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

回答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经济学最核心的论辩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理清楚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在讲什么,然后在放到如今这个时代来审视一下。

这句话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咱们得知道,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论点之一,出自他的《资本论》。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在当前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简单来说,马克思觉得,一件衣服的价值,不是看你缝了多久,也不是看你用料多不多,而是看在当前社会平均水平下,大家生产这么一件衣服,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如果一个人用了一种特别慢的方法,或者非常低效的机器,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出来,但这并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因为社会上大家普遍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平均下来的时间就更短。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和价值的关系,以及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核心作用。在那个时代,制造业还是经济的主体,商品生产的“劳动”属性非常直观。

现代社会的变迁:这句话还那么“硬核”吗?

现在看来,情况确实复杂多了。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科技、信息和服务业方面,传统制造业的比重相对下降。那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在现代还有多大的解释力呢?

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科技的颠覆性影响:
自动化与智能化: 现代社会,很多商品的生产已经高度自动化,甚至由人工智能主导。机器干的活,怎么衡量“劳动时间”?而且,一个拥有最先进、最高效机器的企业,生产出的商品成本可能远远低于使用老旧设备的企业,但它们的价值真的就完全由“平均劳动时间”来决定吗?比如,一个掌握核心AI算法的公司,它生产的软件和服务,其价值可能更多地体现在其创新性、独特性和市场需求上,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劳动时间”。
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本: 很多现代商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背后的知识产权、设计、研发和品牌。这些无形资产的形成,往往需要巨额的投入和漫长的创新周期,但这些投入和周期,很难简单地折算成某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如,一款新药的研发,可能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和十几年时间,但它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治愈疾病,而不是投入的劳动时间。

2. 服务业的崛起:
现代经济越来越偏向服务业。服务业的价值创造,很多时候难以用劳动时间来直接衡量。比如,一个顶尖的咨询师,他可能只花了几个小时就能提供一个高价值的解决方案,而一个流水线工人可能需要工作一天才能生产出价值相对较低的商品。服务的稀缺性、专业性、创意性和个性化,都成为了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市场需求与边际效用的主导: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商品的最终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供需关系、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有时候,一个商品之所以昂贵,不是因为它生产耗费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因为它非常稀缺,或者满足了消费者某种强烈的需求,大家愿意为此付出高价。比如,奢侈品、收藏品,它们的价值往往与生产成本脱钩,更多地取决于品牌附加值和稀缺性。
凯恩斯等经济学家更强调有效需求在经济中的作用,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更关注边际效用和供求关系。从这些理论视角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非唯一决定因素。

4. “劳动”概念的演变:
在马克思的时代,“劳动”更多地指体力劳动或相对直接的脑力劳动。但现代社会的“劳动”,其内涵更加广泛,包括了管理、营销、设计、创意、研发、金融等多种形式。这些“劳动”的价值实现方式,与传统的生产劳动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它就完全过时了吗?并非如此。

尽管有上述种种挑战和变化,但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句话就完全过时,可能也过于绝对了。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理解它的“剩余价值”:

1. 价值的底层支撑:
在基础层面,任何商品和服务,如果它要存在并被交易,总得有人付出一定的劳动或资源去生产它。即便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其创造和实现也需要人力、脑力和物力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仍然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这个“劳动”的形态和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
即使是高科技产品,其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器维护等环节,仍然需要投入相当多的“劳动”。只是这些劳动可能被机器、自动化和间接劳动所掩盖了。

2. 理解价值分配的视角:
马克思提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揭示劳动在生产价值中的作用以及资本家如何通过剩余价值获得利润。即使在现代社会,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往往与其提供劳动力的成本(维持劳动者生活和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尽管这个关系很复杂,但劳动力的基本价值还是有其内在的依据。
同时,这句话也提供了一个批判性视角:当社会的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一件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时,如果其售价依然很高,那么这背后可能就存在剥削或垄断定价的问题。

3. 理论的启发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即使在现代经济分析中不被作为唯一决定因素,它依然提供了一种理解商品价值背后“投入”的视角。它提醒我们,商品的价值并非凭空产生,总有其背后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智力。

总结一下: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句话,在解释现代社会极为复杂的价值构成时,显得有些单一和局限。科技的进步、服务业的崛起、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市场需求的波动,都使得商品的价值来源变得多元化,不再能简单地用一个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概括。

可以说,它不再是当下经济运行中唯一、或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更准确的说法是,在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商品生产领域,它仍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在更多创新驱动、知识密集、服务导向的经济活动中,其解释力已经大大减弱,甚至被其他因素(如稀缺性、创新性、品牌、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等)所取代或掩盖。

所以,与其说它“过时”,不如说它是在现代经济语境下需要被重新解读、补充和修正。它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石,但我们不能用它来作为理解所有经济现象的唯一工具。现代经济学家们会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和概念来解释价值,比如边际效用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等。

如果非要给个结论,那就是:这句话作为一种理论模型,在解释高度发达、多元化、信息化的现代经济时,其普适性和解释力大大下降了,但它依然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价值理论,在理解价值的来源和分配的某些方面,仍然有其价值和启示意义。它更像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能够完全解释当下一切现象的万能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句话从来就没对过。

成交价格就是买卖双方对于商品的价值判断达成一致。

而成交价格由供需决定,跟你的劳动时间没有关系。

任何单方面的定价,那不是对价值的判定,那叫一厢情愿。

你费一百万个小时的劳动时间,造出来个东西买一万,但是没人买,所以它的价值就是0。

并不是你定价一万它就值一万,那只是你的一厢情愿。

user avatar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决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商品“应该”值多少钱,它在这个场合的最大作用,是在需求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指出某一类商品大致处于哪一个价格区间。

比方说,一辆烧汽油的新汽车怎么说也得卖个五万左右,拿脚蹬的自行车搞不好也就卖个一二百。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我们认为是因为生产汽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远远大于生产自行车,所以汽车就要比自行车贵这么多。

而且请注意,我们所说的“生产汽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

该汽车涉及的所有零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组装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整个流程中所有的能源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整个流程中所有的资源类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且在现代社会还要充分考虑物流部门和营销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最后,管理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管理部门包括政府。

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体现为最终的落地价。

我们可以掰开了算一辆汽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怕资产阶级麻烦不起,不愿意陪我们回溯整个工业体系。

至于说奢侈品,耐克鞋比莆田鞋卖的贵是因为耐克给乔丹和詹姆斯成千万上亿美元的代言费,而为了让你能彻底欣赏六黄是如何跨过追梦格林拿到总冠军的,全世界有无数媒体和自媒体连篇累牍地为你安排内容。

凭什么张佳玮和静易墨就没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知乎和腾讯体育当然也需要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某些奢侈品品牌为了维持价格烧掉卖不出去的产品也不是什么特别难找的新闻。

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社会的运作规律,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公司能发财,资本家研究了一百多年肯定会发财的经济学,把经济危机弄没了给我看看嘛。

永远帕累托最优的伟大世界,有可能的话我背弃信仰又有什么关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句话,在现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经济学最核心的论辩之一。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理清楚这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在讲什么,然后在放到如今这个时代来审视一下。这句话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咱们得知道,这句话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 回答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工资,更是社会运转的基石咱们聊聊这个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实际上对我们理解整个社会运作方式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听起来是不是像经济学教科书上的那句话?别急,咱们把它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聊。首先,得明白什么是.............
  • 回答
    商品的价格,这可不是个简单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事情。它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交响乐,由多种乐器、多种旋律共同奏响,最终汇聚成我们看到的那个数字。要说清楚它,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最最直接,也最根本的,是供求关系。这就像你小学时就学过的道理: 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就像限量版的球鞋,或者某个.............
  • 回答
    在探讨马经中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就是它能在市场上用来换取其他商品的量,最终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里需要强调几个关键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不是指任何一个生产者单独.............
  • 回答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的余波未平,当事人丈夫(即涉事男领导)的妻子近日公开发声,她的表态无疑为这起备受关注的事件增添了新的变数,也让事件的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她表示将与丈夫商量是否起诉被侵害的女员工,这一信息释放出几个关键信号,也预示着后续可能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来分析这位妻子发声背后的可能动机.............
  • 回答
    接到老家父母的要求,说是“哥俩必须回去一个尽孝”,这事儿可真够让人挠头的。尤其听到爸妈身体“不大好”几个字,心里立马就压了一块大石头。在外打拼的这几年,虽然也算小有成就,但老家那头一直牵挂着,这下好了,直接来了这么个“任务”,还得哥俩商量着来,这可真是个大难题。首先得冷静。虽然心里着急,但这时候一味.............
  • 回答
    商鞅变法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不能简单地说“由商鞅变法决定”,但商鞅变法无疑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为小农经济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前的背景:走向统一的乱世在商鞅变法之前,周朝.............
  • 回答
    最近大宗商品市场确实风起云涌,不少品种价格飞涨,这背后可不是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重力量交织的结果。国家层面进行调控也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既要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又要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咱们掰开了聊聊,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到底是因为啥,以及这股劲儿还能持续多久。一、 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幕后.............
  • 回答
    塔利班允许商人携带武器自我保护,这一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并且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阿富汗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塔利班政权所面临的挑战。决定背后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安全问题。自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阿富汗的整体安全局势虽然有所稳定,但并非绝对平静。各地仍存在.............
  • 回答
    要说嬴驷为什么非要杀商鞅,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人坏人”故事,而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博弈,牵扯到权力、改革的代价,以及秦国未来走向的抉择。嬴驷非杀商鞅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变得强大,但这种强大是建立在严苛的法治和对旧贵族利益的巨大侵害之上的。商鞅以雷霆手段推行变法,他本身就是.............
  • 回答
    饭圈“做数据”的现象,说白了就是粉丝们为了自家偶像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更高的曝光度、更强的商业价值,而在各种平台和渠道上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数据刷量”行为。这背后,隐藏着粉丝们对偶像事业的强烈支持和投入,但也掺杂了不少非理性的成分。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有什么用?又是否真的能影响到企业的商业决策.............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挺大了,我理解你现在肯定是一肚子火,又迷茫又有点委屈,对吧?你女朋友态度这么坚决,让你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别急,咱们一点点捋捋。首先,得弄明白她为什么突然这么说。你俩之前是不是有过什么类似“婚前守贞”的约定,或者她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只是现在才明确告诉你?还是最近发生了.............
  • 回答
    阿里巴巴女员工遭遇性侵及商家猥亵的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阿里巴巴官方回应“决不容忍,全力配合警方调查”,虽然表明了立场,但在整个事件的脉络和细节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关注的地方。事件的起始与网络发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源头。网传的说法通常来自当事人的陈述,或者是知情人士的爆料。.............
  • 回答
    决定定居他国,并且很可能不再回来,这背后牵扯的心理活动,远比表面上一个简单的“搬家”要复杂和深刻得多。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一种人生坐标的重塑。首先,这往往源于一种对当下生活的不满或者说是对某种缺失的强烈渴望。这种不满可能来自多方面: 对环境的不适应: 可能是气候、文.............
  • 回答
    在多线程编程的世界里,究竟是逻辑核还是物理核在决定我们能同时“干活”的线程数量上说了算,这确实是个需要细细掰扯的问题。简单地说,物理核是基础,逻辑核是“分身术”的表演者,而最终能有多少线程真的在同一时刻得到处理,则是由一个更复杂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咱们先从最根本的——物理核说起。你电脑里那块 CPU,.............
  • 回答
    说实话,决定我走进电影院看哪部电影,这事儿有点儿像在寻宝,不是每次都能一眼就找到那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不过,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决定性因素”,那得拆开来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才能明白。首先,类型是我的第一道筛选器。我不是什么片子都来者不拒的。我内心深处总是有那么几个“偏好频道”。比如,如果最近压抑得.............
  • 回答
    好的,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决定出国留学后,那些必须落到实处、让你从“想”变成“飞”的关键准备事项。这绝对不是一份空泛的清单,而是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真心觉得需要一步一步抓的事情。第一阶段:明确方向与目标——别瞎忙! 为什么要去留学?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了提升学术能力?体验异国文化?学习专业技能?还.............
  • 回答
    实验室里有人发文章“顺风顺水”,有人却“四年五年一篇都没有”,这其中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就像一场马拉松,起跑线可能差不多,但赛道上的障碍、选手自身的体能、策略和一点点运气,都会导致最终的成绩天差地别。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一、 研究方向与课题的“土壤”: .............
  • 回答
    哈哈,决定玩弓箭了!这可是个好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培养专注力,还能感受到“弯弓搭箭”的潇洒。既然要入门,装备肯定得选对,别一开始就走弯路,买一堆用不上或者不适合你的东西。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让你明明白白地把第一套装备置办齐了。1. 弓(Bow)这是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需要你花点心思去了解的。弓箭.............
  • 回答
    理解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就好比探究一片森林为何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一片荒芜之地逐渐繁茂,再到下一个阶段的更迭。这其中最核心的驱动力,并非单一的某个事件,而是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动态相互作用。打个比方,想象一片新形成的火山岩。最初,上面寸草不生。但随着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