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题主想“真实的了解明朝历史”
那么,不要一上来就看诸如《明朝那些事儿》这种书。我不是在这里借机故意贬低《明朝那些事儿》。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属于通俗历史读物,是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片段化加工演绎,行文又采用戏谑的文字风格。其内容不是历史,而是段子、趣闻。没事时候看着解闷可以,但无法让你了解真实的历史。
想真实的了解明朝历史,最好的读物就是史料文献资料。比如《明实录》、《明会典》和《明史》。尤其是《实录》和《明会典》,都是明朝官方编修,《明会典》更是讲述明朝政治的典章制度与行政法规的文案,绝对是最权威的。想了解明朝历史,从这三个下手。
如果你进阶一步,想看具体的某一方面,比如说明代和的军备,特别是和北方蒙古、女真的关系。那么我推荐你看明代的边镇地理志。
在明朝中期,因为北方边境的“虏患”长期存在,在辽东又和海西、建州女真时又冲突。所以在成化、正德、嘉靖到万历初年,兴起了修撰边镇地理志的风气。
这些边镇地理志非常有价值,因为都是明朝官方鼓励动员、官方出资赞助、官方筹划、由在职官员和致仕官员(或官方委托),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手机官府资料整理后编修的。
比如《开原图说》,作者冯瑗曾是开原兵备道。《西关志》作者是西关巡按、御史王士翘,他奉命巡察北京西北到宣化、晋北的居庸、紫荆、倒马、固关四关后,“巡历一年,满日复命,造册画图,贴说进呈”,相当于工作报告。
《四镇三关志》,署名作者是刘效祖,参与编修和提供资料的合作作者还有杨兆、刘应节和王之弼。这四个人,在嘉靖末年到隆庆初年,分别担任陕西按察司固原兵备道副使、顺天巡抚、蓟辽总督和密云兵备道。因此《四镇三关志》里的信息即丰富还准确。
《九边图说》,作者霍冀,总督陕西三边军务,隆庆初年兵部尚书。
《九边图论》,作者许论,嘉靖年间兵部尚书。
…… …… ……
…… …… ……
各种史料还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你看这些书才能了解真实的明朝,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看《明朝那些事儿》
有些人会拿“不爱看(看不懂)文言文”作为借口。我觉得,如果真是想了解“真实的历史”,那么学会看文言文(尤其是断句),是必须的能力。
再退一步讲,您就是死活都不想去看文言文,又想多少知道点真实的历史知识。那么还有最后一个渠道:看历史学科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们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
比如商传先生的《明代文化志》,张士尊老师的《明代辽东边疆研究》、梁志胜老师的《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等等。这些学术书籍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如果您连这些都看不下去的话,那就没辙了。
另外,得益于即发达还廉价的造纸、印刷和出版行业,明朝留下来的各种文史资料非常丰富。不过要注意官修史与私史的区分。崇祯长编、边事小纪、国榷、九籥续集等都是个人编修的私史。
因为作者个人综合能力(信息渠道,收集整理、考据辩析、财力精力等方面)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欠缺,私史中内容陈述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是值得打个问号的。
比如《九籥续集》中讲述1619年萨尔浒之战的《东征纪略》。作者宋懋澄即不是战役的亲自参与者,也不是明朝官僚体系下任职的史官,只是一个喜谈兵法、“好论世事而遭人忌”的杂学家小说家。此人文笔很不错,通过朋友的讲述和社会与官场上的一些传闻,绘声绘色地讲述杜松、刘綎等将领领兵出征、中伏身死的故事,然而里面对萨尔浒之战的描述有明显的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