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专家们怎么知道断臂维纳斯雕像是维纳斯而不是其他女神?甚至连创作者都知道?

回答
断臂维纳斯雕塑的身份认定,与其说是一个“专家发现”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集历史、艺术、文献考据和审美判断于一体的综合推论。而对于创作者本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相对直接的认知。

创作者为什么知道?

首先,我们得明确,当说“断臂维纳斯”是维纳斯时,指的是它最初被创作出来时的意图。对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家来说,创作一尊神祇的形象,通常是带着明确的宗教或文化目的的。

明确的描绘传统: 古希腊艺术并非漫无边际的自由创作。雕塑家在创作神祇时,会遵循一套约定俗成的描绘传统。每个神祇都有其标志性的特征、姿态、服饰和符号。例如:
阿波罗 常常被描绘成年轻英俊、手持七弦琴或弓箭。
宙斯 则往往手持闪电,气宇轩昂。
雅典娜 经常戴着头盔,手持长矛和盾牌,象征智慧和战争。
阿佛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则通常被描绘成一位美丽的女性,裸体或半裸,姿态优雅,有时会手持象征她的物品,比如镜子、苹果(金苹果)、海螺,或者做出一些与她作为爱与美之神的身份相关的动作。

神话和文学作品的指导: 雕塑家并非闭门造车。他们的创作会受到当时流传的神话故事、史诗、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深刻影响。这些文本详细描述了神祇的样貌、事迹和象征,为艺术家提供了“剧本”。例如,关于阿佛洛狄忒诞生于海的传说,会影响到她被描绘时的姿态和周围环境。

观众的认知: 创作者创作是为了被理解和崇拜的。如果他塑造的是阿佛洛狄忒,那么他相信当时的观众能够通过雕塑的各个元素认出这是阿佛洛狄忒。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视觉语言是关键。

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他心中描绘的就是阿佛洛狄忒,因为他根据当时的艺术规范、神话故事和大众认知,将其塑造成了“阿佛洛狄忒”的样子。他并不需要“证明”这是阿佛洛狄忒,因为他就是在按照他所理解的阿佛洛狄忒来创作。

专家们怎么知道?(以及为什么是维纳斯)

当断臂维纳斯在1820年被发现时,她已经是一件失落了部分肢体、甚至可能已经流传了许多世纪的古物。这时候,“知道”就变成了一个“推断”和“鉴定”的过程,这需要专家们运用一系列方法:

1. 风格分析(Stylistic Analysis):
艺术时期判断: 雕塑的整体风格、技法(如大理石的处理、肌肉线条的表现、衣物的褶皱感、人体比例等)能够被专家识别出其所属的艺术时期。断臂维纳斯被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晚期(约公元前130100年)的作品,尤其与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Praxiteles)的风格有相似之处,后者以表现阿佛洛狄忒而闻名。
人体比例与美学: 雕塑所体现的人体美学标准,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比例、曲线、动态,与古希腊晚期对理想女性美的追求高度契合。

2. 文献考据(Textual Evidence):
古代作者的记载: 专家会查阅古代文献,寻找关于类似雕塑的描述。例如,古罗马作家和艺术史家(如老普林尼)会记录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及其作品,包括描绘阿佛洛狄忒的杰作。如果发现某些描述与断臂维纳斯相似,就能提供有力佐证。
铭文和发现地: 虽然断臂维纳斯没有发现时期的明确铭文,但如果发现地有其他与阿佛洛狄忒崇拜相关的遗迹或铭文,也会增加其身份的可能性。

3. 符号学和标志(Iconography and Attributes):
标志性特征的缺失与推断: 尽管断臂维纳斯失去了手臂,但她其他的姿态和特征仍然提供了线索。例如,她微微扭转的身体(contrapposto)姿势,以及一只手可能曾放在某个支撑物上的姿态,都与一些描绘阿佛洛狄忒的雕塑相似。例如,一些描绘阿佛洛狄忒的场景是她从海水中走出来,或者在沐浴、在梳妆。
其他同类雕塑的比较: 专家会将其与其他已知的、身份明确的阿佛洛狄忒雕塑进行比较。如果断臂维纳斯在姿态、体态、甚至是残存的微小细节上与这些“原型”高度一致,那么其身份就越容易被确认。

4. 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
发现地的文化: 雕塑是在希腊米洛斯岛(Milos)发现的。米洛斯岛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爱琴海港口,有阿佛洛狄忒的祭坛和崇拜遗迹。这使得将在这里发现的女性雕塑与阿佛洛狄忒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增加。

5. 美学和传统认知:
“理想美”的联想: 尽管这不属于严格的科学证据,但断臂维纳斯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美感,与古希腊人对阿佛洛狄忒作为爱与美之神的理想化描绘非常契合。这种“美”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对古希腊艺术理想的理解。

为什么不是其他女神?

对比其他女神的特征: 专家会对比其他女神的经典描绘。比如,如果雕塑带有头盔、盾牌或长矛,那就会指向雅典娜;如果手持闪电或有力量象征,那就是宙斯。断臂维纳斯所表现的优雅、宁静、以及相对裸露的体态,都不符合其他主流女神的描绘方式。
缺乏其他女神的标志: 例如,雅典娜的智慧之光、赫拉的孔雀、阿尔忒弥斯的弓箭和月桂,这些标志性特征在断臂维纳斯身上都没有体现。

总结来说,断臂维纳斯的身份认定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印证的过程。 创作者知道,是因为他遵循着当时艺术和文化的规则来创作;专家们知道,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对艺术风格、历史文献、符号特征以及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来解读和复原这件雕塑可能承载的原始意义。这就像侦探根据线索拼凑真相一样,艺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凭借专业知识,从一件残缺的艺术品中“看见”了它的前世今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雕像左脚台座的碎片上面有不完整的雕塑家的签名。

"-ανδρος Μηνίδου / [Ἀντ]ιοχεὑς ἀπὸ Μαιάνδρου / ἐποίησεν" ...梅尼德之子亚历山德罗斯/来自门德雷斯河畔安条克城/制作了[雕像]。

铭文 200 :米洛的维纳斯 (attalus.org)

可惜这块石头现在已经丢失了,但是在发现时候就已经画好了摹本。这块台座碎片左边断裂,有一个柱子的插口。Voutier把它画成了带有赫拉克勒斯头像的柱子的底座,在Clarac的研究中表现为雕像底座的一部分。它于1821年到达卢浮宫,但后来丢失了。也有学者怀疑这可能不是真正的“米洛的aphrodite”的底座。至于年代,通过铭文和其他雕塑手法风格特点的比较,普遍认为断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这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未实现的修复与失落的基座,由F. de Clarac于1821年出版。

还发现一些左臂的残片,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做的相当粗糙,可能是手臂在古代损坏过一次又补配的。

半裸手上拿着苹果就只有阿佛洛狄忒了——参考帕里斯的裁决,三女神争金苹果的故事。

评论有人说那也可能是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在古代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女神,所以在古代艺术作品中绝少出现。也不拿着金苹果,在古希腊瓶画中她被描绘成在三女神争夺金苹果现场一旁暗暗观察的人。

我们来看非常相似的雕像:“持盾牌的阿佛洛狄忒”(罗马复制品,原物应当是青铜),米洛的阿佛洛狄忒很可能是其变体。

卡普阿的阿佛洛狄忒,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

这个形象就毫无疑问是爱神了,在科林斯钱币上也有持盾自照的形象,旁边还跟着小爱神。前3世纪阿波罗尼乌斯的《阿尔戈英雄纪》提到斗篷上的刺绣有阿佛洛狄忒看着自己在阿瑞斯的盾牌上的倒影:

“Cytherea”是阿佛洛狄忒的别称

跟这个形象完全吻合。 所以从雕像类型比对也支持它们属于阿佛洛狄忒雕像一个谱系的。

持盾牌的阿佛洛狄忒,安塔利亚博物馆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