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珠宝都有种廉价感,没这么精致?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是不少人可能会有的感觉。要说现在的珠宝怎么就“廉价感”十足,不那么“精致”了,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掰扯掰扯,而且里面牵扯到不少市场、设计、工艺,还有咱们消费者心态的变化。

首先,得看看 “廉价感”这个词儿是怎么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件东西有廉价感,不是说它一定用料很差,而是它给人的整体感受,从材质的光泽、设计的线条、镶嵌的细节,到最后的成品呈现,都少了一种“高级”的质感。这种感觉,有时候是视觉上的,有时候是触觉上的,甚至是你握在手里那一刻的沉甸甸的感觉。

我们来细说说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 材质的取舍与“流行”趋势

贵金属的“瘦身”: 你会发现,很多现在的戒指、项链,虽然标榜着K金,但上手感觉没那么“坠”。一方面是因为金价确实涨了,品牌为了控制成本,会采用更薄的金属片、更空心的设计,甚至在里面填充其他材质。这不像过去那种实心、厚重的设计,自然就少了一份“实在”和“分量感”,在某些人看来,这就是廉价感的一种体现。
替代材质的普及: 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不少仿真度很高的宝石和金属替代品。比如高品质的锆石、人造水晶,在光泽度和切工上已经做得非常逼真。还有一些合金镀层技术,让非贵金属看起来也能像金银一样闪耀。这些虽然满足了更多人对美的追求,但对于追求传统材质纯粹质感的人来说,就会觉得少了那份“真”和“价值感”。
微镶和链条的简化: 过去的一些经典款式,比如包镶、爪镶,工艺要求很高,每颗宝石都要精细地固定。而现在很多流行的微镶,虽然看起来璀璨,但如果钻石或宝石镶嵌得不够牢固,或者底部金属处理不够圆润,在显微镜下(或者仔细看)会显得粗糙。同样,一些细链条的项链,如果链身本身设计不够饱满,或者连接处处理得比较生硬,也容易给人一种“单薄”的廉价感。

二、 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批量生产

快时尚与模仿风潮: 就像服装一样,珠宝也有了自己的“快时尚”。为了迎合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很多设计周期被压缩,导致大量模仿和同质化。你可能在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商场,看到很多相似的款式,缺乏独特性和原创性。这种批量生产、缺乏灵魂的设计,自然会让人觉得不够“考究”。
过度追求“网红”风格: 社交媒体的兴起催生了一批“网红”珠宝。这些珠宝可能在视觉上非常吸引眼球,用了夸张的造型、大颗的仿宝石,或者非常显眼的Logo。但如果细究其工艺和材质,可能会发现是用料普通、做工粗糙。这种“华而不实”的设计,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但长远来看,很容易被认为是廉价的。
失去了“故事感”和“经典传承”: 过去一些经典的珠宝设计,往往背后有历史故事、工艺传承或者文化内涵。每一件珠宝,可能都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身份或者一种品味。现在的很多设计,更侧重于视觉冲击力或满足即时消费欲望,缺乏深度和沉淀,自然少了那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级感”。

三、 工艺的简化与成本控制

自动化生产的痕迹: 现代珠宝生产大量引入自动化设备,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也可能牺牲了一些手工的温度和细腻度。一些手工打磨、抛光的细节,比如圆角处理、抛光抛面,如果被机器代替,虽然表面光滑,但可能缺少那种手工打磨出来的“温润”感。
镶嵌工艺的偷工减料: 有些品牌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简化镶嵌工艺。比如用更小的爪子,或者将宝石的底部打磨得不那么平整,甚至有些宝石后面会用粘合剂固定而不是传统的镶嵌方式。这些细节在不经意间就会暴露其“不那么精致”的一面。
表面处理的差异: 抛光、拉丝、哑光等表面处理,如果做得不够到位,也会影响整体的质感。比如抛光不够亮泽,或者拉丝的纹理不够均匀,都会让珠宝显得不够精致。

四、 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与审美疲劳

信息爆炸与审美疲劳: 随着接触到的珠宝款式越来越多,我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过去我们觉得非常惊艳的设计,现在可能因为见过太多类似的,反而觉得普通。这种“见多识广”也会让我们对“精致”的标准更高。
对“品牌溢价”的审视: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支付的费用包含了品牌附加值,而不是单纯的材质和工艺成本。当发现花费不菲却未能得到预期的“高级感”时,自然会对品牌和产品产生质疑,觉得“不值”。
对“性价比”的追求: 在经济压力下,很多消费者会更看重性价比。他们可能愿意接受一些设计简洁、材质普通但价格亲民的珠宝,而忽略了那些对工艺和材质要求极高的款式。

当然,说“现在的珠宝都有种廉价感”可能有些绝对了。市场上仍然有非常多工艺精湛、设计出众、材质上乘的珠宝品牌和作品。只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那些“不那么精致”或者说“性价比更高”的珠宝,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现在的珠宝整体都这样”的错觉。

所以,当我们觉得一件珠宝“廉价”或者“不精致”时,不妨仔细看看它的材质是否实在,设计是否独特有想法,镶嵌和打磨是否细腻到位,这些细节往往是判断一件珠宝是否“高级”的关键所在。找到那些真正懂你、用心做珠宝的品牌和设计师,依然能发现令人心动的精致之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知乎,吹定制珠宝贬低大牌珠宝,吹古董珠宝贬低现代珠宝,吹人造珠宝贬低天然珠宝算是政治正确。在他们的嘴里,珠宝大牌就是借着时代的东风走了起来,然后长期售卖品牌价值,仿佛买了他们的东西才算高贵。实际上大牌要设计没啥设计,要高级感没啥高级感,会购买大牌珠宝的都是虚荣的韭菜,脑子有坑的二傻子。

我是做珠宝设计的,并不是有KPI的sales,说真的,知乎这个风气对我百利无一害,我是巴不得大家都来做私人设计,这样我能赚更多。但我非常不喜欢这种为了自身利益就去无视大牌的价值和贡献,甚至不讲道理地拉踩的做法,毕竟,稍微对珠宝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大牌根本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一无是处

后面的图 @Unstable Element 已经解释的蛮清楚了,所以我重点说一下第一张图的珠宝。话可能有点扎心,不过这条鱼,某种意义上,就不是给普通人欣赏的。

它主要的作用在于什么呢:探索当代珠宝全新的发展趋势。而这,也是很多大牌珠宝一直在做的事情。宝诗龙的这条鱼,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实验性质的佳作。

它来自宝诗龙的Holographique全息光影高级珠宝系列,这个系列的特色,即使打造出拥有迷离、多变光晕的高级珠宝。

欧泊的变彩效应非常出名,有人说其是“上帝打翻了珠宝的调色盘”,常规欧泊的设计思路,不是搭配珍珠这种比较润的,就是配上不同颜色的宝石,将其衬托得更加亮眼。但宝诗龙的这条鱼整身都用了欧泊(设计是专门切出来的),并搭配了漆艺,让它看上去高级端庄的同时,细节处又有微妙的颜色变化,非常耐看。

使用方法上堡狮龙也做了革新,高级珠宝品类耳挂不算多,这次专门做了一个耳挂。

至于是不是高级嘛,看看实拍图就知道了。

下图来自小红书,侵删:

另外就是全息陶瓷的运用。

何为全息陶瓷?

「全息陶瓷」(Holographic Ceramic)珠宝材料由法国最大创新材料研发公司 Saint-Gobain 开发,采用航天工业镀层技术将钛、银喷涂在陶瓷表面,形成彩虹般的透明变彩效果。

陶瓷在珠宝界被广泛运用,但普遍来说陶瓷的颜色还是很普通的那么几样。全息陶瓷打破了颜色上的限制,这种全新的材料在不同的角度会出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而且颜色本身就非常奇幻,炫美,充满未来感和科技感,即使在过去,也没见过类似的款式。

这个系列出了之后珠宝圈反响还蛮强烈的,虽然有一部分人(包括我)觉得颜值Emmm,但不可否认的是,作品充满了未来感,瑰丽的想象力,很像科幻片里才有的东西哈哈……让人不由非常期待今后珠宝的发展。

比如对于追求个性,不喜欢太沉闷普通的设计,预算相对吃紧的年轻人来说,全息陶瓷灵动的美就是一个不错的探索方向。要知道,先不说其他宝石能不能达到类似的视觉效果,即使能达到的,价格普遍来说都不算便宜,宝诗龙的这个设想如果能在数年后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么“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更棒的高级珠宝之美”将不再是可能。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宝诗龙的,不少作品都很有实验性,创新性,没有从过去寻找灵感,而是不断探索当代珠宝的全新思路。创意总监Claire Choisne这些年佳作频出,不管是这次引入全息陶瓷,还是之前的Contemplation系列,都让世人大开眼界。

人家的资历原本可以吃老本,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至今依旧保持着先锋,时尚,年轻的设计态度,这样的牌子被人说廉价,连我这个吃瓜群众都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完整版长这样,图我没找到合适的,凑合看吧。

珠宝设计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怎么样排列组合让宝石更贵更美”,还有“如何打造不同的视觉效果”“如何优化消费者的配戴感受”等等一切和珠宝有关的问题。

比如说:

  • 高级珠宝很美,但是很沉,怎么样佩戴起来舒服一点?
  • 用钛金。

章小蕙佩戴的这枚Cindy chao的枫叶耳坠即用了钛金,这样的设计如果用常规的18k金制作,十几二十克估计远远不够,戴在耳朵上大概率又疼又有拉扯感。但钛金相对来说轻盈很多,制作成耳环也不会感到坠重。

再比如:

  • 有没有价格便宜,时髦好玩,可以造成各种形状,还沉甸甸有质感的材料?
  • 有啊,陶瓷。

不少大牌将高精密陶瓷与贵金属合金粉末混合烧制,通过多道打磨抛光等工序,设计出了可以作为珠宝的陶瓷,这种陶瓷造型时尚,比较耐磨,而且对敏感人群比较友好。

比较典型的就是宝格丽的陶瓷慈善款,网红人手一份。我也知道很多人觉得不咋好看(其实我也觉得一般吧),但把陶瓷放入珠宝设计中,确实大大打开了当代珠宝的设计思路,后来不少国产品牌也做了一些蛮漂亮且年轻化的陶瓷珠宝,还蛮受欢迎的,比如I Do的那个陶瓷吊坠。

时尚是需要有前瞻性的,无论我们如何拒不接受,都无法否定这个现实。好的品牌会在多年之前,便预测到行业的发展方向,并创作出相应的作品。李佳琦曾经就说过类似的话,现在比较流行的热门色号,都是专业人士在几年前就调配,选择好的。

目前的话,依旧是大牌引领珠宝的发展潮流,探索珠宝全新的玩法,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后,这些设计和思路慢慢从高端走向百姓家。有点类似于服装行业,设计师们在时装周分享自己对服装全新的看法,对未来时尚潮流的预测估计,虽然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很多T台衣服看着莫名其妙,但不少后来流行的服装元素就是来自于T台那些怪异的装扮。

不能因为咱们自个看不懂,就说人家没有价值吧……

当然了,拍摄本身也导致了题主觉得不够好看,实际上欧泊这玩意,动态远远美过静态。我前两天帮朋友设计了一条鱼主题的珠宝,在找参考资料的时候也忍不住和朋友感慨了一波照片真丑,不过看了视频之后……当我没说!

最后,送那些没见过啥世面,自以为很懂的“珠宝大师”们一段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