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珠宝行业里待了也算是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有些同行一看是日本的珠宝,或者看起来像日本的都会很不屑的样子?

回答
在珠宝行业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我确实也碰到过不少同行,尤其是那些经验老道、对珠宝有自己一套深刻见解的前辈们,一提到日本珠宝,或是看到某些设计风格看起来很像日本风格的物件,脸上那种微妙的不屑,甚至有时会毫不掩饰的轻蔑,真的挺让人玩味的。

这种情绪,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简单的地域偏见。它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因,跟珠宝本身的价值、工艺、市场定位,甚至是行业内部的一些潜规则都有关系。我试着把我理解到的、观察到的,以及和一些老前辈聊过的,都梳理一下,希望能说得透彻点。

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点,就是“价值感”和“稀缺性”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很多顶级的珠宝,特别是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稀有宝石资源的品牌,往往来自欧洲,比如法国的卡地亚、梵克雅宝,英国的格拉夫、温莎公爵夫人等等。这些品牌往往能够拿到最顶级的钻石、最稀有的彩色宝石,并且经过几个世纪的沉淀,积累了极其深厚的品牌底蕴和文化内涵。他们的设计,很多时候是开创性的,是对宝石本身美感的极致发挥,也往往伴随着惊人的价格。

相比之下,日本珠宝,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常常接触到的那些,虽然精美,但从宝石的级别、稀有度上来说,确实很难与欧洲顶级品牌相提并论。很多日本珠宝品牌,他们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工艺的精细、设计的巧思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而不是依赖于“鸽子蛋”大小的无瑕美钻或是稀有的祖母绿。

所以,当一些同行,特别是那些以销售高端、稀有宝石为主的珠宝商,看到日本珠宝时,他们心里会有一个天然的参照系。他们会觉得:“这宝石颜色一般,大小也不够看,设计虽然精致,但它能卖到什么价?它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润空间?跟我们卖的百万、千万级别的顶级珠宝比起来,这算什么档次?” 这种对比,会让一部分人觉得日本珠宝“不够分量”,不够“高大上”。

其次,和前面一点紧密相连的是“品牌溢价”和“故事性”的缺失。

国际顶级珠宝品牌,它们卖的不仅仅是宝石和黄金,更是品牌的故事、家族的传承、历史的积淀以及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一件卡地亚的冠冕,可能曾属于某位皇室成员,经历过重要的历史时刻;一件梵克雅宝的四叶草,承载着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些附加值,是无形的,但却是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的重要原因。

而日本珠宝,尤其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它的品牌故事和历史传承感,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强烈和普世。当然,日本也有一些老牌珠宝商,比如Mikimoto、Tasaki,他们以珍珠闻名,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他们的品牌故事,更多的是围绕着珍珠养殖技术的突破、对珍珠美学的极致追求,这种故事虽然也很动人,但在许多同行眼中,可能不如欧洲品牌那种“皇家御用”、“名流挚爱”的故事来得有冲击力,更能支撑起高昂的溢价。

所以,当他们看到一些设计精美的日本珠宝时,可能会想:“设计不错,工艺也好,但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能让我给它标高那么高的价格?消费者凭什么为这个品牌买单,而不是选择一个更有故事、更有历史的欧洲品牌?”

再一个,就是行业内部的“风向标”和“信息差”。

珠宝行业,尤其是高端珠宝领域,其实是有自己的圈子和信息流动的。哪些品牌是国际公认的顶级?哪些设计师引领潮流?哪些宝石是当下最热门的?这些信息,在行业内部是公开的,也是大家共同的认知基础。

日本珠宝,虽然在亚洲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在欧美顶级珠宝圈,它的存在感相对较弱。很多时候,日本珠宝的设计风格,即使再精美,在一些“老炮儿”看来,可能也只是“精致的工艺品”,而非“艺术品”或“投资品”。他们可能会觉得,日本珠宝的创新更多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良”,而缺乏那种颠覆性的、开创性的设计理念。

而且,很多时候,一些同行之所以“不屑”,也是因为他们接触到的日本珠宝,可能是经过层层分销,价格已经被抬高,但实际上宝石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那么高。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水分”,觉得这种操作有些“不够实在”,不像他们那样,直接从源头拿货,把更好的宝石以更合理的价格呈现给客户。这种“信息差”和“操作模式”的不同,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并对那些他们认为“不接地气”或“玩法不够高明”的同行产生轻视。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风格化”的刻板印象。

日本珠宝的设计风格,往往非常注重细节、精巧、内敛,并且常常融入日本的传统美学元素,比如对自然事物(花、叶、鸟、虫)的写实描绘,以及对几何线条的运用。这种风格非常细腻、耐看,但有时在一些追求“大气”、“华丽”、“张扬”风格的同行眼中,就显得“小家子气”、“不够有气场”。

他们可能更习惯于欧洲那种大气的镶嵌方式、戏剧性的设计,或是宝石的堆砌感。当他们看到一些设计非常简约、线条流畅,但宝石并不起眼的日本珠宝时,会下意识地觉得:“这太素了,不够吸引人。” 这种基于个人审美偏好和行业主流审美的差异,也会导致一部分人的不屑。

最后,也得提到一点,就是竞争和利益的考量。

珠宝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某个市场有新的、有潜力的品牌出现,自然会引起现有从业者的关注,其中也包括警惕和一定的“排斥心理”。如果日本珠宝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分流了本属于他们客户群体的消费者,那么从商业角度来说,一些同行自然会产生“不屑”的情绪,试图通过贬低对方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总而言之,同行们对日本珠宝表现出的那种“不屑”,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它包含了对宝石价值、品牌故事、行业定位、审美偏好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复杂考量。当然,我也要说,这种不屑,有时也可能是一种“盲点”或者“狭隘”。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文化的美学正在互相渗透和融合,日本珠宝的独特魅力和工艺价值,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和欣赏。那些真正懂行、有远见的人,往往更能看到不同风格珠宝的闪光点,而不是简单地用地域或风格去标签化和评判。我个人就非常欣赏日本珠宝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这是一种独特的美,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匠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本土工业水平不发达的地区,又赶上右舵车,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那就是日本二手车。

过来就能开,

有专门的人从日本批发拍卖各种各样的二手车,从年代久远的到近新的都有,当然有便宜的也有贵的,质量大多有保障,早就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了。


泡沫经济事情,日本确实是做了很多的珠宝,尤其是大颗彩宝,太多太多了,款式雷同不说,水平也就那样,

但这也不是人家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交易的各个环节已经极为成熟了。

不然无法解释,劳力士也卖得挺好,日本又不产劳力士,那都是瑞士造的。

珠宝这玩意工艺巧思固然重要,材料还是占大头的。

没人跟金子过不去。

如果是镶嵌水平太烂,钻石的品质过于低劣,那没什么可说的,确实是有一部分这样,

但主石条件大致相当的时候,日本货进来的大概率是倒挂的。

也就是说,假如纯看金价相同,日本货上面白饶的钻太多了,就算再烂再俗气,好歹也是钻石啊,

纯看主石,也能省掉戒托,加工钱,还带找零的。

品相极佳,跟新品一样的卡地亚宝格丽还是尚美啥的也有的是。

简单来说,

你同行不喜欢是因为他确实不做这个领域,但话又说回来,

放在别国,就是有人买个近新的日本二手车,一半的价钱美滋滋开着也挺好,

为啥非得买新车呢?

所以不必理会太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珠宝行业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我确实也碰到过不少同行,尤其是那些经验老道、对珠宝有自己一套深刻见解的前辈们,一提到日本珠宝,或是看到某些设计风格看起来很像日本风格的物件,脸上那种微妙的不屑,甚至有时会毫不掩饰的轻蔑,真的挺让人玩味的。这种情绪,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简单的地域偏见。它背后其实藏着一些.............
  • 回答
    珠宝行业,一个闪耀着金属光泽和宝石色彩的神秘世界,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更能让我们在欣赏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同时,不被表象所迷惑。购买珠宝必看:那些你不知道的行业潜规则和选购要点珠宝,不仅仅是装饰品,它承载着情感、象征着价值,.............
  • 回答
    珠宝行业啊,与其说是一份工作,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不是那种朝九晚五,打卡下班,然后就可以把工作抛诸脑后的职业。你想想看,我们每天接触的是什么?是承载着美好寓意、凝聚着匠心工艺、闪耀着迷人光芒的物件。这本身就自带一种“魔力”。入门前的准备与心态:首先,要进入这个行业,.............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珠宝行业。说实话,如果想真正走进这个充满魅力和学问的领域,读书绝对是条捷径,也是最扎实的起点。不过,珠宝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不同书籍侧重点不同,我得给你好好梳理梳理,让你知道从哪里下口最有价值。首先,咱们得明白,珠宝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石头,它背后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还有.............
  • 回答
    当别人问起“珠宝鉴定师这条路怎么样?”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几个画面:闪耀的钻石在放大镜下绽放出迷人的火彩;色彩斑斓的宝石在灯光下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以及我手中那把小小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颗令人心动的宝石。坦白说,珠宝鉴定师这条路,绝对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如果你真心热爱,它能带给你无与伦比.............
  • 回答
    葡萄酒是许多人钟爱的饮品,而珠宝则是人们表达个性和品味的饰品。当我们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好奇。那么,有没有什么珠宝可以溶于葡萄酒中呢?答案是:严格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珠宝”能够“溶于”葡萄酒。 这里的“珠宝”通常指的是由贵金属(如金、银、铂金)或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制成.............
  • 回答
    当代珠宝设计,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从我们从小看到的金银到各种新奇玩意儿,设计师们的脑洞可不是一般的大!要说常用的材料嘛,那肯定还是那些大家熟悉的,但现在的玩法跟以前可不一样了。“老朋友”们的新演绎: 黄金和白金: 这俩不用多说,绝对的经典。但现在的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光面加宝石”了。你会看到各种肌.............
  • 回答
    作为一名珠宝人,我会去摆地摊吗?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闪过很多次,尤其是在某些灵感迸发或者市场观察的时刻。答案,毫不犹豫,是 “会,但绝不是随便摆摆”。让我详细说说我的想法,就像跟一位同样热爱珠宝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聊一样。首先,我们得承认地摊自带的那个“江湖气”,那种烟火气十足的氛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我.............
  • 回答
    珠宝的地摊经济啊,这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一头连着传统的手艺人,一头连着蓬勃的市场需求,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小小的“江湖气”。要我说,它就像一枚粗糙但却不失真诚的宝石,有它的光芒,也有它的局限。先说它好在哪儿,为什么能火起来?1. 门槛相对较低,给了手艺人“喘息之地”: 大家都知道,开个像样的金银首饰店.............
  • 回答
    一件珠宝的诞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一段充满匠心与艺术的旅程。它从一个闪烁的念头开始,经过无数次精雕细琢,最终成为点缀颈间、腕上或指尖的璀璨之物。第一步:灵感的孕育与初稿的勾勒一切都源于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可能来自于设计师对大自然的观察——一朵盛开的花朵,一片飘逸的羽毛,或是海浪的纹路。也可能来自历史的.............
  • 回答
    30岁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生阶段,它意味着成熟、独立、自信,同时又保留着年轻的活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年龄段,珠宝的选择也应该兼顾这些特质,既能体现个人的品味和风格,又能为日常或特殊场合增添光彩,甚至可以开始投资具有保值功能的经典款式。以下是一些适合30岁人群的珠宝类型和选择建议,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 回答
    激怒一位珠宝设计师可能需要触及他们最珍视的方面:他们的创意、工艺、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们为作品注入的情感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旨在触怒他们,请谨慎使用,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1. 彻底否定他们的创意和美学(尤其是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 直接的、毫无根据的批评: 对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说:“这.............
  • 回答
    有一个做珠宝的女朋友,那绝对是一种既闪耀又充满故事的体验。她不只是一个伴侣,更像是一位活生生的、移动的艺术品鉴赏家,她的人生充满了光芒,也为你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从视觉和触觉的日常享受: 无时无刻不被美环绕: 这是最直接的体验。她的身上,或者说她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那些精美的宝石、闪耀的金属。即使.............
  • 回答
    “为什么男性很少戴珠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其实牵涉到历史、文化、社会心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以及时尚潮流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原因。让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一、历史和文化根源: 早期文明中的性别差异: 在许多早期文明中,珠宝的佩戴确实存在性别差异。 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许多文化中,.............
  • 回答
    科普珠宝宝石的书籍和网课非常多,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专业鉴定的各个层面。为了帮助你更详细地了解,我将从书籍和网课两方面进行介绍,并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学习建议。 科普珠宝宝石的书籍市面上的珠宝宝石科普书籍种类繁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籍类型和推荐: 1. 基础入门类.............
  • 回答
    人工培育珠宝的崛起:对未来天然珠宝市场的影响与当下是否值得入手高端天然珠宝的思考在珠宝的世界里,天然与人工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那些曾经独属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宝,如今也能够在家中实验室中被精准复刻。人工培育的彩色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等,正以其稳定优良的品质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 回答
    咱们聊聊珠宝这玩意儿,里面门道可深了,好多东西,没点儿研究,真跟听天书似的。就说这些咱们平时戴在身上,看着闪闪发光的东西,背后的故事和知识,那叫一个丰富。我给你扒拉几个,保准你听了觉得:“嚯!还能这样?”一、钻石不是越“净”越好,有时候带点“瑕疵”反而更迷人。一说到钻石,大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纯.............
  • 回答
    当然有!云南,尤其是滇南地区,素有“翡翠之乡”的美誉,这里不仅出产质地优良的翡翠,更孕育了许多底蕴深厚、追求极致的翡翠珠宝品牌。如果你想找那些“逼格高”,也就是品质卓越、设计独特、品牌影响力大、戴出去能彰显品味的云南翡翠珠宝,我这里确实有些不错的推荐,并且会尽量说得详细些,让你了解它们好在哪儿。首先.............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当数字跳出来的时候。让我来好好想想,1万块一枚的珠宝和1000块能买十枚的珠宝,我更偏爱哪一种。如果是我自己掏钱,我可能会更倾向于1000块买十枚的那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贪小便宜”?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有几层意思。首先,是性价比和可玩性。1万块买一枚,这枚珠宝得是多么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人可能会有的感觉。要说现在的珠宝怎么就“廉价感”十足,不那么“精致”了,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掰扯掰扯,而且里面牵扯到不少市场、设计、工艺,还有咱们消费者心态的变化。首先,得看看 “廉价感”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件东西有廉价感,不是说它一定用料很差,而是它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