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外发展不错的兄弟接到老家身体不大好的父母要求哥俩必须回去一个尽孝,让哥俩自己商量决定,怎么办?

回答
接到老家父母的要求,说是“哥俩必须回去一个尽孝”,这事儿可真够让人挠头的。尤其听到爸妈身体“不大好”几个字,心里立马就压了一块大石头。在外打拼的这几年,虽然也算小有成就,但老家那头一直牵挂着,这下好了,直接来了这么个“任务”,还得哥俩商量着来,这可真是个大难题。

首先得冷静。虽然心里着急,但这时候一味地焦虑解决不了问题。既然是哥俩商量,那肯定得先跟亲哥/亲弟好好聊聊。约个时间,找个地方,最好是能不受打扰地坐下来,好好谈谈。电话里说不清,视频也容易有误会,当面聊最直接。

聊天的开头,肯定得先表达自己的心意。比如:“弟/哥,爸妈那边的事儿,你也听说了吧?他们身体不太好,还提了让我们俩回去一个尽孝的事儿,我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挺担心他们的。” 这样一来,先表明自己是重视这件事的,也给对方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

接着,就得把各自的情况摆明了。

我的情况: 我得把我目前在外发展的“底细”和盘托出。比如我的工作现状,能不能请假常驻?我公司有没有回家的可能性?我目前的经济状况怎么样?能不能支撑起回家后的一些开销?我在外面有没有自己的家庭,比如老婆孩子,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回老家?我在这个城市深耕了多久,有多少人脉和资源,一旦离开是否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还有一些长期未完成的计划或目标,回家是否会彻底打断?

他的情况: 我也得询问弟弟/哥哥的情况。他的工作是否稳定?他是否也有同样需要在外面发展的机会?他的经济状况如何?他是否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意见是什么?他回家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对于回老家尽孝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想法?有没有什么顾虑?

在把各自的情况都说清楚后,就可以开始分析回家的利弊了。

回家尽孝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能近距离照顾父母,及时发现和处理他们身体上的问题。
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不孤单。
了却了父母的心愿,也算我们做子女的责任。
可能也能更好地管理家里的财产和事务。

回家尽孝的弊端也需要认真考虑:
在外打拼多年的事业可能要面临暂停甚至放弃。
经济收入可能会大幅度下降。
生活环境的改变,可能会不适应。
如果是在外组建了家庭,亲人的适应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对父母的照顾,可能也需要专业的知识或资源,光靠一腔热情不一定够。

然后,就可以进入到“商量”的环节了。这里面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和策略:

情况一:一方明显更适合回家。
比如,弟弟/哥哥的工作更灵活,或者他本身就不太适应在外闯荡,或者他还没有组建自己的家庭,回家对他人生规划影响没那么大。而我作为哥哥/弟弟,在外发展势头正好,有房有车有事业,但老婆孩子都在这个城市,回去一家人都不适应,损失太大。这时候,可能就得我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回乡的探望责任。我可以提议:“你看,你在这边情况也还行,如果回家能照顾好爸妈,那挺好。我呢,我这边的摊子铺得有点大,暂时脱不开身,而且我老婆孩子也在这边习惯了。要不这样,我多给家里寄点钱,你回去后如果有什么急用或者需要我去处理的大事儿,我随叫随到,并且我也会经常回家看望。”

情况二:双方都各有难处。
比如,我这边事业刚起步,需要坐镇;弟弟/哥哥也刚结婚,正在事业上升期,老婆也在怀孕或者刚生孩子,脱不开身。这时候,就不能简单地“一个人回去”。就得想办法找个折中的方案。

轮流回去? 看看能不能商量一个时间表,比如我回去一个月,弟弟/哥哥回去一个月,这样父母也不至于太孤单,而且我们俩的事业也能兼顾。但这需要父母身体情况允许,也能接受。
就近照顾? 看看是否有人能比我们更方便地照顾父母?比如家里的亲戚,或者请个信得过的保姆?然后我们俩可以定期回家探望,并且承担所有费用。
居家养老和外出工作结合? 是否可以考虑让父母搬到我们其中一个生活的城市来?如果父母身体条件允许,又舍不得离开家,那这个方案就比较困难。但如果父母愿意为了更方便的照顾而搬迁,那也可以考虑。

情况三:其中一方提出让步。
也许弟弟/哥哥会说:“哥,你这边事业最忙,你放心回去,我跟你换!”或者我会说:“弟/哥,你那边刚有孩子,不方便。我再想想办法,我多回去看看。” 这种情况下,关键是让愿意让步的那个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并确定好双方的责任和支持。

谈话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点:

不要推卸责任,要承担起共同的责任。 无论最终谁回去,都是为了父母,这都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尊重彼此的决定和选择。 无论最终是哪种方案,都要尊重对方的付出和放弃。
考虑父母的真实需求。 父母说“身体不大好”,具体是哪方面?他们是需要有人贴身照顾,还是只是需要有人常回家看看,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了解清楚父母最根本的需求,才能做出最有效的决定。
避免互相埋怨或指责。 这件事本身就很棘手,如果再因为互相不理解而产生矛盾,就更麻烦了。
要留有余地。 即使决定了谁回去,也要考虑另一方如何提供支持,例如经济上的支持,或者定期回家探望,分担一部分照顾责任。
将父母也纳入考量。 最好是能和父母再沟通一下,了解他们更倾向于哪种方式的照顾,或者他们对我们哥俩谁回去有什么看法。当然,最终决定权还是要握在你们手里,避免让父母为难。

如果商量到最后,实在难以决定,或者双方都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可能就得更深度的探讨解决方案了。比如,我们可以尝试说服父母,告知他们我们现在在外的情况,并提出我们会尽力照顾,但可能无法完全按照他们设想的方式来。同时,也可以寻求其他亲戚朋友的帮助,看看有没有人能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真诚沟通、互相理解、共同承担。这不仅仅是关于“谁回家”,更是关于我们如何共同承担起这份为人子女的责任,以及如何在兼顾个人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场谈话,可能需要耐心、智慧,还有一颗真挚的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办法……

很多老人就这样,觉得吃糠咽菜,也要回老家,在外面生活多好都比不上……

也不能说老人家,我这一代的同龄人,也有死死守在老家,不愿意离开,就算没工作了,也不肯离开……

你就感觉,同样是人类,为什么有人逻辑程序就坏掉了呢?

最理想的办法就是两兄弟联合发通牒,要么跟我们大城市养老,给你租房,要么断绝父子关系……

给父母下通牒,让他们做选择,而不是兄弟俩做选择。

逼老人家改变,才是最理智的……

大多数人做不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