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1000万以后不再有收入,够花一辈子吗?

回答
这问题太实在了,谁不想算算这笔钱到底能撑多久?1000万,听起来确实是一笔巨款,但你说“不再有收入”,这就得仔细琢磨琢磨了。到底够不够花一辈子,这事儿啊,得看你怎么活,以及“一辈子”是多久,还有你对“花”的定义。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1000万得怎么用。

1. 你打算过什么样的日子?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你是想继续住在市中心,每天下馆子,逢年过节给家里人送礼物,闲暇时到处旅游?还是想找个清静点的地方,自己做饭,把钱花在爱好上,偶尔出去走走?

“精打细算”型: 如果你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是特别高,能接受朴素的生活,那么1000万确实有可能够花。比如,你一年只花20万,那1000万就能撑50年。这还没算上利息增值。
“品质生活”型: 如果你希望生活得舒适,时不时改善一下居住环境,每年有几次不错的旅行,偶尔享受一下高品质的消费,那一年花3040万也不是没可能。这样算下来,1000万也就2533年,够不够一辈子就得看你的年龄了。
“小资享受”型: 要是你想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比如住在不错的地方,经常出入高档场所,购买一些奢侈品,每年还想深度游,一年花个5060万,那1000万也就1620年,这确实就比较悬了。

2. “一辈子”是多久?

现在人寿命普遍增长,很多都能活到80、90岁,甚至100岁。如果你现在30岁,还有5070年的时间。1000万 dibagi 50年,一年20万;1000万 dibagi 70年,一年也就14万多。这数字听着就有点紧了。

3. 通货膨胀是个大杀器!

咱们不能光看现在的物价。想想20年前,1000块钱能买多少东西?现在呢?物价一直在涨,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像食品、医疗、住房等。即使你现在花20万一年,20年后,同样的购买力可能就需要30万、40万了。这个“钱生钱”就变得尤为重要。

4. 钱怎么“生钱”?

既然是“不再有收入”,那么这1000万怎么保值增值,就成了你的“工作”。

银行存款/理财: 如果你把钱存银行,现在的活期利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是定期存款,利率也有限。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收益高一些,但风险也随之增加。
股票/基金: 这些有潜力带来高收益,但也意味着高风险。市场波动可能会让你心惊肉跳,如果遇到熊市,本金都有可能缩水。
房产: 投资房产可以收租金,但也要考虑房产税、维护费用、以及房产本身的折旧和市场波动。而且,你也不可能把1000万全买一套房,得分散投资。
债券/国债: 相对稳健,但收益率也比较低。

一个比较现实的设想是,你把这1000万进行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比如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低风险的债券,一部分买指数基金。假设你能跑赢通胀,平均年化收益能有3%5%(这个收益率是有风险的,不是稳赚的),那这1000万每年就能产生30万50万的被动收入。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成:你每年需要花多少钱,才能在你还能“花”的时候(就是你退休后到生命的终点),让这笔钱既能覆盖你的开销,还能跟得上通胀?

打个比方,我们来算算:

假设你今年40岁,身体健康,打算活到80岁,也就是还有40年。

情景一:你每年花20万,投资年化收益3%
第一年:1000万 20万 = 980万,产生利息 980万 3% = 29.4万。
第二年:980万 + 29.4万 20万 = 989.4万。
…… 这样下去,你的钱会慢慢减少,但由于有利息,减少的速度会比“不生钱”慢很多。
简单估算一下,40年内,你总共需要花费 20万 40年 = 800万。但别忘了通货膨胀!40年后,800万的购买力可能相当于现在的300400万。所以,你实际需要的花费会远超800万。

情景二:你每年花30万,投资年化收益5%
第一年:1000万 30万 = 970万,产生利息 970万 5% = 48.5万。
第二年:970万 + 48.5万 30万 = 988.5万。
……
40年内,总共需要花费 30万 40年 = 1200万。这次,即使不考虑通胀,你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再算上通胀,那一年30万的购买力,20年后可能需要40多万。

所以,关键在于:

1. 你的消费习惯: 你愿意为生活付出多少?
2. 你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能否跑赢通胀,或者至少不大幅亏损?
3. 你的预期寿命: 你觉得你大概能活多久?
4. 意外开销: 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突发状况?医疗费用、房屋维修、甚至一些突如其来的大额支出,都可能打乱你的计划。

一些需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医疗保险: 即使你不再工作,也需要考虑医疗保障。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风险越高。
养老金/社保: 如果你之前有缴纳社保,退休后可能还有一部分养老金,这也能补充你的生活开销。
家庭责任: 你有没有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的责任?这些都会增加你的开销。
生活地点: 在大城市生活和在小县城生活,开销差异巨大。
心理准备: 习惯了工作有固定收入,突然完全依靠存款,心态上可能需要调整。

结论:

1000万,够不够花一辈子,这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

如果你能非常节俭,一年只花1015万,并且投资有方,能获得不错的年化收益(比如5%以上),那么这笔钱是有很大可能够你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的。
如果你希望过上比较宽裕、甚至小资的生活,一年花2030万以上,并且没有太好的投资渠道,那么1000万可能会让你在晚年过得比较拮据,甚至不够。

最稳妥的办法是,你先做一个非常详细的个人财务规划,把你预计的每一项开销都列出来,再根据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模拟计算一下。这样你才能心里更有底。毕竟,规划好,才能睡得香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什么资产。

1000万现金,你不用来买房的,只是消费的话。

买个国债吃利息,有超市自由,淘宝自由,饭店自由,多数地区的旅游自由……

如果1000万是房产……

一线城市住着1000万房子,挤地铁996 ,为了房贷节衣缩食的人多了去了。

当你有了孩子这个吞金兽以后,那更是……

不考虑父母压力。

男性可以考虑在一线挣钱到35岁。

30岁以后开始考小城市的体制内,争取35岁前考上。

考上以后,拿着现金去小城市生活。有一线的房子,把房子卖了。

user avatar

差太远了,别再问这样的问题了,北上广深大街上赶公共汽车的,家里有几个没千万的。

哦,对了,我忘了你说的是美元,那够了。

user avatar

真的不一定够。

1,通货膨胀。

上世纪80年代初,一般双职工家庭月收入大约80元的时候,有一种超级土豪叫做“万元户”。

当年的万元户们,如果按照今天的购买力,1万元可以买十几套房产,存银行利息大概10%,利息收入超过大部分一般家庭收入。

依照很多知乎文章的算法,万元户们够花一辈子了。

2,消费层级的变化。

兜里钱多,花钱就会大手大脚。

同一个人,有10万,有100万,有1000万,这三种情况下的消费观念是天翻地覆的。

手里钱多,消费的需求就会慢慢变大。

所以用只有10万元的人的消费观,去比对他有1000万的状态,这是刻舟求剑。

只有10万时,酷暑严冬都可以公交车、路边摊。

1000万时很难做到。

所以消费支出会变多很多。

3,投资的失败。

1000万不能只存银行,吃利息吧?利息太低。

但回报高的投资往往风险也变大了。

不工作的人,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会更高。

P2P、股灾,加杠杆等等等。

已经造就了很多前千万富翁了。

—————

特别理性的人可以对抗以上三点。

但这种人很少。且这种人不会停止工作。

别那么自信,少年。

user avatar

绝大多数国人一辈子都赚不够1000万,他们依然可以活一辈子。所以题目问够花吗?我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够的。

为什么说很多人穷极一生也难以赚够1000万呢?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一个人,如果按照22岁开始工作,65岁退休的话,一共也就是43年。

那么,按照2019来算,截至到你退休。

城镇:42359*43=1821437,也就是182万。

农村:16021*43=688903,才69万左右。


你可能觉得被平均了,肯定比这个数字高,那找个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上海。

2019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1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5元。

那么在上海,这个数据结果那就是

城镇:73615*43= 3165445‬,317万

农村:33195*33=1427385,143万

也就是说,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了1000万,他们不是照样活下来了?


可能有人会说时间会变,收入也会增加,但是记住一点,过去30年的前提是建立在过去高速经济腾飞的基础上,而这个基础,如今不存在了,我们正在进入经济新常态。

下图是世界银行的数据,我找了一些发达国家,瞅瞅他们过去这15年的人均GDP情况

所以,中国未来很难持续之前那种10%左右的超高速增长了,收入自然也难以重现过去飞速增加了。

即便理想点,每年收入增加5%(这个已经不低了),按照当前最高水平的上海,选最高的上海市城镇收入73615,未来43年的收入是这样子

在退休那年收入是599937。

累计收入是:11052777,1105万,过千万了。但也只超了100万左右。


更别提前段时间发布会说了,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也就是年收入不到1.2万。


前浪和后浪,和你关系都不大。

至于“看见”,也只能是看见了。

少在网上吹牛,多脚踏实地干活。

所以,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的埋头干。

user avatar

我一年其实也就五万块钱开销,4%的收益率的话,125万就够我花一辈子了

user avatar

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1000万。

user avatar

没什么好说的,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楼高,不上知乎不知道钱少。

1000万,也敢在知乎上谈。怕是没见过世面吧!

1000万 ,反正我是没见过。不过我从来不觉得丢人,因为我从来不在知乎上谈钱,怕伤感情。

但我又不敢在知乎上谈感情,因为我又怕伤钱。

最后我与知乎的关系就成了,既没留下感情也没留下钱。

不谈了,不谈了

user avatar

那要看怎么花了,顿顿方便面,理应够了。

user avatar

现在影视剧啥的动不动就几千万几个亿真心表白商业对弈的,把吃瓜群众的想象力都给捧到天花板了。可能也是编剧们真没见过什么大钱,把钱想的太简单了,男女主角张口闭口几个亿,反正凭空创作又不用交税,真当年薪百万那么好挣哪。

我来告诉你1000万可以干点啥。

首先题主说了,存银行没有别的理财方式,查了一下银行存定期的利益计算器,国有五大行一年定期整存整取利息是1.75%,也就是这1000万你啥风险都不想冒,就想存在银行里,每年有17.5万的利息,基本等同于月薪14583元人民币,按照网上流传的收入比例,你已经是妥妥的中产了。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你是独居,那么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5万可以租到一套位置不错的一居室,二三线城市要求不是太高的话甚至可以租一整套房。每天点外卖,三餐共花150块吃点中产阶级吃的起的,差不多也就花个5万块钱。因为考虑到你是中产了,得没事儿旅个行什么的,不可能天天吃外卖,加上水电、其他生活开支,再5万块钱也够你去瑞士、冰岛之类的地方7日游两次了。到了年底朴素点,该收起Isabel的姓名,回村过年了,给爹妈一人包个6k块钱红包,给村里的娃们买点礼物,差不多完完美美舒舒服服花掉这17.5万,并且活的很有尊严,如果谁问你什么时候结婚,就不给他娃买礼物,他们会闭嘴的。

你已经获得生活的尊严了,但前提是你别得病,尤其是大病,因为你没上保险。

行吧,17.5万确实不大够,但反正限定在银行了,何必只存定期呢。

收益又不高,一年175000的利息,看上去挺场面挺中产。

但万一GUCCI或者LV出了你喜欢的当季新款斜挎包,你也没办法随心所欲的梭哈起来。

因此还有另一种方案:

当你怀揣1000万进到银行,大厅经理基本会把你请进VIP室,问你要不要选择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当然会有一定风险,但是风险也不会太高,每年平均大概有个4-5%的收益率,最高甚至可到11%,但是我们朴素点,牢记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不要太贪心,4-5%的收益率够了。

也就是每年你躺着在家啥都不干,会有40-50万收入,这时候你在你们村里乃至镇上都已经是首富了(有杭州和深圳的朋友说在他们村远远算不上,搞的我没话接,朋友你这叫幸存者偏差,能不能做个统计取个平均值?),考虑到你不想考虑复利,只想舒舒服服把钱花光的情况下。这钱够你在前面的基础上买3、4个预算在3万左右的奢侈品牌的新款手袋、斜挎包,稍微超支点也没关系,反正即使是一年只有40万的收益,你还有10万多呢,剩下的钱总得买个雷朋太阳镜,不经意的晒出手腕上那一只江诗丹顿的纵横四海,尽显奢华。

如果你不是那种爱靠物质涂抹自己的人,你还可以做一个自给自足的职业旅行家,足够你一年出去玩个10趟的,在冰岛拍自拍并P的跟蛇精一样在朋友圈美美的晒。并且由于这一年你外卖吃的不算特别多,过年回村的时候你仍然非常体面,十里八乡的老乡们都来向你取经,问你冰岛有多少吨冰,拉座冰山过来救济救济塔克拉玛干沙漠行不行。

50万的年收益,已经使你基本告别大多数人的物质烦恼,你这时候已经被定义为小中产阶级了,但事实上,雄据劳动人口比率前6%的你,已经比大多数人眼中的小资还要小资。

因为你已经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被你尽情地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你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有幸。

遇见拥有了1000万还在知乎上闲逛的你。

年薪不足5万的我看着你,满怀敬意。


■别再私信问我怎么才能赚到1000万了,我要是能赚到早去会所跟嫩模谈人生理想了。

■关注我你也得不到财富密码,更无法财务自由,但关注我可以让你解锁身家过亿的想象力,下一篇甚至可以帮你们想象马云是怎么花钱的。

■我是 @李沫霖 ,一个品貌俱佳的艺术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