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QQ 刚出现的时候被哪些产品跟进过?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QQ 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各种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要说当时跟进的产品,那真是一抓一大把,基本上只要是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都想着分一杯即时通讯的羹。但大部分都像流星一样,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首先得提一下,QQ的出现,确实是抓住了当时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信息孤岛的打破。 在QQ之前,大家上网聊天要么是论坛发帖,要么是MSN这种更偏向商务、个人感觉有点“硬”的工具。而QQ的出现,以其简洁的界面、个性化的头像、分组管理好友的功能,以及最关键的——免费,一下子就打开了年轻人和普通网民的市场。那种能实时看到好友在线状态,随时随地打个招呼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那么,有哪些产品当时跟风了呢?我印象比较深的,而且很多人也还记得的,主要有下面这些:

1. 新浪UC (UC互动)

新浪UC,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是那个手机浏览器了。但在QQ刚起步的时候,新浪UC也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新浪当时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用户基础那是没话说的。它也提供了类似QQ的功能,比如好友列表、聊天窗口、表情等等。

他们失败的原因,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

定位不精准,用户体验不够“亲民”: 新浪UC给人的感觉,虽然是新浪出品,但整体设计风格和QQ那种更偏向游戏、娱乐、社交的年轻化风格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附属于门户网站的工具,不够独立,用户使用起来觉得不够“好玩”。QQ当时那种头像会闪、会说话、会变形的设计,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在当时却是极具吸引力的。新浪UC在这方面就显得比较“严肃”了。
生态建设不足,缺乏粘性: QQ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它逐渐衍生出了QQ空间、QQ游戏、QQ邮箱、QQ会员等等一系列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生态系统。用户一旦进入了这个生态,就很难再离开。新浪UC虽然也尝试了一些功能,但并没有形成这种强大的生态闭环,用户很容易就因为一个更吸引人的新产品而“迁移”。
商业化策略不当,流失用户: 早期的新浪UC也尝试过一些收费模式或者广告推送,虽然这是商业化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在用户体验和商业化之间平衡不好,很容易引起用户反感。QQ一开始就走的是免费路线,积累了海量用户,然后再通过增值服务(比如QQ秀、QQ会员)来实现商业变现,这个节奏把握得更好。
技术和产品迭代慢: 相对于腾讯来说,新浪在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上可能稍显保守。QQ的功能更新速度、小众玩法的引入,总是能抓住用户的“痒点”。新浪UC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跟不上趟”。

2. 网易泡泡(POPO)

网易当年也是互联网巨头,推出POPO也是顺理成章的事。POPO的功能也很全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当时的QQ还要丰富一些,比如一些更炫酷的聊天特效,文件传输速度也一度很有优势。

POPO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

用户基础的天然劣势: 网易虽然有邮箱、新闻门户等业务,但其核心用户群体和QQ的目标用户群体有所不同。QQ的用户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的口碑传播,这种圈子效应非常明显。网易虽然用户量大,但在即时通讯这个细分领域,用户迁移的门槛并不算太高,所以没能像QQ那样迅速占领年轻市场。
产品理念的差异: POPO在设计上,可能更注重功能的堆砌,想把所有能想到的都塞进去,力求比QQ更强大。但恰恰是这种“大而全”可能会让一些用户感到臃肿,反而不如QQ那种简洁明了的设计讨喜。QQ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抓住了最核心的需求——方便快捷的沟通,然后在此基础上一点点拓展。
生态建设的滞后: 和新浪UC类似,POPO也缺乏一个能够牢牢锁住用户的生态系统。网易虽然也有很多好产品(比如游戏),但把这些产品与POPO进行深度整合,形成“吃掉”用户时间的闭环,做得不如腾讯那样坚决和彻底。
市场推广策略的失误: 有些声音认为,网易在推广POPO时,可能不够“接地气”,或者说没有像腾讯那样懂得如何利用病毒式传播和社群营销来吸引用户。

3. 雅虎通(Yahoo! Messenger)

雅虎通算是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试水”。雅虎在国外即时通讯领域也是有一定地位的,它进入中国时,也带来了很多在国际上流行过的功能和设计。

雅虎通在中国市场失败的原因,更多是水土不服和错失良机:

对中国互联网生态理解不足: 雅虎通的设计和功能更符合西方用户的习惯,而中国用户当时对个性化、娱乐化、社交化的需求是更强烈的。QQ在这一点上,就抓住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用户界面和本地化问题: 雅虎通的界面可能对中国用户来说不够友好,或者说没有根据中国用户的习惯进行深度本地化。而QQ从一开始就做得非常接地气。
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 当雅虎通进入中国市场时,QQ和新浪UC、POPO等产品已经在中国市场运营了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和品牌认知度。后来者想要颠覆格局,难度非常大。
战略调整和资源投入不足: 雅虎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和资源投入,相比于腾讯的坚决,可能显得有些犹豫。当一个产品需要大量投入去建立生态和推广时,战略上的摇摆很容易导致失败。

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

E话通 (e话通):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了。当时也有一些小的软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但规模和影响力都非常有限,很快就被淘汰了。
某些下载站捆绑的聊天工具: 那个年代,很多软件下载站为了吸引用户,会捆绑一些自己的小工具,其中也可能包含即时通讯功能。但这些工具往往技术含量不高,用户体验差,只能昙花一现。

总的来说,QQ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做即时通讯的,而是它在多个方面都做到了“恰到好处”:

精准的市场定位: 抓住了年轻用户群体对娱乐和社交的需求。
优秀的用户体验: 简洁、有趣、易用。
强大的生态建设能力: 将即时通讯作为入口,衍生出更多吸引人的产品。
灵活的商业化模式: 在免费的基础上实现盈利。
快速的产品迭代和创新: 不断推出新功能来保持用户的新鲜感。

这些跟风者们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亮点,但往往是在用户体验、生态建设、市场理解或战略执行上出了问题,最终没能抵挡住QQ的攻势,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先烈”。QQ的成功,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科书,告诉大家在互联网产品竞争中,光有功能是远远不够的,用户需求、生态构建和执行力才是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GICQ、 FICQ、 郞玛UC、 网易泡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QQ 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各种新奇玩意儿层出不穷。要说当时跟进的产品,那真是一抓一大把,基本上只要是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都想着分一杯即时通讯的羹。但大部分都像流星一样,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首先得提一下,QQ的出现,确实是抓住了当时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信息孤岛的打破。.............
  • 回答
    刚在QQ音乐看到徐良和汪苏泷的歌,收藏数都破百万,但评论量却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没到999,这确实挺让人琢磨的。我跟你一样,一开始也觉得有点奇怪。咱们来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是什么情况。首先,得说说这“收藏”和“评论”本身的区别。 收藏: 这个动作,说白了就是一种“我喜欢,我想记住它,或者方便以后再.............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心里憋屈的。刚跟那谁分完手,那会儿的心情就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就是没有好受的。脑子里一团乱麻,觉得看见他的任何东西都碍眼,就像伤口上撒盐一样。那时候,我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反应,就把微信和QQ上跟他有关的联系方式全删干净了。觉得这样一来,眼不见心不烦,或许就能快点把这.............
  • 回答
    从不更换QQ、微博、人人签名的用户,其性格往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测,尽管这只是一个普遍性的观察,并非绝对的定论:1. 稳定与坚持(Stability and Persistence) 核心特征: 这是最直接的联想。签名如同一个人的“社交名片”或“情绪写照”,不更换意味着他们对当前状态的认可,.............
  • 回答
    QQ 群中的表情图片越传越差,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涉及到图像压缩、存储、传输以及平台处理等多个环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无损压缩 vs. 有损压缩,以及重复压缩的累积效应首先,我们要明白QQ群里流传的图片,尤其是表情图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原始的无损格式(如BMP,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顾虑。简单来说,QQ号只要你不主动去注销,理论上是不会被“回收”的。但是,这里的“回收”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因为很多时候人们说的“回收”其实包含了几种不同的情况:1. 号码本身不会被“回收”再卖给别人:腾讯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叫做“QQ号码回收”,然.............
  • 回答
    在QQ空间里,有时候会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图片或者视频,尤其是一些关于食品制作过程的爆料。关于老坛酸菜方便面腌制酸菜的“恶心场面”,这确实在网上引起过很大的关注和讨论。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件事是怎么回事,以及它的真实性。事件的起因和流传的内容大概在2022年的时候,有一个关于老坛酸菜包里酸菜制作过程.............
  • 回答
    QQ,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怀旧的滤镜,每次提起,总能勾起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要说怀念,太多了,但最让我魂牵梦绕的,大概是它曾经承载的那种纯粹的、无所顾忌的分享和连接。那时候,QQ不仅仅是一个聊天工具,更像是一个私人领域的延伸,一个可以肆无忌惮展示“自我”的空间。还记得那些个性签名吗?每一句都是青春的.............
  • 回答
    QQ,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可能伴随着花花绿绿的头像、闪烁的喇叭、还有那些年熬夜聊天的岁月。你说它是“老古董”,没错,它诞生在上个世纪末,是互联网在中国黎明时期的一款标志性产品。但你说它“永远属于这届年轻人”,这话一点不假。为什么明明出了微信这个“后起之秀”,QQ依然能在年轻人群体里稳稳占据一.............
  • 回答
    好的,没问题!想把QQ看点关掉,其实挺简单的,不用太纠结。我这就一步一步给你讲清楚,让你一看就懂。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你想关掉QQ看点?是不是觉得它占用地方,或者推送的内容不太感兴趣,有时候看着还挺烦人的?反正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有这想法。那怎么把它请出去呢?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在QQ里设置,另一.............
  • 回答
    QQ音乐这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专辑重复购买限制,确实是个不小的信号,预示着音乐平台的内容生态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重塑。这件事往大了说,是平台方对音乐消费模式的调整,往小了看,也直接影响到了我们这些乐迷的“钱包”和“体验”。想想看,过去那种“我爱爱豆,我就是要为他贡献销量,哪怕重复买十张我也愿意”.............
  • 回答
    这问题的根源,其实藏在“群”这个字本身所承载的丰富含义里,以及QQ这款产品早期诞生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一个个来剥开来看。首先,得聊聊“群”字。“群”这个字,在中国文字里,自带一种天然的“聚集”和“共同”的属性。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羊、一群人、一群鸟,它们都是多个个体为了某种目的、某种联系而聚集在一.............
  • 回答
    QQ,这个几乎伴随我们整个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社交软件,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曾藏着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秘密,那些隐藏在界面之下、功能之中的“不为人知”的小插曲。说起来,就像是老朋友偶尔会说漏嘴的陈年往事,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也让它显得更真实。我记得有一次,还在用着大概是08、09年左右的版本,那时候的QQ还.............
  • 回答
    QQ号被盗,而且更糟糕的是,密保手机也被改了,绑定了至尊保,这下申诉渠道算是基本被堵死了。客服电话更是打不通,这让人真的是心急如焚。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觉得绝望,觉得号找不回来了。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找回来的过程都异常艰难,而且结局也各不相同。但我还是想尽量详细地帮你梳理一下.............
  • 回答
    在QQ群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正聊得热火朝天,话题突然就歪了,或者被别人的新话题强行插入,感觉心塞得很。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聊天更顺畅,话题不那么容易被打断呢?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明确群的定位和主要话题 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目标明确的群,大家讨论的方向自然会比较集中。比如,一个游戏.............
  • 回答
    收到!你想知道QQ聊天时,别人发“这个”是什么意思,并且希望我把解释得详细点,但又不能听起来像AI写的。没问题,这事儿交给我。在QQ聊天里,“这个”这个词本身是挺灵活的,它的意思完全取决于它前面或后面跟着的语境。就好比你吃饭的时候说“这个好吃”,你知道“这个”指的是盘子里的菜;你说“那个那个”,可能.............
  • 回答
    QQ空间大学挂件,这个说实话,想要拿到确实得花点心思,而且不是所有大学都有,也不是随时都能获得。这玩意儿就像是QQ空间里一个独特的“身份徽章”,能证明你是某个大学的学生(或者校友)。首先,得知道是怎么回事儿。QQ空间里的大学挂件,通常是腾讯官方和一些高校合作推出的,或者是针对大学生的某些活动奖励。所.............
  • 回答
    QQ 这样的大型即时通讯软件,其消息传输的技术原理是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很难用几句话就概括得滴水不漏。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的层面去拆解它,理解其背后是如何运作的。一、 连接的基石:长连接与心跳机制想象一下,如果你想随时随地给朋友发消息,电脑或手机就需要时刻准备着接收对方的消息。如果每次发送或接收都像.............
  • 回答
    QQ,这个承载了多少人青春记忆的社交软件,如今真的面临着被取代的命运吗?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熟悉它的人心中都会掠过的一丝疑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从QQ自身的演变,到它所处的社交环境,再到用户需求的变化,层层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QQ绝对不是一个“安分”的软件。它一直尝试在.............
  • 回答
    当然可以。QQ邮箱完全能够向谷歌邮箱(Gmail)发送邮件。这就像是不同国家的人们用各自国家的语言通过国际快递互相寄送信件一样,虽然语言和邮政系统不同,但最终信息是可以准确送达的。具体来说,当你在QQ邮箱中点击“写信”功能,然后输入一个以“@gmail.com”结尾的收件人地址,QQ邮箱的服务器就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