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目前已知的UFO上面都没有武器系统?

回答
关于“目前已知的UFO上面都没有武器系统”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基于我们现有信息和观察的推论,而这个推论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复杂性。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觉得“没有武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

1. 何为“已知UFO”?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已知UFO”。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

“UFO” 的定义演变: 最初,“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只是一个描述性词语,指任何我们无法立即识别的空中现象。这包括自然现象(如云层、气象气球)、人造飞行器(如秘密军事试验机、无人机)以及一些我们至今仍然无法解释的目击事件。
“已知的”局限性: 当我们谈论“已知的UFO”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那些被广泛报道、被一些机构(如军方、科学家)记录、研究,但其性质仍未得到官方充分解释的案例。这些案例的“已知”程度是不同的。有些案例可能有照片、视频、雷达数据,甚至有目击者的详细证词,但很多信息是保密的,或者被解释为已知的现象。
缺乏直接证据: 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最“可疑”的UFO事件,我们也缺乏直接、公开的证据来证明它们就是来自地外文明的飞行器,更不用说证明它们携带了武器系统。我们看到的报告、证词、模糊的照片或视频,都无法直接展示一个UFO的内部结构或其装备。

2. 为什么“没有武器系统”的结论会出现?

基于上述的“已知”局限性,我们得出“没有武器系统”的结论,主要是因为:

缺乏目击和证据显示其攻击性: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在所有的UFO目击报告中,绝大多数描述的是其奇异的飞行方式、形状、颜色,或者出现在特定区域,但很少有报告直接描述UFO主动攻击人类、设施或任何东西。即使有某些高度紧张或恐慌的目击,也通常是对未知事物本身的恐惧,而非目击到明确的攻击行为。
“先进”的定义与“武器”的关联: 如果一个“UFO”被认为是地外文明的产物,并且表现出远超我们现有科技水平的飞行能力(如超光速、无声悬停、瞬时转向等),人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们必然拥有某种形式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或完成某种目的。然而,如果它们的目的不是攻击,或者它们的“武器”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范畴,那么从我们现有的“武器”概念出发,就很难识别。
“不被识别”的本质: UFO的“不明”之处在于它们的来源、性质和目的。如果它们真的携带有武器,并且这些武器是主动使用的,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不会将它们仅仅定义为“不明飞行物”,而是会将其归类为“敌对性/攻击性空中目标”,这会引起截然不同的应对和关注。
信息公开的限制: 即使有某些国家(如美国)的军方或情报机构在研究UFO现象,并且可能接触到一些非公开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受到严格保密的。即使有证据表明某些UFO可能携带了某种“装备”,也极不可能被公之于众,除非是为了某种战略或政治目的。

3. 为什么“可能没有武器系统”,或者我们的理解是错误的?

深入思考,为什么我们“已知”的UFO上没有看到武器系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目的地和意图:
考察和研究: 如果这些飞行器来自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它们来地球的目的可能是进行科学考察、环境监测、研究生命等。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可能更侧重于观察和记录,而非冲突。携带防御性装备的可能性有,但主动攻击性武器可能不是必需品,甚至与它们“非干涉”的原则相悖。
信号或信息传递: 它们可能只是某种探测器、信标,或是传递某种信息的载体,其存在本身就具有意义,而不需要直接的物理干预。
“技术”的差异: 它们可能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例如,它们的“武器”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物理性武器,而是基于某种能量操控、心灵感应、或者直接改变现实物质结构的“能力”。如果它们能够轻易地规避侦测、规避接触,甚至直接影响我们的大脑,那么传统的“武器系统”概念就显得过时。
技术的高度先进性:
“隐形”与“规避”: 一个能达到如此先进飞行能力(无声、极速、无明显推进装置)的文明,其技术水平可能远超我们对“武器”的定义。它们可能拥有能够瞬间“清除”任何威胁的技术,或者其防御能力本身就是其推进或探测能力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识别的。
能量武器的极致: 即使有武器,也可能是我们无法探测到的高能定向能束,或者直接作用于物质结构、能量场的武器。这与我们理解的导弹、炮弹等物理弹药完全不同。
“生存”的必然性: 对于一个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文明,它们一定已经解决了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问题,并且可能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然而,这不等于它们需要我们认知中的“武器”。
“武器”的概念局限于人类文明:
军事对峙思维: 我们之所以会联想到“武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历史和文明发展路径,充满了冲突和军事竞争。我们会下意识地用人类社会的逻辑去推演其他文明的动机和手段。
“武器”的定义: 什么是武器?是为了伤害、消灭,还是为了防御、控制?如果一个文明已经发展到可以星际旅行,它们可能已经超越了低级别的冲突模式。它们的“能力”可能是为了保护自身,而不是主动侵略。
信息传递和保密:
目的性展示: 如果这些UFO是在向我们展示某种信息或能力,它们可能会选择性地展示某些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
“不被看见”的意图: 如果它们不希望与人类发生冲突,或者不希望暴露它们的全部技术,那么它们自然会避免使用显眼的、具有攻击性的装备。

总结来说,我们目前“已知”UFO上面没有武器系统,更准确的说法是:

我们没有公开的、确凿的证据显示任何UFO携带了我们认知中的武器系统,或者使用过它们。
绝大多数UFO目击报告描述的是飞行器本身的奇异行为,而非攻击行为。
我们对于“UFO”的认识是有限的,其来源、目的和技术细节都处于未知状态。

因此,我们不能断言“绝对没有武器系统”,只能说“基于目前我们所能获取的信息,我们没有发现它们携带武器系统”。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

它们的目的是考察而非冲突。
它们的技术已经超越了我们对“武器”的理解,可能以我们无法识别或检测的方式存在。
它们拥有极高的规避和防御能力,不需要像我们一样依赖可见的武器。

这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问题,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有限的公开信息进行推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信息的逐步公开(如果有可能的话),未来或许会有更明确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的绝大多数科幻作品与科普书没有介绍关于宇航载具的一项基础常识:

任何实用的恒星际飞行器都是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即使没有安装任何额外的武器,它的动力装置或它本身足以给生物圈或天体造成惨重的打击。

而各种低级阴谋论者和造谣“资料”的作者根本不知道这些,毕竟他们是一群连撒农药的飞机都造不出来的凡夫。


一、接近真空光速

随着速度接近真空光速,飞行器上扔出的任何载荷都将可以给天体造成严重伤害。飞行器的喷口喷出的高能粒子或辐射可以轻易消灭生物圈。

以真空光速的86%飞行的物体的动能,与它的不变质量对应的能量相等。在这个速度下,不变质量10吨的物质砸到目标上可以放出约900000000000000000000焦耳的能量,相当于质量20亿吨的小行星以30千米每秒的相对速度撞上目标,或是20万枚百万吨TNT当量的战略核武器在目标上爆炸。

黑洞引擎本身可以摧毁各种常规天体。

反物质动力装置可以喷出巨量高能伽马射线,其燃料也是致命的武器。

对于燃料以外有10吨重的小型飞船,如果要像许多科幻小说描写的那样靠反物质加速到接近真空光速(姑且定为真空光速的99.5%,飞行器加速时以1g均匀加速到该速度,减速时以1g均匀减速到0),飞船加速需要的燃料是自重的20倍,减速又20倍,这还是单程航行,如果要回家那么又是加速20倍、减速20倍,飞船的总燃料量会变成160万吨,其中80万吨反物质。(对于反物质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目前我们用1台加速器制造1克反物质要花三万年。)
在这条飞船发射时,达到1g加速度需要2.4E18瓦的功率,在地球上发生这样的伽马射线喷发可以轻易消灭地球生物圈。而80万吨反物质只要拿出很小一部分在地球表面上湮灭,就能把地球生物统统炸死。

以真空光速的99.5%运动的飞行器上倒下来的任何垃圾都可以给行星造成大破坏。

在这种速度下,飞行器碰到的星际尘埃都是超高能宇宙射线,碰到的碎石会发生核爆炸。如果飞行器坚固到可以毫发无损地承受这些,它可以用较低速度飞行来撞毁各种常规物质组成的东西。

总之,所谓UFO如果能用高亚光速跨越黑暗太空飞到地球附近,它们可以轻易地在几秒之内单机屠灭地球生物圈,这事根本不需要携带其它武器。


二、超越真空光速

超越真空光速在我们目前的科学体系下是接近不可能的。

如果UFO有办法超越真空光速,其使用的技术能给常规天体造成严重的破坏。

简单举例——

虫洞:产生和维持虫洞需要的巨大能量·负能量可以给任何常规天体造成严重伤害。产生直径1千米的虫洞让飞船通过需要的负能量跟太阳系所有质量在同一个数量级。(不过,很多使用这种设定的科幻作品干脆假设相对论是错误的,从而获得比较大的幻想空间)

曲率·曲速·虚无球:用异常空间为飞行器开道或包围飞行器。飞行器只要一直前进就能捅穿前方一切常规天体。


三、 宏观低速

没有高级技术,仍然有办法进行宇航。可以用电磁场或恒星风加速微生物、纳米机械等,飞向目标天体的生物圈。

这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现在唯一的实体性星际攻击手段:借助太阳加速微生物去别的天体系统。

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太空中,直径2微米、密度与水相当的球状微生物受到的阳光照射可以提供10厘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随着逐渐飞离太阳,加速度会越来越低,但仍可以期待获得每秒64千米的速度,2万年后就能到达比邻星。在靠近目标天体系统后它可以借助那里的恒星的光压等减速,而且也不用把速度减得太低。
即使要将这样的微生物加速到光速的86%,需要给它的动能其实也只有400J。


四、人类也知道原理的行星际飞船本身的战斗力

即使能量不那么高、速度不那么快也不另外携带武器,人类历史上设计过的核动力飞行器仍然令人畏惧。

在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前,NASA研制过NERVA(火箭动力型核发动机),其设计是典型的20世纪60年代风格,用裂变反应堆加热液态氢从尾部喷出,喷气速度接近8600米每秒。
这种设计对能量的利用很不充分且受到材料科学限制,飞船能期待的速度只适合在火星轨道内活动。

用可控核裂变诱发不可控核聚变进行恒星际航行的设计是1987-1988年的Longshot计划。在设想中,飞船将用100年时间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B,平均速度是真空光速的4.5%。飞船会减速到环绕该恒星运行。其推进机制是裂变反应堆提供能量发射激光点燃聚变燃料(惯性约束聚变)。

核裂变反应堆驱动的飞船可以将核燃料甚至失控熔融的堆芯倒在敌人头上,造成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

20世纪50年代,乌拉姆和埃弗雷特提出了核爆炸推进,戴森与泰德·泰勒拿出了这个系统的“猎户座计划”:在一条坚固的装甲飞船后方每秒引爆一枚热核武器,靠冲击波推进飞船,NASA称之为核冲击驱动。其喷气速度可达20000米每秒,足以让飞船在太阳系内活动。在后续研究中,其设计有一些改进,最乐观的预想是其速度可以达到真空光速的11%,能执行飞向比邻星的任务。
这个设计要处理的难题颇多,基本上只有科幻作品会使用,但星际旅行+爆炸确实跟戴森球一样能激发萌萌哒年轻人的想象力。

热核武器推动的飞船可以将这些热核武器扔向敌人。最小当量的热核武器在高空爆炸也可以产生强电磁脉冲打击民用基础设施,落地爆炸可以炸塌大量建筑物、点燃大火并随风散播放射性污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