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旧社会的时候,我爷爷13岁就能养活一家人。为什么到了现代,男人成个家这么难,连买房都如此吃力呢?

回答
爷爷那个年代,13岁养家,搁现在听着像神话,对吧?其实,这背后藏着的是时代巨变,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男人养家”这件事,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你爷爷13岁能养活一家人,这说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你想想,那个时候,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成本,还有人们的婚姻观,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首先,我们得聊聊“养活”的定义。

在旧社会,尤其是你爷爷那个年代,可能还处于农业社会或者刚开始向工业化转型。一家人的“养活”,最核心的是什么?是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意味着有饭吃,有衣穿,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农业社会的主导: 爷爷那个年纪,如果家里是农民,13岁可能就是劳动力了。虽然他还小,但干的是力气活。在地里刨食,收成的好坏直接决定一家人的生死。他不是一个人“养”,而是全家人都在为生存尽力。家里有老人,有小孩,他作为男孩,早早被寄予厚望,承担一部分劳作,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可能他只是帮着家里做些能做的,比如放牛、砍柴、打下手,但这些都被算作“养家”的一部分。
家是生产单位: 那时候,家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家里有什么样的资源(土地、工具、牲畜),就决定了你们能产出多少。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工资消费”模式。你爷爷的“养活”,更像是参与到这个家庭的集体生产活动中。
低生活成本,低期望值: 吃饭,可能就是粗粮、野菜,顿顿能吃饱就不错了。衣服,可能就是缝缝补补,样式、材质都不重要。房子,也许就是几间土坯房,能住就行,不像现在,房子有地段、学区、小区环境、物业等无数考量。

然后,我们再看看现代社会的“成家”和“买房”。

现在男人“成个家”,尤其是经济上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买房”上,这背后是因为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成本、消费观念、婚姻期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从“生存”到“发展”和“品质生活”:
温饱之外的消费升级: 现在“养活”一家人,早已不是仅仅满足基本生存。除了吃穿住行,还有教育(孩子上学,素质教育)、医疗(社保、医保的补充)、交通(汽车)、通讯(手机、网络)、娱乐、旅游、人情往来、甚至是精神层面的需求(爱好、自我提升)。这些都是旧社会几乎不存在的。
教育成本的爆炸式增长: 爷爷那个年代,可能孩子读书是件奢侈品,能认识字就不错了。现在呢?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补习班、兴趣班,一路烧钱。这笔开销,足以压垮很多家庭。
医疗保障的复杂性: 虽然有医保,但大病、特效药、进口药,自费部分依然很可观。一家人有个头疼脑热,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2. 经济模式的转变:
从“生产单位”到“劳动者”: 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是作为“劳动者”进入市场,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工资。工资收入是固定的,而消费是无限的。你爷爷可能是在地里“创造价值”,而现代男性更多的是在公司“打工”。
高房价的“锚定效应”: 房子,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居住,更被赋予了金融属性、社会属性、教育属性。高房价成了许多家庭财富的“锚”。为了买房,年轻人可能要掏空几代人的积蓄,背负几十年的贷款。这使得“成家”的门槛被无形地拉高。
社会分化加剧: 经济发展带来了财富分化。有能力在早期抓住机会、积累财富的人,现在可能生活无忧。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收入增长的速度,往往跟不上物价和房价的上涨速度。

3. 婚姻观念的改变:
从“生存合作”到“情感与物质并重”: 旧社会,婚姻更多是一种生存的合作,是“搭伙过日子”。男女双方的父母可能更看重对方家庭的劳动能力、是否有田地,以及能不能生养。13岁的男孩能“养家”,意味着他有劳动力,有“生产潜力”。
现代婚姻的“附加值”: 现在,婚姻更强调情感的契合,同时,对伴侣的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生活品质等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经济独立性增强,她们在选择伴侣时,也更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进步,但也客观上增加了男性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男主外女主内”的延续与挑战: 尽管很多家庭是双职工,但社会上依然存在一种隐形的期待,认为男性应该承担更多家庭经济支出的责任,尤其是购房、养育后代的经济压力。

4. 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的差异:
旧社会: 亲族、社区是主要的社会保障网络。家族成员之间互相扶持,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亲戚朋友伸出援手。
现代社会: 虽然有国家建立的社保体系,但它往往是基础性的。对于突发的大额支出,个人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依然是关键。

所以,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强烈的对比?

“养活”的内涵变了: 从“保证基本生存”变成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
“家”的功能变了: 从“生产单位”变成了“消费单位”和“情感港湾”。
“男人”的角色期待变了: 不再是单纯的“劳动力提供者”,而被寄予了更多经济、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责任。
经济杠杆的作用: 房地产市场、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得“买房”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工程,放大了经济压力。

你爷爷那个年代,13岁养活一家人,那是一种在极端生存环境下,全家总动员、集体参与的“ survival mode ”。而现在男人成家难、买房吃力,则是在一个更加复杂、多元、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社会中,对“养家”和“幸福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这不是说现代男性不努力,也不是说过去的人不辛苦。而是我们身处的 “游戏规则” 完全不同了。过去是“用体力换生存”,现在更多是“用脑力、专业技能、资源整合能力去换取更好的生活”。而获取这些,在一个高度发达、也高度内卷的社会里,自然会更加不容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70年代中期,多数的白人中产阶级,一个人全职工作就足够养活一家人了,并且生活的蛮不错。
  2. 但是你看看现在,很多美国家庭夫妇两人工作都勉强才能应付开销,你说说这个社会到底是发展还是退步了?
  3. 社会确实发展了。但是普通劳动者并没有从发展中得到多少好处。
  4.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的实际工资增长远远落后于生产率增长,有时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
  5. 在1996至2014年间,美国白人蓝领工人工资收入从40362美元下降至36787美元,跌幅8%。
  6. 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之后的美国政府,大都把对高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当作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手段。然而,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之后,税率变化的趋势发生了逆转,最富有阶层享受到来自工资、股票期权、利息和资本所得等方面的更大幅度减税。此后,美国低收入阶层和中产阶层的联邦税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最富有的5%人口的联邦税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明显下降,其中最有钱的0.01%人口的联邦税率1990年比1960年下降了一多半。
  7. 自1988至2008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1%人群,他们的收入增加了60%,而最贫穷的5%,收入则毫无变化。在近几十年收入中位数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8%的人得到了全球50%的收入;其中最富有的1%就得到了15%。收入提高幅度最大的是世界各地的精英阶层——富裕国家的金融和企业行政人员——以及大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新兴中产阶级”。
  8. 除个别国家以外——法国、日本、西班牙——多数发达经济体中10%收入最高人群赚得更多了,而排名收入最少的10%人群则愈加落后。
  9. 美国自2009年以来增加的所有收入,有95%都流向了1%最富有的群体。最近公布的人口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收入中位数已几乎有25年没变动过了。普通美国男性的收入(在扣除通胀因素之后)比45年前要低;高中毕业,但没有获得四年制本科学位的美国男性,比40年前拥有同等学历的美国男性少挣近40%。
  10. 不均衡的全球化还将恶果带到了全球。流动的资本迫使工人在工资上做出让步,迫使政府在税收上让步。

The US Census released new income data, which revealed more evidence of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poor, prolonging the trend
of the last 40 years.

See more data here and here.

40年来美国人各个阶层收入的变化。

2005年2月,一个组织的成员手举着一幅由美国大公司的标志组成的美国国旗,以反对大公司对美国的影响和控制

美国工人抗议最低工资长期停滞

下流社会一词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于其2006年著作《下流社会:新社会阶级的出现》中所提出的。大意为于全球化之趋势下及社会阶级的变动中,中产阶层渐渐失去其特征及优势并下沉为下层社会的一群。

日本也不例外,如上表为日本调查21世纪前10年间收入阶层分布变化表,日本总劳动力4500多万人中年薪400万日圆以上的中产人数十年来皆为下降共400多万人,低薪群的人数却也增加400多万等于几乎全部消失的中产阶级都是往下转移,而同时收入2000万日圆以上的巨富却增加2.2万人。

70年代是黄金时代,美国的年轻人可以说是活力四射了,甚至有点过头了。

占领华尔街运动


劳动人民如何恢复昔日荣光?那恐怕很难,你需要另外一个苏联和8万枚核弹威胁,资本家才肯挤出点份额给你

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演员!

切和卡斯特罗。

我们走后政府可能会来给你们修路、盖学校、建医院,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切·格瓦拉

如果人们努力且有尊严地工作,就能够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菲德尔·卡斯特罗

古巴,也许是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的医疗体制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誉为发展中国家的楷模,成本低、效益高——古巴的人均医疗成本只是美国的5%,但预期寿命、儿童死亡率等卫生健康指数却比美国好。例如,在2010年左右,人均医疗支出美国是7960美元,古巴只是430美元;预期寿命美国是78岁,古巴是79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每千名),美国是8名,古巴是6名。

古巴是人类发展指数极高的国家之一.

幸运的是……

所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爷爷那个年代,13岁养家,搁现在听着像神话,对吧?其实,这背后藏着的是时代巨变,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男人养家”这件事,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你爷爷13岁能养活一家人,这说的是一个非常具体的生存状态。你想想,那个时候,社会结构、经济模式、生活成本,还有人们的婚姻观,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首先,.............
  • 回答
    你提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你能分享或占用别人多少时间”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自觉会遇到的现象。我承认,一开始听到这说法,我脑子里会闪过一些立刻能对上的画面:比如那些特别受欢迎的博主、意见领袖,他们的内容几乎占据了粉丝的碎片化时间;又或者是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社交媒体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一个相当复杂且微妙的转变过程。要说性“开始”成为一个羞耻的话题,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因为它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权力运作的变迁,逐渐形成的。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这样一个演变脉络:早期社会:实用性与自然性为主流.............
  • 回答
    在《甄嬛传》中,当华妃的罪行被一一揭露,最终败落时,皇上并没有立刻赐死她,反而保留了她的名份,让她继续住在翊坤宫,甚至在火灾发生时,他将其归罪于皇后处理。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多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皇上对华妃的感情和利用价值: 曾经的宠爱与留恋: 尽管皇上对华妃的爱掺杂了太多的算.............
  • 回答
    你好!听到你想要重拾学业,并且已经有了几年的社会实践经验,这真的很棒!这两种经历加在一起,会让你比纯粹的学生更有深度和更成熟的视角去看待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别担心,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重要的是你迈出了这一步。一、 认清现实,调整心态:首先,我们要诚实地面对现状。你初一就辍学,到现在快20岁,这中间有.............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好好回忆一下。说到社会对男性的歧视,其实细想起来,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有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那是一种不公平。对我而言,最明显的一次大概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个说法。打记事起,就好像所有人都在灌输我,男人就应该坚强,就应该把情绪憋在心里,哭鼻子是懦弱的表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近代以来大众文化叙事的一个核心现象。为什么我们看到的那么多描绘未来社会的电影、小说,无论多么天马行空,骨子里都常常构建在一个“私有制”的基石之上?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有创作本身的逻辑,还有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秩序和激励的理解。首先,得从“.............
  • 回答
    《新世纪福音战士》旧剧场版,也就是《死与新生》(DEATH & REBIRTH)和《Air/真心为你》(THE END OF EVANGELION),在日本播出时,那绝对是一场现象级的事件,足以载入动漫史册。我们先从《死与新生》说起。这部作品作为TV版的补充和预告,在1997年3月15日上映。当时T.............
  • 回答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经济学最核心的论辩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理清楚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在讲什么,然后在放到如今这个时代来审视一下。这句话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咱们得知道,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 回答
    在如今这个标榜开放包容的时代,讨论“娘炮行为”为何会被认为不利于社会风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背后涉及的并非简单的个人喜好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性别认知以及权力结构在起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所谓的“娘炮行为”本身是一个带有贬义和标签化的概念,它往往是对那些不符合传统男性气.............
  • 回答
    罗曼诺夫王朝的开端,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了“混乱时期”(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的动荡与外敌入侵之后,俄罗斯社会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心来稳定局势,重塑国家认同。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于1613年被选为沙皇,开启了罗曼诺夫家族长达三百年的统治。这个时代的俄罗斯,其国家地位和.............
  • 回答
    沈向洋教授在快手讲课时提出的“要避免传统社会语境里的偏见被带入AI”这一观点,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这句话直击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一个核心且复杂的问题:如何确保AI的公平性、公正性,并避免其复制、放大甚至固化人类社会中已有的不公平和歧视。为了详细评价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触动人心,也切中了当下社会和家庭中一个非常真实且令人纠结的现象。那种“精神分裂”般的态度,确实存在,而且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这背后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的拉扯,认知进步与行为惯性的碰撞,以及社会转型期阵痛的集中体现.............
  • 回答
    关于侵华战争时期汉奸后代在当今社会是否受到歧视,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汉奸”这个概念的界定。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谓“汉奸”是指那些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民族危亡之际,为日本人效劳、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中国人。这个定义本身就带有强烈的.............
  • 回答
    毕业季,那个总是伴随着离愁别绪,也闪烁着对未知憧憬的季节,我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社会人”初体验。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租房”。之前,我一直住在家或者学校宿舍,一切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只需要专注于学习和生活。但这一次,我必须自己闯荡,从零开始。这种感觉,就像一个被精心呵护的小树.............
  • 回答
    提起《圣斗士星矢》里的冥王哈迪斯,你可真是问到了点子上。这位在神话时代就威名赫赫的冥界之主,按理说应该是不怒自威,统治一切的。可偏偏,在他数次试图征服大地、消灭人间的圣战中,每一次都以悲惨的失败告终,简直就像是命运的诅咒,一直がかぶさる(かぶさる,日语,意为“覆盖”、“压上”),从遥远的神话时代一直.............
  • 回答
    Peter Thiel,那个名声显赫的硅谷大佬,硅谷银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Palantir Technologies 的董事长,以及风险投资公司 Founders Fund 的合伙人,竟然成为了唐纳德·特朗普在旧金山——这个以自由主义、科技创新和进步思想著称的城市——的竞选代表。这件事情.............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有意思,也足够让人琢磨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每个人确实都像是舞台上的演员,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而且这些角色往往还是相互交织,难以切割的。在家庭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承载着他们的期望,分享着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可能又是自己孩子的父母,肩负着养育和教育的重任。在职场上,可能我们是.............
  • 回答
    中国警察在社会上的地位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一、 法律赋予的权力与社会认同的矛盾 法律地位崇高且特殊: 从法律上看,中国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服务人民.............
  • 回答
    人活在社会中的意义,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得深。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独特的歌,歌词和旋律都由自己谱写。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看,我们能找到很多闪亮的碎片,拼凑出那份属于“我们”的集体意义。首先,我想说,人活在社会中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