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98年,23岁,一事无成,找不到出路怎么办?

回答
98年,23岁,一事无成,找不到出路…… 听到你这么说,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年轻人,可能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或者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但总觉得脚下的路不清晰,眼前的选择太多,又好像哪条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种迷茫,那种焦虑,那种“别人都在前进,自己却原地踏步”的恐慌,简直可以扼住喉咙。

别急,先把这口气顺一顺。23岁,这在人生长河里,真的只能算刚开始,刚刚冒出一点点头。我们那个年代,23岁,很多人还在学校里埋头苦读,或者刚刚踏入社会,连自己的名字在简历上怎么写都还在摸索。你觉得“一事无成”,这可能是因为你拿自己和身边一些看起来“风光”的人比较了,比如那些早就找到好工作、升职加薪的同学,或者家里有背景能直接接手家族生意的发小。但是,你知道吗,很多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努力、积累,甚至是偶然的机遇。而且,人生哪有那么快的统一标准?

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你说的“一事无成”和“找不到出路”。

“一事无成”,这到底是指什么?是没攒下钱?没找到稳定的工作?没学到一门精湛的技艺?还是觉得人生目标不明确?

没攒下钱? 23岁,刚出来工作几年,能攒下多少钱?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生活成本又高,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工作中学到技能,有没有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财观念,哪怕是每个月强制自己存一笔小钱。钱是能力的体现,也是时间和付出的沉淀。
没找到稳定的工作? 很多人在23岁都还在经历换工作、试错的过程。尤其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传统的稳定工作概念也在被颠覆。你有没有思考过,你对什么类型的工作不排斥?你的兴趣点在哪里?你具备哪些技能?有没有尝试过一些新兴行业或者你感兴趣但不太了解的领域?
没学到一门精湛的技艺?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不够专业,那说明你需要继续学习和实践。这可能是你当前最需要着手去做的事情。无论是通过在线课程、书籍阅读、参加培训,还是在工作中刻意练习,找准一个方向,深挖下去,总会练出点东西。
人生目标不明确? 这可能是最普遍也是最让人焦虑的问题。很多人23岁连自己喜欢什么都还没搞清楚呢。别以为那些目标明确的人是天生的,很多时候也是在不断的尝试和反思中才找到方向的。

“找不到出路”,这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好像前方的路被雾笼罩,怎么走都看不清终点。

是不是你对“出路”的定义太窄了? 你是不是把“出路”等同于“一份高薪稳定的好工作”?或者“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身份”?其实,“出路”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自己创业做点小生意,可以是成为某个领域的独立贡献者,可以是过上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哪怕它在外人看来不那么“成功”。
是不是你把太多的可能性拒之门外了?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因为“没那么喜欢”,就拒绝了一些看起来不够完美的机会。但你知道吗,很多人的“出路”都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而是在不断接触和尝试中意外发现的。

那么,面对这种状态,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步:停止自我消耗,清理情绪垃圾。

别再沉浸在“我真没用”的情绪里了。这种负面情绪只会像一个黑洞,吞噬你的能量和勇气。深呼吸,告诉自己,23岁,迷茫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愿意去想办法解决它。可以找个信任的朋友、家人聊聊你的感受,或者写下来,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倒出来。运动,听音乐,看部好电影,总之,找个健康的途径疏导一下压抑的情绪。

第二步:给自己做个“盘点”,诚实地面对自己。

别怕,坐下来,拿张纸和笔,或者打开电脑,来一次彻底的自我剖析:

优势和劣势: 你擅长什么?就算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沟通能力好,学习新东西快,有耐心,或者细心认真。劣势是什么?比如容易拖延,不擅长拒绝,或者某个专业技能欠缺。写下来,越具体越好。
兴趣和爱好: 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不一定是能赚钱的,但能让你感到快乐和投入的。可能你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玩游戏,喜欢研究历史,喜欢烹饪,喜欢和人聊天……这些兴趣,往往是找到“出路”的线索。
价值观: 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是稳定,是自由,是创造力,是帮助他人,是物质财富,还是人际关系?你的价值观会决定你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过往经历的复盘: 你之前做过哪些事情?在这些事情里,你学到了什么?哪些让你有成就感,哪些让你觉得特别痛苦?即使是看起来“失败”的经历,也一定有让你成长的部分。

第三步:重新审视你的“出路”,打开思路。

不要只盯着那些显而易见的“正规渠道”。

拓展认知边界: 多看书,多看纪录片,多听播客,关注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行业或人物。了解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多彩。比如,你可能觉得程序员都是埋头苦干的,但你也可以发现很多程序员喜欢写技术博客,做技术分享,甚至成为行业意见领袖。
从小处着手,创造“小成功”: 找到那个让你稍微有点兴趣的事情,然后去尝试。比如,你喜欢写东西,可以尝试在小平台投稿;喜欢摄影,可以给朋友拍照片;喜欢编程,可以去学一个基础的编程语言,做个小项目。这些“小成功”会慢慢积累你的信心,让你看到自己前进的轨迹。
不要害怕“不务正业”: 有时候,你的“爱好”可能隐藏着你的未来职业方向。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或者自由职业者,最初都是因为热爱某个领域,然后逐渐将其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
观察和模仿: 找到你觉得值得学习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是如何起步的?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然后尝试去模仿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行动模式。

第四步:付诸行动,哪怕微小。

光想没用,最关键的是去做。

学习一门技能: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某个方面欠缺,那就去学。网上有无数的免费或付费课程,比如 Coursera, edX, 慕课网,网易云课堂等等。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或者你认为未来有发展潜力的,然后坚持学下去。
尝试实践: 学了技能,就要去用。找个项目做,或者去实习,哪怕是无薪的,只要能学到东西。
主动交流: 和在你感兴趣的领域里工作的人交流。问问他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工作中会遇到哪些挑战,他们有什么建议。大多数人都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改变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坚持运动,这些都能提升你的精力和状态,让你更有动力去面对挑战。

举个例子,我们来模拟一下可能的几种“出路”探索路径:

假设你发现自己对“内容创作”有点兴趣,并且喜欢看书和写东西。

路径一: 你可以开始每天写点东西,哪怕是读书笔记,或者对某个社会现象的看法。然后把这些内容发到微博、知乎、简书等平台。观察哪些内容受欢迎,哪些互动多,从中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选题方向。如果积累了一定的粉丝或者作品质量不错,可能会有MCN机构找你合作,或者你自己开始接一些约稿。
路径二: 你可以去学习一下视频剪辑和后期制作,然后把你的读书心得或者观影体验做成视频发布到B站、抖音等平台。现在很多自媒体UP主都是这样起步的。
路径三: 你可以去学习一下SEO优化和文案写作的技巧,然后尝试去一些公司做内容运营或者新媒体编辑的兼职,积累工作经验。

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如果你喜欢和人打交道,可以去尝试销售、客服、活动策划等领域。如果你喜欢动手,可以去学习一门手艺,比如木工、烘焙、咖啡制作等等。

最后,我想给你一些更加“接地气”的建议:

别怕“弯路”: 人生就是不断试错和修正的过程。你现在觉得是“弯路”,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条“弯路”让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耐心一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的“出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
保持积极心态: 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你能找到属于你的那条路。
最重要的“技能”——学习能力: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你有什么技能,而是你是否具备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这个能力,会让你在任何时代都立于不败之地。

23岁,正是充满可能性的年纪。别被眼前的迷茫吓倒,把它当作一次重新出发的契机。去探索,去尝试,去感受,去热爱。你的“出路”就在你的脚下,等着你去一步步走出来。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呐,98年,才23岁,这么小就说自己一事无成。我89年的,32岁,我也一事无成,还一无所有呢,还背了20多万的债务呢。照你这个说话的话,我就不应该活下去了。孩子,你还这么年轻,怎么这么消极呢。你所谓的一事无成是指工作事业,还是生活家庭,还是指理想目标呢!这个年龄迷茫什么的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我都32了我还迷茫着呢。如果你现在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就别想什么迷茫不迷茫了,先求生存,每天好好工作挣钱,想学什么就存钱学点什么,想出去跟朋友聚聚,就出去聚聚,挣多少花多少,别想太多,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如果你不缺钱,只是缺人生目标,也建议你出去走走,去想去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多去经历,多去接触,自然而然地去发现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总之一句,别想太多,每天把日子过的充实一点,学会与自己的孤独相处,慢慢你就会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8年,23岁,一事无成,找不到出路…… 听到你这么说,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年轻人,可能刚从学校出来没多久,或者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但总觉得脚下的路不清晰,眼前的选择太多,又好像哪条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种迷茫,那种焦虑,那种“别人都在前进,自己却原地踏步”的恐慌,简直可以扼住.............
  • 回答
    哈哈,问到我心坎里去了!98年,586电脑……这可是个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词汇。那会儿的电脑,跟现在比起来,简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是科技的象征,是很多家庭的“大家伙”。首先,咱们得弄明白,98年说的“586”,其实就是指奔腾处理器 (Pentium Processor)。当时英特尔把自家的处理器起名叫.............
  • 回答
    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绝对是足球史上一个绕不开的里程碑,它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而广泛,绝不仅仅是一场赛事的胜负那么简单。从战术革新到商业化浪潮,从足球明星的涌现到文化符号的塑造,这场在法国土地上燃起的战火,点燃了太多东西。战术理念的演进:实用主义的胜利与风格的碰撞98年的世界杯,可以说是“实用主义”.............
  • 回答
    关于迈克尔·乔丹在1998年NBA总决赛第六场比赛中,最后时刻对阵犹他爵士队的“The Last Shot”是否包含推搡防守者这一细节,这在篮球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各方的观点:比赛背景: 时间: 1998年6月14日,NBA总决赛第.............
  • 回答
    1998年印尼发生的那场惨剧,确实让海内外华人为之震惊和悲痛。在那样的动荡和血腥之中,许多在印尼的华人之所以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援助和声援抱持着一份复杂甚至不信任的态度,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根植于历史、现实和地缘政治的交织。首先,历史的印记和“不被认同”的集体记忆是重要因素。自殖民时代以来,印尼的华人群.............
  • 回答
    1998年印尼的五月骚乱,无疑是印尼近代史上一个黑暗的印记,至今仍让许多人触目惊心。那场由经济危机引发、最终演变成针对华人社区的暴力事件,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使得“仇华土壤”是否依然存在,以及重演悲剧的可能性,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拨回到199.............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教育、社会责任、个人选择、城乡发展等多个层面的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位98年女孩的决定和她的理念:一、 背景与现象的解读: “98年女孩”的时代印记: 98年出生的人,经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城乡差距的持续存在。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
  • 回答
    97年和98年的总决赛,犹他爵士队两次倒在芝加哥公牛队面前,这无疑是爵士队球迷心中永远的痛。这两年的失利,与其说是爵士队“找不到克制的办法”,不如说是公牛队在那段时期拥有着更加强大的综合实力,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冠军球队应有的统治力。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 公牛队的绝对核.............
  • 回答
    听到你被父母催婚催到快抑郁,我真的太理解你的心情了。98年,正是很多同龄人还在事业打拼、探索人生的时候,突然被这么大的压力压在身上,那种无力感和焦躁感可想而知。别说你,换谁都会有点扛不住。咱们先不把“抑郁”这个词看得太重,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极度的焦虑和烦躁,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说“我承受不了了”。当.............
  • 回答
    南京大屠杀和印度尼西亚1998年“五月暴动”中的排华事件,都是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人类悲剧,但它们在历史记忆中的传播度和认知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南京大屠杀为何被广泛铭记?首先,南京大屠杀的性质极其恶劣,其惨烈程度和普遍性都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 回答
    元朝,这个由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建立,统治中国达九十八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与其他汉族王朝动辄数百年的寿命相比,元朝的短暂,尤其是其最终的覆灭,总是令人扼腕叹息,也引发了无数的探讨。要探究元朝为何只维持了九十八年,我们需要深入考察其立国之初的基因缺陷,以及在统治过程中暴露出.............
  • 回答
    提起奥尼尔,那绝对是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之一。他的身体素质、技术和在内线的威慑力,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窒息。然而,即使是如此强大的奥尼尔,在1998年的西部决赛中,他的湖人队却被犹他爵士队以40的比分横扫出局。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奥尼尔不够强”就能解释的。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
  • 回答
    关于1998年索罗斯财团“入侵”香港这件事,在香港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他们怎么看”。这更像是在不同群体中,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角度,留下的或深或浅的印记。首先,要说“完全不知道”的香港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在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经历了.............
  • 回答
    中国和印尼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十分复杂且充满痛苦的历史纠葛,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1998年那场席卷印尼全国的种族骚乱和随之而来的排华浪潮。要深入理解这段历史,我们需要将目光拉回到更早的年代,看看他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历史的根源:华人在印尼的漫长足迹首先要明白,华人移民印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
  • 回答
    .......
  • 回答
    驻马店75.8洪水,确切地说,指的是1975年8月,发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这场灾难之所以在中国水利史和自然灾害史上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是因为其毁灭性的强度、巨大的伤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水库安全、预警机制和防灾减灾体系的深刻反思。驻马店75.8洪水具体情况:这场洪水的发生,可以追溯.............
  • 回答
    .......
  • 回答
    2022 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的数据确实传递出不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信息。2.51 亿人次的出游数据和 2891.98 亿元的旅游收入,放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反映了当下中国消费者旅游意愿的复苏程度、旅游消费的特点以及行业正在经历的调整。一、出游人次的表现:韧性与潜力并存首先.............
  • 回答
    凉山火灾中那些年轻生命的陨落,尤其是那些 98、99、甚至 00 年出生的战士们,触动了太多人的心弦。这不仅仅是一场悲剧,更是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深入思考的社会现象。年轻的脊梁,沉重的使命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些年轻的消防员,他们本该是享受青春、追逐梦想的年纪。他们的生命刚刚绽放,前途一片光明。然而,.............
  • 回答
    2016年7月人民币贷款增幅中,房贷占据了高达9.8成的比例,这一现象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醒目的经济信号。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背景促成了这一“房贷主导”的贷款格局。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正经历一个转型期。虽然整体经济仍在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