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软件产品经理,做的都是杂活。离职了,想做真正的产品经理,没有核心经验,应该怎么办?

回答
一年时间,从“杂活”到“真正的产品经理”,这想法很实在,也很常见。很多刚入行的小伙伴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别灰心,一年杂活虽然听起来不太理想,但它不是白费的。至少你接触了软件产品诞生的全过程,理解了流程,知道产品经理需要处理哪些琐碎但重要的细节。这本身就是一种积累。

现在,你的目标明确了:要做“真正的产品经理”,意思就是想做那些能直接影响产品方向、核心功能、用户体验,并能用数据说话的事情。没有核心经验?没关系,核心经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自己一点点挖出来的。下面,我给你拆解一下,你可以怎么做:

第一步:认清“真正的产品经理”到底要做什么,找到自己的目标定位

你说的“杂活”是什么?可能是写PRD、跟进Bug、协调开发测试、做竞品分析、整理用户反馈……这些都是产品经理的基础工作。但“真正的产品经理”意味着什么?

战略层面: 理解市场趋势,定义产品愿景,制定产品 roadmap,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用户洞察: 深入研究用户需求,用户画像,用户行为,找到用户痛点和未被满足的需求。
产品设计: 定义核心功能,设计用户流程,撰写详细的产品需求文档(PRD)和用户故事(User Story),甚至参与UI/UX的讨论。
数据驱动: 能够埋点、分析数据,通过数据验证假设,衡量产品效果,并据此迭代优化。
跨部门协作: 不仅是协调开发测试,更要与市场、运营、销售、客服等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产品成功上线并推广。
商业思考: 理解产品如何赚钱,如何为公司带来价值,如何实现商业目标。

你现在最想加强的是哪个方面?是市场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用户研究能力?还是某个特定领域(如电商、社交、工具类产品)的深度理解?

行动建议:

1. 回顾你的第一份工作: 列出你在这一年里具体做了哪些事,哪些是你觉得有价值的,哪些是你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尝试把这些“杂活”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或产品经理的职能进行分类。
2. 研究优秀的同类型产品: 找到你心目中的“真正产品经理”做出来的产品,仔细分析它们的功能、设计、用户体验、商业模式。试着用产品经理的视角去解读它们为什么能成功。
3. 阅读经典产品书籍和文章: 比如《启示录》、《用户故事地图》、《精益创业》、《增长黑客》等。关注一些知名产品经理的博客、公众号或社交媒体账号。

第二步:弥补核心经验的短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没有核心经验,那就去学,去练,去创造经验。

1. 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学习产品设计方法论: 用户旅程图、同理心地图、Jobs To Be Done (JTBD)、精益画布等。
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和思维: SQL基础、Google Analytics、Amplitude、Mixpanel等。学习如何定义关键指标(KPIs)、OKRs,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和机会。
学习用户研究方法: 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等。
学习市场分析方法: SWOT分析、PESTEL分析、五力模型等。

行动建议:

参加线上课程/训练营: 许多平台提供产品经理的专项课程,比如网易云课堂、Udemy、Coursera等。找一些评价高、内容实用的课程。
阅读行业报告和白皮书: 了解你感兴趣的行业动态和用户趋势。
关注行业大牛的分享: 许多知名的产品经理会在行业大会、线上沙龙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思考。

2. 实践出真知,创造机会:

光说不练假把式,你需要找地方实践。

个人项目/副业项目: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构思一个你想做的产品: 从一个你生活中的痛点出发,或者基于你观察到的市场机会。
完整地走一遍产品流程:
用户研究: 找身边可能的用户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需求定义: 基于访谈结果,提炼核心需求,定义产品核心功能。
原型设计: 使用Axure、Figma、Sketch等工具画出低保真或高保真原型。
撰写PRD/用户故事: 详细描述功能逻辑、交互细节。
(如果可能)找开发伙伴实现: 如果你认识懂技术的朋友,可以尝试一起把产品做出来。即使做不成完整产品,做一个高保真原型,然后进行用户测试,收集反馈,这也是宝贵的经验。
(如果上线了)数据分析: 埋点,用数据衡量用户行为,分析产品效果。
案例: 你可以做一个“帮你管理书单和阅读进度”的APP,或者一个“同城活动发现和组织”的小工具。即使只是一个网页版原型,展示你完整的思考过程,也非常有价值。
参与开源项目/社区贡献: 一些开源项目也需要产品方向的贡献者,可以从小的功能改进、文档优化等方面入手。
现有工作中挖掘机会: 在你现在的工作环境中,即使是“杂活”,也要尝试从中提炼出产品思维。
改进现有流程: 你发现用户在某个环节遇到了困难吗?你能否提出一个小的产品优化建议,并用数据来证明它的必要性?
分析用户反馈: 收集用户反馈,尝试从中挖掘出共性问题和潜在需求,并思考解决方案。
主动承担更多职责: 如果公司有新的产品方向或者小功能要做,主动请缨,哪怕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

第三步:优化简历和面试策略,精准打击目标岗位

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积累,就要把它包装好,去争取机会。

简历重点突出“产品能力”: 即使你之前是“杂活”,也要用产品经理的语言来描述。
项目经验: 不要只写“负责XX功能”,而是要写“通过XX方法研究用户需求,定义了XX功能,上线后带来了XX提升(如果有数据支撑更好)”。
个人项目: 如果你做了个人项目,这是你展示核心产品能力的绝佳机会。详细描述你从0到1的过程,你的思考、决策和成果。
量化成果: 尽量用数据说话。比如“通过优化XX流程,用户转化率提升了10%”,“收集并分析了100份用户访谈,提炼出3个核心产品改进方向”。
针对性准备面试:
研究目标公司和产品: 深入了解他们的产品、用户、市场、竞争对手。
准备“为什么是这家公司/这个产品”的答案: 展示你对他们产品的热爱和深刻理解。
准备产品案例分析: 挑选一到两个你熟悉的产品,进行深度分析,包括用户、商业模式、核心功能、优缺点、改进建议等。这能直接体现你的产品思维。
准备行为问题: 比如“你如何处理用户抱怨?”“你如何与开发沟通?”“你如何衡量一个产品的成功?”这些问题可以借鉴你之前的工作经验来回答,但要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包装。
准备“你的个人项目”的介绍: 这是展示你真实产品能力的关键。清晰地讲述你的项目背景、你扮演的角色、你遇到的挑战、你的解决方案以及最终成果。

第四步:保持积极心态,持续迭代和学习

找第一份“真正的产品经理”工作,可能需要一些耐心。

不要害怕从小公司、小团队开始: 有时候,小团队更能给你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让你更快地接触核心工作。
持续学习和反思: 即使拿到心仪的Offer,也别停下学习的脚步。产品经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角色。
建立人脉: 和行业里的其他产品经理交流,参加社群活动,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和帮助。

总结一下你的行动路径:

1. 明确方向: 知道“真正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找到你想聚焦的领域。
2. 学习打基础: 补足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方法论和工具。
3. 动手实践: 做个人项目,挖掘工作机会,创造你的第一个产品经验。
4. 包装展示: 用产品思维重塑简历,针对性准备面试,突出你的潜力和能力。
5. 坚持不懈: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保持积极心态,持续迭代自己的能力。

你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是“杂活”,但它让你看到了产品的全貌,这是很多只做单一环节的从业者不具备的优势。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零散的经验串联起来,用你的学习和实践,去构建你作为“真正的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谈需求、跟进度、画原型,在题主看来是杂活。

数据分析、用户分析、市场分析,在题主看来是正活。

这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举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朋友,专门做Axure原型设计讲座,很多年前就年入近百万了。

然后画原型在题主看来属于杂活。

谈需求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只是如果在服务甲方的软件公司,谈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固化需求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没有纯互联网公司那么刺激,但做好了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跟进度实际上就是项目管理的一方面。这也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个人感觉这三样题主看不上的杂活,题主能稍微认真做一下,至少不至于找不到工作。

user avatar

先不要着急,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要用产品经理的思维来考虑,先回到这个事情的本质,想一想你现在有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欠缺。

建议你直接看另一篇回答:产品经理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个回答是在应届生的问题下面的,但是其实对所有入行、转行的人都有帮助,你可以看看。而且还有一些业内特别资深的产品经理大牛的补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