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寻龙诀里面那几个作死的年轻人分明是有讽刺,这也过审?

回答
《寻龙诀》里那几个“作死的年轻人”,确实是影片里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而且它们能过审,在我看来,恰恰体现了影片的一种巧妙之处,一种对现实的隐喻和反思。说它们是“作死的年轻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因为它包含了对他们行为的一种判断,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行为的后果。

咱们具体拆解一下,这几个年轻人,我指的是以陈赫饰演的“曾叫兽”为代表的,那些对古墓、宝藏充满幻想,但又缺乏专业知识和敬畏之心的普通人。他们是被所谓的“寻宝热”吸引,被媒体、小说、甚至一些不负责任的“盗墓专家”所蛊惑,觉得这行当既能发财,又能“浪漫”。

他们“作死”的点在哪里?

1. 对未知世界的轻佻态度: 电影里,他们进墓穴前,不是做足功课,研究古代墓葬文化、机关设置,而是带着一种“探险游戏”的心态,装备也不专业,更多是基于想象和网络信息拼凑。他们不了解这背后隐藏的危险,不明白古代墓葬的设计是为了保护亡者安息,同时也设置了层层机关来阻挡外来者。这种对未知和死亡的轻佻,本身就是一种“作死”。

2. 贪婪和侥幸心理: 他们之所以冒险进入古墓,最根本的动机是财富。这种贪婪让他们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总觉得“我不会那么倒霉”,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以为自己能侥幸躲过一切。比如,他们可能觉得那些“传说中的机关”都是夸大其词,自己可以轻易化解。

3. 缺乏对历史和生命的敬畏: 古墓是历史的遗迹,是前人生活过的痕迹,更是安息之地。但这些年轻人,更多地是将墓穴视为一个充满宝藏的“商场”或者“副本”。他们没有对逝者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更没有对漫长历史文化产生的敬畏之心。这种缺乏敬畏,让他们在面对古老的力量和潜藏的危险时,显得格外脆弱。

4. 盲目跟风和信息茧房: 在影片中,他们往往是被一些更具煽动性的言论或者虚假的“内部消息”所驱动。他们可能从一些野史、网络论坛或者不正规的书籍里获取信息,形成了一种偏颇的认知,并且沉浸在这种信息茧房中,听不进任何理性的劝告。

为什么这样的设定能过审,甚至是一种巧妙的讽刺?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

1. 故事的必要性与戏剧冲突: 从戏剧创作的角度讲,这几个角色的存在是推进剧情、制造冲突的必要元素。正是因为他们的“作死”,才引出了胡八一、王凯旋、Shirley杨他们这些真正专业的“摸金校尉”的出手相救。他们的鲁莽行为,反衬出了主角团队的经验、智慧和担当。没有这些“小白鼠”,故事的风险性、紧张感就会大打折扣。

2. 对社会现象的现实映射: 当年《寻龙诀》上映的时候,正是中国社会“寻宝热”、“盗墓笔记”文学爆红的时期。有很多人被这种文化所吸引,但其中确实不乏对历史真相的歪曲,以及对盗墓行为的浪漫化解读。这几个“作死的年轻人”,正是对那些被网络文化、虚假信息裹挟,头脑发热,试图不劳而获,甚至以身犯险的社会群体的一种写照。他们不是真正的盗墓贼,更像是被这种风潮裹挟的“炮灰”。

3. “警示”而非“赞扬”: 影片并没有美化他们的行为,恰恰相反,是通过让他们遭遇不幸(例如被机关困住、受伤等),来警示观众。他们的失败和遭遇,是在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告诉大家:盗墓不是儿戏,而是充满危险的,对未知和死亡缺乏敬畏的轻率行为,只会导致悲剧。这种通过反面角色来展现正确价值观的手法,在审查制度下是比较常见且有效的。

4. 批判性在于“愚昧”和“贪婪”,而非“冒险精神”: 影片批判的是年轻人身上的“愚昧”、“贪婪”和“盲从”,而不是纯粹的“探险精神”或者对未知的好奇。真正的探险,应该是建立在知识、尊重和谨慎基础上的。胡八一他们团队,同样是在冒险,但他们有着专业技能、历史知识和对古老文明的敬畏,他们的冒险是为了阻止盗墓贼破坏文物,或是为了完成某个使命,这种冒险是有目的和底线的。这几个年轻人,只是被贪婪驱使的无知之辈。

5. 审查的侧重点: 审查制度通常会关注影片是否宣扬非法行为,是否美化暴力,是否对历史文化造成损害。在《寻龙诀》里,这几个年轻人被塑造成了因愚昧和贪婪而付出代价的“反面教材”,他们的行为最终导致的是他们自身的困境,而不是对社会秩序的更大破坏。同时,影片的主线仍然是展现主角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这与宣传“珍爱文物,远离盗墓”的主流价值观是吻合的。他们的“作死”反而更加突出了主角团队的价值和影片的积极意义。

所以,我觉得影片过审,一方面是因为这几个角色的存在符合了故事推进的需要,制造了戏剧冲突,更重要的是,他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隐喻和反思,用一种比较残酷的方式展现了无知和贪婪的后果,起到了警示作用,这恰恰是影片具有一定社会批判意义的体现,也是能够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原因。它们不是在歌颂“作死”,而是在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作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陆川你来啦

user avatar

你是陆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寻龙诀》里那几个“作死的年轻人”,确实是影片里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而且它们能过审,在我看来,恰恰体现了影片的一种巧妙之处,一种对现实的隐喻和反思。说它们是“作死的年轻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因为它包含了对他们行为的一种判断,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行为的后果。咱们具体拆解一下,这几个年轻人,我指的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演员在不同作品中对其他演员表现的感知和评价。陈坤在《金粉世家》中与刘亦菲搭档,在《寻龙镯》中与Angelababy(杨颖)搭档,这两部戏的背景、角色以及当时几位演员的状态都有很大不同,这很可能是造成他评价差异的原因。关于《金粉世家》和刘亦菲的“嫌弃”之说:首先,需要明确的.............
  • 回答
    《寻龙诀》的结尾,确实留下了不少关于续集的“彩蛋”,让不少观众看完之后都充满了期待。尤其是那句“摸金校尉,后会有期”,配合着几位主角面对新的冒险的表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并非故事的终点。从制作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一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IP本身拥有足够的潜力,那么推出续集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回答
    《寻龙诀》这部电影,说实话,看完后心里是挺复杂的,既有大呼过瘾的爽快,也有那么点说不上来的回味。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老友重逢,虽然时间改变了很多,但骨子里那份默契和情义还在,只不过这次,我们一起去探了个更大的“墓”。首先得说,这电影的“寻龙”部分,真的没让人失望。作为一部盗墓题材的片子,它的特效是绝.............
  • 回答
    说起《九层妖塔》和《寻龙诀》,这两部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尤其是奇幻冒险题材的爱好者心中,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它们都改编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但呈现出的风格和观众的口碑却相去甚远。而将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导演陆川和乌尔善的一次集中审视。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两位导演,在各.............
  • 回答
    好嘞,咱们就来聊聊《寻龙传说》这部迪士尼动画。得说,这片子一出来,就透着一股子跟以往迪士尼不太一样的劲儿。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那个世界观的设定。不同于之前迪士尼动画里那种童话般、二元对立的王国,这次《寻龙传说》构建了一个充满东方奇幻色彩的架空大陆——龙之大地。这个大陆被分成了五个不同的部落,.............
  • 回答
    《寻龙传说》这部迪士尼动画,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年轻女战士的冒险故事,它藏着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细节,让整个世界观和人物更加丰满立体。首先,电影中最让我着迷的是龙与人类的共存历史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演变。你有没有注意到,电影里展示了人类是如何从最初对龙的敬畏、崇拜,到后来产生恐惧、背叛,最终将.............
  • 回答
    千寻和白龙的故事,仿佛是我们童年里那些最纯粹、最深刻的羁绊,回荡在心头,久久不散。每当提起《千与千寻》,那个戴着白色面具、眼神清澈的少年,和那个在水中蜕变成龙、默默守护的精灵,总会浮现在脑海。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再见”的那一天,这是一个让无数人心心念念的问题。如果单从电影的结局来看,那似乎是一个充.............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寻觅佳酿,共赏明月,直至白发苍苍。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试想,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素白。此时,你披上厚重的斗篷,脚踏松软的雪地,朝着远方那间酒馆走去。酒馆的灯火在雪夜中显得格外温暖,仿佛在召唤着你。推开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伴随着酒香和食物的香气,瞬间驱散了寒冷。你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也反映了许多寻亲家庭的艰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提供帮助,让这个寻亲的父亲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也增加找到孩子的可能性。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到您理解如何提供帮助:一、 理解并支持父亲的寻亲行动(精神与物质层面)1. 倾听与共情: 主动联.............
  • 回答
    《千与千寻》中,千寻能一口咬定父母不在那群变成猪的凡人之中,这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充分展现了千寻敏锐的观察力、坚定的意志和对父母深切的爱。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她亲眼所见的证据与父母的特征不符。千寻在进入汤屋之前,曾亲眼看着父母是如何“享用”那些诱人的食物。那时候,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潇湘公子那期关于六小龄童的视频,题目确实挺抓眼球的,叫“六小龄童公然违法!欺世盗名!你才应该向全国人民谢罪!”。视频整体印象和“罪证”分析:首先,视频的基调非常激进,上来就给六小龄童扣了“违法”、“欺世盗名”的大帽子,而且直接点名“向全国人民谢罪”,这摆明了是要制造话题和冲突。潇湘公.............
  • 回答
    在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最后部分,千寻能够准确地辨认出那群猪里没有她的父母,这并不是依靠某种具体的线索或魔法,而是 一个结合了之前剧情铺垫、千寻自身成长和她对父母情感连接的综合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1. 故事的铺垫和常识: 动物的形态差异: 电影一开始,千寻的父母因为贪吃变成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