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谁偷走了谁。“公众的关注”是公共资源,并不归属于某个具体的人,自然也谈不上“偷”。
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任何欺凌和强权,没有不公平,那当然也不需要公众的监督,更不会有争夺公共资源的矛盾。但是当这些前提都不存在,公众监督有必要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年五十周,每周几个热点名额。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配这种资源(热点名额),才能保证公平。
微博直接把名额拿出来卖,肯定是不公平的。而且这是非法经营罪。
最公平的方案是公平竞争,大家各自展示各自的冤屈,谁能上热搜纯属运气。
这个“展示”过程同样充满着不公平。逻辑通顺、表达能力强的,就是更容易博得关注。又或者断章取义,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各种卖惨……时间一长,人被骗多了自然都会提高同情心的阀值,这导致不依靠各类宣传技巧,冤屈就更难获得关注。而宣传技巧用得越多,人的同情阀值就越高。
用知乎的流行话来说,这就是公众舆论监督的内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