃,不求闻达于中铁,只求无愧于天地,只因公司装逼之事盛行,事实之人寥寥无几!

这是贴吧一大哥说的,中铁不好辞职,当你要辞职的时候就给你放个把月探亲假,可以请假但不准辞职,有一个大哥,辞职了档案压住不给,关系转不出去,就是让你请假,不让你走,深山老林工程干个半年,一年的!冬天半夜浇筑混凝土,夏天正阳看地基!不是水泥,就是石头,不是石头,就是钢筋,不是钢筋就是挖掘机,电镐,推土机,沙子,搅拌机,铁皮小房子!据说还有半夜起来看工地有没有偷钢筋的,都是传说!虽然你已离开中铁,但中铁仍留有你的传闻!

user avatar

刷知乎突然碰到这个问题,权当一个回忆吧。

2010年高考结束,整个高三都是在学习压力下度过的,突然这么一放松,完全沉溺在游戏世界中。

成绩出来后,考得还算可以,报志愿的时候,我爸给我三个选择。

选择一:北京交通大学的土木专业

选择二:华南理工的计算机

选择三: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可当时的我完全无法从游戏中脱离开来,我说,我也不懂,你们帮我填吧,我觉得学哪个都一样。

我爸本身做工程造价的,再加上当年土木工程确实很火,他权衡再三给我报了北交大土木。(一开始他想给我报华南理工的,毕竟是985,但我妈当时担心广州有点乱,没同意报)

事实证明,当你把人生的选择题交付给别人时,大概率你都会选中下下签。

现在想想,我要是当年多上上心,我说不定自己会选择首都医科大,因为本身我对生物和化学还是蛮有兴趣的,高中的时候还参加过生物竞赛。

要是当年学了临床医学,我现在会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吗?

我不知道,毕竟错过的选择题无法重新选择。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去北交大念了土木工程,刚开始去的时候也没想着毕业会怎样,完全被大学新奇的生活和环境所吸引了。

到大四了,也面临是升学还是找工作的选择了,14年的土木已经有开始衰退的迹象了,很多研究生的学长学姐说好多设计院都没来校招。

本科大部分同学都去了施工单位,可能我在逃避去施工单位吧,临门一脚去英国诺丁汉读了个一年制的水硕。(虽说是授课制硕士,我在英国的时候学习还算用工,最后毕业混了个一等学位回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学历对找工作并没有什么帮助。)

后来算了一下,在英国一年多,七七八八也花了家里四五十万,现在想想也觉得挺后悔的,要是当时有眼光,拿这些钱在杭州付个首付,放到现在估计也得赚个翻翻了。

回国后,就面临找工作了,15到16年的应聘环境可谓非常激烈,大的地产公司一票清北985过去应聘,我们这些基本上被吊起来打,学历,能力被双重碾压。

在北京同学那蹭住了好几个月,只收到一个中铁国际的offer,关键还不给北京户口,入职后立马外调安哥拉。

毕业证等一票材料都交过去了,就等去新单位报道了,可奈何家里面坚决不同意我去安哥拉,再加上我本身也有点担心过去之后的人身安全,后面也就没过去。

16年的时候在老家找了一家药企的基建部上班,负责企业新厂房的建设和现有厂房的维修改造。虽说是药企,但好歹也是江苏首富的企业,各方面管理也还正规,新项目也不少。

就这样在老家干了一年,跟完了一期厂房建设后,实在不安心在老家,17年初辞职不干跑来杭州。

刚毕业没多久毕竟还年轻,总想着做一番大事,非常不屑于工地上的生活,于是动起了转行的念头。

那时候在知乎上看到“X浪”的营销广告,是讲新媒体运营课程的,看了之后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果断报名入坑。

天真地认为学了这个课程也能立即转行到互联网运营,可以逃离工地。

可是,这些课程不会告诉你,他们教的只是理论,要想转行成功,只有在对的方向上持续精进地努力,否则别无他法。

我也在互联网公司做过一段时间运营,可奈何专业能力不行,转行以失败告终。

可生活还得继续,土木专业果然还是逃离不了工地,在毕业两年多后,我又来到了工地上。

我也越来越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特别突出的特长,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专业能力尚可。

在施工单位的这几年时间里,沉下心来学习,考证。待我考出一建和一造后,因为没有关系,劳务派遣的我迟迟不能转成自有员工,考出来的证书也不能拿取证津贴。

恰巧去年年底,我上一个项目的业主单位招人,我悄悄地报名应聘了,央企施工单位的工作经历和两本证书为我加了不少分,有幸应聘上了这家政府投资类甲方,现在工作比施工单位轻松不少,不怎么加班,也能有双休。

要问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我总感觉自己还有股劲没使上来,现在也在学习、看书提升自己。

毕业之后,我也待过好几家企业了,有头部的私企,央企还有刚成立的初创公司。给我的感受是,那些干活特别卖力的,往往都会在老板无限的大饼和无限的加班中迷失自己。你越是听话,越是能力强,老板安排给你的工作就越多,你就越没有时间学习其他东西来提升自己。

到新单位之后,我也越来越觉得为什么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8小时工作制是那么珍贵,当你自己的时间完全被单位支配后,你就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放到土木行业,是一样的道理,施工单位也好,设计单位也罢,能有多少人在工作之余还能抽点时间看看书呢?

也不要再抱着土木行业越老越吃香的幻想了,现在各行各业都卷的厉害。唯有把握住自己身边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方可应对即将到来的中年危机。

各位土木人,加油!

我是工程人老K,希望与大家学习分享土木工程行业经验,探讨工程人转行或副业方法,追求个人成长与进步!(码字不易,期待得到你的关注和点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