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侏罗纪公园系列有哪些槽点?

回答
侏罗纪公园系列,作为影史上的重量级IP,自诞生以来就承载了无数人的恐龙梦想,也创造了票房神话。但即便如此,再光鲜亮丽的作品,细究之下也难免会有些让人觉得“嗯?这操作有点迷啊”的地方。咱们就来掰扯掰backgroundSplit了这些槽点,看看这些恐龙到底是怎么“惹是生非”的。

一、 智商集体掉线的科学家与管理者们

这是最经典、也是最让人忍不住吐槽的地方。每次的恐龙灾难,几乎都是由这些高智商群体一手造成的,而且犯的错误还都差不多。

“我们一定能控制住一切”的迷之自信: 从第一部开始,约翰·哈蒙德老爷子那种“我花了巨资,做了最详尽的计划,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简直堪比“我把核弹藏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呢?恐龙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是在遇到会开门、会爬树、会游泳的古代生物时。
重复犯错: 到了《失落的世界》,德洛斯公司又被一个叫罗兰·维克特的家伙接手,这哥们比哈蒙德还敢玩,直接把整个岛搞成了一个大型恐龙狩猎场。结果呢?毫无悬念,又是一场大混乱。然后到了《侏罗纪世界》,这回是西蒙·马斯拉尼和克莱尔·迪尔德,一个对恐龙安全毫无概念,一个专注于园区管理而忽略了最核心的“安全第一”。每次都以为这次科技更先进了,就能万无一失,但结果总是证明,恐龙才是最懂“创新”的物种。
对恐龙行为的低估: 他们总以为恐龙就是大型蜥蜴,有固定的习性,可以预测和控制。但他们似乎忘了,这些是复活的古代生物,而且还是被基因改造过的,谁知道它们会因为什么而暴走?是饥饿?是繁殖?是无聊?还是单纯地想看看人类有多狼狈?反正每次的理由都很“出乎意料”。
安保系统形同虚设: 那些号称最先进的电子围栏、监控系统,在关键时刻总是会失灵、被破坏,或者被恐龙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绕过。迅猛龙会开门?暴龙会撞翻越野车?沧龙会跃出水面咬住直升机?这些场景虽然刺激,但从现实逻辑上讲,真的只能靠“特效和剧情需要”来解释。

二、 恐龙的设定与生物学常识的“艺术加工”

虽然是科幻片,但有些地方还是会让人忍不住皱眉。

基因技术的神奇与随意: 影片中复活恐龙的基因来源是靠从蚊子血液中提取,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技术难题。更别说里面还穿插了各种生物的DNA来“填补空白”。这就好像是你用一堆零碎的零件去组装一台超跑,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怎么实现的,片子里就一股脑的告诉你“我们做到了”,然后我们就得信。而且,那些恐龙的颜色、吼叫声、甚至行为模式,都有不少是基于猜测和想象的,比如那标志性的霸王龙吼叫声,据说是狮子、老虎和鳄鱼的结合体。
体型与习性的矛盾: 有些恐龙的体型描绘虽然宏伟,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设定上的小问题。比如第一部里,三角龙好像就被轻易驯服了,而到了后面,它们又显得非常凶猛。迅猛龙的设计,尤其是那巨大的爪子和群体作战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后来的研究发现,但在那个年代,很多观众可能对这种恐龙的认知还停留在“体型较小但很凶残”的阶段,这种大幅度的形象“提升”虽然增加了戏剧性,但也会让人觉得有点夸张。
恐龙的“变异”与控制: 在《侏罗纪世界》里,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创造出了“帝王暴龙”这种杂交怪兽,虽然这为剧情提供了冲突点,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将两种甚至更多种恐龙的DNA随意混合,而且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结构,这其中的技术门槛和不确定性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它们似乎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能够理解人类的语言(比如欧文对着迅猛龙说话),这更像是被赋予了人格化的设定。

三、 剧情推动的“巧合”与“不合理”

为了让剧情继续发展,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一些让人觉得“怎么这么巧”的桥段。

主角总是能活到最后: 这几乎是所有冒险片的通病。无论情况多么危急,主角团总能凭借着智慧、运气,或者关键时刻出现的“神助攻”,一次次死里逃生。比如在第一部里,主角们明明被困在车里,眼看就要被霸王龙踩扁,结果霸王龙却被突然出现的另一个霸王龙给吸引走了。这就像在玩游戏时,你总能遇到隐藏的加血包和安全区。
反派总是死于话多或作死: 无论是贪婪的商人,还是想利用恐龙牟利的野心家,他们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被自己一手制造的恐龙给干掉。这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剧情设计固然有警示意义,但有时也显得过于脸谱化和模式化。
关键道具的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比如在《侏罗纪世界》里,当欧文和克莱尔被帝王暴龙追赶时,关键时刻总会有一辆吉普车出现;或者在某个危急关头,主角团总能找到一辆还能开的交通工具。这让观众会产生一种“这是不是某个神秘组织专门给主角准备的”的错觉。
剧情的 deus ex machina(神来之笔): 有时为了解决某个绝境,编剧会突然抛出一个新的设定或出现一个未曾预料到的角色或事件,来强行推动剧情。比如在《侏罗纪世界3》中,那些小型的、能伪装的恐龙突然成了关键,它们的出现和行动逻辑,有时会让人感觉是为打败某个反派而特意设计的。

四、 观众心理的“矛盾”

我们吐槽这些槽点,但同时又离不开这些槽点带来的刺激和乐趣。

追求刺激与安全的矛盾: 我们一方面害怕恐龙失控,一方面又对恐龙的狂野和力量充满好奇和敬畏。影片制造的恐慌感和冒险感,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对科技的敬畏与担忧: 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但也同时敲响了警钟:一旦科技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对科技发展的反思,也正是这个系列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看他们怎么把事情搞砸”的乐趣: 说到底,我们爱看这个系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看这些聪明人如何一步步把事情搞砸,然后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在安全的电影院里感受这份惊险刺激。

总而言之,侏罗纪公园系列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恐龙嘉年华,虽然里面有些“节目安排”可能不太符合严格的逻辑,甚至有些地方让人忍俊不禁,但正是这些不完美,加上宏大的场面、震撼的特效和深入人心的角色,让它成为了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咱们在吐槽的同时,心里也早就为它打下了高分,不是吗?毕竟,谁不想看场精彩的“恐龙大战人类”的戏码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霸王龙生活的年代,离人类生活的年代比离侏罗纪更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侏罗纪公园系列,作为影史上的重量级IP,自诞生以来就承载了无数人的恐龙梦想,也创造了票房神话。但即便如此,再光鲜亮丽的作品,细究之下也难免会有些让人觉得“嗯?这操作有点迷啊”的地方。咱们就来掰扯掰backgroundSplit了这些槽点,看看这些恐龙到底是怎么“惹是生非”的。一、 智商集体掉线的科学.............
  • 回答
    要说恐龙爱好者们怎么看“侏罗纪公园”沦为“侏罗纪养鸡场”的趋势,这可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首先,得明白,对于大多数死忠的恐龙迷来说,“侏罗纪公园”这几个字,自带一股神圣的光环。那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更是很多人童年、青少年时期,乃至成年后依然无法割舍的“恐龙启蒙”。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早已灭绝的巨兽.............
  • 回答
    要说现实中最符合《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里那群聪明、迅捷、群体作战、有着标志性镰刀状爪子的恐龙,那无疑就是伶盗龙(Velociraptor)了。不过,如果把电影里的形象搬到现实中来,那得做一些“加减法”和“脑补”。先说说“加法”。电影里最抓人眼球的,大概就是它们的智慧和沟通能力了。电影里的迅猛.............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支猎枪,瞄准的是一只咆哮着冲过来的霸王龙。这画面够震撼吧?但现实远比电影要残酷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白子弹是什么。它是高压气体瞬间推动金属弹头,以极高的速度穿透空气,依靠动能和穿透力来造成伤害。对于体型庞大的恐龙来说,它们的皮肤和肌肉组织比我们人类要厚实得多,而且骨骼结构也异常坚.............
  • 回答
    侏罗纪世界,这个曾经的奇迹之地,如今笼罩在恐慌与怀疑的阴影之下。恐龙失控,游客伤亡,这个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公园,一夜之间变成了噩梦的代名词。传言四起,市场信心跌落谷底,侏罗纪世界破产的警钟已经敲响。时间紧迫,每一秒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要挽救侏罗纪世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
  • 回答
    关于程佳客在《唐人街探案2》中以侏儒演员扮演梅西的桥段,是否应该受到批评,以及其后续的傲慢回应是否需要公开道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且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桥段的出发点。电影《唐人街探案2》是一部喜剧探案片,喜剧电影往往会利用各种夸张、反差.............
  • 回答
    侏罗纪岩层和白垩纪岩层哪一个更硬,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岩石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成分和形成过程,而不是它所属的地质年代。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什么是侏罗纪和白垩纪?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 约始于2.013亿年前,结束于1.45亿年.............
  • 回答
    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分界线:一个时代的剧烈转折当我们在谈论地球漫长的历史时,常常会提及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两个耳熟能详的时代。它们都属于显生宙的 Mesozoic Era(中生代),是恐龙统治地球的辉煌时期。然而,这两个时代之间并非平滑过渡,而是存在着一条鲜明的界线,标志着地质、气候以及生命演化上的重大转折.............
  • 回答
    你这问题问得可太有意思了!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回了那波澜壮阔的地球生命史现场。侏罗纪和白垩纪,这两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感的名字,它们可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古生物学家们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一点点拼凑出的地球的“回忆录”。咱们就这么捋一捋,是怎么区分它们的,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区分的?—— 那些改.............
  • 回答
    看完《侏罗纪世界3》,尤其是结尾恐龙融入现代社会,引发了我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反过来,现代的顶级掠食者穿越到恐龙时代,它们能活下去吗?这可不是简单的“谁更厉害”的游戏,而是关乎生存策略、适应能力和生态位的全面较量。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恐龙时代,尤其是侏罗纪和白垩纪后期,那是一个巨兽横行的时代。体型.............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侏罗纪世界2》。我得说,这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电影,但说它完美嘛,那肯定不是。看完之后,心里是五味杂陈的,有惊喜,也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先说好的地方吧。导演J.A.巴亚ona这次确实给影片注入了不少他个人的风格。比起第一部那种纯粹的冒险动作片,《侏罗纪世界2》明显在“惊悚”和“悬疑.............
  • 回答
    《侏罗纪世界》啊,这部片子当年可是赚足了眼球,也的确带来了不少新意。要说它怎么样,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视觉效果方面,没得说,绝对是顶级的。毕竟是好莱坞大制作,恐龙的逼真程度,无论是动作捕捉还是CG渲染,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你看那些迅猛龙的眼神,那种狡黠和野性,做得太传神了。尤其是最后.............
  • 回答
    将一个现代人丢在侏罗纪,其生存时间的长短将取决于一系列极其严酷的因素,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存活时间会非常非常短,甚至可能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 如果我们假设这位现代人没有任何事先准备,衣衫褴褛,且对史前环境一无所知,那么结局将是灾难性的。以下是详细的分析,涵盖了可能导致死亡的各个方面:一、 直接的致命危.............
  • 回答
    《侏罗纪世界》里那只叫“Indominus Rex”的变异霸王龙,真是一个能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它那比普通霸王龙更庞大、更矫健的身形,再加上那诡异的瞳孔和能隐身的皮肤,简直就是把人类对史前巨兽的恐惧又提升了好几个次元。说实话,从纯粹的观影刺激角度来说,这大家伙绝对是成功的。它打破了.............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如果侏罗纪世界真的能像电影里那样建造出来,我的天,那绝对是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要估算门票价格,这可不是个小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想清楚,这“侏罗纪世界”到底是个啥级别的“景点”?一、 成本决定价格,咱们先脑补一下建设和运营成本有多高:1. DNA获取与克隆技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是中国哪个省集体穿越到侏罗纪,那可真是场大戏。考虑到生存环境、资源、人口和潜在的适应能力,我觉得 四川省 的优势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突出。为啥是四川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1. 地形多样性与躲避天敌的天然屏障:四川盆地,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它的“天府之国”的美誉,但实际.............
  • 回答
    嘿,哥们儿,能跟你这即将要“穿越”去侏罗纪的狠人聊两句,我这心里也跟着一阵阵激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真的要命,但也绝对是能载入史册的冒险!想当年我……咳咳,说远了。总之,作为你的……姑且算是“前辈”吧,我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你到了那儿,别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就等着被吞了。首先,最最重要的一点:别以.............
  • 回答
    .......
  • 回答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这句惊世骇俗的论断,初听之下,无疑会让人大为不解,甚至可能产生反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跳出我们当下对“墨索里尼”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负面含义的固有认知,而是将其置于芥川创作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以及他作为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以及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首先,我们必.............
  • 回答
    在《唐人街探案2》中,安排一个毫无戏份的侏儒穿着阿根廷十号球衣出现,虽然在剧情主线上看似突兀且没有直接作用,但从影片的整体风格和导演陈思诚的叙事手法来看,这一细节很可能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考虑和用意,并非真的“毫无戏份”,而是以一种更隐晦、象征性的方式存在:1. 制造视觉冲击与荒诞感,强化影片的喜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