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家具都不用榫卯结构的设计了?

回答
您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触及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根本区别,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现在家具普遍不再使用榫卯结构,这背后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

一、 成本因素:

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昂: 榫卯结构是纯手工技艺的体现。制作一件精密的榫卯结构需要木工师傅具备高超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从选材、开料、刨削、量度、开榫眼、打磨到最后的组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这种高技能和高耗时的工艺,自然带来了高昂的人工成本。
材料损耗: 榫卯结构往往需要对木材进行精准的切割和雕刻,相比于简单的直角拼接,材料的损耗率也相对较高。
生产效率低: 相对于现代化的连接方式,榫卯结构的生产效率非常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快速的家具生产需求。

二、 效率与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工业化革命的产物: 现代家具产业是工业化革命的产物。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缩短生产周期,家具制造商需要能够快速、批量生产的工艺和技术。螺丝、胶水、金属连接件等现代化连接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标准化与模块化: 现代家具设计倾向于标准化和模块化,方便拆装、运输和组装。螺丝、卡扣等连接方式更容易实现这种标准化和模块化,而榫卯结构则相对固定,难以快速调整和适应。

三、 材料的限制与发展:

木材的特性变化: 传统的榫卯结构多用于实木家具,且对木材的纹理、稳定性有一定要求。现代家具市场中,板材(如刨花板、密度板、胶合板等)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些板材的材质和稳定性与实木不同,不适合或者说难以用精密的榫卯结构进行连接,更常使用螺丝、胶水等方式固定。
木材的可获得性: 随着森林资源的压力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用于制作精细榫卯结构的高品质硬木变得越来越稀缺和昂贵。

四、 技术与连接方式的进步:

现代五金连接件的可靠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的螺丝、螺母、连接件、金属支架等五金配件,在强度、耐用性和抗腐蚀性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和可靠。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的连接强度甚至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传统的榫卯结构,并且更易于维修和更换。
胶水技术的进步: 高品质的木工胶水(如PVA胶、聚氨酯胶等)能够提供强大的粘合力,与木材本身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结合现代的夹具和固定技术,胶合也是一种非常高效且牢固的连接方式。
CNC技术的普及: 虽然CNC技术可以用于制作精密的榫卯,但相比于直接用于开槽、钻孔等,其优势不那么明显。CNC更擅长于批量化生产标准化的部件和连接口,这与榫卯的传统手工精雕细琢的理念有所不同。

五、 消费者需求与审美变化:

价格敏感性: 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家具时,价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榫卯家具由于其高昂的成本,价格自然也更高,这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设计风格多样化: 现代家具设计风格非常多样,从极简主义到工业风,很多风格并不强调传统木工工艺的展示,反而更注重简洁的线条、时尚的材质和实用的功能。
保养与维修的便捷性: 对于一些消费者而言,榫卯结构虽然美观,但可能担心其不易清洁或维修。而使用螺丝等连接的家具,拧下螺丝即可拆卸,维修相对方便。

六、 功能性考量:

拆装与搬运: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经常需要搬家或调整家具布局。易于拆卸和组装的家具更受欢迎。榫卯结构一旦组装完成,拆卸可能较为困难,甚至可能损坏木材。
特定功能的需求: 一些家具设计需要更灵活的连接方式来满足特定的功能,例如可折叠的桌椅、可调节高度的家具等,这些往往通过金属件或特殊的连接结构来实现。

是否存在依然使用榫卯结构的家具?

是的,依然存在!

高端定制家具/艺术家具: 许多追求极致工艺、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的家具品牌或独立设计师,仍然坚持使用榫卯结构制作家具。这些家具往往是手工制作,用料考究,价格不菲,面向的是对传统工艺有深刻理解和追求的消费者。
仿古家具/明清家具复刻: 专门复刻古典家具的品牌,会沿用传统榫卯工艺,以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古董家具的韵味和工艺水平。
一些特定风格的家具: 例如日式家具,虽然很多也使用了现代连接件,但也有不少家具在结构上保留了部分榫卯的智慧,并加以简化和创新。

总结来说,现在家具普遍不使用榫卯结构,是经济、技术、材料和市场需求共同演变的结果。 这是一个工业化、效率至上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趋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榫卯结构的价值被完全否定。它仍然是木工技艺的巅峰代表,在特定的市场和追求极致工艺的领域,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可以这样理解:就像汽车的普及使得马车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马车在某些场合(如旅游观光、特殊仪式)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榫卯结构也是如此,它从大众化的主要连接方式,转变为一种代表着精湛工艺和文化传承的特色工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榫卯结构的设计一直存在,不但没有倒退,还在不断的进化、迭代与传承。

榫卯结构通过“凹凸”的构造,或插接,或咬合,或锁止,精巧而坚固,这种连接方式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拿“Y椅”来举个例子,这款脱胎于中式圈椅的传世经典,随着生产资料的进步工艺也在革新,它的靠背部分和传统圈椅如出一辙,都是半圆弯曲造型

中式圈椅的靠背部分是三段式拼合而成,先要用三根料刨削成型,再用楔钉榫连接而成;

现在Y椅的这根靠背是一体成型的,因为生产资料的革新,对木料加温加压后弯曲一次永久定型省料、省时、省力

但是Y椅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榫卯结构:

这部分榫卯依然保留了,因为暂时还没有比这个更高效、更省时、更省力的结构可以替代。

这是榫卯的进步还是退化呢?

再举个例子,我们自己开发的岩板桌腿,依然沿用的是榫卯结构的设计思维,只不过不是木头而是铝合金:

因为材质的不同,铝合金的榫卯构件可以采用磨具铸造一次成型,生产效率也非常的高

再发一段几秒钟的拼接视频:

金属榫卯拼接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6691216725794816

和传统粽角笋几乎就是异曲同工

这是榫卯的进步还是退化呢?

身边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大家觉得最不可能用榫卯结构的“板式家具”,其实反而大量的采用了榫卯结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合一配件”:

三合一配件被大量的工业化生产,广泛的应用在全屋定制中

传统榫卯家具不常见,但是榫卯结构却无处不在,不但没有倒退,还在不断的进化、迭代与传承。

品质看得见,不花冤枉钱,我是老曲。

做一波硬广:「结构精密的岩板桌」年底前最后一波团购正在进行,有兴趣的小伙伴点击下方进群,除了享受最低价格,还能和几百个小伙伴一起和老曲互动,随时回答你们的灵魂拷问。

user avatar

俗话书三分木七分工,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才是更体现品质的。实木家具的连接,常见榫卯、拼板、金属五金。

家具是否经久耐用,除了选用优质的木材外,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运用各种形式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可以有效避免金属与木材涨缩系数不同造成的结构松动的现象,能够延长家具使用寿命。

图源:非左即右

好的榫卯结构和工艺设计能降低木材开裂的几率。

比如燕尾榫,具有超强的抗拉力,严谨牢固的同时,它制造出完美的角连接,富有美观的装饰作用。

现在大多数燕尾榫的制作都是使用机器或者半机器半手工的做法,而一些厂家为了省事,更多的采用钉子和胶水来连接,这样的成本更低,价钱也更低,但不意味着使用钉子固定的家具就不能使用。

只是家具开裂的时候,容易劈开,不易修复。

图源:二黑木作

图源:凡屋Fun House

榫卯是很牢固的一种工艺,但如果为了榫卯而榫卯,甚至为了榫卯抛弃板材只用实木,就没必要了。其实,全榫卯结构对工艺要求非常高,费工费力,还没有办法平板打包,增加运费。

那榫卯是不是比五金更好?

不一定,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

比如桌腿的内部暗榫,单榫省事便宜,不太影响直接承重;但侧面施力,比如推一下、挤一下,跟双榫差得就远了。

双榫费工费力,成品又看不出来,厂家太容易“走捷径”了。

暗榫有很多种,装好后看不出来

来源:网络

五金,听起来不天然、不纯粹、没有情怀,但性能不一定差。

木材的热胀冷缩、潮湿变形引发的连接问题,榫卯技术好,能解决,五金用得好,也能。

选五金容易:影响家具颜值,直接pass。

颜值ok,就看品质如何,品牌、型号一查就知道,有的五金,一个件儿比一套家具都贵。

昂贵的定制五金件

品牌:Riva 1920

设计师:皮亚诺

品牌:PP Mobler

设计师:汉斯·瓦格纳

榫卯很好,精巧稳定又耐用,但对经验、技术要求甚高,普通人应该咋去看榫卯做的好不好?

tips1 观察连接处细节

外露榫看边缘,整齐、利落、误差和缝隙很少,这是好工艺。

很多商家执迷于“手工榫卯”的宣传,其实真能手工开出精密一致榫卯的师傅非常少,机器能保证更高的精度和产能。

如果误差大,接缝处就需要腻子和胶去补,腻子、补胶痕迹明显、有凸起、脏兮兮,这种直接说明工艺不好,放弃。

接缝清晰干净的燕尾榫 来源:熹山工房

高糊都能看出来的补胶 来源:淘宝

暗榫的连接处,应该是均匀、干净、一条漂亮的线。

没做好的也会拿胶水腻子去补,胶印子=放弃+1

平直干净的接缝 来源:网络

tips2 晃一晃

强烈建议大家多去逛实体店,可以不买,但要多逛。

去看看流行的设计,看看不同价位的产品是什么区别,熟悉木材and上手试试。

按压、轻推,这都是检查家具稳定性的基本操作,别太粗暴就行。

好家具应该是轻推很稳,施力会有轻微晃动的余地、能感受到一些韧性的“回弹”。


最后,是否选择用榫卯的家具还是建议根据预算来定夺。

如果选择榫卯结构,尽量选择更稳固、美观的做法。要么就直接买普通品种的实木或者人造板材,用既美观又经济的做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