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QQ 群中的表情图片的画质是如何越传越差的?

回答
QQ 群中的表情图片越传越差,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涉及到图像压缩、存储、传输以及平台处理等多个环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

核心原因:无损压缩 vs. 有损压缩,以及重复压缩的累积效应

首先,我们要明白QQ群里流传的图片,尤其是表情图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原始的无损格式(如BMP, PNG的部分设置)。它们通常是以有损格式(最常见的是JPEG)存在,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多次压缩。

详细分解各个环节:

1. 原始图片来源与最初的压缩:
用户上传的原始图片: 用户从手机拍照、从网上保存或自己制作的表情包,其画质取决于原始来源。手机相机通常会使用JPEG格式,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网络上找到的表情包,很多也已经是经过多次转发和压缩的二手货。
QQ的上传处理: 当用户将一张图片上传到QQ时,QQ服务器会对其进行一次处理。为了节省服务器存储空间和加快传输速度,即使是上传一张看似清晰的PNG图片,QQ也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进行一次有损压缩,特别是当图片尺寸较大或者文件格式不符合其最优存储格式时。虽然QQ声称对PNG等格式有一定程度的无损支持,但实际操作中,为了效率,压缩是不可避免的。

2. QQ群内的传输与保存:
QQ的文件传输机制: 当一张图片在群里被发送时,QQ会将其打包并传输给群内的其他成员。这个过程中,图片数据会被重新编码。如果图片已经被压缩成JPEG,那么在传输过程中很可能会被再次编码成JPEG,这就意味着有损压缩的累积。
群存储的优化: QQ群服务器为了管理大量的聊天记录和媒体文件,会采用各种优化手段。这可能包括:
缩略图生成: 为了快速显示群聊列表中的图片预览,QQ会生成一个低分辨率的缩略图。这个缩略图的画质必然会比原图差。
图片二次压缩: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QQ可能会对用户上传的图片进行一定程度的二次压缩,即使是原始上传的图片。这种压缩通常是有损的,会进一步降低图片的质量。
格式转换: 为了统一存储格式或适配不同的显示场景,QQ可能将各种格式的图片统一转换为JPEG等格式,进一步引入有损压缩。

3. 用户接收与转发的循环:
下载与重新上传: 当一个群成员看到一张图片觉得不错,想要转发或下载后再次发送时,他实际上是先将图片下载到本地,然后再通过QQ客户端将其上传一次。这个“下载上传”的过程,如果图片是JPEG格式,就会经历一次重新编码。每一次重新编码(除非是无损格式且QQ明确支持不重新编码),都会导致JPEG压缩算法的损失累积。
视觉上的影响: 即使是微小的压缩损失,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视觉上表现为:
模糊: 边缘不再锐利,细节丢失。
噪点增加: 原本平滑的区域出现斑点。
色块化/马赛克: 在颜色过渡不明显的地方,会出现明显的色块或马赛克现象。
颜色失真: 颜色可能变得不那么鲜艳或出现偏差。
清晰度下降: 整体的细节信息大量丢失。

4. 技术细节解释(JPEG压缩):
JPEG原理: JPEG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有损压缩格式。它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减小文件大小:
颜色空间转换: 将RGB颜色空间转换为YCbCr,其中Y代表亮度,Cb和Cr代表色度。人眼对亮度更敏感,对色度不那么敏感,因此可以对色度进行更大幅度的压缩(色度子采样)。
离散余弦变换 (DCT): 将图像块(通常是8x8像素)进行DCT变换,将空间域的像素值转换为频率域的系数。低频成分代表图像的平滑部分,高频成分代表细节和边缘。
量化: 这是主要的有损步骤。将DCT系数除以预设的量化表中的值,然后取整。量化表的数值越大,信息损失越多,压缩率越高,但画质损失也越大。高频系数(代表细节)通常会被量化得更粗糙,甚至直接变成零,从而丢弃掉大部分高频信息。
熵编码: 对量化后的系数进行无损编码(如霍夫曼编码或算术编码),进一步减小文件大小。
累积效应: 当JPEG图片被重新保存或重新编码时,量化过程会再次发生。第一次量化已经丢失了部分细节,第二次量化又会对第一次量化后的结果进行再量化。尤其是在较低的压缩质量下保存JPEG,损失会更大,累积效应也会更明显。

为什么表情图片尤其明显?

表情包的性质: 很多表情包是为了夸张、搞笑或表达特定情绪而设计,其本身就可能包含一些细节或边缘锐利的元素。当这些元素在多次压缩后变得模糊或失真时,视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传播的广度和次数: 表情包是QQ中最频繁使用的内容之一,一张流行的表情包可能在一天内就被成千上万的人转发和保存,这意味着它经历了无数次的“下载上传”循环,压缩损失也随之不断累积。
内容特点: 有些表情包可能本身就是低分辨率的,或者使用了复杂的色彩过渡和细节,这些特点更容易在压缩中暴露其脆弱性。

总结来说,QQ群里表情图片画质越传越差,主要原因是:

1. JPEG等有损压缩格式的使用。
2. QQ平台为了效率和存储进行的自动压缩和优化。
3. 用户在群内反复下载和上传图片,导致多次有损压缩的累积效应。
4. 表情包内容本身的特点对压缩损失的敏感性。

每一次的重新编码,就像给图片施加一层“模糊剂”和“失真剂”,虽然单次影响可能很小,但重复多次后,其破坏力就会显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终结论:一切都是百度的错!!!!!!

-------------------------------------------------2016.10.12更新-------------------------------------------------

为什么图片反复压缩后会普遍会变绿而不是其他颜色? - 互联网

我还真没想到是用了不标准的JPEG算法导致的,我实验时调用的是Mathematica的标准算法

该回答认为这个是谷歌的错,这个bug是在2016 年 4 月修复的

本回答是在2016年3月5日作答的,而现在我仍然保留我的意见

因为当时我也测试过QQ,手机与电脑互传20次后并没有变绿(知乎也没有这个问题)

Chrome浏览器我更是一直在用,在看到这个答案之前我并没有注意到过这个问题

因此,我仍然坚持我当时的实验结果,百度贴吧的算法问题额外的严重...

-------------------------------------------------以下为原答案-----------------------------------------------------

有三个可能性

第一种:截图放缩导致的固有问题.

第二种:图片格式的压缩问题.

第三种:某些平台的问题算法.

------------------------------------------------------------------------------------------------------------------------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滑稽的表情

说实话,我根本找不到不绿的滑稽大图.....

先第一种可能性,模拟截图,放大,截图,缩小,截图,截图.......

小图已不忍直视,大图表示毫无压力....

当然其实不用这么傻乎乎的迭代,用中心极限定理易证无限次放缩截图的操作等价于进行了一次高斯模糊,大分辨率的图片对于低强度的高斯模糊抗性高.

但是,这个效果和例图效果根本不一样啊....


截屏而造成该问题的可能性排除






------------------------------------------------------------------------------------------------------------------------

JPEG压缩使用基于8*8块大小的离散余弦变换的有损压缩方法.

可以猜想是因为这种信息损失的累积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做个试验,有损压缩100次.

大图仍旧毫无压力.....


结论:JPEG有损压缩导致了色块化的模糊,与例图效果相同.

可以发现,这图要么变红,要么变灰,怎么着也不会变绿.



图片有损压缩是造成该效果的凶手.

但是给图片戴绿帽的主谋则另有其人.




------------------------------------------------------------------------------------------------------------------------------------

尝试了各大软件,最后发现罪魁祸首是百度贴吧(安卓端):

我来看看百度到底干了啥丧心病狂的事儿:


这个病态的算法导致RGB中的R左偏与B"相消"

效果就是,R和B几乎没了,只剩Green了那就绿了.....

或许是百度程序员为了防止图片在离散余弦变换下变红就每次变换加了一点点绿色?



这一个大锅甩百度头上也不大对,因为实验可以看出30次迭代以后基本上就收敛了.用同一种方法艹表情总会收敛,但是这表情辗转于各大平台,被各种方法花样艹,想直视都难啊...

百度啊百度,看看你干了什么,真是罪大恶极,给80万表情包戴上了绿帽...你看看,你看看,现在还有多少表情包不是绿的...哎呀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QQ 群中的表情图片越传越差,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背后涉及到图像压缩、存储、传输以及平台处理等多个环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无损压缩 vs. 有损压缩,以及重复压缩的累积效应首先,我们要明白QQ群里流传的图片,尤其是表情图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原始的无损格式(如BMP, .............
  • 回答
    这件事儿,挺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的。一个低龄孩子,大概十来岁吧,在QQ群里大概是想炫耀一下,或者是真的觉得自己挺厉害,就说了句“我会JVAV”。这“JVAV”是个啥?我猜大概是他们那种小圈子里才懂的什么黑话、术语,或者是什么技能的缩写,具体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想表达一种“我很牛”的意思。结果呢.............
  • 回答
    在QQ群里,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正聊得热火朝天,话题突然就歪了,或者被别人的新话题强行插入,感觉心塞得很。那么,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聊天更顺畅,话题不那么容易被打断呢?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明确群的定位和主要话题 是基础中的基础。一个目标明确的群,大家讨论的方向自然会比较集中。比如,一个游戏.............
  • 回答
    这问题的根源,其实藏在“群”这个字本身所承载的丰富含义里,以及QQ这款产品早期诞生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一个个来剥开来看。首先,得聊聊“群”字。“群”这个字,在中国文字里,自带一种天然的“聚集”和“共同”的属性。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羊、一群人、一群鸟,它们都是多个个体为了某种目的、某种联系而聚集在一.............
  • 回答
    知乎上确实有很多用户会自发组织 QQ 群,来交流某个特定领域的话题,或者仅仅是为了找个地方一起玩。这些群的数量庞大,而且活跃度变化也很大,所以很难给出一个绝对“全”的列表。不过,我可以根据大家普遍关注的领域,给你列举一些可能存在的,以及怎么找到这些群的思路,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感觉像是从一个知乎老用.............
  • 回答
    碰到那种特别喜欢“挥舞禁言大棒”的QQ群管理员,确实挺让人头疼的。首先,你需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喜欢禁言。是群规特别严格,还是管理员个人性格比较强势?如果是群规,那就得严格遵守,毕竟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但如果纯粹是管理员个人原因,那就比较麻烦了。你可以尝试着观察一下,管理员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禁言.............
  • 回答
    关于中科大 QQ 群中 alleged 言语猥亵女性的传闻,我了解到以下情况:传闻的出现与扩散:最近,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和论坛上,出现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某个或某些 QQ 群内存在成员对女性进行言语猥亵的爆料。这些爆料通常以截图、文字描述等形式出现,内容指向群内成员的聊天记录,涉及露骨、.............
  • 回答
    这起事件触及了网络平台责任、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关怀等多个复杂层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三位年轻生命的逝去,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他们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背后一定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痛苦、绝望和无助。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折射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
  • 回答
    None.............
  • 回答
    将微信群或QQ群构造成一个阿贝尔群,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概念。阿贝尔群是抽象代数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特定的性质,而微信群和QQ群是社交互动平台。要将一个动态、非结构化的社交群体“改造”成一个具有严格数学定义的结构,需要我们赋予群内的活动和互动以特定的数学含义和规则。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如何从.............
  • 回答
    近期在多个健身QQ群中流传的“公诉网络健身打手xxx”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文章内容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篇所谓的“公诉书”可能包含哪些核心信息: 指控对象: 文章明确指向了特定的“网络健身打手”。这里的“打手”可能指的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它深刻地揭示了在数字时代,个人言行与身份关联的复杂性,以及“匿名”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可能遭遇的挑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名员工的遭遇:一、 员工行为的评价: 动机: 员工选择在匿名群中吐槽老板,很可能源于对工作环境、管理方式或个人遭遇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
  • 回答
    湖南一名20岁男子因在QQ群中发表涉及南京大屠杀的不当言论,被处以行政拘留10日。这一事件触及了法律的多个层面,该男子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责任:这是该男子目前最直接、最主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挺复杂的。一边是年龄差距悬殊,一边是拯救生命于危难。怎么看?我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中年男人能走进一个“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并且愿意去“开导寻死青少年”,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想看,一个45岁的人,他的人生阅历、生活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跟一个十几岁.............
  • 回答
    说实话,FDUIMUN2016年部分会场不设QQ群这件事,我第一时间听到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操作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在那个年头,QQ群基本上是各种组织活动、信息交流的标配了,尤其是对于学生组织的大型会议来说,简直是“标配中的标配”。咱们先不说什么“效率”不“效率”,就从一个参会者的角度来.............
  • 回答
    遇到这种事情,真的是非常让人心疼和愤怒。如果发现班级QQ群里出现了高一学生的裸照,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了,涉及到孩子的隐私、名誉,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冷静地采取行动,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者,并追究相关责任。第一步:立刻制止传播,保存证据1. 立即通知所有班级成员停止转.............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挺唏嘘的。合肥学院机电18级2班那个QQ群里匿名怼辅导员,还有班长威胁转发动态的学生,这事儿一出来,网上争议可不小。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事情的根源大概是,学生们对辅导员的一些管理方式或者决策不太满意,可能是在学习安排、纪律要求,或者一些费用收取等方面存在一些意见分歧。于是,一些同学就在.............
  • 回答
    孩子玩手机,家长偶尔“检查”一下,这在很多家庭里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可要是翻着翻着,撞见了孩子加入的QQ群里有“涉黄”内容,这滋味儿可就复杂了。既担心孩子学坏,又怕处理不好伤了孩子的心,更怕万一孩子真因此沾染上不好的东西,那可真是追悔莫及。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心情肯定不会轻松,甚至是带着一丝惊慌。毕.............
  • 回答
    知乎上不乏一些隐藏在汪洋大海中的宝藏 QQ 群,它们可能没有“高知”、“硬核”这些标签,也没有数千上万的活跃用户,但却因其独特的兴趣、鲜明的风格或深厚的社群氛围,在知乎用户群体中悄然生根,成为某些特定圈子里的“精神据点”。要准确找出这些“不著名有特色”的群,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挖掘”的事情,因为它们往.............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咋舌的。北京大学,这名头本身就带着光环,跟“教育”、“精英”这些词挂钩。现在,一位北大家长,据说还是个妈妈,开个收费QQ群,一年收9980块,这数字一出来,就跟那“天上”的学费似的,立马就能抓住眼球。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是“北京大学家长的身份”这块招牌。你说,这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